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加價至400元 加幅超過120% 上門診症或成新選擇
公立醫院急症室迎來重大收費調整,急症室明年起實行分級收費制度,為病情危重者提供更優質服務,引導輕症患者轉向其他醫療渠道。面對此變化,市民或需重新評估各類醫療服務的性價比,包括私家醫院診症及日漸普及的上門診症服務。

急症室收費解析:兩級制 加幅超120%
2026年1月1日起,急症室收費兩級制,除「危殆」及「危急」病人減免收費,其餘三類(穩定、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收費由180元升至400元,加幅超過120%。藥物費用標準上調,專科門診每項藥物的收費提高至20元,每次最多可領取4周的藥物。根據目前的規定,每次最多可取16周藥物,這意味著相同藥量的藥費將從現行的15元大幅上升至80元。此外,以往不收取額外費用的家庭醫學門診,現在每項藥物需收取5元。普通科門診的收費也將增至150元。
公立醫院急診室收費改革對比(2026年新制)
項目 | 現收費 | 2026年新費 | 變動幅度 | 備註 |
---|---|---|---|---|
急診室診症費 | $180 | $400 | ↑122% | 增幅破歷史紀錄 |
專科門診藥物 | $15/項 | $20/項,最多4周 | ↑33.33% | 相同藥量的藥費會由現在的$15大幅增至$80 |
家庭醫學門診藥物 | 免費 | $5/項 | 新增收費 | 基層醫療成本顯著增加 |
改革重點解析:隱形成本
- 急診室加價翻倍
公立醫院急診室收費將從$180增加至$400,明年元旦起實行,調整後與私家診所水平相若 - 隱性成本增加
- 檢查/藥物等附加費用仍按次計費
- 若需留院觀察,基本費用即達$400+$75=$475
- 基層市民影響
以綜援家庭為例,新收費佔每月津貼約10%(按4人家庭 $4,070標準)
註:新制實施後,港人急診成本將超越新加坡($150港幣)及澳門(免費),成為大灣區最高

公立醫院急症室(2026年新制)、私家醫院急診室、私家診所、上門診症服務收費對比
服務類型 | 基本診金(港元) | 適用情況 | 額外費用 |
---|---|---|---|
公立醫院 急診室 |
|
危重症狀、意外受傷 | 住院、特殊檢查、手術費用另計 |
上門診症 |
|
輕至中度症狀、慢性病、行動不便人士 | 診金已包10天基本藥物 |
私家醫院 急診室 | $1,000-3,000 | 中度緊急情況 | 藥物、檢查、住院費用另計 |
私家診所 |
|
常見病症、慢性病 | 藥物、檢查費用另計 |
市民選擇變化
調整後的非緊急急症室收費已接近私家診所水平(普通科$300-800),促使輕症患者重新評估就醫選擇。除了選擇私家診所外,市民還可以考慮上門診症服務。這種服務尤其適合長期臥床者、幼兒家庭或繁忙專業人士,因為它提供了便利、零感染風險且可在家中就診的優勢。
以一位經急症室入院7日的長者為例,若按改革後收費標準計算:
- 急症室部分收費$400
- 住院部分收費$300×7日=$2100
總醫療開支將達$2,500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金額已超過「老友宅醫」到診服務的單次診金。
更關鍵的是,公營醫療體系原有的結構性問題——包括急症室漫長等候時間、病房人手短缺等狀況——並不會因收費調整而立即改善。在這樣的背景下,老友宅醫的到診服務為長者家庭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經驗豐富的醫師攜帶專業設備上門,在熟悉的居家環境中就能完成多項治療,不僅讓長輩免受奔波之苦,更能在家屬熟悉的環境中獲得周全照護,從根本上減輕了照顧者的經濟與時間負擔。
如何選擇適合的醫療服務?
市民可考慮以下因素選擇最適合的醫療服務:
- 病情緊急程度:危重症狀應立即前往急症室
- 時間成本:公立醫院急診室需等待數小時(分級就診制度下,非重症患者需排隊),上門服務可以即時回應,節約時間
- 行動能力:行動不便者宜考慮上門服務
- 感染風險:免疫力低下人士可選擇上門診症避免交叉感染
- 經濟成本:根據自身經濟狀況選擇合適服務,偏遠地區居民優先使用遠程會診,必要時再轉介至醫院,慳返運輸成本

上門診症好唔好?
便利性與可及性
上門服務無需患者及家人舟車勞頓,可以即時獲得專業醫護人員綫上回應,判斷病情緊急程度進行適切的診斷和治療。尤其適合行動不便的長者、慢性病患者或需居家隔離者,省去交通時間與體力消耗而私家醫院需患者自行前往,可能因交通問題延誤就診。
感染風險控制
上門診症避免了公共醫療環境的交叉感染風險,對免疫力低下者(如化療患者、嬰幼兒)更安全性。私家醫院雖有獨立診室,但候診區可能接觸其他病患。
個性化照護與時間彈性
醫生在居家環境中可更全面評估患者生活習慣,提供飲食、護理等綜合建議,且服務時間涵蓋夜間及假日,適應緊急需求。私家醫院雖設備先進,但診療流程標準化,時間彈性較低。
長期健康管理成本
上門服務通過定期追蹤慢性病況,減少反覆住院需求,長期可降低醫療支出。私家醫院專科長期照護雖專業,但費用高昂(住院或高端檢查)。
醫患互動深度
居家環境中醫患溝通更充分,有助建立信任關係,對需心理支持的長者或兒童患者更具優勢。私家醫院因流程緊湊,互動時間有限。
上門診症、 私家診所、 私家醫院急症室比較
比較項目 | 上門診症 | 私家診所 | 私家醫院急症室 |
---|---|---|---|
基本診金 | 普通科:$1,900-2,500(視乎地區和時間) 專科: $3,500或以上 | 普通科: $300-800 專科: $800-2,000 | $1,000-3,000 |
等候時間 | 即時回應 | 15-60 分鐘 | 30 分鐘-2 小時 |
移動需求 | 無需出門(醫生上門) | 自行前往 | 自行前往 |
感染風險 | 零接觸公共醫療環境 | 中(空間有限) | 低(獨立診室) |
個性化服務 | 居家環境評估+家庭護理指導 | 標準化治療 | 標準化治療 |
隱形成本 | 省去交通時間、請假損失 | 部分時間成本 | 高額檢查費 (如 MRI) |
藥物配送 | 醫生帶同基本藥物上門 | 需自取藥物 | 即時藥物分配 |
技術整合 | 視像診症、遙距監測、AngelCare | 有限的技術應用 | 先進設備 |
個人化服務 | 一對一 | 多人共用時間 | 個人化服務 |
長期照護支持 | 低成本的長期支援 | 有限的長期支持 | 提供專科長期照護 |
總 結
隨著香港醫療體系進一步發展多元化選擇,市民在面對不同健康需求時,可更靈活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醫療服務。上門診症服務作為傳統醫療模式的有力補充,為特定人群特別是行動不便的長者、幼兒家庭及繁忙專業人士而言提供了兼具便利與專業的醫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