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友宅醫」團隊免費諮詢

Stratus Blog

Follow along with us as we share our experiences in the industry - the highs, the lows, and everything that falls in between.

【醫療改革】覆診唔使去醫院! 英推視像看診冀減1/3門診預約

歐洲多國面對醫療人手短缺的問題,英國推出新醫療改革,革新的診症方法,包括讓病人以即時通訊軟體Skype,以視像會議的方法向醫生求診,政府相信,做法可減少三分一門診預約,省下數以十億鎊醫療開支和人手。不過有病人組織擔心,做法會將長者或無法使用手機的病人排除在外,整體上未必一定對病人有利。

英國政府推出一個10年的國民保健服務改革,當中包括推動病人透過手機等常用的裝置,用Skype看醫生。首相文翠珊表示,希望普及視像看診,令病人對整個求醫的過程有更大的掌握。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行政總裁史蒂文斯(Simon Stevens)指出,醫生反映有很多門診病人實際上未必需要面對面看診,尤其是手術後的覆診、為長期病患者提供建議等,轉用Skype看診後醫院可減少3000萬的到訪人次,「可省下三分之一的門診數目,即3000萬趟的行程,而省下的醫護人手

史蒂文斯又指,如個別家庭醫生無法提供Skype應診服務,市民可考慮使用虛擬醫生服務「Babylon app」,此系統確保在2小時內提供普通科看診服務,以人工智能為病人診斷。

不過有病人組織的代表凱爾(John Kell)認為,政府推動醫療系統改革時,應從病人利益出發,並不應以節省開支為首要考慮,更質疑推動視像看診,只會對年輕、病情不嚴重的病有利,「重要的是不可將不懂科技、不習慣電子化的人排除出去。」

根據數據,全英國門診預約的數字在10年間倍增至一年9400萬,相關費用達到80億英鎊(約800億港元)一年,如果升幅持續,政府未來可能一年要花上11億英鎊(約110億港元)來維持服務。史蒂文斯坦言,政府有意結束沿用70年的醫療預約系統,批評舊的系統「過時而且不可持續發展」。

可以用於其他事情上,如研究及早在初期發現癌症,拯救更多生命」。此外,出院病人可以智能手錶、智能手機等裝置監察健康數據,確保數據異常時能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原文:【醫療改革】覆診唔使去醫院! 英推視像看診冀減1/3門診預約-蘋果日報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完善居家安老 房屋規劃不能缺席

政府預期香港人口將持續高齡化,房委會屋邨人口尤其嚴重,長者住戶佔房委會公屋住戶總數由2010年的16%升至2016年的19%,當中逾十萬住戶均屬長者住戶,如何讓這批長者「老有所養」,對政府而言確是一大挑戰。對長者來說,除入住安老院舍外,居家安老也是選項之一,政府應為此提供適足配套,並徹底改變未來房屋發展的規劃思維。

新計劃顧及家居設計 成效不俗

要讓長者「安享晚年」,當然不能僅限於「有瓦遮頭」。隨着身體機能老化,更需要向其提供全面的日常生活支援服務。就此,一方面,政府應提供適足的資助安老院舍;另一方面,政府應改善、推廣居家安老計劃。

房委會早在1990年便已在屋邨試行「屋邨老人社區服務計劃」(服務計劃),向有需要的長者租戶伸出援手,但在2003年底以服務重疊為由將計劃取消。計劃突然中止,這反映管治者短視,未有認識到人口老化帶來的長遠影響。

及至2012年,房協於轄下20個出租屋邨大舉推行「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為長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及關懷網絡,以支援他們在住屋、醫療護理及身心社交等需要。「樂得耆所」與上述服務計劃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除了一般的復康及保健服務、推廣運動以及健智訓練,亦會特別邀請職業治療師進行家居環境評估,以提升家居安全。

