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友宅醫」團隊免費諮詢

NEWS

老友新聞

August 8, 2023

醫療津貼|2023醫療津貼一覽 合資格可月領$3000【附申請資格+方法】

醫療津貼|2023醫療津貼一覽 合資格可月領$3000【附申請資格+方法】 關愛基金就醫療、教育、福利、民政及房屋等範疇,先後推出59個援助項目,惠及多個不同群組,包括兒童、長者、殘疾人士、病人、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等。《晴報》就整合了幾個醫療援助項目,受惠對象除了長者和病患,還包括護老者、殘疾人士照顧者等。 1. 長者牙科服務資助 符合資格的長者除可獲免費鑲配活動假牙及接受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包括口腔檢查、洗牙、補牙、脫牙及X光檢查外,還可在擴展項目下接受新加入的免費牙科診療分項,包括移除牙橋或牙冠和根管治療(杜牙根)服務。 申請資格: 最近連續3個月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長者;或正接受社會福利署資助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或「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及繳付第一級別或第二級別收費的長者,而又並非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助人; 從未受惠於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或75歲或以上於5年前或更早之前在項目下曾接受牙科服務的長者(只適用於「第二次服務的申請人」); 從未受惠於衞生署的「長者牙科外展服務計劃」; 已失去全部或部分牙齒或患有牙疾,及獲評估為需要並適合接受鑲活動假牙及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申請方法: 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須親身前往參與本項目的地區服務單位申請 正使用家居照顧服務的合資格長者,可聯絡所屬服務隊安排申請 2. 護老者津貼 今年10月起,「護老者津貼」計劃恆常化,津貼額每月增至3,000元,旨在補貼其生活開支,並讓有長期護理需要的長者可在護老者的協助下,得到更適切的照顧及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安老。 申請資格 受照顧長者,須居於香港及經社署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的「長者健康及家居護理評估」2.0評定為身體機能有中度或嚴重缺損;或經「interRAITM 家居照顧」9.3版本評估,仍在中央輪候冊輪候資助長期護理服務(即院舍照顧服務及/或社區照顧服務); 在申請及領取津貼期間,受照顧長者須居於社區及沒有使用任何院舍照顧服務; 護老者須有能力承擔照顧的責任,並為受照顧長者每月提供不少於80小時的照顧時數;如照顧超過1名符合上述條件的長者,則須每月提供合共不少於120小時的照顧時數; 護老者須為本港居民及居於香港,並與受照顧長者沒有任何形式的僱傭關係; 護老者須沒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或以照顧同一名長者申領基金下「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的生活津貼;及 護老者須屬低收入家庭,即護老者及與其同住家庭成員的家庭每月入息須不超過相關住戶人數的指定入息上限,資產並不計算在內 申請手續 社署會根據中央輪候冊的資料,向合資格的護老者發出邀請信。 3. 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 今年10月起,「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計劃恆常化,津貼額每月增至3,000元,旨在向低收入家庭的殘疾人士照顧者發放生活津貼,以補助其生活開支,並讓有長期照顧需要的殘疾人士可在照顧者的協助下,得到更適切的照顧及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居住。 申請資格 受照顧的殘疾人士,須居於香港及於2020年3月31日或之前正輪候社署任何一項指定的康復服務或教育局的特殊學校寄宿服務或醫院管理局的療養服務; 在申請及領取津貼期間,受照顧的殘疾人士須居於社區及沒有使用任何院舍照顧/特殊學校寄宿/療養服務; 照顧者須有能力承擔照顧的責任,並為受照顧的殘疾人士每月提供不少於80小時的照顧時數;如照顧超過1名符合上述條件的殘疾人士,則須每月提供合共不少於120小時的照顧時數; 照顧者須為本港居民及居於香港,並與受照顧的殘疾人士沒有任何形式的僱傭關係; 照顧者須沒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或以照顧同一名殘疾人士申領基金下「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第4期的生活津貼;及 照顧者須屬低收入家庭,即照顧者及與其同住家庭成員的家庭每月入息須不超過相關住戶人數的指定入息上限,資產並不計算在內 申請手續 社署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輪候指定的資助住宿照顧服務/日間康復訓練服務、或經由營辦機構輪候指定的社區照顧服務、或輪候教育局的特殊學校寄宿服務或醫院管理局的療養服務的殘疾人士,邀請其照顧者申請參與試驗計劃,邀請信內會夾附申請表。 4. 離院長者支援 …

