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友宅醫」團隊免費諮詢

Masonry Blog

1400病人獲「在家離世」服務

家屬林小姐指,父親每次進入醫院,也會感到不安及焦慮,而且因為疫情期間,醫院欠缺足夠照顧員長期照顧父親,所以與聖雅各福群會的團隊及家人商討後,決定父親以「家中離世」的形式完成生命最後階段。

對於「在家離世」與醫院離世的最大區別,她說在家中可以長間陪伴親人,不如醫院那般有限制病人探望的時間,「可以直至陪伴至父親離開」;而且在家中可以播放父親喜愛的音樂、燃點有香味的香薰及有和煦的陽光照射在父親的身上,讓父親離世前可以在一個又溫暖又舒適的環境度過剩餘的時間。

為避父親離世後為被警方當作「屍體發現案」,而被送往公眾殮房及等待解剖,在父親即將離世前,聖雅各福群會安排醫生到場簽發「死因醫學證明」及「醫學證明書」,林小姐認為這是一個欠尊嚴的對待。她形容送別父親就像「送機」一樣,親人一起站在父親的旁邊,一同道別,與他走完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原文: 

https://www.singtao.ca/4456747/2020-08-31/post-

1400%e7%97%85%e4%ba%ba%e7%8d%b2%e3%80%8c%e5%9c%a8%e5%ae%b6%e9%9b%a2%e4%b8%96%e3%80%8d%e6%9c%8d%e5%8b%99/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養生宅失敗了?專家:不想買也買不起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逾330萬人,但養生宅為何無法興盛?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表示,台灣高齡社會來臨,養生宅需求確實上升,但實際上台灣人想「在家終老」的觀念根深蒂固,加上缺乏規畫經驗,施行上有相當難度。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台灣在2018年就已邁入65歲以上老人超過14%的「高齡社會」,以當時的2378萬人口推算,就已超過330萬人,且預計在2026年將超過20%,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

郭紀子指出,「養生宅」(老人住宅),市場上目前共有「賣、租」兩大類,銷售的養生宅目前已有許多案例,主打針對高端族群,聽起來雖然美好,不過這些個案似乎還在試驗階段或者是銷售噱頭,是否會成為長者的入居新選擇,還需要再多加觀察。

「包月租屋類型的養生宅」則面臨「傳統觀念」、「錢」、「經驗不足」等問題。郭紀子解釋,台灣人認為「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多數長者傾向居家安養、在宅老化,能在熟悉的家裡終老,是許多人理想的老後生活,對於「養生宅」一詞仍相當抗拒。

此外,「養生宅」雖然提供24小時的包月租屋,但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錢。伴隨租賃模式的是長期而又昂貴的保證金,以及每個月的管理費、生活費、服務費等等,容易讓許多銀髮長者望而卻步。

郭紀子說,即使政府與民間已嗅到「養生宅」趨勢,但營運模式與傳統的快速銷售策略大不同,擔憂資金回收遙遙無期;此外,經營、長者照護、管理,多種專業開發商多數缺乏經驗,最終多數人都望之卻步。

原文:

https://tw.news.yahoo.com/%E9%A4%8A%E7%94%9F%E5%AE%85%E5%A4%B1%E6%95%97%E4%BA%86-%E5%B0%88%E5%AE%B6-

%E4%B8%8D%E6%83%B3%E8%B2%B7%E4%B9%9F%E8%B2%B7%E4%B8%8D%E8%B5%B7-113519205.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退休醫生回憶沙士 心痛老人孤獨面對死亡 退休後最錯無做呢樣嘢

香港爆發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今次連老人院都爆發疫情。葛量洪醫院紓緩醫學部榮譽顧問醫生沈茂光回憶,當年沙士期間,許多末期病人患上肺炎,以為是沙士被隔離,最後在沒有人探望、沒有人安慰下離去。「有幾十個這樣的病人孤獨地去世了,到今天我也覺得難以接受。」

長者未能見家人最後一面

今年64歲沈茂光醫生表示,2003年發生沙士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快速測試,只是用傳統抽血驗冠狀病毒抗體,兩周後再抽血如果抗體升4倍,就表示中了沙士。」但那時候末期病人許多時都有肺炎現象,一有肺炎就會被隔離,那時候無論家人、醫生、護士都不會隨便進入隔離病房安慰病人。