港大受房協委託,就「樂得耆所」計劃進行研究,四年間研究了12條房協出租屋邨、約千名長者,指計劃不但減少長者入住安老院舍意欲、具抑鬱症狀的百分比,跌倒次數亦由約20%減至不足16%;使用急症室的百分比,亦由逾30%減至24%。政府在去年接納了《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中社區服務、院舍照顧維持平衡的目標,既然「樂得耆所」計劃成效顯著,那麼,政府應盡快將之推廣至其他公營房屋。

推動房屋整合規劃 建設安老社區

隨着將來有更多公共屋邨落成,政府在規劃房屋設計時若有更整全的「居家安老」計劃,發展「公屋2.0」,相信更能收事半功倍之效。舉例來說,新加坡早在1998年便從房屋規劃的思路推行「居家安老」,他們規劃的樂齡公寓以滿足一至兩位老人需要的小戶型為主,但公寓當中會設有提供養老服務的場所,如樂齡服務中心、診療中心、活動中心和心理治療室等;當局也會為老人專門改造設施,例如調低公寓單位開關、門鈴和門窗的高度,而在室內間隔方面也會讓廁所緊靠卧室,並設置長明燈等。

在香港,上述房協「樂得耆所」計劃亦已設置長者康樂中心,每星期有義工協助長者進行健腦訓練。有長者指,有空就會去康樂中心打米蘭牌訓練腦筋,中心也會為長者進行健康評估和每月健康檢查,讓長者可盡量留在家中照顧自己。

香港並非沒有「後來居上」的機會。舉例來說,政府在去年12月已推出10億元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將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或試用科技產品,以改善服務使用者的生活,減輕護理人員及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如果將有關樂齡科技的應用結合房屋規劃設計,便有機會有所突破。

第三條路線 社區彈性安老

除此之外,政府若能完善「居家安老」的房屋規劃社區設計,也有機會在「院舍安老」與「居家安老」之外開拓出第三條路線。舉例來說,在日本就存在一些由民宅改建,屬於社區嵌入式照護的「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宅介護」,他們主要提供少量床位讓社區有需要的長者彈性暫住,日常則分散在自己家中的照顧模式。

部分服務單位更力求打破機構與社區的「圍牆」,讓路過的居民可以到機構裡跟長者打招呼或是「共餐」,也開放讓小朋友入內與長者玩耍,將機構與社區自然地融為一體。隨着未來有更多公共屋邨建設推出,或者也是時候讓我們一同拉闊居家安老的規劃想像。

原文: 完善居家安老 房屋規劃不能缺席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台灣醫院推出 AI 門診服務 診症快 600 倍準確率 8 成

有留意本地新聞的話,都會知道過去幾天的急症室爆滿問題嚴重,病人需要苦候多個小時才獲得治理。全球各地都在積極提升醫療質素,台灣有醫院則嘗試利用人工智能,以提升醫療效率,診斷速度可以快 600 倍,而準確率更加高達 80%。

台灣科技部早前宣佈投入 8,000 萬台幣(約 2,033 萬港元),聯合國立臺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和台北榮民總醫院,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構建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而台北榮民總醫院會在明年上半年開設人工智能門診服務。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利用大量疾病的影像資料去訓練人工智能演算法,現時演算法的準確度已經達 8 成以上。

資料庫能夠協助醫生判斷病因,同時提高診斷一致性和精準度。現階段醫院會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心、肺和腦等重大疾病。透過人工智能演算法,醫生可以及早發現肺癌和找到肺結節,縮短尋找病源的時間,有大學教授甚至指在過去要花 20 分鐘才能確診疾病,利用人工智能只需要 2 秒。資料庫現存 46,450 個醫療影像案例,包括心臟冠狀動脈、腦轉移瘤、原發性腦瘤、聽覺神經瘤、肺癌等疾病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磁力共振造影和 X 光等 15 項影像資料,當中有 17,950 個案例標註了疾病資訊,未來還會繼續擴充。