了解詳情
March 4, 2023

不合法變凶宅? 在家離世誤解多

不合法變凶宅? 在家離世誤解多 當我們的生命已到盡頭,是否必須在醫院離世?無可否認,當末期病人的病情起伏不定和缺乏家庭支援,在醫院離世是較合適的,但如果病人的徵狀是可以控制、居住環境許可、護理支援又充足,在熟悉的居家環境裏接受照顧,並與家人度過人生最後的日子,各方面都較醫院愜意。 能夠躺在自己的床上,在家人和摯愛陪伴下離世,相信病人會認同是一件很合意的事;而對於家人來說,毋須面對醫院環境和探訪限制,能夠為摯親提供長時間和親暱的接觸,彈性地安排其他親友探訪和道別,也減省來往醫院和住所的時間,善用寶貴的光陰與摯親相處直至其離世,對大家都是一個較佳的安排。 社會大眾普遍認為,在醫院離世是必然的,在家離世彷彿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鮮有人談及;更甚者,不少人誤以為在家離世是不合法的,一旦有人在家中死亡,家人必須報警處理,而死者遺體亦需要進行解剖,居住的單位更會變成凶宅,可見市民大眾對在家離世仍然存在誤解。 闡釋法例 多方入手釋疑慮 在香港,在家離世是合法的,相關法例規定:1.病人在家離世前14天內曾經接受醫生的診治;2.病人在家離世後必須由醫生證實死於自然,並簽署死因醫學證明書;3.病人在家離世後24小時內,家屬帶同醫生簽署的文件到生死註冊處辦理手續,領取「死亡證」及「死亡登記證明書(容許遺體運送)」,隨後便可以聯絡殯儀公司,安排遺體運送和安放事宜;4.病人在家離世後48小時內,遺體被安排存放在合法停屍間。 屬於自然死亡的個案,經醫生證實死亡和死因並無可疑,遺體是不需要進行解剖;相反,屬於非自然死亡、死因不明、離世後沒有醫生替其簽發死因醫學證明書、進入醫院24小時內死亡的個案,必須經相關的醫生或警務人員向死因裁判官報告,並進行調查,找出死因。 另外,死於自然的人士即使在家離世,由於他們並非死於非命,不用擔心其居住的單位會變成凶宅,或物業價值受到影響。 如病人選擇在家離世,家人也表示支持,應該與醫護人員商量,決定醫療護理方案,安排家訪,繼而獲得護理及實務等多方面的上門支援。一些非政府機構和私人組織皆有提供相關支援及資訊,相關政府部門也為死者親屬提供多項服務,例如死亡登記、火葬及土葬的安排、撒放骨灰、喪親支援及追思服務等。 在家離世是合法,相關法例上的要求亦簡單,但公眾並不知道這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所以每年個案不多。直至近年因疫情及防疫政策,公立醫院病房曾經一度謝絕探訪,即使有恩恤探訪安排和後期的放寬探訪安排,探訪者仍需要符合疫苗接種和檢測要求,以及面對人數和時間的探訪限制。有些末期病人恐怕自己最終躺在醫院病床上孤單離世,希望摯親陪伴自己走最後一程,考慮在家離世。 但是從客觀的角度,安排在家離世,對照顧者有一定程度的壓力。病人和家屬考慮在家離世,通常在迫切的情況下發生,因病人剩下的日子有限,加上大家對此認識不多,若然家人對這個安排不能達致共識,一定會感到十分徬徨,不知所措。而且,家人在家照顧摯親由患病晚期直至離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需要安排24小時的貼身照顧,往住會缺乏信心和感到莫大的壓力;面對病人情況日漸轉差,會感到自責;面對病人瀕臨死亡的徵狀,更會不知所措,他們極需要充分準備和支援。 推公眾教育 培訓健康義工 支援在家離世,可以從公眾教育、臨終服務發展、人才培訓及政策等多方面入手。可以考慮把這課題納入學校課程或教學活動中,醫療機構和組織可以提供相關資訊,亦可提供討論平台,讓大眾市民對在家離世有更多認識。若然有更多機構能夠提供在家離世的上門家居護理支援,並增加人才培訓,這當然是理想的事。上屆政府(食物及衞生局)於2020年發出立法建議文件,並於其後擬定條例草案擬稿,建議修訂《死因裁判官條例》的條文,容許患有末期病患的安老院長者,如果在離世前14天內曾經接受醫生的診治,並於離世後由醫生證實是死於自然,便毋須向死因裁判官報告其死亡。若然修訂成功,居住在安老院人士便有更大空間考慮在安老院離世。 筆者早於2014年開始大規模培訓健康義工,為社區中有特別健康需要的人士提供健康支援和照顧;更於2022年開始在培訓課程加入照顧晚期人士的內容,加強健康義工在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為社區內選擇在家離世的人士提供適時的支援,陪着他們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若然這類型的培訓能夠得到更多社會人士參與和支持,必定會令更多市民受惠。 撰文 : 李燕瓊 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副院長(學與教)暨教授   原文: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474609/%E4%B8%8D%E5%90%88%E6%B3%95%E8%AE%8A%E5%87%B6%E5%AE%85%EF%BC%9F%20%E5%9C%A8%E5%AE%B6%E9%9B%A2%E4%B8%96%E8%AA%A4%E8%A7%A3%E5%A4%9A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rch 3, 2023