「當時我在南朗醫院工作,每日都有一、兩個末期病人送去隔離病房。家人只能和病人講電話,而許多時候病人患上肺炎等不及檢測結果,一周後就過身了,最後很多證明不是沙士。」沈醫生指對末期病人來說,死亡前的時間是最珍貴的,有甚麼願望想達成,家人的多加陪伴也很重要,但因為沙士、因為肺炎要隔離,全部都不能做,結果缺乏家人、靈性上的支持,許多末期病人都孤獨地離開,沈醫生覺得很難接受,與紓緩醫學的概念完全相反。

退休致力推廣預設醫療指示

他退休後,致力幫香港老年學會,推廣長者簽署預設醫療指示(如不入醫院在安老院過身、不做心肺復甦、不插喉、不插胃喉餵食等)一樣,有些長者可能有猶豫不會簽的,或者家人愛錫父母反對,沈醫生也會尊重,而且不簽也是一個教育過程,讓長者知道可以選擇。「我自己也想不到這預設醫療指示,對長者來說那麼重要。很多長者簽完如釋重負,多謝醫生護士社工。雖然知道未必可以實行得到(因為未立法,救護員仍然會做心肺復甦),但已盡了自己責任。」

無買醫療保險是錯誤決定

退休首要是有樓可住,這方面沈醫生早已供完樓,之前還買了單位給父母居住,但最後竟然蝕了幾十萬元離場。「因為爸爸媽媽過身後,心情欠佳,所以就蝕讓,連我個仔都話,無見過人買樓會蝕,所以我們經常教病人家屬,喪親後不要立即做重要的決定,通常都會錯的。」

至於股票,沈醫生自言買甚麼蝕甚麼。「就好像買滙豐,由百幾蚊跌到現在只有幾十蚊。」但他有買銀行年金,供3年或5年,拿到99歲,他相信這些積蓄足夠養老。「其實錢不是愈多愈好,夠用就好,不然會成為錢的奴隸。我有和兩個銀行經理討論,但他們反對。」

若說到為退休籌謀,沈醫生最失策是無買醫療保險。「我在公立醫院工作,為何要幫襯私家醫院呢?這是我以前的想法,但始終waiting time太長,我有白內障也無理由打尖,所以都是要找私家醫生做手術。」

雖然已退休,但他仍然覺得香港的醫療水平,雖不像美國尖端,但無論公立或私家醫院,水平及設備已屬高班,對大部分人來說已足夠。「不是個個都需要尖端的醫療,而且如果公立醫院服務不好,那窮人怎辦呢?所以我們努力做到有足夠的水平。」

原文: 

https://wealth.hket.com/article/2700355/%E9%80%80%E4%BC%91%E9%86%AB%E7%94%9F%E5%9B%9E%E6%86%B6%E6%B2%99%E5%A3%AB%20%

20%20%E5%BF%83%E7%97%9B%E8%80%81%E4%BA%BA%E5%AD%A4%E7%8D%A8%E9%9D%A2%E5%B0%8D%E6%AD%BB%E4%BA%A1%20%20%20

%20%E9%80%80%E4%BC%91%E5%BE%8C%E6%9C%80%E9%8C%AF%E7%84%A1%E5%81%9A%E5%91%A2%E6%A8%A3%E5%98%A2?fbclid=IwAR13F_

KoUvCo_EJxPvqcGt_SP6YkMxvRU-eZapxIXzNlYnrzx73Pw-DvBco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伊利沙伯醫院7旬翁探病妻被阻 發難打傷2名女護士

油麻地伊利沙伯醫院發生襲擊案。今午(8日)12時44分,一名姓袁(70歲)男子,疑趁病人開門進出病房時,他偷偷闖入病房擬探望住院的妻子,走至走廊被女護士發現,即時被阻止,雙方發生爭執。期間,有人情緒激動發難施襲,2名分別姓梁(25歲)及姓張(26歲)女護士受傷,報稱面及手部痛楚,需要到急症室睇醫生。醫院保安員報警,警員到場經初步調查後,以涉嫌普通襲擊拘捕袁,並將他帶署調查。

受疫情影響,醫管局自今年1月25日啟動「緊急應變級別」,為配合有關感染控制措施,公立醫院一直全面暫停探訪安排,而部分非急症醫院,於6月17日實施特別探訪安排,容許病人家屬預約登記探訪。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表示,醫院一個內科病房中午發生一宗懷疑襲擊醫護人員事件,2名護士受傷,院方已即時報警求助,醫院一直關注事件,重申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醫院已向受傷的職員提供所需協助,並全力協助警方調查。