原文: 【醫療里程碑】台灣醫院推出AI門診服務,只需2秒確診疾病,準確度達8成。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下月發2000元長者醫療券 超出5000元上限餘額將取消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長者明年1月1日會繼續獲發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金額,她提醒,超過5000元累積上限的醫療券餘額會被取消。

陳肇始表示,在「長者醫療券計畫」下,每名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香港居民,每年可獲發2000元醫療券金額,按自己的健康需要,選擇適合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而今年6月,政府額外發放一次性的1000元的醫療券金額,並將累積上限提高到5000元。

到明年1月1日,合資格的長者會繼續獲發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金額,但超過5000元累積上限的醫療券餘額會被取消。市民可致電2838 0511或上網(www.hcv.gov.hk)查詢醫療劵餘額。

醫療券適用於已登記參加計畫的私營服務提供者(即西醫、中醫、牙醫、脊醫、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放射技師、醫務化驗師及於註冊名冊第I部分註冊的視光師)提供的服務。 但醫療券不可以用來純粹購買用品,例如眼鏡、海味、藥物、藥材及醫療用品。

原文: 

https://hk.news.yahoo.com/%E4%B8%8B%E6%9C%88%E7%99%BC2000%E5%85%83%E9%95%B7%E8%80%85%E9%86%AB%E7%99%82%E5%88%B8-%E8%B6%85%E5%87%BA5000%E5%85%83%E4%B8%8A%E9%99%90%E9%A4%98%E9%A1%8D%E5%B0%87%E5%8F%96%E6%B6%88-052100978.htmlshorturl.at/jlop0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兼職乖孫救長者】公營陪診等年半、私營價格貴 社區自救靠鄰里

長者公營陪診服務輪候時間長,年中消費者委員會又指出坊間私營或自負盈虧機構陪診服務收費名目多,一個基層長者要找陪診服務有幾難?一些社福機構和地區人士開始想辦法自救,在區內自己配對陪診街坊和有需要長者,建立社區網絡,成效如何?由街坊自發做社區裡的「兼職乖孫」自救又可行嗎?

 

年半先等到社區照顧 尋私營服務每次動輒花幾百元

截至今年十月底,共12,009人在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內,登記輪候各種資助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其中有7,540人正在設有陪診服務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或「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隊伍中等待,平均輪候時間為17個月。

公營服務等候時間長近一年半,私營或自負盈虧機構開展的陪診服務於是應運而生,基層長者卻難以負擔服務收費。今年六月,消費者委員會向31間私營或自負盈虧機構或公司發出問卷,最後僅收到16間機構或公司的回覆;結果顯示各機構護送或陪診單次服務每小時介乎62元至160元,較公營最貴收費即每小時19元、至少貴逾兩倍;亦有機構每小時收費160元,較公營服務貴逾7倍。

若以長者到公立醫院輪候覆診時間計算,一般需用上3至4 小時,以此計算(4小時),每次基本服務費由$248至$640。如有需要長期使用陪診服務,消委會建議要估算清楚開支和負擔能力,免失預算。

埋單計數,基層長者每一次找私營陪診員陪同覆診,就要付248元至640元不等基本服務費。上述金額,還沒計由用者負擔的護送服務期間來回車資(有一機構更指定要以的士為交通工具)、偏遠地區或離島附加費、某些機構要求非地鐡沿線的消費者支付的交通接駁費等。

 

 坊間自救配對服務陪診 減長者不安

公營和私營服務路路不通,腳痛、眼疾卻是眼下苦況,長者還可以怎樣做?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關顧聯)在2015年至2016年間,在馬鞍山、荃灣及葵青區推行「樂助有里」服務配對計劃,招募30多個街坊陪40個長者及殘疾人士覆診、清潔和煮飯等,長者每次只需付5元,街坊可得30元,差價由計劃補貼。

