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院長者現抗疫疲勞 情緒崩潰 家人只可隔着玻璃探望
武漢肺炎年初爆發至今,政府兩度收緊院舍探訪安排,要求院舍謝絕探訪、限制院友外出,持續逾半年。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形容,措施屬迫不得已的「惡法」,但有安老院舍負責人指,有長者被禁足半年出現抗疫疲勞,情緒崩潰致絕食失眠,體重兩個月內跌10磅。有家屬表示,中風父難抵孤寂要求回家居住,家人卻陷入照顧兩難,唯一可做是隔着玻璃探望,「攞多啲嘢畀佢食,打多幾個電話」,期望社署放寬有限度探訪,在評估院舍運作和疫情風險時取得平衡。
安老院舍7月起失守,成為爆疫重災區。據立法會文件,截至今年10月19日,共175名院友及院舍員工確診,當中29名院友因疫離世。社署先後於2至5月,以及7月至今發出院舍謝絕探訪和限制院友外出的指引。近期本地單日確診數字終於回落至個位數,有院舍家屬希望可盡快恢復探訪。
年屆76歲的李伯4年前中風,因行動不便需入住安老院舍,在禁足令下,只能隔着玻璃與女兒相見。本報記者攝
要見真人只可隔空對話15分鐘
年屆76歲的李伯4年前中風,因行動不便需入住安老院舍,出入都需輪椅代步。女兒李女士說,以往習慣每日定時定候探訪,「幫佢手機叉電,擺好水樽,等佢瞓覺有得飲」,每逢周六、日都會外出逛街飲茶,每月回家一次。但疫情期間父親「被困」,二人只可靠視像通話,要見真人一面,要提早向院舍預約,才可在院舍玻璃門外,隔空對話15分鐘。採訪當天下午,李女士提着外賣點心在院舍門外,等待身穿保護衣的院舍照顧員推着輪椅帶李伯下樓。在職員協助下,李伯花數分鐘後終於撥通電話。李女士捉緊時間,隔着玻璃大聲噓寒問暖,「晏晝食咗咩呀?」、「又唔記得?諗吓啦」、「係咪好凍呀?見你着長袖衫」。但面對連串發問,李伯都不大願意答話,未幾便揮揮手着女兒離開。李女士期望如疫情緩和,社署可盡快放寬措施至有限度探訪。本報記者攝
父親情緒轉差
疫情之下,口罩遮蓋了面部表情,喜惡都只能透過聲音表達。但李女士說,父親性格一向寡言,中風後集中力變弱,尤其不喜歡視像通話,「對住個鏡頭齋講嘢,覺得好無聊」。比起說話,老人家可能更需要陪伴。她說,被禁足多月,父親情緒亦轉差,經常不耐煩,不止一次要求回家,「可能太耐冇出過街,成日吟吟沉沉,話想返屋企住」。但礙於照顧問題,無奈未能答允,只能買外賣食物安撫他,「買多啲點心做下午茶,吓佢」,並多打電話關心。「隔玻璃見好過冇得見,暫時都只可以忍耐。」李女士期望如疫情緩和,社署可盡快放寬措施至有限度探訪,透過限制人流、指定探訪人士控制染疫風險,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除了護理照顧,亦要求職員單對單與長者進行認知訓練,加強互動。本報記者攝
長者心理健康被影響
保良局轄下安老院舍「樂安居」,負責照顧65歲或以上身體機能中度至嚴重受損長者。其營運經理盧嘉儀指,院舍實施謝絕探訪措施後,連義工探訪和院內集體活動都一律暫停,對長者心理健康造成影響,不少人陸續出現行為問題。例如,患有認知障礙的長者漫無目的遊走、不願意返回床位,亦有行動不便人士玩弄輪椅安全掣解悶,恐釀成意外。除了護理照顧,亦要求職員單對單與長者進行認知訓練,加強互動。本報記者攝
盧指,院舍已加派人手巡視各個樓層,除了護理照顧,亦要求職員單對單與長者進行認知訓練,加強互動。萬一有院友出現情緒波動,便須即時安排視像對話,「畀佢見返家人個樣,聽返把聲」。但她直言,長者不太能掌握視像對話的概念,「反而隔住玻璃,真係見到屋企人喺面前,反應會好少少」。
若繼續維持院舍禁足令 勢必觸發更多問題
社署指引容許院舍安排酌情探望,以應對緊急情況。盧指,該院曾有數名長者因不習慣與家人長時間分離,不時鬥氣鬧情緒,「唔肯食嘢、又瞓唔到覺」,體重在兩個月內急跌10磅。她說,遇上極端個案,會酌情安排院友和家人在獨立房間內見面和吃飯,亦會提供香薰治療助眠。院者謝絕探訪逾半年,義工探訪和院內集體活動都一律暫停,長者欲解悶只可進行個人遊戲,例如單人練習乒乓球。本報記者攝
但她認為,如院舍長遠繼續維持禁足令,勢必觸發更多問題。除了令院友和家屬身心折磨,院舍職員工作量持續增加,亦會造成壓力爆煲,「當家屬冇得探訪,佢睇唔到,對院舍一定有猜疑,任何身體不適都會係照顧問題」。她期望社署在評估院舍運作和疫情風險時可取得平衡,在適當的時候放寬有限度探訪。
社署回覆《蘋果》查詢時指,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適時檢視院舍探訪的安排。
原文:《安老院長者現抗疫疲勞 情緒崩潰 家人只可隔着玻璃探望》-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