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醫院管理局現已實施緊急應變級別措施,並需暫停病房探訪安排,假如病人有臨床原因會作個別恩恤考慮,希望公眾體諒。醫院會繼續與病人及其他家屬保持溝通,並為所有病人提供適切治療。

原文: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708/bkn-20200708130940555-0708_00822_001.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以家為本 認知障礙評估及支援計劃

贊助:香港公益金

本計劃旨在提升社區人士關注 / 認識認知障礙症及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及早識別認知障礙症及轉介;支援認知障礙症長者及其照顧者,延緩患者認知退化及減輕照顧者壓力。

計劃服務形式
認知障礙評估服務、照顧策劃服務、照顧者訓練、照顧者互助小組、快速檢測、社區教育、關懷專線

認知障礙評估服務: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認知障礙症照顧策劃師或相關訓練人員,通過國際認可工具為有認知障礙症徵狀人士進行詳細評估,促進及早介入。

服務內容
●專業評估(一次)
●評估報告
●與長者/照顧者講解評估結果
●資源介紹或轉介(如需要)

服務對象
●65歲或以上;
●未被醫生診斷為患上認知障礙症的人士;及
●出現認知障礙症早期徵狀的人士。
 * 領取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人士優先,詳情請向本會查詢
 * 照顧者需陪同出席

認知障礙照顧策劃服務:由認知障礙症照顧策劃師或相關訓練人員全面評估照顧者需要,協助照顧者訂立目標及有系統地面對照顧上挑戰。

服務內容
●認識認知障礙症、適應轉變、察覺危機、環境安排、病徵處理、認知訓練、長遠照護、情緒支援、壓力處理及社區資源介紹

服務對象
●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
●領取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人士優先,詳情請向本會查詢

認知障礙照顧者訓練: 共6節,由認知障礙症照顧策劃師或相關訓練人員帶領,提昇照顧者能力及減輕壓力。

服務對象
●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

認知障礙照顧者互助小組: 約2個月一次

服務內容
●情緒支援
●照顧技巧分享

服務對象
●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

認知障礙快速檢測:由受訓義工外展接觸長者,檢測長者有否認知障礙症徵狀,鼓勵有需要長者接受認知障礙症評估。

服務對象
65歲或以上人士

認知障礙關懷專線 2793 2215 : 由受訓義工接聽有關認知障礙症的服務查詢,提供情緒支援及協助活動報名。

認知障礙社區教育
●外展街站
●教育活動
●腦友達人

查詢及聯絡
電話:2793 2115
順安服務中心

原文: dasp_leaflet.pdf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當我被約束二小時之後,我覺得我「不是人」……談談約束會帶來的身心壓力

「不是人」、「生不如死」是我在手腳被約束起來二個小時後,腦中出現的字句。

5月份參加了自立支援研習營,其中最重要的重頭戲是「約束體驗」。中午吃完飯後,老師發給每個學員一個眼罩、一雙免洗襪子。在我們還沒有意會過來的時候,老師說:「大家選一個位置坐好,扶手椅、地墊、床……都可以。然後把眼罩戴上,襪子套在手上。」

我動作有點慢,正當所有同學都幾乎已經選好位置,或坐或躺的時候,我還在張望不知道要選哪裡。餘光一瞄,發現教室中央的病床沒人選。「躺床不是最舒服嗎?賺到了。」我想。於是就很自在地躺到床上,戴上眼罩,手上套上襪子。

沒想到老師走過來,嘆了口氣:「朱醫師你選床喔,唉,等等你就知道了。」

戴上眼罩什麼都看不見,我聽到透明膠帶不停被撕開的聲音,那聲音離我愈來愈近,有點緊張。終於,老師來到我的床邊,用透明膠帶把我的雙腳交纏綁在一起。雙手戴上醫院常見的乒乓球手套,分別綁在左右的床欄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整間教室靜悄悄,我動彈不得,就這樣很彆扭的躺在那裏。