關顧聯請使用者在接受服務前、後填寫「身心靈全人健康量表」,並在計劃完結之後發表研究報告。報告分析指計劃後使用者的痛苦度減低,平靜度增加。例如,在家及外出支援有助長者和殘疾人士改善衛生、減少跌倒等問題,紓緩他們的緊張和壓力;而陪診、散步及接送服務等則減少了輕、中度缺損者身體不安的感覺。

研究計劃指出更重要的一點是,身體尚可、與子女同住但子女無暇照顧的輕度缺損者在資源不足下最容易被忽視,但照顧他們卻是「綜合家居照顧服務」(IH)本來的原意——預防性支援。當這些輕度缺損者乏人照顧而受傷,久而久之增加嚴重缺損人數,等同加重醫療開支負擔。

 

 善用鄰里網絡令社區照顧更人性化

「樂助有里」這類地區配對計劃想做到的,不只是將使用者當作服務對象,而是把他們還原為人——除了陪診、清潔,他們或許還有去公園散步、探望親人的需要。鄰舍關係更容易貼合這些需要,同住一區的街坊們有傾有講,回到社區仍有機會碰面;縱然鄰里並非專業護理員,關顧聯指,鄰里網絡可以輔助正規服務,完善社區照顧各個層面。

樂助友(義工)曾協助離院使用者陪同買菜及洗切餸菜,令使用者可以繼續自行煮食。另外,也曾協助長者跨區探望住院舍的親人、外出公園等。
—-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樂助有里」服務配對計劃 研究結果新聞稿

坊間還有人正推動社區或市民互助的概念,近年有年輕人設計陪診配對應用程式,也有地區工作者打算在自己區照辦煮碗,如何惠彬(Ben)下年一月打算自資於元朗區辦配對計劃,請區內婦女、街坊做兼職乖孫,陪長者覆診、買餸或家居清潔,價錢以社會福利署現時社區照顧服務收費作基準,即最貴每小時19元,陪診員則可獲60元或以上時薪,差價由計劃資助。「同區街坊服務長者,大家在買餸時又能碰頭;我也想由街坊一起構想整個計劃的運作。這種做法更能凝聚社區。」他說。

原文: 

https://www.hk01.com/%E7%A4%BE%E5%8D%80%E5%B0%88%E9%A1%8C/269398/%E5%85%BC%E8%81%B7%E4%B9%96%E5%AD%AB%E695%91%E9%95%B7%E8%80%85-%E5%85%AC%E7%87%9F%E9%99%AA%E8%A8%BA%E7%AD%89%E5%B9%B4

%E5%8D%8A-%E7%A7%81%E7%87%9F%E5%83%B9%E6%A0%BC%E8%B2%B4-%E7%A4%BE%E5%8D%80%E8%87%AA%

E6%95%91%E9%9D%A0%E9%84%B0%E9%87%8C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港故:婆婆喪偶後跳出第二人生 「我過得好快樂你安心吧」

你認為,70歲後的退休生活應是怎樣?早上到茶樓喝早茶,接着到公園散步、跟三五知己聊聊天?不如讓白淑英以自己的故事,打破你對退休生活的既有印象!

退休後成為跳舞老師

「差唔多每日都上堂,一、二、三、五、六都上堂!」即將77歲的白淑英婆婆是一位跳舞老師。起初她是替腳受傷的大學同學代課,再受社區中心的賞識,令她於社區中心開展退休後的跳舞人生。

從小愛跳舞 活到老學到老

白老師從小便喜歡唱歌跳舞,大學時期更有一科必修的形體班,她的跳舞基礎便是從那時開始建立。畢業之後,她也有繼續學跳舞,所以牛仔舞、恰恰(Cha-Cha)、探戈這些舞蹈也難不到她。

師生關係如家人

「我同大家嘅關係好似一家人一樣!」白老師眉開眼笑地說。跳舞不但成為她退休後的事業,還拉近了她與年輕學生們的關係。有些學生一星期會跟她上兩至三堂課,這比白老師跟子女見面的次數還要多。遇上有學生轉換髮型或穿了新的衣裳,白老師都能一眼看出來。有時下課後,她們更會一起上茶樓喝茶,聊聊彼此的生活趣事。

