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醫學堂 >> 照護篇
【宅醫護理學堂】在家如何為長者修剪指甲?
隨著年齡的增長,長者的關節活動能力和手指靈活性逐漸降低,導致他們無法精確地使用指甲鉗修剪指甲,而指甲太厚或太薄、長不出來、長得太裡面等問題都會引起不適甚至影響健康。
長者的指甲普遍較厚,若處理不當容易發生剪破指甲、「嵌甲」等情況,造成疼痛、紅腫、出膿,同時增加感染風險,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若出現傷口感染,情況嚴重時需要截趾、截肢。定期修剪指甲可以降低皮膚感染風險並促進指尖末稍循環。
若長者自行修剪,建議帶上眼鏡。若長者視力較差或行動不便,可由家人、手足保健師代勞。同時要注意器具的消毒,避免感染。那麼,在家如何正確地為長者修剪指甲呢?
1︰準備用物
- 準備該長者專用的臉盆、 指甲鉗、指甲挫刀、毛巾、肥皂、乳液和41-43℃的溫水;
- 酒精棉片、滅菌紗布等;
- 確保周圍光線良好、環境潔淨、衛生。
2︰手指甲修剪步驟
- 在修剪指甲的區域鋪上紙巾,以便後續清潔;
- 先將長者雙手浸泡於41-43℃的溫水中10-20分鐘,也可用溫熱毛巾包住指甲10分鐘,待指甲充分軟化後用毛巾擦乾雙手;
- 用指甲剪將指甲剪成圓弧形,並用銼刀磨平指緣;
- 塗上乳液,保持皮膚濕潤;
- 雙手握住長者的其中一隻手背(兩手輪替) , 從手指向手臂方向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3︰腳趾甲修剪步驟
- 在修剪腳趾甲的區域鋪上紙巾,以便後續清潔;
- 先將長者雙腳浸泡於溫水(41-43℃)中10-20分鐘,也可用溫熱毛巾包住趾甲10分鐘,待趾甲充分軟化;
- 用肥皂搓洗腳背、腳底、腳踝、腳趾及趾縫;
- 視皮屑情況更換溫水,將雙腳洗淨後擦乾,尤其是趾縫;
- 用指甲鉗將趾甲剪成平形,並用銼刀磨平指緣;
- 塗上乳液,保持皮膚濕潤;
- 用雙手握住長者其中一隻腳背(兩腳輪替),從腳趾向腳踝方向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4︰厚指甲修剪技巧
- 40℃溫開水浸泡軟化手腳指甲;
- 用指甲銼刀輕輕磨去上層角質;
- 指甲剪以45度角置於指甲蓋和肉之間,注不要卡得太深。先剪中間再剪兩端,最後把兩端的尖角剪成鈍角;
- 用銼刀磨平指緣。
5︰注意事項
- 對於有糖尿病或循環障礙等疾病的病人,要格外小心謹慎,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 如指甲周圍出現紅腫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修剪並告知醫生;
- 應使用專屬的修甲器具,注意器具清潔和消毒,保持乾燥防止生鏽,若生鏽變鈍則不宜再用,以免造成傷口或細菌感染;
- 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習慣,避免交叉感染;
- 定期監測長者的手/腳部情況,及時發現並處理異常。
6︰長者的足部保養重要性
部分長者由於末梢神經退化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造成末梢循環不良,如果足部有傷口卻未能及時發現、妥善處理,導致傷口惡化,將有機會面臨失能的風險。家人、照顧者應養成為長者檢查足部的好習慣,及時發現問題並找出根源、對症下藥,接受適當的治療。
總 結
指甲的長度和修剪方式不可忽視,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定期修剪指甲之外,我們還應該養成良好的手部衛生習慣,注意保持手腳部位皮膚的清潔和衛生,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定期檢查手部健康、注重長者的足部保養。
宅醫學堂 >> 心理篇
【宅醫心理篇學堂】如何面對家中老人難相處的一面
每個人都會變老,這除了是一種自然現象外,在心理層面造成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透過和長輩們的互動,我們不僅看見了長輩們現階段脆弱的一面,也在長輩們身上學習到許多人生智慧。在長者變老的過程中,家人們要給予支持與陪伴、增加溝通和換位思考,和他們一起面對困難,一起解決問題。
Tip:先評估父母所涉風險程度,若屬高風險,你要嘗試介入;若無法自行評估,建議請求專家協助。
老人家拒絕改變?