恐怖的約束體驗

前10分鐘感覺挺輕鬆的,我還在想著晚餐要吃什麼。但是慢慢發現,愈來愈不舒服。首先是熱、好熱。因為不能動,所以背部與床接觸的地方無法散熱,這股熱氣傳到全身,愈來愈燥熱,身體就很想扭動,卻無法移動半分。沒多久,全身都汗濕了。過了半小時,開始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因為幾乎都維持同一個固定姿勢不動,不麻才怪呢。再來,因為整個身體平貼在床上無法彎曲,胃、腰、屁股都很痛,那時我才明白,為什麼老師對我嘆了一口氣。因為不能動,身體各處的感官都變得敏銳。「口好渴」的感覺大約在40分鐘後出現,但是也沒辦法去拿水,很痛苦。平時明明一二個小時不喝水也不會覺得怎樣,為什麼現在變得這麼難受呢?除了身體上的不舒服,心理的煎熬更難以克服。「不知道還有多久才會結束」的恐怖感覺會一直襲來,只能祈禱趕快結束。不知過了多久,開始聽到一點聲音,心中出現興奮的感覺:「哈,要結束了吧。」但我錯了,老師開始用收音機,很大聲的播放「佛經」、「神父佈道」、「老歌」。我平常很喜歡聽音樂,也不排斥聽不同的音樂類型。但是以當時眼睛看不到,聽覺很敏銳的狀態下來說,那些不習慣又大聲的音樂簡直是魔音穿腦「快關掉!」我想說卻也說不出口,因為我知道,那就是照顧現場真實的樣貌。我想起前幾年去探訪家中的一個因為中風而長期住在護理之家的長輩,電梯門一打開,聽見護理站的姊姊們用收音機把音樂開得好大聲,正在聽流行音樂頻道。走到長輩床邊,照顧長輩的外籍看護也正在用手機聽印尼音樂……我忽然很可以體會那個長輩的感受,應該也是覺得,魔音穿腦。

我們永遠不會問他們,「你想聽什麼?」、「會太吵嗎?」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無法回答,於是就只能接受我們給他們的。

不知又過了多久,感覺到自己的意志愈來愈消沉,自己快不見了甚至有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這時候,工作人員會時不時地撞一下你的床,會突然把我嚇醒,很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不知道下一次他什麼時候又會撞到我的床。我開始覺得歉疚,因為自己有時去查房的時候,也會因為走很快,不小心撞到某個病人的床。「阿真抱歉」、「應該還好吧」、「撞到一下下而已」可能是那時自己給自己的藉口。

老師們開始「不小心」把筷子、鍋子掉到地上,發出很大的聲音,也令人很不舒服。「搞什麼東西,你不要這樣不小心拉!」「我又不是故意的,它就掉了阿!」老師們很大聲地說話、吵架,那樣不安的氣氛加深了我的痛苦。更絕的是,老師們開始把水滴在耳朵旁邊、脖子上,小水滴慢慢流下來……好癢,可是又沒辦法抓。我全身扭動,這簡直是酷刑。

「應該已經二個多小時了……快結束了吧」正當我的意志已經慢慢要被擊潰的時候,老師們卻還沒結束,走過來很溫柔的說:「不要著涼了,感冒的話我們會被你兒子念耶,來,被子要蓋好喔。」我已經很熱了,老師又把厚厚的被子蓋在身上,然後,把冷氣關掉……

「生不如死」是那時唯一的想法。

終於,課程結束了。老師把我的手腳鬆開,露出一點「不好意思」的笑容。儘管身體輕鬆了,我的心情卻開心不起來。我想到我年輕時照顧過的病人,他們有沒有被約束過?我有很認真地看待給他們的約束嗎?我有用盡一切努力讓他們不要被約束嗎?

我想起已經去世的父親,他在生病的過程中有被約束過嗎……

一直到下課,我還在想這些事情。

被約束的阿嬤

「約束」這件事情非常常見,無論是在急性醫療或長期照顧中。過了幾個禮拜,我去看一個安寧會診。77歲阿嬤,以前有中風,乳癌末期。這幾個月身體愈來愈差,愈來愈吃不下,常常嗆咳,所以這次又有吸入性肺炎。家人決定要幫媽媽放鼻胃管,先補充營養。

外籍看護和女兒在床邊陪伴。我去看的時候,阿嬤剛被放了鼻胃管,應該是因為意識不是很清楚,她會不自主地去拔管子。於是雙手被上了兵乓球手套,分別綁在二邊的床欄上。

我問阿嬤:「還好嗎?」阿嬤就開始哭。一直哭。女兒有點手足無措。

「很難受喔?」我對阿嬤說。

阿嬤邊哭,斷斷續續地說:「把管子拿掉,好不好?」說著,就試圖用手去摸管子,但是她做不到,兵乓球手套忠實地發揮著它的作用。

我看著那雙綠色的手套,跟幾周前我戴的手套長得一模一樣,只有顏色不同,我想起我當時的感受。於是跟阿嬤說:「阿嬤,那我們把手套拿掉,好不好?」阿嬤突然猛點頭。我轉頭對外籍看護說:「妳在旁邊的時候,可以幫忙看著阿嬤,讓她不要拔管子,就不用戴手套了。如果妳真的有事要離開,再把手套暫時戴起來。阿嬤睡覺的時候,也不用戴。」看護點點頭。

