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友宅醫」團隊免費諮詢

落葉歸根:醫社攜手,達至老有所終

活得長,必定是活得好?香港人現時「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高達84歲,力壓日本和瑞士等國,成為全球最長壽之都。然而延年益壽不一定保證能過優質的晚年生活。相反,數據指出香港慢性疾病患者的百分比按年齡上升,亦即代表不少人於遲暮之年百病纏身,最後時光花在進出醫院,備受病魔折磨。近年新興概念如「生死教育」等於香港大行其道,都是因為他們說到了港人的心坎兒裏:每人必須走過的人生最後一程,是否必定是風塵僕僕?香港社會可以如何真正實踐頤養天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紓緩治療(Palliative care)是指為晚期病人和家屬紓緩身體不適,並於心理、社交人際和靈性上提供支援;晚期照顧(End-of-life care)則聚焦於臨終前預計約一年開始,為病人和家人提供紓緩治療及社福等綜合服務。兩大概念的前提,均是為了病人和家屬至病情最後一刻依然不失生活質素,但這卻與本港體制側重治療的思維有所出入。加上港人共知的香港公共醫療體系「爆煲」問題,資源一直以來均十分緊絀,醫社服務亦零散,窒礙了有關發展。過去那些照顧者和長期病患者因壓力過大、支援不足而釀成輕生慘劇的新聞頭條,實在不可再一。其實晚期照顧發展這些難題,以小見大,都是香港醫療體制長久以來的詬病。

政府於2019年第四季就預設醫療指示和在居處離世諮詢公眾,以填補多年來執行上的一些法律障礙。然而,團結香港基金認為,立法措施是必要,卻也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必須檢討現有負擔沉重的醫療體系,深思有何可行的服務模式,以保證新的政策能夠「落地」。有見及此,基金會最近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就香港市民對晚期照顧服務認知和經驗進行最新民意調查。

必須有充足支援  實現「社區度晚年」心願

結果顯示,港人對於晚期照顧的概念和服務普遍認識貧乏,過半港人沒信心處理晚期照顧事宜,僅兩成受訪者知曉其居住的社區有提供晚期照顧服務。對於晚期照顧服務內容涵蓋甚廣的服務領域,港人亦所知不全,最為認識的是死亡後殯儀協助。可是,離世前的最後階段呢?正如前文所言,晚期照顧中有一籃子服務以支援病人和照顧者身、心、社、靈的需求。這些結果直指提升公眾推廣和教育的迫切性,使市民走至人生晚期亦不會感到孤立無援,這是人本社會必要達成的使命。

民調進一步指出,接近九成受訪者期望於人生晚期盡量留在熟悉的社區。而說到獲取治療外的全人支援,40.8%市民信賴社區醫護人員,甚至比醫院醫護人員(39.6%)排名為高。一清二楚的數字,提醒我們社區支援於晚期照顧上擔當重要角色。可惜受訪者期望獲得晚期照顧支援的渠道,與他們今天於現實中的資訊來源不符。此落差於社區中格外顯著,無論是社工、宗教人員,甚至親友間的交流,也未能滿足港人的需求。結果顯示,我們的基層醫療體系中,仍存有極大潛能。我們需加以裝備社區,建立互助的社會氛圍。

由醫院發展至社區,服務模型的設計必須對症下藥。雖然那些未曾使用服務的受訪者表示,價錢和便利度為考慮服務時最重要的因素,然而服務使用者反指,當有真正需要時,服務全面性才至為關鍵,也是現存服務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於是我們問港人於人生晚期,或面對親友逝世時,最重要的社區支援是什麼──頭3名分別是舒適環境、臨終安排上的專業指引和於社區獲得定期健康護理,均獲得相若的選取率,再次證明市民晚期照顧服務需求呈多面性。

總括而言,這些結果不約而同指向相關體制漏洞:社區有關服務與市民之間存在資訊盲點、服務現况和市民需求有明確落差,市民依賴的公立醫院護理和社區支援亦有相當的服務斷層。政策上,我們必須彌合差距。

桑榆暮景,也可是動人風光

民調顯示,本港醫療體系中存有機遇,能把市民對公立醫院的依賴轉向以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這樣既能擴大晚期照顧服務,亦可避免增加公立醫院的沉重負擔,整體上提升香港護理服務的質素和效率,以滿足市民切身需求。這亦符合港府和基金會近年提出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以及加強醫社合作的方向。現時香港醫管局和非牟利組織雖有提供晚期照顧服務,亦有循證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加持,遺憾的是服務零散,市民對服務認知不足。有關當局需要思考如何能把服務加強整合和恒常化。

