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距醫療守護服務
(年費計劃)
TeleCare

Telemonitor + Care
遠端監控 + 治療照顧
Telemonitor
+ Care
遠端監控
+ 治療照顧
TeleCare 是由「老友宅醫」團隊透過即時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群組/WATI)提供的年度遠程健康管理服務,提供以下兩種服務:
年費計劃A
(遠程監測)
建立專屬WhatsApp群組實現醫患實時溝通,提供每14日系統化追蹤患者健康數據、每年一次上門診症、每半年一次視像診症,每日即時醫療諮詢與應對方案。
陳先生因海外出差1.5個月,獨居母親(72歲)由印尼傭工照料。母親近期出現氣促、嗜睡症狀,家中備有氧氣機與呼吸機,但無親屬支援。主要擔憂:
- 突發健康問題時傭工無法獨立應對
- 需專業醫療團隊持續監測呼吸系統異常
- 極端情況下保障居家離世的法律程序(需醫生14天內簽發病逝證明)
解決方案:年費計劃A(遠程監測)
▸ 專屬醫療群組
開通WhatsApp群組(含醫生、護士、家屬及傭工),傭工每日上傳:
- 血氧飽和度(透過血氧儀)
- 呼吸頻率與肺音(透過傭工拍攝短影片)
- 睡眠質量及意識狀態記錄
▸ 系統化健康追蹤
- 每14日分析呼吸數據趨勢,預警肺功能惡化風險
- 每日即時諮詢:傭工可隨時發送症狀影片,醫生指導使用氧氣機/呼吸機
- 應急保障:若出現瀕危徵兆,群組內啟動預先溝通的居家離世方案。
年費計劃B
(定期上門)
按需提供每1-2個月一次到戶治療(費用按次計),平時可透過WATI獲得必要的支援,惟不包含系統化健康監測。
65歲林女士獨居,子女均在海外,平時有親戚偶爾照料。患輕度高血壓及關節炎,近期關節疼痛加劇伴隨頭暈,需求:
- 定期實體檢查:無法自行操作醫療設備監測數據
- 即時症狀處理:突發頭暈時需專業人員到場評估
- 慢性病藥物調校:關節炎藥物需依身體反應調整劑量
解決方案:年費計劃B(定期上門)
▸ 定時上門診症
- 每月護士到戶: 手動測量血壓/血糖(無需自備設備)、 評估關節腫脹程度,指導止痛藥使用
- 按需醫生出診: 頭暈發作時到戶排查中風風險
▸ WATI單線支援
- 親戚可傳送症狀照片
- 關節急性發炎時的冷熱敷指引
- 血壓異常時的用藥建議
年費計劃A與年費計劃B有什麼不同?
年費計劃A(遠程監測)
- 慢性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
- 癌症/晚期疾病、中風、呼吸機依賴患者
- 突發風險高或病情不穩的居家患者(術後恢復期)
年費計劃B(定期上門)
- 行動不便者(長期臥床/癱瘓)
- 健康尚可的獨居老人(尤其是子女在海外的)
- 選擇在家離世患者
- 偏遠地區的長者
年費計劃A(遠程監測)
- 每14日系統化追蹤患者健康數據,每日提供健康諮詢與應對方案。
年費計劃B(定期上門)
- 定期上門診症
年費計劃A(遠程監測)
- 開通有專屬醫護團隊WhatsApp群組
年費計劃B(定期上門)
- 老友宅醫團隊提供WATI咨詢解答
年費計劃A(遠程監測)
- 每年一次(年費項目固定服務、費用另計)
年費計劃B(定期上門)
- 可按需每1-2個月一次(費用另計)
年費計劃A(遠程監測)
- 每半年一次(年費項目固定服務、費用另計)
年費計劃B(定期上門)
- 每半年一次(年費項目固定服務、費用另計)
年費計劃A(遠程監測)
- 是
年費計劃B(定期上門)
- 否
跨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在宅醫療服務