痛失丈夫 從此不能唱歌

「快樂、有活力」的白老師,誰也猜不到曾經有一段傷痛的日子。修讀聲樂出身的她,跟丈夫在大學時期認識。丈夫是男高音,白老師是女高音,可說是郎才女貌,非常登對。畢業之後,他們靠教唱歌維生,在家中開設一對一的課堂,桃李滿門。可惜好景不常,丈夫突然發現患上癌症,而且走得匆忙,頓時令白老師難以接受,更一度把自己困在家中差不多十個月。

「我唱唔到歌,我一唱歌就諗起佢,我就會喊,所以我唔想唱。」白老師語帶哽咽地說。丈夫離去,對白老師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撃,令她從此不能唱歌。有學生曾經苦苦哀求白老師再次教授聲樂,白老師都忍痛拒絕。

「跳」出谷底 創出第二人生

幸好此時她的朋友帶她跳舞,令她從谷底走出來,十年來這種「邊學、邊跳、邊教」的生活,沖淡了她喪偶後的悲傷,充實了她退休後的生活。

白老師能做到「退而不休」,是因為她所參與的社區中心一直關注退休長者的生活,今年更首次舉辦「耆商創未來」計劃,希望讓多點退休人士可以展現才能,令他們有「再就業」的機會,在退休之後都可以繼續發光發亮。

今集《港。故》用7分鐘,來跟大家一起看看這位76歲婆婆的退休後的跳舞人生,或許能對大家心目中的「退休」生活有些啟發。

原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Qt1undvJOI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老咗都要靚】母女檔為長者做靚口水肩:求其用BB口水肩係侮辱!

穿衣服在年輕一輩心目中,是潮流;在老一輩心中,是日常。坊間少為老人家而設的服飾店,加上老人家年紀大肌肉流失,身體開始「縮水」,街上衣服總是衣不稱身。想扮靚但苦無選擇,社企裳樂匯坊就決定針對老人家市場,設計功能性的服裝,亦和老人中心合作免費改衫,度身訂做。

年輕常穿旗袍 長者冀重新度身訂做

荷姐80多歲,最愛穿旗袍。「以前在寶覺女子中學讀書,校服是長旗袍來的,所以一直習慣穿旗袍」。她說,旗袍是日常裝束,愛其典雅高貴,不需大時大節才能穿。裳樂匯坊的時裝設計師及業務發展經理駱麗明(Winsome)和老人中心合作,知道荷姐愛旗袍,為她度身訂做了一套淺紫色配白色蕾絲的套裝旗袍。服裝處處見巧思,老人家怕冷,下襬長度剛好蓋過膝蓋,以免下半身着涼;套裝衫長度蓋住小肚楠作修飾作用。荷姐對套裝亦愛不惜手,說外面難以找到價格相宜訂做旗袍的店舖,「有人找我飲茶我一定會着去,不想浪費設計師的一番心意,做得這麼漂亮。」

男士對衣服亦有要求。贊哥今年88歲,本來是鞋匠,手巧多主意,不時會動手做帽子、袋子留給自己用。他愛穿剛好合身的衣服,最愛穿「飛機褸」,貪其短身方便活動。面對有要求的老人家,Winsome都一一「收貨」,由選布料、度身、設計都和老人家溝通,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功能性運動服 多內袋方便放貴重物品

除度身訂做外,社企亦設計老人運動和家具服裝。兩年前Winsome成立這家社企,接觸多了老人家 ,發現他們愛參加本地短線遊,如去食海鮮、荔枝團等等。所以她特別設計方便摺疊的運動服,方便手腳不靈活老人家出行。運動系列衣服用上快乾、不易弄污的布料,令衣服弄污後亦不會尷尬。另外,運動長褲又名為「腰錢萬貫」,Winsome笑說:「意思是整個腰的位置都有一個內袋,可以放錢和重要物品,冬天又可以放暖包」。