是次港府於晚期照顧議題上提出之立法措施,是必行的路段,也只是千里長征的第一步。於晚期規劃上,香港應制定一個全面性政策和嚴謹的服務模式。過程有賴有關當局繼續以堅定不移的決心,牽頭團結醫社業界,凝聚資源,讓廣大市民於生命不同歷程,包括人生晚期,能負擔持續性的護理,有尊嚴和意義地過人生的每一時刻。

作者田詩蓓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李君兒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原文:落葉歸根:醫社攜手,達至老有所終 | 團結香港基金 OUR HONG KONG FOUNDATION

關注長者身心健康 認識家居營養管理

當我們年齡漸長,無論身體抑或精神都免不了出現問題,有病固然要求醫,但身心管理,包括情緒帶來的困擾,更會直接影響身體,甚至營養的吸收,導致疾病出現。近年有醫學界人士提出「家居營養管理」的概念,認為由於長者身心機能衰退,需要注意他們的營養補充情況。在家中進行營養管理不單更方便合適,對長者更是百利而無一害,若能將此概念普及,將會大大提高長者的生活質素,叫他們活得更健康快樂。

食慾不振導致營養不良

一直於香港致力推廣「家居營養管理」概念的老人科專科醫生戴樂群,透過多年的臨床觀察,當年過六十五歲,便已算踏入老年階段,雖然身體未必會立即出現狀況,但切忌掉以輕心。戴醫生表示:「對很多長者而言,老年性厭食(Anorexia of Aging)是不易察覺的問題,這可能由於情緒困擾或抑鬱所致,但多數人乃胃部肌肉出現衰退而失去彈性,不似年輕時可以隨進食適度膨漲,令食量大大下降,甚至出現食慾不振的徵狀,導致營養不良,減低自身抵抗力,自然容易患病。」除了必然的機能衰退,戴醫生補充免疫系統過度活躍、自身出現炎症等疾病帶來的食慾不振,也會令長者不夠營養。「免疫系統失衡及長者時常會出現的炎症,例如關節炎、尿道炎及壞死性筋膜炎等,同樣是長者需要做好營養管理的原因,家人可以為他們準備愛吃的食物,盡量增加他們的食量,不過由於長者食慾減退的關係,我們便需要營養補充劑去協助他們吸收足夠營養。」

長者需要特別補充蛋白質

人到老年,一般都需要特別加強補充蛋白質,讓肌肉及骨骼得以支撐身體需要。除了時常提及的骨質疏鬆,我們常見長者出現跌倒情況,是因為他們缺少運動,令大肌肉流失而出現失肌症,導致尤其四肢不夠力而發生意外。由於大部分人都依賴肉類吸收蛋白質,但長者往往由於不太吃肉,惡性循環致蛋白質不足,要幫助長者吸收欠缺的蛋白質等營養,補充劑當然需要美味可口,平日添加到飲食之中,讓長者正常吸收,便能做到良好的營養管理。只是若長者是由於治療頑疾,或因動過手術而令進食出現困難者,則需要透過周邊靜脈營養法(Peripheral Parenteral Nutrition),直接將營養補充劑注射到體內,過往這些治療多於醫院進行,但戴醫生說其實只要有專業的上門護理人員協助,長者可以無需入院或入住護老院等地方,於家中同樣可以進行「家居營養管理」。「讓長者留在家中接受注射好處甚多,首先可以令他們的心情放鬆,不會因為在陌生環境產生情緒緊張等問題,繼而影響身體;加上於家中進行『家居營養管理』,可以大大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絕對是一舉多得。」

安居家中讓長者活得舒適

讓長者於家中進行「家居營養管理」的好處,戴醫生特別分享一個例子,一位九十多歲病人,已經出現吞嚥困難,但又不想插喉,於是便利用周邊靜脈營養法補充營養。比起入住私家醫院,戴醫生建議家人嘗試「家居營養管理」,只需定期由看護及醫生為病人注射,不單便宜很多,家人也不用經常往返醫院,而且病人也顯得更精神奕奕。另外,由於病人需要長期臥床,很容易出現老人壓瘡,需要不時挪移身體預防生壓瘡,以往是由家庭傭工到醫院協助,間接影響她的日常工作,但自從病人回到家中療養,家人陪伴時間增多了,彼此也更加融洽。」

