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醫療】癌末在宅善終,讓他選擇如何告別
周富美/台北都蘭診所全職實習心理師
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民眾減少就醫、探病,但安寧病房仍一位難求,台大家醫科主治醫師蔡兆勳周一犧牲午休,與台北都蘭診所的在宅醫療團隊,共同探訪一位癌末患者後說道:「C先生真的很不舒服,看了很不忍心,他不想吃藥,也不肯住院,只好依其希望,先開針劑讓他睡覺休息,這是『此時最好的辦法』,我們要尊重。」當場替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同理心。
台北都蘭診所是全台第一家沒有門診的診所,主要接受民眾委託或醫院轉介,到家探視有醫療需求的案家,與病人和家屬共同討論醫療決策,同時也替癌末患者進行居家安寧服務,誠如院長張凱評醫師所言:「我們不會告訴病人不插管,也不會建議一定要積極治療,經過醫護團隊評估解說後,無論病人和家屬最後決定如何,都是最適合的選擇。」
「在醫療資源發達的台北,誰會需要醫師到宅看診呢?」曾主跑醫療新聞多年的我,中年轉而攻讀心理研究所投入實習場域後,才深刻體驗到,即使身處首善之都,對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長輩們而言,要出門一趟就醫,須突破居家門檻、公寓階梯、人行道高低差等重重關卡,實在難如登天。在宅醫療的到家服務,有醫師和護理師的專業照護,也大幅舒緩癌末患者與家屬的就診需求。
台北都蘭診所裡掛著一幅書法:「家是最好的病房」,是有別於住院、門診醫療的第三種醫療——在宅醫療的願景。然而C先生不吃藥的堅持、家人的支持、醫護團隊的高度尊重,護理長和我輪流陪伴C先生外孫,進行「遊戲治療」,推翻了我過去對安寧療護「不積極搶救,以免徒增病人痛苦、浪費醫療資源」的舊觀念。
在即將成為諮商心理師之前,我終於懂了,住院治療也好、不吃藥也罷,善終有很多種方式,不是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或是《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後就算定案,在居家服務、在宅醫療、長期照護等跨專業團隊的共同照護之下,相信C先生和每一個珍貴的生命,都有機會找到最適切的告別方式,邁向下一階段的「重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