我站在床邊,將手套一個一個鬆開,阿嬤的哭聲暫停下來。

那天下班的時候,天氣放晴了,我回想起醫學院的訓練。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學過化學性約束,也就是如何使用藥物讓病人鎮靜睡著,可以配合我們的治療。我們也學過物理性約束,學習何時應該要上手套,把病人四肢綁起來的各種方法,各種道具。但是卻沒有一門課,教我們如何把病人的約束解開,把手套脫掉。老實說,在床邊脫掉病人的手套,看起來實在不像是一個醫師會做的事。

但是那天下班離開醫院的時候,我覺得我離心中的那個醫師,又近了一點點。

(作者為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原文: 

http://www.weiminchu.com/2020/06/blog-post.html?fbclid=IwAR3he9jN4AV6jGlsL-PKhENxYa9sVfOeDPxNeq9EUaUQIgo_YBz_ro4lBDg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醫療費花逾15億 家居設護理團隊

【本報訊】賭王何鴻燊在二○○九年七月在四太梁安琪家中跌倒入院後,因各種身體健康問題,常出入醫院治療及休養,至今十一年來醫療費用耗資逾十五億港元,單是今年一月入住養和醫院深切治療部至今,醫藥費已花費三億港元!有指天文數字的醫療費,是由何鴻燊自付。

高薪聘ICU護士長

為賭王的健康着想,以及有更全面的照顧,除了賭王入住的都是頂級病房外,即使返家休息,都有具豐富專業經驗、由至少七人包括護士及物理治療師等組成的護理隊伍,廿四小時貼身照顧。何家高薪聘請的護理人員,需要有五年以上的看護資歷,當中更有是深切治療部的護士長,除了有專業資歷外,家庭背景也是考慮聘用的條件之一,如已婚或有子女最適合。至於賭王休養的居所,也要配備相關醫療設備,以配合平日護理工作,添置設備花費至少二千萬港元。

原文: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526/mobile/odn-20200526-0526_00176_003.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醫材產業新兵報到 英華達翻轉居家醫療使用體驗

不僅是防疫期間大家儘量減少出入醫院的次數,因而讓醫院人流減少30~40%,在非疫情期間,也有不少居家醫療與健康照護的需求。然而,為了滿足醫療產業最強調的安全與有效兩大核心,英華達副總經理曾慶安與團隊希望藉由從2016年底開始切入的全方位居家量測系統「全家寶」,從血糖、尿酸、總膽固醇、心電圖、血壓等五大項指標來服務在宅醫療。

沒有螢幕的血壓量測 更能提升使用者體驗

曾慶安謙虛地表示,目前英華達在健康醫療產業仍是新兵,許多事物都還在學習嘗試階段,不過在儀器上卻有大膽的設計。全家寶打破傳統設計,因為儀器上「沒有螢幕」。

過去大家都用過傳統的血壓計,上面有大大的按紐與醒目的數據,然而,很多時候量完,也就結束了,數據並沒有整合與分析,也因此,希望藉由輕巧且各組之間能夠磁吸的方式,將硬體與軟體都真的「整合」在一起。少掉螢幕,則是用App來取代,使用者量完後,系統自動上傳數據至與AWS合作的雲端空間,也能填補傳統手抄紀錄漏抄與抄錯的缺點。

醫療產業也是「資」、「量」必較

在宅醫療物聯網設備的B2B與B2C銷售上,曾慶安坦言,「其實全家寶2019年底甫上市,到現在僅約莫3~4個月的時間」,其實銷量都符合起初預期。智慧醫療產業,當然勢必要在「資」「量」上計較,而這計較的「量」,則是從全家寶健健寶電子血壓計、全家寶清清寶血糖/總膽固醇/尿酸監測系統、全家寶強強寶心電圖機上收集而來的「大量」醫療「資料」大數據。