雖然機能衰退無可避免,但戴醫生認為人到老年,只需多注意身體狀況,尤其在六十五至七十歲時,保持適量運動,別令大肌肉流失,同時着重營養吸收,不能偏食,因為沒有均衡營養,便會失去與疾病對抗的戰力;踏入七十歲,身體將出現不少隱疾,這時便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在老人發病初期即時對症下藥,讓長者有一個舒適健康的晚年。戴醫生最後強調,「家居營養管理」不單大大減輕醫療系統及病患家人的壓力,令長者於熟悉環境生活,更是尊重他們的態度,因此他希望「家居營養管理」這概念可以宣揚開去,造福更多長者。

原文: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90888

牙醫上門救爛牙 數十萬失能殘疾等待數十人

特殊牙科出任務2(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8日電)28歲的小成13年前因打球意外變植物人,終日臥床,牙齦紅腫長滿結石又口氣差,很需要醫師前來看牙。和小成類似處境者全台約數十萬人,能夠到宅醫療的牙醫卻不到百位。

長期臥床的身心障礙及失能者,若牙齒健康出問題,可能腫、痛、影響進食,甚至增加感染、全身性疾病風險。但若要出門看牙又要勞師動眾,甚至出動救護車,家屬照護、經濟負擔沈重、苦不堪言。

衛福部為了提升障礙者牙科醫療品質,除設有特殊需求者牙科門診,也和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推動特殊醫療服務計畫,初期先以身心障礙福利機構,進而擴及到宅服務。

不過,根據健保署統計顯示,全台牙醫師約有1.4萬人,107年執行在宅牙醫服務者僅61人,有736人接受照護;108年1至6月,則有56名醫師提供服務,共649人受惠。

在宅牙科照護 供需不成比例

熟悉健保牙醫門診總額特殊計畫的開業醫師簡志成受訪時說,難以估算特殊需求牙科或在宅服務的個案人數,因為根據統計,107年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有117萬之多,符合特需資格者約有56萬餘人,其中也包含可用在宅服務者,加上高齡社會老人會愈來愈多,需求者只會增加,在宅牙醫數量不足勢必面臨挑戰。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坦言,政府鼓勵醫療院所開設特需牙科門診,希望給特別需求者更好的服務品質。但困境在於「後繼無人」,才有助提升服務量能。

今年36歲的開業牙醫李天騰近年投入偏鄉、在宅醫療,因有學長簡志成在前引領,李天騰慢慢了解到,台灣有許多地方缺牙醫資源,雖然人人都有繳健保費,但偏鄉孩子可能因交通不便,下山看牙光是來回車程就要好幾個小時,連基礎的衛教和潔牙資訊可能都欠缺。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把服務送過去」,李天騰說,一開始到先到偏鄉山區認養小學,到學校做衛教,幫孩子看牙;近年開始做在宅,照顧居家失能者。

讓李天騰印象深刻的是,有失能者年紀很輕就臥床,原來是小時候打棒球時滑壘不慎受傷成植物人,臥床10多年來牙齒乏人照料。剛開始看診時,滿口牙齦紅腫、結石累累,且味道濃厚,非常需要牙醫幫忙。

如果居家失能者、衰弱長者牙口欠缺照顧,嚴重的牙齦發炎問題可能引起全身性疾病。根據研究顯示,心肌炎、心臟疾病、糖尿病等,可能都跟牙周發炎細菌有關。

身障兒的辛苦 特需牙科心疼了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兒童牙科主治醫師黃筱婷今年30歲,她專長於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不管是腦麻、肢體障礙、自閉症、智能障礙的孩子,她都有辦法搞定。

黃筱婷說,投入特需領域是因為看診時接觸到很多孩子,受限於生理機能或家庭環境,牙口照護很差,孩子生活很辛苦,可能牙齒腫痛的受不了了,才帶來就醫,且就醫經驗可能都很慘烈,形成惡性循環。

不捨得孩子受苦是黃筱婷的初心,孩子的狀況變好就是最好的回饋。她曾收治一名5歲的自閉症孩子,因不敢看牙,牙齒狀況很糟,連飲食都成問題。開始接受治療後,「終於吃了他人生的第一口雞腿」,也讓她知道,投入特需牙科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

李天騰接觸愈多弱勢的個案,他說,更體會生命的可貴跟無常,物欲也看淡了。身為一個家庭牙醫師,他可以掌握患者各方面的狀況,尤其在高齡社會,會有愈來愈多個案需要協助,助人的熱忱是持續服務的動力。