他們設計的衣服在不少位置都有反光標示,原來是為了方便老人家易於尋找拉鏈位置;服裝亦有多個內袋,讓老人家貼身放貴重物品。拉鏈、衫袋設計較大;衫身亦刻意用夾圈較大的牛角袖,方便老人家不用舉高手都可以穿着。設計源於易地而處,「經歷過痛風或中風的人,穿衣服的時候真的會缺乏自信。舉高手或者穿衣服都要有人幫助,所以我們想將(衣服)變成簡單而可以應付到的事。」Winsome說,預料明年開始,將衣服推出市場售賣。

老人身形縮水 坊間難有合適衣服

老人家身形縮水,袖長由一般的23、24寸變成20寸,坊間衣服衣不稱身。不少老人家因為缺乏合適的衣服而欠缺自信,有老人家覺得自己衣服不夠體面,所以常常拒絕子女的邀請飲茶。Winsome稱,「曾經遇過一位婆婆,家人買了一件很貴的羽絨但她不穿,一問之下,原來衣服太大了,帽子把眼睛都全部遮擋了,穿不了」。

倒數人生 更要穿得好

一套好的衣服,除了長者着得時尚,也可以讓他們減少隱蔽。Winsome與長者中心開始免費改衣服務「縫補寶」,就是希望長者有合身衣服穿。「老人家最重要是找到一件合身的衣服,太大或者太厚重的衣服很容易讓他們跌倒。我們希望可以讓他們有更多選擇,穿得漂亮之餘,也穿得好,能鼓勵他們多去逛街和家人飲茶」。「年輕人不時買衣服給老人家,但買之前不如親身帶他們試試。試了以後才知道,他們真正需要甚麼、喜歡甚麼」,「當他們穿一件合身的衣服時,他們的笑容(自信)是沒法子擋得住的」。

「其實老人家都可以時尚,他們是活生生的。」Winsome認為,尤其華人社會和舊時代的人,一套好的衣服很重要。她憶述,曾經替一個90多歲的伯伯度身訂做衣服,但衣服還未做好,他就過身了。「當時我們問他想訂做什麼造型的,他說想參照飛機師造型。當下很震撼,原來一個90歲的伯伯,也想『着得有型』。後來收到消息,知道他已離世,家人希望我們能把衣服送給他們,放到棺材裏面。因為這套衣服是離世前他最後訂做的,他原來一直記掛着」,「我做了設計師很多年了,但從來沒有這種感覺。這套衣服好像橫跨天堂、地獄和人間,超越時空一樣。既然人生是倒數,每一刻都很重要,所以很多人說老人家年紀大不用打扮,但我覺得就是因為年紀大,才要珍惜時間打扮、珍惜時間對自己好。」

記者:袁志敏
攝影:潘志恆

原文:【老咗都要靚】母女檔為長者做靚口水肩:求其用BB口水肩係侮辱!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日系護老誌】老人院x托兒所 認知障礙長者與小孩的共生生活

筆者在日本有不少「老」朋友。在日本生活期間,新年會到他們家裡一起吃團年飯、櫻花季節會一起去賞櫻、下雪的季節會一起鏟雪、也會一起到寺院神社祈福。日常從他們口中聽到的,除了大大小小的人生故事,最常聽到的便是:「跟你這樣的年輕人相處,我也感到年輕了!」

近年香港人口老化議題迫在眉睫,討論也愈來愈熱熾。面對增長急促的老齡人口及現有社區配套貧乏,近來不時都會有人提議在某個區域建設「老人村」。那裡有專為長者而設的醫療配備及娛樂設施等,讓大家能在那裡安享晚年。聽起來似是十分理想的晚年生活,其實未然。起碼筆者所認識的老朋友都一致認為:「每天只跟同世代、同年紀的人相處,生活便會變得乏味,只會愈活愈老……」。其實,這句話不僅限於年長的人,也同時適用於「有天也會老去」,並且愈來愈少機會跟上一代「共生」的年輕人們。