包括前臺終端使用者的App介面以外,後臺的數據系統「全家寶健康管理平台」則提供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個管師使用,能夠提供「一對多的健康管理服務」,追蹤上百位與千位的病人。目前有2種應用方法:一種兩個畫面、一種加上平板。在大型醫院的應用上,有些能夠對接全家寶的數據內容與醫院資訊系統,讓讓醫師看一個畫面即可;若是在一些小型醫院和診所,則協助醫師外接一個平板,增加檢視的靈活度,也讓醫師能夠瞭解病人在醫院以外的平日身體健康狀況。

醫師的需求不僅是精準量測 更幫助長期關懷與評估治療成效

在與醫院合作的經驗上,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提供更加客製化的設計,像是在家中量完血壓後,App端要記錄是否服藥;或說也要提供紀錄連續服用A款藥,3個月內的降血壓效果與變化趨勢分析。如此一來都能夠協助醫師有更綜合的判斷且調整藥物與劑量,最終真正能解決臨床的需求。

英業達於2000年成立子公司英華達,而英華達從2016年底~2019年,耗時3年研發的全家寶系統,也在2019年7~12月陸續拿到台灣衛生福利部醫療器材二類醫材的許可證。

目前全家寶在B2B與B2B2C兩方面都有若干合作,在B2B端與苗栗為恭醫院、竹山秀傳醫院合作;B2B2C則與傳統藥局、醫材通路合作,也在網路有行銷活動,協助增加線下實體通路客流量。曾慶安希望藉由軟硬整合、前後臺病用的系統概念,在科技輔助醫療的時代,幫助醫師掌握更多數據,增加醫療的更多可能。

原文: 醫材產業新兵報到 英華達翻轉居家醫療使用體驗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病危遇上隔離 最後一程多波折 

【明報專訊】呼出最後一口氣,黃老太在女兒黃雪勵(Suki)、孫女Coco等親人簇擁下離世,享年93歲。病房外的城門河景色秀麗依然,綠草、藍天、鳥語、花香,似是為媽媽來一場愉快的告別禮。

「疫情令這場抗癌仗,難打了很多。」Suki強忍淚水道,話裏攙雜了對媽媽的愛護、不捨、歉疚。

醫院停探病 孤獨媽媽失鬥志

2月初,疫情蔓延全港的同時,Suki帶嘔吐不止的媽媽求醫。醫生診斷為膽囊癌,已屆末期。媽媽性格一向積極,劈頭就問醫生,有手術做嗎?

「可惜她年紀太大,受不了標靶藥或化療藥,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作紓緩治療。」Suki怕媽媽無心抗病,只敢對媽媽說是「病變」,半句不提「癌」字。Suki有心理準備,8年前媽媽抗癌成功的經歷未必重演,卻沒預計這次經歷如此令人心痛。

疫情當前,公立醫院不許探病,黃老太入院前後17天,只靠電話與親人聯絡。單憑聲音,Suki也感到媽媽鬥志每日「跌watt」:「舊時探病,我們會在上下午探病時段共4小時陪媽媽,亦會等醫生來,問清楚病情。這次探不了病,起初她聲線還算開朗,會匯報『我有嘔吖,插了鼻喉,食了東西』等,後來把聲愈來愈dup,最後甚至不願談電話。」

Suki形容,媽媽叫天不應,叫地不聞──想向女兒談病情,礙於表達能力,說得不清不楚;家人主動致電護士,詢問母親近况,也轉達她有多痛多辛苦,護士總是答得籠統;請求醫生致電家屬,也要向護士重複兩三次才受理。有兩次,媽媽在電話告訴Suki,「我想死,好辛苦,我叫醫生打支針同我壽終正寢啦」。Suki傷心不已,卻愛莫能助。

轉移寧養中心 慶祝最後母親節

隨着媽媽身心健康每况愈下,Suki開始接洽提供寧養服務的院舍,好讓媽媽轉移至家屬可陪伴的地方,有尊嚴地走畢人生最後一程。「問過靈實醫院,院方說病人要隔離14天才可入住,我說媽媽等不了。後來找到賽馬會善寧之家,只要求媽媽做肺炎快速測試,(若呈陰性)便可直接入住。」善寧之家位處沙田亞公角山腰,景色開揚,更容許家屬全天候陪伴,24小時有醫護在場,Suki慶幸媽媽能夠及時入住,「(這種服務)平時都需要,更何况疫情呢?」