熱血牙醫出任務 走入社區機構

北醫附醫牙科部主任黃瓊芳表示,不管是做特需門診或在宅牙醫,「都是做善事,靠的是愛心」,醫師並不是為了賺錢而做,但政策應給醫師鼓勵,思考增加麻醉給付,而不是讓醫院賠錢做。

另一方面,黃瓊芳說,關注特別需求者的牙科需求不再限於診間,也應走入社區、到早療機構等,給孩子、家長和照顧者正確的觀念,防範於未然,早期介入才能避免孩子的牙口狀況惡化,也有助減少後續的醫療資源浪費。(編輯:吳協昌/陳清芳)

原文: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8280117.aspx

都會區在宅醫療新模式 不只看病也支援長照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5日電)執行在宅醫療的台北都蘭診所今天開幕,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說,在宅醫療不只是醫師到家看病,更重要是提供民眾在家自立生活支援,且跟長照密切結合,能在地安老。

余尚儒2017年在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開設全台第一家以「在宅醫療」為中心的基層診所「都蘭診所」,讓診所成社區居民夥伴,透過醫師每個月1次的家訪,讓在家長者有安心可依的醫療和生活支援,也讓照護和生活有妥善連結。

台北都蘭診所則試著開創都會區的在宅醫療模式,所長張凱評上午在記者會表示,近年陸續接觸台北的在宅個案,與台東偏鄉相較,台北市雖是首善之都,醫療資源相對充沛,但還是有許多受病痛、失能所苦的人被環境侷限,困在都市水泥叢林中無法就診。

張凱評表示,曾接觸一名年長失智個案,他除了醫療,也需要長照支持及營養師協助;還有一名50餘歲的失能者,他面對的經濟、照護壓力更甚於醫療需求。在宅醫療不只是提供醫療服務,也要提供個案生活相關支援。

日本發展社區互助、共生已具規模,張凱評說,台灣也可以思考如何借鏡日本經驗,台北都蘭診所為個案提供24小時在宅支援,包含在家住院、在宅門診、在宅緩和醫療,且診所就有資深照顧管理專員(照專),可協助連結醫院、診所、長照單位和社區資源,形成緊密合作的支援網路。

另一方面,張凱評表示,照顧不該孤立無援,希望互助、共老的精神可以在台北生根。觀察也發現,許多失能者仰賴移工照護,在宅醫療也希望看照更多在都市裡辛苦生活的人,如照顧者、移工等。

在宅醫療服務主要的提供對象為行動不便、就醫困難者,余尚儒說,癌症末期、中風、腦傷、因意外傷害後行動不便、臥床者都是服務對象,尤其都會區常有住在高層公寓、行動不便、衰弱的年長者,也都可接受在宅服務。

余尚儒說,未來將建議在宅醫療資源地圖,供民眾按圖索驥,目前民眾若有相關需求,除可直接跟診所聯絡,也可透過長照政策的照專轉介。(編輯:黃世雅)

原文: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8250079.aspx

【人口老化】46年前提倡社區照顧長者 為何至今未見成效?

良好的社區照顧服務可以有效減少或延緩長者入住院舍、醫院的機率。早在1973年,香港政府就發表了一份工作小組報告書,提出了「家居照顧」的安老政策概念。到了1977年,《老人服務綠皮書》確立了以「社區照顧」作為香港安老服務發展的目標。 然而施行至今成效不彰,其因何在?目前有何問題?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在人口老齡化浪潮來襲的今天,我們必須直面社區安老的種種不足,知難而進。

「社區照顧」的概念由英國引進,指由社區為老人、身心障礙者、精神病患者、學習障礙者等有需要的人提供照顧,讓他們儘可能在家或社區裏在「家庭式」的環境下過着獨立的生活。社區照顧的提供者包括正式與非正式機構,正式機構即政府和非政府組織(NGO),非正式機構則是由家庭自行負起照顧的責任。香港目前需要被照顧的人群以為長者為主,也是本文探討的對象。

社區安老相對於院舍服務,更有利於長者的健康、更滿足符合長者的意願、也更符合成本效益。不少研究指出,社區和居家安老避免了長者因居住在陌生環境而產生的焦慮和不安。國際經驗也顯示,有效的社區照顧服務,有助維持長者身體機能,減慢認知功能的退化。在適當的社區照顧和支持下,長者還可以得到高度的獨立自主性,並且保持或重獲基本生活技能。就個人意願而言,長者也更傾向於社區安老。同時,相比安老院舍,社區照顧更符合成本效益,從表一、表二可見,社區照顧無論是在資金成本還是土地使用上,消耗都更小,而良好的社區照顧更可以延遲、減少使用安老院舍的機率。

言而無行 發展滯後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家居照顧」、「社區照顧」的安老概念,香港政府名義上一直重視社區安老的發展,如今便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作為安老方針 ,然而其實際行動上卻與「居家安老」的原則背道而馳。

從2014年的《審計署署長第六十三號報告書》中的住宿照顧和社區照顧的開支對比圖可見,社區照顧開支常年低於院舍開支,撇除院舍服務成本較高的考慮,社區照顧的逐年開支增幅也遠小於院舍照顧,如此看來,談何大力發展「居家安老」?