西醫根據病歷,醫生幫助患者風險把控,提供覆診及藥物,及醫院對接。


護士設置吊鹽水、藥物注射、胃喉尿喉、提升家屬或護工照顧技術

中醫根據患者情況,採用針灸、調理身體、舒緩治療等方法治療不適。

傷口專科護士服責傷口及壓瘡處理


職業治療師專長是評估家居配套設計,是否有需要做必要的改動或添置設備,使不便者應付生活所需。

護理員協助照顧病者起居生活

心理治療師為調解患者及家屬面對的漫長而辛苦的治療歷程的心理問題,亦會教授促進溝通效能的技巧。

末期病人通常沒有胃口進食,故不宜催促或強迫病人進食。營養師設計合適患者餐單及補充營養。


言語治療師上門訓練吞嚥同聲帶
針對中晚期心衰竭、腎衰竭、肺衰竭、糖尿病等定期複診患者啟動健康監測,
提供適時調校藥物、處理併發症、藥物配送及機器(如抽痰機、氧氣機)租賃服務,
患者足不出戶安坐家中亦能接受專業診治。
遙距守護的真實案例
接下來是五個遙距守護服務的真實案例分享:
遏制病癥惡化 | 腎衰竭病人毋需進入急診室
病人背景:一名腎衰竭病人選擇不進行透析治療。面對逐步上升的尿毒素、貧血及水腫等問題,病人正在接受補血針和利尿劑。但仍然出現腳部腫脹和輕微氣喘,複診排期兩個月後,長時間的等待和持續的不適,病人可能最後無可避免要入急症室。
TeleCare計劃:醫護人員遠程搜集病人體重及其他維生指數,即時調整現有的去水丸劑量,必要時加入第二或第三種利尿劑以控制水腫。同時安排上門抽血檢查其尿毒數、鈉、鉀及酸鹼度,根據檢查結果調校其他藥物。腎衰竭常伴隨難以控製的高血壓,醫護人員加大現有抗高血壓藥物或適時新增藥物,確保其血壓穩定,顯著降低了急診室就診的風險,有效緩解了家人的焦慮和不安。
調校藥物劑量 | 心衰竭病人不用頻繁出入醫院
病人背景:一名患有第四期心衰竭的病人,因冠心血管病導致病情惡化,正在服用5至6種心衰竭藥物,包括利尿劑和血壓藥。病人的血壓忽高忽低,極不穩定,手腳亦出現腫脹,距離下次複診還有兩個月時間,調整藥物變得更為困難,若情況持續轉差,病人亦要面對進入急診室的風險。
TeleCare計劃:遙距醫療團隊通過遠程設備實時監測病人的體重和其他維生數據,捕捉病情變化。透過數據分析,迅速調整病人心衰竭藥物及利尿劑劑量,平衡血壓和水腫情況。由於心衰竭藥物有機會導致血壓偏低,去水丸可能導致尿毒素水平上升,醫護人員仔細評估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調整藥物以減少不良影響。在病情進入晚期時,醫生考慮使用嗎啡或鎮靜劑來減輕病人的氣喘和不適感,提升病人的整體舒適度和生活質量。病人在家中就能夠接受持續的關懷,無需頻繁進出醫院。
調節氧氣度數 |晚期肺氣腫病人呼吸更安全
病人背景: 50歲前嚴重吸煙者,在確診晚期肺氣腫後,需要長期在家中使用製氧機或呼吸機。而過量氧氣易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可能引起昏迷,需要謹慎調節氧氣度數。此外,痰液積聚易引發肺炎,需要及時使用抗生素,並調整氣管擴張藥物及類固醇來減少氣促。家人缺乏專業知識無法及時調校氧氣度數,而排期複診需時太長,隨著病情持續惡化,病人極有可能需要進入急診室。
TeleCare計劃:定期檢查氧氣濃度,確保病人使用正確的氧氣劑量,避免二氧化碳升高。隨時監測痰液情況,必要時提供抗生素,防止肺炎的發生。根據病人的呼氣力度監察調整氣管擴張藥物和類固醇的劑量,以減輕呼吸困難。在病情進入晚期時,考慮使用嗎啡或鎮靜劑來減輕病人的不適和焦慮感。解決了病人不便外出的就醫痛點,透過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病人症狀,降低了急症室入院的風險,同時保證更好的舒適度和安全感。
穩定血糖水平 | 糖尿病病人安心宅家療養
病人背景:一名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波動較大,曾因低血糖半昏迷而被救護車送入院,並對藥物劑量的加減感到困惑,在胰島素使用上亦感到不安。面對長達數月的複診排期,其表示不願再因血糖高低而奔波。
TeleCare計劃:在團隊的指導下,根據家屬提供的血糖波動記錄,醫護人員可以及時與患者溝通,調整口服糖尿病藥物和胰島素劑量,有效穩定血糖水平。另外,醫護人員對病人及家屬進行糖尿病管理的相關教育,幫助識別低血糖和高血糖的不同症狀及應對措施。持續有效的溝通,讓病人能隨時向醫護人員咨詢,避免因不確定性而導致入院的醫療緊急情況。