【預設醫療指示】表明不搶救 不插胃喉 不撳心口 擔心簽紙後有病不醫?什麼情况下生效?

【預設醫療指示】表明不搶救 不插胃喉 不撳心口 擔心簽紙後有病不醫?什麼情况下生效? 【明報專訊】我太太好友的媽媽周伯母,在2015年簽妥「預設醫療指示」,表明「千萬不要搶救,不要撳心口,不要插胃喉,不要吊呼吸機」。去年底她感染新冠送院,當刻因為不能進食,沒有小便,醫生建議插胃喉及尿喉,家人卻猶豫了,是否要執行預設醫療指示?(編者按:周伯母的丈夫,因高血壓及中風多次後要長期瞓牀,到了後期插着胃喉、戴着呼吸罩,不能說話,走得辛苦……周伯母遂想在仍然清醒時列明意願,不想子女以後為此而為難。 清醒時簽妥預設醫療指示 列明不搶救、不插胃喉、不吊呼吸機 預早安排——預設醫療指示是一份對維持生命治療的有效法律文件,依照當事人意願執行,生死兩相安。(設計圖片,in-future@iStockphoto)去年聖誕後,周伯母在家安詳離世。安息禮拜在灣仔一間教堂舉行,太太和我均有出席。來參加的,差不多全是她的後輩,濟濟一堂。追思會由觀看周伯母一些生活照開始,從她的婚紗照直至抱着小狗在聖誕樹前所拍的近照止,氣氛溫馨。各人都好像能在懷念中找到自己的身影。生命真能影響生命,周伯母總能發放堅忍守護的能量,她慈祥體諒,我們曾深受她的影響。 太太的悼文有以下一段:「Auntie,感恩有您。您讓我們感受到尊重及信任。您給我們示範什麼是包容體諒、愛及信心。我們一路走過來,獲得您無限量的啟發和支持。Auntie,因為您,我們變得更好。因為您,我們懂得被信任的力量。有您真好。謝謝您及懷念您呢!」 目睹丈夫「走得好辛苦」 免子女爭拗 2015年夏天,正當我從醫管局轉往私家執業時,周伯母特意約我與妻子晚膳。甫坐下,老人家便開口道:「福哥,我有一請求,希望你能替我辦到。」 周伯母的請求,原來只是替她簽妥一份預設醫療指示。莫說是一個這麼簡單的要求,就算是更艱巨的,若我能力所及都一定答應。但是當時我有些疑惑,問道:「伯母,你身體很好啊,何解現在這般着緊,要盡快簽妥預設醫療指示呢?」 周伯母回應說:「我見過鬼怕黑啊!好想自己仍然清醒時列明意願,不想仔女以後因我而為難。我目睹我先生,即你的世伯,走得好辛苦。他高血壓及中風多次後要長期瞓牀,到了後期插着胃喉、戴着呼吸罩,不能說話,日日眼睜睜,有一啖、無一啖的喘着。我好不忍啊!」 拒裝心臟起搏器 順其自然 「人始終會老,會病,會死。我可能也會中風,或者失智、失能,變成癡呆,再沒有表達能力。所以,我要趁今日仍然清醒自主,好好交代一切。免得有朝一日病到末期,所謂死到臨頭,大家因為我而爭持,不知道我的心意而『估估吓』,阿女說『無論如何一定要急救媽媽,不可以眼白白看着她死亡』,阿仔卻說『阿媽吊命吊得辛苦,不要幫她插胃喉、縛住對手』。大家的意見難免有分歧,所以今日請你來,希望能夠在我兒子、新抱、女兒、女婿、兩個孫女及孫女婿面前,講清楚我的意願。」 我不得不佩服周伯母,她雖80多歲高齡,頭腦仍然如此清晰。她永遠都這麼沉着,有遠見及為至愛們着想。事實上,我曾見過不少兄弟姊妹,為着父母親晚晴照顧的安排而爭持不下。家人缺乏共識往往是晚晴照顧大忌,這會造成更大的傷痛和遺憾。 周伯母更告訴我們:「我的心臟一向不好。最近,醫生提議安裝心臟起搏器。但是所謂『生有時、死有命』,如果死亡要來時,強留在世、苟延殘喘,絕非我所願,所以我拒絕了。我還想藉今日說清楚:有朝一日,我的生命到了盡頭,你們千萬不要搶救,不要撳我心口,不要幫我插胃喉,不要吊呼吸機。總之,千萬不要拖着我。福哥,我的意願就是『自然離世,走得安樂』。」 就在當天,周伯母在家人見證下簽妥了預設醫療指示,選擇在生命末期時,不作任何維持生命的治療。記得當晚氣氛輕鬆、踏實;尤其周伯母,好像放下心頭的一塊頑石。 轉眼間就是7年多,在這期間,周伯母身體逐漸退化變差,心律不正常是老問題,她亦曾因患柏金遜症、股骨骨折、膀胱發炎等疾病而留院醫治。