不僅開支上社區照顧遠遠落後於院舍照顧,港大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顧問研究》對比政府過往在住宿和社區照顧投入的名額,發現由2003/04年度至2010/11年度期間,資助住宿照顧服務的名額比資助社區照顧服務持續地高三倍以上。縱然兩者的比例有縮小的趨勢,但社區照顧的名額仍遠遠落後。

曾有研究機構建議,按2015/16年度照顧服務的單位預算成本計算,政府只需撥不超過5億元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增加送飯、家居清潔及陪診等服務數量,就能解決現時社區照顧服務輪候冊上近一萬宗屬「普通個案」的長者申請。然而,儘管政府在2013/14年度及2014/15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分別有逾200億元和逾600億元盈餘,卻未採納相關建議。

2018年,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徐英偉提到,根據安老事務委員會籌劃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推算,到2026年,資助長期護理服務的規劃比率參考數值為每1,000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有21.4個資助院舍照顧服務宿位和14.8個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名額。從這個預測來看,屆時安老服務依舊偏重於院舍照顧。

原文: 【人口老化】46年前提倡社區照顧長者 為何至今未見成效?

日報告籲儲144萬供養老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金融廳本月三日發表「高齡社會的資產形成及管理」報告,呼籲民眾為退休生活儲蓄至少二千萬日圓(約一百四十四萬港元),社會輿論質疑國家年金制度已經崩潰。安倍晉三政府近日急急撲火,澄清報告內容不正確及誤導,並將會撤回它。

該份由金融審議會整理、金融廳發布的報告,內容有關延長「資產壽命」以應對國民愈來愈長壽,當中列明「只靠年金、沒有收入的高齡夫婦每月赤字約五萬日圓(約三千六百港元)」,呼籲假如要再活多二十年至三十年,必須儲蓄一千三百萬日圓至二千萬日圓。

首相安倍晉三周一在參議院一個委員會上承認,有關內容不當,引起誤解及不安。在野黨批評政府所說的「一百年安心」是謊言。財相兼金融擔當相麻生太郎在內閣會議後表示,不會接受有關內容是正式的報告,原因是與政府政策的立場相違。

原文: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90612/00180_014.html

外展醫生每周到診 87歲安老院友不用「兩頭走」

私人安老和殘疾院舍的住客需要看醫生或物理治療等醫療服務,往往不甚方便,也要家屬出錢、出時間。87歲的唐婆婆居住於土瓜灣一安老院,她不時要撐著拐杖、由姑娘陪同步行25分鐘看診。自從去年10月社署推出外展到診服務,每星期有醫生到安老院診症,唐婆婆再也不用「兩頭行」。

唐婆婆在安老院居住了10多年,她患有骨刺,有時腳會痛,右眼亦有受傷,要撐著拐杖輔助走路。她說,有時咳嗽不適,到土瓜灣街市看醫生,雖然路程不算太遠,但也要姑娘陪同,用拐杖慢慢行25分鐘。她又說,每次看醫生都要等很久,最長起碼要等半日,如果上午由院舍出發,便要下午2時才回到院舍。自從有每星期有醫生上門診症後,唐覺得方便不少,不用「兩頭行」。 

社署在去年10月推行「院舍外展醫生到診服務」,委託非政府機構安排註冊醫生定期到訪私營和自負盈虧院舍,提供偶發性疾病如感冒的治療、身體檢查、檢視約束用具和為院舍員工提供訓練。

唐婆婆居住在土瓜灣康樂園護老中心,其總經理陳萍如表示,以往中心內有長者不適,他們可以在政府診所輪候街症、外出找私家醫生或請私家醫生上門診症,但診費要由長者或家屬自付;若需要職員陪診,中心收費為4小時300元,而請私家醫生上門最平也要500元。

