向「老友宅醫」團隊免費諮詢

【家居到診】如何幫到長期臥床病患

「居家安老」、 「在宅療養」無疑是大多數長者的理想生活方式,能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接受治療,有助於減少病患的焦慮和壓力,讓他們感到更放鬆。

傳統又繁瑣的就醫過程對臥床病患來說常常充滿挑戰。病患需要忍受長時間等待應診、擁擠及危機四伏的候診室以及 不便利的交通運輸。其中過程都可能加劇他們的焦慮和不安,讓脆弱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不穩定。

相對而言,家居到診服務為病患提供了另一種可行的選擇。

醫療團隊現在可以提供上門服務,他們進入患者家中,更便於了解生活環境和設備,全面掌握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針對具體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專業醫療照護。這項服務有效減輕患者和家屬的壓力,使患者能在親友陪伴下接受治療。同時,還能提供細緻的家庭護理指導和照護技巧,減輕日常負擔。家居到診不僅提升了醫療質量,也改善了病患和家屬的生活品質。

在家診症VS出外就醫優勢:

  • 便利性:不需出門,減少交通和等候時間及費用。
  • 舒適度: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治療,更放鬆舒適的治療體驗。
  • 私密度:在家診症能更好地保護病人隱私。醫生亦可透過視像或電話問診,全程在家中進行,避免在公共場所討論或洩露病情。對注重私隱的病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優勢。
  • 個性化護理:醫療團隊能更好地了解生活環境,提供量身定制的護理方案。家居到診有利於打造良性醫患互動模式。醫生能夠直觀了解病患居住環境、生活作息至飲食習慣等影響病情的重要因素。病患也能更放鬆和坦誠地與醫生溝通病情。在熟悉的環境中,病人通常會感到更安全和自在,更能如實反映自己的症狀和感受。這樣的互動模式使醫生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病情資訊,從而制定出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 降低感染風險:減少在醫院的潛在交叉感染機會。對於體質虛弱的患者或陪診者來說,選擇在家診症更為安全。許多長者和免疫力較低的患者,頻繁外出就醫更容易接觸到病毒,增加感染的機會。家居到診能有效減低感染風險,為他們提供更安全的環境。
  • 減輕壓力:醫療團隊能提供家庭護理指導、照護技巧,減輕日常負擔。減少了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壓力。

家居到診服務的一般流程和運作模式

服務範圍和適用群體

家居到診的服務範圍主要覆蓋日常健康檢查、慢性病管理、術後康復、紓緩治療等各個領域。適合以下群體︰

  • 行動不便者(長期臥床/癱瘓患者)
  • 癌症/晚期疾病患者
  • 中風患者
  • 手術後康復需要持續照護的患者
  • 需呼吸機協助呼吸之患者
  • 選擇在家離世患者
  •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 居住在偏遠地區的長者
  • 殘障人士等群體 

預約流程

一般來說患者可以通過電話、網上平台或移動應用程式等方式預約家居到診服務。服務機構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安排合適的醫護人員上門並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指導。

收費標準

家居到診的收費模式因地區和服務內容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收費包括診療費、耗材費等,雖然價格相對高於普通門診,但考慮到節省了就醫時間和交通成本,性價比仍然很高。另外,政府針對特殊群體亦提供補貼或醫保報銷。

持續跟進與管理

家居到診服務不僅提供單次上門就診,更注重對患者的長期跟進與健康管理。醫護團隊會定期透過電話或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關心及評估患者情況,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持續控制。

家居到診如何幫到長期臥床病患?

專業醫療團隊協作

家居到診服務通常由多個專業領域的醫護人員組成團隊,包括內科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他們通過密切合作為患者制定全面的治療方案,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

 

遠程醫療支持

在家居到診的過程中,醫護團隊可能會利用遠程醫療技術如視頻諮詢、遠程監測等,實時與醫生進行會診,進一步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建議。

完善的設備配置

為了滿足在家中進行初步檢查和診療,除了基本藥品和治療用品外,家居到診服務還配備了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如便攜式超聲波儀器、心電圖機等,亦可根據需求提供氧氣機、 抽痰機等租借服務 , 在有效幫助病患之餘,同時減輕家人負擔。

緊急響應機制

家居到診團隊會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一旦發現問題會迅速啟動緊急方案,必要時安排患者及時入院診治。

患者溝通與反饋

定期搜集患者以及家屬、照護者的意見和建議,及時了解和改進服務質量。

家庭護理培訓

醫護團隊除了提供專業診療外,還會針對性教導家屬及照護者一些基本的家庭護理技巧,如用藥指導、飲食建議、日常照護等,幫助管理病情。

總 結

家居到診服務通過專業的醫療團隊、先進的診療技術、長期的跟踪管理以及社區資源的整合,有效地確保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性。不僅提高了患者的就醫體驗,降低了患者的就醫障礙,也進一步推動了家庭醫療服務的發展。

Comments are closed.
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