但是每一次留院,她都會問:「幾時可以返屋企啊?我不怕死,但怕住醫院。」 染疫入院 插不插喉? 避免爭拗——在身體健康、頭腦清晰時,認真考慮自己的晚期照顧,避免家人因照顧安排而發生爭執。(parinyabinsuk@iStockphoto)「屋企」對於周伯母來說,是心寬安樂之所。她三代同堂都居於附近相連單位,在家就可見到女兒、孫兒,甚至小曾孫們,兒孫滿堂的鬧哄哄生活實在難得。除此之外,她也有自家生活情趣,每天由家傭推着她和小狗一齊到附近公園,享受戶外的空氣、曬太陽、看花草、聽鳥聲。所以,她常說:「在家就是福氣。」不過,縱使我們有多願意留在家裏,有時也免不了要入院。2021年尾,周伯母因為是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被送往隔離中心。到了2022年11月,她亦被感染,確診後因發燒氣促、血氧急降,被急送醫院。 當然,在防疫期間入院,家人不得陪伴探望,病人一切消息及病况都只能倚賴院方通知。入院不久,家人接獲通知:「婆婆不能飲水,無法食藥,亦沒有小便。所以,醫生要為她插胃喉餵藥,亦要插尿喉放小便。」 「福哥,媽媽一早簽了預設醫療指示,講明不插胃喉。現在怎麼辦?」老朋友立即致電給我。 是的,周伯母確簽妥預設醫療指示,說明在生命末期時,不作任何維持生命的治療。但關鍵是:伯母現在並非生命末期,只是不能以口服藥,如果透過胃喉可以治癒病情的話,醫治是必須的。當情况好轉,她能夠自己進食時,我們便必須替病人移除胃喉。 胃喉果然收到效果。不到1星期,醫院便通知周伯母的病毒含量降至安全水平,血氧含量亦大致正常。我們即時向醫院申請周伯母回家治療。醫院最終亦批准,但病人仍須隔離多7天及在家處理胃喉及尿喉。 老人家也實在爭氣,返家不到3天已可以自己進食。我替她移除了胃喉。再過兩天,連尿喉也甩掉。在家的生活復常後,她更能和小狗一起逛公園。 怎知好景不常,聖誕日剛過,我又收到電話:「福哥,阿媽突然氣喘,不能吞嚥,血氧又好低。怎麼辦?要打999送她入醫院嗎?」 在家寧養 彌留有至愛相伴 我立即趕往周家,今次周伯母的情况不大樂觀。她的心臟嚴重衰竭,肺部積水導致呼吸困難。雖然她的新冠病毒治好了,但是曾經引致血氧不足而影響到心臟加速衰竭,可說到了末期。 我們知道她的病情已不能逆轉。大家決定尊重老人家意願,不作任何徒勞的搶救。周伯母並沒有送往急症室,選擇在家寧養。在彌留的日子內她一直由至愛的家人陪伴,除了女兒、兒子、媳婦、女婿、孫女之外,她最鍾愛的小狗Maru更無時無刻依伴在旁。 周伯母在身體還是健康、頭腦依然精靈時,認真考慮自己的晚期照顧,讓兒孫及早知道她的看法及意願。她正式簽妥預設醫療指示,一份對維持生命治療的有效法律文件。有了此依歸,家人便可在她生命末期時放心執行她的意願,生死兩相安。 大家對周伯母的離去雖是極度不捨,但知道她了無牽掛、無憾無痛、心願所及、含笑而終時,我們真是感恩。周伯母對生死的看法前瞻而透徹,以生命驗證生命教育。我預計預設醫療指示今年立法審議後,社會大眾更能廣泛認知及推動生命的抉擇。能夠依照意願,在家安然離世,確是福分。我相信善心真能積福。伯母,一路好走。 原文: https://health.mingpao.com/%E3%80%90%E9%A0%90%E8%A8%AD%E9%86%AB%E7%99%82%E6%8C%87%E7%A4%BA%E3%80%91%E8%A1%A8%E6%98%8E%E4%B8%8D%E6%90%B6%E6%95%91-%E4%B8%8D%E6%8F%92%E8%83%83%E5%96%89-%E4%B8%8D%E6%92%B3%E5%BF%83%E5%8F%A3/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ne 6, 2022