個性化計劃 | 晚期肺癌病人在愛中離世
病人背景:75歲的李先生是一位罹患晚期肺癌的退休教師,經過多次化療後,其病情仍然持續惡化。由於病痛的折磨,李先生表示希望能夠在熟悉的家中度過最後的時光,與家人一同面對這段艱難的旅程。
TeleCare計劃: 為了實現李先生的願望,我們制定了一個個性化的在家離世計劃。醫療團隊定期上門提供紓緩治療,控制疼痛並改善生活質量。同時,護士每日線上監測李先生的健康狀況,並為家屬提供必要的護理指導。此外,心理輔導師定期與李先生及其家人進行交流,幫助他們調節消極情緒。最終,李先生在家中安詳地離世,在生命的最後能夠享受到家人的陪伴與愛。
年費計劃服務內容
1. 數據收集:
使用可穿戴設備或其他醫療設備,收集患者自備的生理數據,如心率、血壓、血氧、血糖等。
2. 資料傳輸:
利用AngelCare將數據傳送到群組或醫療機構。
3. 專業分析:
醫療專業人員對數據進行分析,監測患者的健康狀況。
4. 及時反饋:
發現異常後醫生及時與患者聯繫,提供應對方案及用藥指導。
5. 遙距診症:
透過語音溝通、線上問診、視像診症等方式進行診症,必要時安排醫生上門診症(另外收費)。
6. 健康管理:
持續跟蹤患者健康狀況,改進生活習慣,提高疾病管理效果。
甚麼需要遙距醫療監察服務?
避免不必要的入院
- 即時專業諮詢:
家屬可透過專屬群組隨時就病患症狀變化、藥物反應或病情疑問向醫師提問,取得專業指導與處理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入院,大幅降低「小事跑急診」頻率。 - 及時把控症狀:
團隊可頻繁監測病情變化,快速發現異常,減少肺炎、尿道炎、心絞痛等併發症風險,避免急症室情況出現。 - 高便利低成本:
服務範圍不受地區限制,偏遠地區也可安排送藥上門。減低經濟和時間成本。 - 低風險:
減少患者前往醫療機構的次數,降低感染風險。 - 操作簡單:
只需使用WhatsApp或電話,即可使用服務。 - 數據透明:
遙距數據管理系統包含藥物管理、維生指數、照護計劃等,配合智能平台,收集患者的各項數據,包括體溫、體重、脈搏。醫生透過系統查詢患者的複診記錄及實時數據,同步問診,對症下藥,避免重覆治療。家人、患者均可同步讀取,數據公開透明,有依有據。 - 技術創新:
遙距數據管理系統包含藥物管理、維生指數、復康計劃等,照顧者可使用AngelCare,記錄患者各項數據(體溫、體重、脈搏等)並分享給醫生,達至同步問診,對症下藥,避免重覆治療。照顧者、其他家庭成員均可同步讀取,數據公開透明,有依有據。 - 提供轉介服務:
醫生可透過遙距診症為患者簽發政府醫院專科轉介信。 - 提高生活質量:
持續的健康管理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預防疾病惡化,提高存活率。
遙距醫療服務流程
1
聯絡我們並提供患者資料,包括身體現況及護理要求、照顧者角色、家庭環境等等。
2
「老友宅醫」核實患者所提供的醫健通病歷及現狀等相關資料,安排團隊上門評估。
3
醫生和其他醫護上門診症並對患者進行階段性評估,為家屬選擇合適的監察方案,按需開通Whatapp群組,安裝所需Apps,建立醫護、患者、家屬三位一體的監測系統。
4
進行為期一年的健康監察。
如何接受醫生診治
「老友宅醫」醫療團隊透過分析心率、血壓、體溫、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等維生指數,利用線上問診或視像診症等方式對患者進行診治,適時細化和調整應對方案及用藥指導。若患者病情加重或者徵狀複雜,必要時可提供上門診症服務,或轉介至政府醫院複診。
年費計劃優勢
- 全天候健康監測
- 個人化的醫療數據分析
- 即時醫生線上咨詢和建議
- 預防性健康管理、防止症狀惡化
- 減少不必要的醫院就診
- 定期上門診症獲得專業性指導
$6800 一年, 平均$567一個月
「老友宅醫」推出遙距醫療守護服務,患者、家人、照護者坐在家中就能獲得註冊醫師一對一診治並配藥上門。
現在點擊 ⇓
足不出戶獲得全天候健康守護,醫生紙等證明文件一次到位,省時省力,不用再苦等複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