她指,長者外出診症最少花2小時,如果看急症的話甚至花上8小時,當他們要求陪診服務,便會抽走中心一名人手,遇上流感高峰期,最多試過抽走了5人,她要找外間的陪診員幫忙。她表示,未有社署外展服務前,中心平均每月有71人次需要外出看診,現時已下跌到42人次,即減少了約4成,認為社署的計劃除減少長者的診症時間、家人的照顧和經濟壓力外,也有助抒緩院舍人手緊張。

原文: 外展醫生到診 院舍長者「慳腳骨力」

止血帶 病歷卡跟身 「薄血」長者安全外遊

【本報訊】長期服用薄血藥的病人,日常比較容易有瘀傷。若外遊期間,不小心受傷,易有流血不止風險,而在陌生國度要尋求緊急醫療支援不易。老人科醫生表示,病人外遊時,應避免撞擊性活動,如滑雪或玩機動遊戲,宜帶備病歷警示卡,以防不時之需。一旦意外出血,要盡快冰敷及使用止血帶,慎防流血加劇。

記者:梁麗兒

老人科專科醫生葉衛民表示,服用薄血藥包括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或抗血小板藥物如亞士匹靈的病人,都較易會有瘀痕及出血風險。以抗凝血藥為例,服藥病人的出血時間會較長,可能超過一至兩分鐘才能止血,但一般人出血約十秒左右便會止血,故遇到意外流血要小心。

提防內臟破裂

葉稱,外遊的病人應避免高風險的撞擊性活動,例如滑雪、滑水等水上活動,或玩機動遊戲,尤其到醫療較落後地區旅行更要小心。此外,外遊時應注意飲食,若食物加入中草藥,或會影響藥物的作用,例如加強或減弱藥效,有機會增加出血或血栓等風險。

萬一意外出血,葉建議先冰敷,令血管收縮減少出血,然後將止血帶放在出血的上游位置,若手腕受傷,可將止血帶綁在手肘附近。若情況許可,在陰涼處休息並保持冷靜,之後盡快求醫。他又提醒病人可隨身帶備病歷警示卡,寫上病歷及正服用的薄血藥,讓醫護人員診治時參考。他舉例服用華法林的病人在意外中流血不止,醫護人員得悉其病歷後,可盡快用解藥即包括靜脈注射用的血液凝固因子,幫助止血。葉指,病人若遇上交通意外,即使沒有明顯的外傷,也要留意身體變化,舉例常見的脾臟破裂及出血,可致肚痛、肚皮發紫等症狀,一旦發生症狀應盡快求醫。

服用薄血藥的病人要留意日常生活細節,葉稱,尤其接受入侵性檢查及手術前,包括剝牙、照腸等內窺鏡檢查,都要先接受醫生的風險評估,包括衡量程序可帶來的流血風險,或停藥引致心腦血管出事的風險,經負責手術的醫生及處方薄血藥的醫生評估後,再決定停藥安排。

原文: 止血帶 病歷卡跟身「薄血」長者安全外遊 | e123長青網-長者服務及老人院資訊

長者最多在屋企跌倒 一個地方特別高危 一文看清如何改裝防意外

長者一旦跌倒,部分人骨折。有護士指出,逾半長者都在家中跌倒,廁所是最高危之一。

伊利沙伯醫院職業治療師表示,適度改裝家居環境及設備便可提升家居安全;而長者亦應選擇合適的衣物及鞋履,防止再次跌倒。

伊院的物理治療師亦提醒,長者應盡可能做運動,即使簡單如微蹲、單腳站立的運動也可強化肌肉,減低跌倒的機會。

逾半長者在家中跌倒

伊院矯形及創傷科脆性骨折統籌護士譚思敏指出,有53%曾跌倒長者,都在家中出事,當中一成人在廁所「跣親」;有25%長者就在街上失足跌倒,包括在公園晨運時、商場逛街時、街市買菜時;另有15%人在護老院摔倒;少量就在巴士在跌倒。

適度改裝可提升家居安全

由於家居屬長者跌倒最高危的地點,適度改裝家居環境及設備便可提升家居安全。伊院一級職業治療師朱瑋珩表示,長者可因應需要及家居環境而安裝合適的扶手,尤其是在坐廁及沐浴處旁邊。長者應在淋浴處放置沐浴椅,坐在穩固的沐浴椅上洗澡,以免滑倒。另外,長者可在地台水平不一之處,貼上色彩對比鮮明的膠帶以提醒自己,並應定期清理家中通道的雜物,及保持室內光線充足。