撰文:岑啟灝

何謂共生:讓不同群組彼此生活、交流

比香港更早面對人口老化的日本,近年透過不同形式積極推廣不同世代交流的「共生型機構」。什麼是「共生」,簡單來說就是社區上各個持分者互相了解、尊重,而這份尊重會化成不同的社區資源,彼此支撐著大家。

一間位於富山縣的福祉機構的例子便正說明並實踐了多世代交流的「共生」理念。即使在日本,一般情況安老院、托兒所及殘障人士設施都是分開設置的。但這家機構便把這三種設施「合併」了。那裡住了需要接受護理的長者,也有下了課來到的小孩,還有智能、精神障礙的小孩。平日機構內各種多世代交流亦實踐了其理念 – 「感謝、謙卑、同理心」。由於都生活在同一地方,彼此在日常各種場合都有不同的交流。就像長者會推著小孩專用的手推車外出散步,到了神社又會教小孩們參拜的方法,也會跟在設施內遊樂場玩耍的小孩聊天,就像看著自己的「孫兒們」遊玩一樣。此外,機構還為托兒所小孩開辦了「手語班」,導師正是機構服務使用者。現正擔任手語導師的是一位日間服務的西崎女士。她表示:「當學校老師一直是我的夢想,90歲的我終於夢想成真了!」透過實踐「共生」的理念,長者找到屬於他們的「尊嚴」。

 沒有血緣的「乖孫」

另外,一間位於千葉縣佐倉市的福祉機構把認知障礙症及小孩這兩個關鍵詞連結起來,實踐「共生」理念。這間機構裡面居住了18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和60位小孩,78人就在同一個地方相遇、磨合、共生。那是一間結合了專門照護認知障礙者患者的設施及托兒所的幼老統合的「共生型施設」。在那裡,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住客跟托兒所的小孩們都是由同一個玄關進來,也沒有鎖上的門分隔著長者與小孩的活動空間。

 小孩下課後,第一時間做的不是趕去補習班或者翻開作業,而是去跟那裡的長者打招呼、雀躍地分享今日遇到的事。而那兒的長者們非常準時地等待著「孫兒們」來撒嬌,彼此都樂在其中。那一刻,年紀抑或是認知障礙症,都沒有成為彼此交流的阻礙。對於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來說,跟小孩互動喚起了過往的「湊孫」回憶,為情緒帶來了正面效果。跟「孫兒」互動讓長者不易感到「孤獨」;對於小孩來說,每天跟長者住客的相處也讓他們了解並且學會尊重生命,亦在無形中建立同理心。

日本的例子告訴我們,「共生」是要透過行動去實現的。面對人口老化難關,日本人認為「共生型機構」既是大方向,亦是一個消除誤解及偏見的起點,日後將會成為社區福祉發展的藍本。事實上,社會上很多誤解及偏見都是因為缺乏接觸及認知而產生的。同樣,因為不了解及缺乏交流,社會上對老、認知障礙症、不同疾病殘缺等抱有太多的誤解甚至標籤。興建一個「老人村」,花的時間及資源或許比建立一個「共生社區」來得少,可是我們卻會失去一個互相認識生命的珍貴機會、失去一個讓大家發揮潛在可能性的機會。機會一旦失去,便沒法回頭,更可能出現更多矛盾及誤解。在人口急速老化的香港,這絕不會是我們這一代或未來一代能夠承擔的後果。我們也能建設一個共生社區,讓這個正在老去的小城市愈活愈年輕、並且添上更多味道嗎?