多數人都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與自主生活為傲,老人家也是一樣。 他們可能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子女不同,就像你有時也不贊成小孩或朋友的意見。老人家不希望別人來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當然這不能完全怪老人,畢竟現在這個時代變化太快,幾乎每隔幾年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年輕人要跟上時代尚且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何況老人?慢慢了解他們,再耐心說服他們,切忌急躁及發脾氣。
老人家拒絕聽從子女安排
隨著年齡增長,包括眼力、聽力、活力、行動力也會隨之減弱,老人家仍盡最大努力適應一切,遲緩是在所難免的。當孩子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老人身上,他們當然會覺得不太愉快。畢竟要慢慢接受逐漸流逝的時間和精力,已經足夠令其心煩。 老人愛面子,最糟糕的一面常保留給最親近的人,也就是家庭成員。子女在照顧老人上需要多一些耐心。
容易挫折的老人
大多數表現異常的老年人,內心都有挫折感。他們經歷著身體衰老的過程,被慢性病痛折磨著,看著配偶或者朋友離世,經常面對生離死別。他們漸漸失去記憶,身體技能下降,不能控制大小便等令人難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另外,罹患凝呆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老人,也會有以上症狀,也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子女這時應當忘卻不如意的事,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積極的一面,忽視負面的東西。
拒絕外來者的照顧
有些老人會拒絕外來者的照顧,誤認為是家人不想或不願照顧他們,因為自己已經失去價值 。此時需要子女不斷的安慰,瞭解老人恐懼和脆弱的心理,與他們深入溝通。長則可能需要幾個月說服他們。另一種策略是從小做起 ,問老人能否「試試看」讓保健護士一週上門一天工作幾個小時,待其適應後,逐漸分擔照顧老人的責任。
面對什麼都不滿意的父母
一個嫌東嫌西的父母讓人很難招架,你會本能地想自衛或反擊,這麼一來,父母的攻擊力道加強,你也不假辭色地還擊,於是開啟了一場沒有贏家的戰事,彼此只有更加氣惱與受傷。子女先別急著動怒,深呼吸,吞下那些刻薄的語句。了解父母其實身不由己,抗拒行為反映的是其嚴重缺乏自信的深層心理,為了驅走這種自卑,父母放大了周圍人的缺點和不足,此時他們陷在一種唯我獨尊的意識形態中,總是贬低旁人,尤其是最親近的人。
缺乏社交生活
和個人興趣
人類面對歲月會有一種無力感,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長輩很難像年輕人一樣有足夠的社交生活,一把年紀還能無病無痛健在的朋友寥寥無幾。社交生活的廣乏,連帶內心世界的貧瘠,他們只能在家拿着遥控器亂轉打發時間,生活沒有正常的出口軌道,當然把焦點放在後輩身上。我們要努力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質,擴寬他們的社交空間,常常同他們聊天並介紹一些新鮮事物,這是做子女的責任。
尋找存在感
長輩喜歡追憶當年的豐功偉績,所以總是喋喋不休地對後輩提起,這一點相信大多數人都有同感。不僅僅長輩會有這種心理,其實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只要失去對生命的熱情,失去了自己的戰場,又不願意承認自己觀念過時,不願意正視內心的黑暗面,改進這種自卑衍生出來的自我防衛,很容易讓他們跟晚輩產生相處上的摩擦。身為子女,不妨卸下武裝,用理解的態度與他們相處。
為什麼愛囤積物品
有些老人喜愛囤積東西,而且通常不讓他們隨便碰觸,一草一線都當成寶物。這時子女處於兩難的地步︰幫助老人積舊物,家裡就成了垃圾堆;如果隨意處置和扔掉,勢必會引起雙方的爭執。老人有這種異常行為,反映出其內心的焦慮與抑鬱,他們過度關注細微的東西,害怕失去財產或失去與過去有關的物 品。專家建議子女不要助長老人積舊物的習氣,聯繫家裡其他人或朋友共同抵制,該的扔的,快刀斬亂麻。
過度節儉的老人
首先,我們承認節儉是一種美德,但過度節儉不一 定是好事,特別是在吃飯方面尤其不能過度節儉。老人因 為經歷過最貧困的時代,有可能養成節儉成癖的習慣。 子女要積極地教育老人:「現在的生活非常好,我們有錢來養活您,您自己也有您的退休工資,這些錢您要合理分配,把它花出去,要享受生活。」
寸步不離的老人
寸步不能離開的老人,完全依賴家人的照顧。一邊發脾氣, 一邊需要家人時刻守護在身邊,離開就不行。面對此種情況 ,建議尋求其他家庭成員或專業護理人員的幫助,鼓勵老人參與社會活動,經常與老朋友聯繫,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社交圈子。
總 結
照顧壞脾氣的老人,除了採納心理學家提供的策略之外,需要子女給予足夠的耐心、爱心和孝心。回憶自己成長路上,感念父母無私的付出,在照顧老年父母上可能會更釋然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