朱瑋珩稱,他們會評估骨折病人情況,必要時會進行家訪,針對性地就病人家居環境提出改善建議,及指導照顧者應如何照顧病人。職業治療師亦會提醒病人改善部分行為習慣,「有些長者或許太心急,忽略了周遭環境及阻礙物,安全意識較薄弱,容易跌倒。」

另外,病人在手術後需接受一連串的日常生活自理訓練,職業治療師會指導病人在上落床、穿和脫衣褲、去洗手間及洗澡等情景時的技巧,並提醒他們切勿屈曲髖關節多於90度、不可「翹腳」等,以免令人工髖關節移位。在上樓梯時,病人應先以健肢踏上而患肢隨後;落梯級時,就應先以患肢踏落而健肢隨後。

而長者亦應選擇合適的衣物及鞋履,防止再次跌倒。例如褲子和衣服不宜過長;不應只穿拖鞋行走;波鞋以魔術貼設計較佳,不應選擇綁繩款式;不應以雨傘代替拐杖。

長者應常做運動 簡單如微蹲、單腳站立亦有幫助

部分長者會害怕跌倒而減少活動及出外,不過事實恰好相反,伊院高級物理治療師陳蕙蘭明言,長者應盡可能每星期抽3、4天做運動,每次半小時,以鍛鍊肌肉。她提醒,骨骼出現退化的長者屬於高危的骨折病人,更不能忽視運動的重要性,進行簡單的運動,如微蹲、單腳站立等,每次維持10多秒,就可訓練四頭肌;又可用膠袋盛載米,當作沙包之用,繫於腳上做抬腿等動作。她強調訓練四頭肌十分重要,「如果四頭肌無力,很容易會跪低,就會骨折。」

陳蕙蘭並指,長者亦可急步行路、緩步跑,以鍛鍊心肺。如長者以疼痛為由而拒絕做運動,家人可以熱敷、冰療等方法為長者舒緩不適,並應更多鼓勵長者。

而對於已出現骨折的病人,手術前後進行物理治療亦十分重要,增加關節活動能力、鍛鍊肌力、平衡力等,可預防手術後的併發症,幫助減輕痛楚。

原文: 長者最多在屋企跌倒 一個地方特別高危 一文看清如何改裝防意外

【在院舍好走】設寧養室 家屬陪善終 94歲婆婆享受最後的洗澡

香港安老院舍法定最低人均面積為6.5平方米,但有團體曾發現部分院舍實際環境惡劣,房間窄得只能容下一張單人床及一個細小床頭櫃。長者日漸體弱,要在院舍善終很難。

有本港院舍額外為彌留長者,準備善終房間。長者可接受紓緩治療,告別插喉、「吊鹽水」。家人親友更可在房內單獨陪伴長者,讓他有尊嚴地度過最後時光。院舍負責人希望能為長者在醫院善終以外,提供多一個選擇。

攝影:梁銘康

溫馨私人空間 彌留不再冷冰冰

香港基督女青年會雲華護理安老苑位於深水埗一座公共屋邨的底層,佈局與其他院舍大同小異,院友的宿房都是以卡板分隔。在那長長的走廊盡頭,卻有一間房間,名為「寧養室」。

與其他宿房不同,「寧養室」絲毫沒有冷冰冰的感覺。推開房門,亮起暖黃燈光,樹葉圖案的窗簾,粉藍字的牆身配上花草蝴蝶圖案,加上風景掛畫,角落裡的小盆栽,佈置溫馨。房間雖不算寬敞,但電動病床旁留有空位,更相連附有換氣暖風機的浴室。

院舍督導主任黎玉潔說,「寧養室」專為患有末期病患的院友而設,他們可選擇在彌留階段時,於這房間離世。「喺生命好晚期、末期時候,好想佢哋(院友)有個好舒適嘅環境,喺房入面有家人陪伴。」

家人陪伴 尊嚴、舒適地去世

臨終前,家屬與長者之間都渴望有私人空間,可以盡訴心中情,好好道別。偏偏在集體生活的院舍,及設探病時間的醫院中難以做到。但在「寧養室」,一至兩位摯親可隨時入內陪伴,房內細心配置了一張躺椅,讓家屬休息。「人嘅感官中最遲走係聽覺,如果有個地方,可以好好讓家人係最後講一啲說話就好,有啲嘢你未必想其他人聽到。」

「寧養室」設有醫療設備,當有彌留院友使用服務時,會有兩名註冊護士24小時輪流貼身照顧,提供紓緩服務,如按摩、洗澡等。醫生亦會盡可能每天到場,評估長者的需要,處方治療方法。