原文: 【日系護老誌】老人院x托兒所 認知障礙長者與小孩的共生生活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換身份證】長者毋須等到2022年 可「黐 」子女親友搶先換領

市民今年12月27日起,分批更換新一代智能身份證。入境處推出「貼心」兩招,助長者換證。明年65歲及以上長者(1954年或之前出生),按時間表要到2022年才有得換,不過入境處容許65歲以下市民,在指定時間換新證時,可帶同最多兩名長者一同換證,方便較年輕一軰為長者安排換證。

另一貼心安排是,居於住宿院舍的長者及殘疾人士可毋須親身前往換證中心換證。入境處將於2019年第2季推出到訪換證服務,並會把服務範圍逐步擴展至全港各住宿院舍,因此院友可選擇留在住宿院舍,等候上門換證服務。

入境處今日(18日)公布換領新智能身份證安排,行政長官、行政及立法兩會議員、主要官員、入境事務隊成員、警務人員及勞工督察,為首批換證人士。至於普通市民,1985至1986年出生市民可於明年1月21日起首先換領,最後一批是1954年或之前出生、明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他們要等到2022年才有得換。

 每人可帶同最多兩長者一齊換證

為了方便公眾,尤其是長者和有需要的社群,入境處推出特別措施便利他們換證。首先,市民在指定時間換證時,如有親友屆時已經65歲或以上,可帶同他們同日同時前往換證中心辦理,因此毋須等到2022年才換。

入境處助理處長(個人證件)陳天賜指出,是次安排為「關愛措施」,每名市民可帶同最多兩位年長親友一同辦證,令長者毋須獨自換證。

 7隊流動隊到千個院舍 上門為院友換證

根據《人事登記規例》第25(e)條,老年人、失明人或體弱人士,如獲登記主任信納他們親身前往登記申領身份證會損害他們本人或其他人士的健康,便毋須申領身份證或換領新證,他們可向人事登記處處長申請免費簽發的豁免登記證明書。不過今次全民換證行動,入境處決出推出上門換證服務,派員到住宿院舍,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換證,為居於院舍的住客提供另一途徑,不論是否行動自如,都可毋須親身前往換證中心換證,可靜候入境處人員上門協助。

入境處將於2019年第2季推出到訪換證服務,並會把服務範圍逐步擴展至全港各住宿院舍,料會有7隊流動隊、共約30多人負責。他們會帶同流動儀器到訪,料涉及一千個地點。至於哪個地區院舍會首步開展,仍待入境處研究,但整體計劃料可於2022年完成。

原文: 【換身份證】長者毋須等到2022年 可「黐 」子女親友搶先換領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英郵差醫生助長者對抗孤獨

在英國,孤獨不是個人的事;首相文翠珊今年初破天荒委任「孤獨事務大臣」冀為9百萬名常感孤獨的民眾擊退寂寞後,她昨宣佈會率先從長者層面入手,出動郵差及家庭醫生把被孤立的長者重新與社區連接。

主動溝通了解需要

藥物難醫孤獨,因此當局的第一波抗孤獨措施,是鼓勵家庭醫生處方「社交配方」予孤獨長者,即轉介他們參與如烹飪班、美術小組、散步小組等活動。

另外,當局也計劃邀請挨戶派信的郵差主動與長者溝通,了解其社交狀況及需要。郵差會把收集到的資料,交回社區組織及非牟利團體分析,以便他們進一步介入。文翠珊又宣佈會花180萬英鎊(1,850萬港元)推行不同的社區計劃,如增建社區咖啡室、藝術空間及畫廊等。她指「這策略僅為達成長遠社會改變的開始,但也是國家結束孤獨問題的極重要一步」。

隨着人均壽命延長、社會護理服務減少、家人居住地越見分散,長者越趨孤獨。有關注組織報告指,英國前年有136萬名50歲以上的人士感被孤立,料十年後增至200萬。有健康專家更指孤獨與心臟病、中風及腦退化症息息相關,繼而使孤獨問題與公共衞生也扣上關係。

英國《泰晤士報》

原文: 英郵差醫生助長者對抗孤獨 | e123長青網-長者服務及老人院資訊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