在院舍的獨立房內,除了病牀,還設有梳化牀讓一名家人可陪伴過夜,Suki和姊姊每天輪流照顧媽媽,閒時便用輪椅推媽媽到花園散心看海,或透過視訊,讓她與遠在美國的半歲曾孫、或廣州舊街坊話別。媽媽逐漸回復樂天本色,但奈何病情終會走下坡。4月29日下午,媽媽病情急轉直下,「人人握着她的手,叫她放鬆,她闔起眼,脈搏弱了,大家知道是時候」。

回頭看這57年母女關係,Suki慶幸去年三婆孫坐過郵輪到訪沖繩;正攻讀護理學的女兒Coco縱未畢業,亦穿過護士服與婆婆合照;Suki更是常伴母親左右,一周總有3天一同飲茶。母親的開朗性格,傳給了Suki,也傳給了Coco。

「咁啱我生女時,佢就剛退休,幫我湊女湊足7年,我哋日日都打電話畀佢。女兒會問婆婆點吖,有無打牌,有無同你老友記飲茶,家電話永遠都無人聽。」Suki一面說一面哭。

伴着母親的時光,女兒永遠嫌不夠。「遺憾沒讓你享什麼福,遺憾疫情爆發後不能和你飲茶;遺憾這病發現得太遲……」慶幸媽媽離世前一周,一家人提早帶同蛋糕與媽媽慶祝母親節,當天狀態勞累的黃老太,聽見兒孫祝她「母親節快樂」,也點頭示意,「往年她會對我說,你也是呢。今年只剩我和女兒慶祝,但我們仍然會對天說聲,母親節快樂」!

原文:《病危遇上隔離 最後一程多波折》-明報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面對死亡,我們該學會什麼?ICU重症醫師陳志金:想做的事別等到以後

編按:家人過世了,心裡總是有懊悔和自責?早知道勸他別太累,早知道那天別出門,早知道多盡孝……太多的「早知道」,常拖著人的一生。被粉絲暱稱為「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學中心ICU(加護病房)主治醫師陳志金,投入重症醫療、看過無數生命消逝的經驗給的勸告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

「讓醫師生氣,就是在跟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過不去。就像車子開在高速公路上,乘客會想跟司機吵架嗎?」

「喜歡關說、走後門的VIP,不只干擾醫療人員、浪費醫療資源,而且對自己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護理師愛喝珍奶,不是上班太閒還可以訂飲料,而是忙到沒時間好好吃正餐。」

這些幽默、犀利卻又不失溫暖的文字,都出自在奇美醫院加護病房(ICU)擔任主治醫師的陳志金之手。投入重症醫學領域18年,他不只在醫療現場搶救病危患者,更像一個傳教士,致力於促進醫病溝通、宣導正確醫療觀念,也為醫護人員的權益發聲。「醫病、醫人更醫心」,是許多同業對他的評價。

走過SARS,決心投入重症醫療

2003年SARS爆發時,陳志金是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的總醫師。因為SARS重症的肺部感染、呼吸道症狀等大多屬於胸腔科範疇,當台大醫院因為收治SARS病人一度關閉急診、非緊急手術暫停時,院內只剩胸腔科和感染科留守維持運作。

一個人要活著,呼吸和心跳是最重要的。在搶救生命、和死神拔河的重症醫療領域中,不少ICU醫師都是出身胸腔內科背景,陳志金在SARS期間,親眼目睹病患甚至是醫護人員隨時面臨生死交關的無常,也讓他萌生了投入重症醫學的想法。

「重症醫療就像是鬼門關前的守門員,是醫療手段的最後一道防線。」除了休假日之外,必須24小時on call(即使在假日,也可能因為緊急狀況而被call回醫院)的重症醫師,多年來陳志金的口袋裡隨時放著一張摺得小小的A4紙,上面記載著ICU病房裡所有病人目前的病況、注意事項,以備不時之需。

醫病共享決策,減少後悔的可能

投入重症醫療至今已有18年,陳志金說,在加護病房,無論再如何努力,平均10個病人裡會有2個人救不回來,「但這個20%的機率,對於失去親人的家屬來說,就是全部。」

面對失去至親的痛,如何盡可能減輕家屬的遺憾和悲傷?陳志金多年來提倡「醫病共享決策」的觀念,從病人送入加護病房開始,病患、醫護人員和家屬,就是在同一條船上一起努力的夥伴。

「過去醫生會問你『要不要做』某治療,你的選擇只有Yes or No;現在我們列出可能的幾種治療選項、明確告知不同方案可能會有的優缺點,並且先了解患者的『MVP』:What Matters(在乎什麼)、Value(價值觀)、Preference(喜好),這都有助醫師和家屬作出決定。」陳志金說。