94歲院友寧養室離世

今年初,一名院友選擇在「寧養室」離世。該名院友年屆94歲,本身患有心臟病、認知障礙症和癌症。臨終前,家人一直陪伴在旁,醫生每日到場評估。院友希望能在離世前洗澡,院方最終助其完成心願。黎玉潔憶述,當時院友雖然十分虛弱,但仍很享受洗澡。「小朋友出世,我哋都會幫佢沖涼,人去最尾一刻,對我來講,沖涼都係好重要嘅事。佢沖咗涼,好舒服,了無牽掛,執得好整齊,我覺得好感動、感恩。」

經歷摯親離世,難免傷感。但黎玉潔指,院友的子女事後十分平靜,認為媽媽能有尊嚴地走畢人生最後一程。「離開有家人嘅陪伴,在世嘅人都覺得冇遺憾。」

盡量減少不必要入院 長者、家屬全程參與臨終安排

不抱憾,除了臨終時可全程陪伴,亦因為家屬和院友可以全程參與晚期的醫療安排。

雲華護理安老苑在2016年參與賽馬會安寧頌 「安寧在院舍」計劃。計劃會為院舍前線同工提供臨終照顧服務培訓,更設有支援護理團隊及醫生,讓三方共同在醫療、護理上照顧晚期院友。「例如患有老人痴呆、有心臟病、有末期癌症、晚期腎衰竭等, 呢類無法逆轉嘅疾病、好晚期,一年半載會經常入院嘅病友。」 院舍護理服務主任黃曉珊解釋。

計劃包含「預設照顧計劃」及「預設醫療指示」,主張減少院友入院次數,以及尊重晚期病患院友的意願,避免不必要的醫療介入。團隊醫護會經常監察院友的身體狀況,當出現發燒、感冒等情況,會諮詢醫生意見、先行處理,避免直接入院。做法既減輕公營醫療負擔,又避免家屬經常奔走入院探病。

參加計劃的院友亦可以選擇臨終時的安排。一是選擇接近彌留數小時內,直接送往醫院去世。或選擇在生命的最後的日子,入住「寧養室」,在家人陪伴下,直至完全失去呼吸、脈搏、反應等,才送往急症室,由公立醫院醫生發出死因醫學證明書。

副院長李寧表示,如有合適計劃的院友,會在其入住院舍的第一天,已跟對方及其家屬解釋計劃,治療及臨終的安排必須得到雙方同意,才會執行。院方更會與院友、家屬保持緊密溝通,強調一切安排以院友及家屬意願為先,「如果中途老人家或者屋企人想退出計劃,亦可以即時退出。」

臨終前的緊密參與,令家屬完全掌握長者的狀況,不致錯過最後一刻,「如果冇當中嘅參與,突然來到(死亡),會好難接受,即使已經好大年紀。」

讓長者決定臨終安排 醫院以外的去世選擇

要入住安老院舍,經常被指要「等到老、等到死」。根據社署最新數字,截止今年1月底,津助院舍及合約院舍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個月。即使長者成功輪候入院舍,已十分年老及體弱。雲華護理安老苑目前共有151位院友,平均年齡高達88歲。去年4月至今年2月期間,便有24位院友離世。死亡對院友而言,其實十分接近。「我敢講,(院友)真係檻咗大半隻腳入棺材,我哋好想係佢冇咁弱,可以講多啲意願嘅時候,就開始討論、去諗、去計劃(後事安排)。」黎玉潔慨嘆。

倡擴大預設醫療指示 院舍增善終空間

社會近年有「在家安老,在家善終」的聲音,但黎玉潔指現實仍有不少限制。她舉例指,「預設醫療指示」範圍只涵蓋醫管局轄下的公立醫院,不涵蓋消防處救護員,即使院友在「寧養室」彌留,但在送院過程中,救護員仍須為瀕死狀態的院友施行心肺復甦,與指示原意有衝突。她希望,條例可以更清晰,政府各部門會有統一的處理,令院舍配合執行善終安排。

她又認為,現時安老院舍「有位都加床位」,無空間讓院友善終。她希望,將來新建的院舍,須限制增加讓院友善終的房間。長遠而言,她寄望社會能及早推行生死教育,改變風氣,「希望多一個選擇畀長者,唔止一條路,有咩事即刻去醫院,可以多個選擇。」

原文: 【在院舍好走】設寧養室 家屬陪善終 94歲婆婆享受最後的洗澡

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