此外,在ICU加護病房,最常遇見的抉擇之一,就是是否要做氣切、插管維持生命徵象,或是要拔管放手。「這時候如果患者本人已經臥床昏迷無法表達,家屬之間就可能產生衝突。」

陳志金觀察到,在家屬當中常會有一位個性特別強勢,習慣代表其他人主導意見,或是擔任和醫師溝通的「發言人」。陳志金的作法是:透過匿名線上問卷調查,了解每個家屬內心真正的想法,「如果講話比較沒分量的,醫師就會適時地幫他『代言』一下,盡可能在每個人(包括患者)的意願當中取得平衡點。」

當生命無法挽回時,就不要再去想原因了

當盡一切努力,仍然無法挽回病人生命的艱難時刻,陳志金的一句名言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

陳志金的母親在他17歲時就因病離世,讓他對家屬失去至親的傷痛,更能感同身受。小時他家境困苦,體弱多病的母親等了2年,還是晚了一步,在手術前一天病逝。

當時陳志金因為參加重要考試,想著隔天再去看媽媽,卻就這樣錯過了最後一面,始終是他心裡最大的遺憾。「當年我想找出母親離開的原因才立志從醫,直到我真正投入醫療領域,才知道很多時候,有些病人不是想救就能救得了。」陳志金感慨地說。

他說,很多原本身體健康,卻一夕間突然倒下的病人,家人第一時間心情上無法接受,總想要歸結一個原因:是不是因為昨天吃了什麼?/是不是因為早上跟他吵了一架?/早知道我今天就應該去看他……

面對陷入自責和悔恨的家屬,陳志金看在眼裡,說明病情時便特別補上一句:「很多心血管或腦損傷的疾病,事前都沒有預兆,也很難預防,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就不要再想是什麼原因。」

有一次他把這個觀念在臉書上分享,一個粉絲就私訊他說:「醫師謝謝你,因為這番話,讓我藏在心裡幾十年的糾結終於解開了,不再覺得是我害死了爸爸。」

「追究責任對於病情沒有幫助,只會讓一個人更難受,甚至可能一輩子走不出來。」陳志金更鼓勵家屬們在親人臨終時,盡量完成他的心願,並完成「四道」: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

「很多大半輩子形同陌路、甚至像仇人的家人,最後是在病榻前和解的。」陳志金說。

團隊之間,也需互信與尊重

不只是醫病關係,朝夕相處的醫護同仁,同樣需要團隊合作的信任和默契。

陳志金在2005年來到南部重症醫療最具規模的奇美醫院,習慣了台大醫院的豐富資源和人力,他也曾經歷一段適應磨合期。

「最初我出於求好心切的壓力,對於醫院裡很多事情都看不慣,然後會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當時陳志金經常會在員工留言板上批評院內事務,他開玩笑形容,自己以前就是「機車行老闆」,甚至有護理師因為覺得他太「難搞」,刻意排開出勤時段,避免接觸。

後來陳志金參與「醫療資源團隊合作」(TRM)的種子教師培訓,才讓他學習到如何團隊合作的溝通技巧。「就像是在飛機上,氧氣罩一定要自己先戴好,才可以去幫忙別人。工作氣氛如果不好,那也會影響到團隊的工作狀況。」

愛要及時!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別等到以後

即使是身經百戰的重症專科醫師,多年來看遍無數來到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有人幸運康復、也有人就此告別人世。面對生命的脆弱和渺小,陳志金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

「對於沒能救回來的病人,當然也是會難過啊。以前我會用吃來抒發壓力,但這就對身體不太好(笑),現在我除了盡量空出時間運動,另一個方式就是在臉書上寫文章。」

除了抒發自己的心情,也因為想分享更多正向的醫病溝通和醫療觀念。近年陳志金在臉書寫下自己和ICU醫療現場的的點點滴滴,如今已經是擁有16萬粉絲的「網紅」醫師。

「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個轉念。寫下這些故事,若是有同樣遭遇的人看到了,或許就是可以幫助他們走出來的契機。」親人離世固然椎心,但在人生終點,如果可以盡量滿足當事人的最後願望,甚至讓家人因此重新凝聚感情,往後回憶起來也許就不會只有傷心,也可以有歡笑。

「還是那句老話:愛要及時。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別再等到以後,現在就可以完成。」在生死懸於一線的重症醫療現場,「愛」仍然是最有效的處方。

原文: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429/4621458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