【新冠肺炎】疫下查詢「在家安寧」較疫前多1倍不合法變凶宅? 在家離世誤解多

【新冠肺炎】疫下查詢「在家安寧」較疫前多1倍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查詢及簽署「預設醫療指示」的人數增多。有老人科專科醫生表示,有健康人士因對接種新冠疫苗存憂慮、怕染疫後離世而提早簽署指示,以防在罹患不可逆轉疾病,例如持續植物人狀況時,可拒絕任何維生治療;另有不少個案亦因為公立醫院、安老院舍等限制探訪問題放棄到醫院接受治療,選擇在人生最終章「在家安寧」。 ▲ 養和醫院長者醫健主任、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養和醫院提供圖片) 養和醫院長者醫健主任、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表示,以往簽署「預設醫療指示」多數為有末期疾病、或患有不可逆轉疾病的患者,有關人士亦可同時簽署「不作心肺復甦術」,預先指明如出現心跳停止時不作心肺復甦術。而自疫情出現,有10至20多名健康的中年人士,因對怕疫苗的副作用和染疫後離世而提早簽署指示,即一旦出現末期病情等情況,可拒絕維持生命的治療。 他指出,養和醫院自2015年起至今,曾為60名病人提供「在家安寧」的服務,惟在疫情之下,公立醫院、安老院舍等設探訪限制,院方在2020年接獲的有關查詢亦較疫情前增多一倍。 梁萬福又難忘一名患有呼吸性疾病的90多歲婆婆的個案,她去年曾因肚痛而入住公立醫院,出院後再因呼吸系統疾病,需到私家醫院接受檢查及治療,惟因婆婆惦記同為90多歲的老伴,亦不想對方因曾外出而增加染疫風險,故向女兒表達想留家治療的心願,在家使用正壓呼吸器以紓緩呼吸困難的症狀,不打算入醫院,亦接受及期望在熟悉地方度過最後時光,及後因病情惡化,她最終在十多名親友倍伴下,安然在家離世。 他表示,「在家安寧」必定是患者與家人的共識下才能圓滿達成,而及早規劃亦可以免爭拗,並為患者作最好的安排及準備。他又直言不少人對「在家安寧」存有誤解,以為病人離世後需要報警處理,而住所亦會變成「凶宅」等。 他解釋指,根據香港法例訂明,醫生須在病人離世前14天內與病人見面,並其離世後24小時內上門證實屬自然死亡,方可為死者發死因醫學證明書,而家屬只要按病人意願預先安排喪禮及殯儀事宜即可,毋須報警,而遺體亦毋須解剖。至於「凶宅」是主要針對死於非命,即是他殺或自殺個案,而大部分年過80的長者能在家中自然死亡,不會構成凶宅因素。 梁萬福指出,由於港府仍未就「預設醫療指示」立法,有不少醫生處理在家離世時,會較為謹慎或擔心有法律後果。他期望有關立例可在2022至23年呈交立法會審議,目標下年可以立法;另盼在「在家安寧」方面可以有更加多的公私營合作,讓有意「在家安寧」的患者可得到私院提供的協助,而私家醫生亦可在基層醫療方面提供有關服務,讓患者可以多一個選擇。 「預設醫療指示」是任何18歲或以上、精神上有能力行事者均可簽署,旨在在罹患末期癌症、持續植物人狀況或出現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等疾病時,可以拒絕維持生命治療,包括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原址: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266727/%E3%80%90%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3%80%91%E7%96%AB%E4%B8%8B%E6%9F%A5%E8%A9%A2%E3%80%8C%E5%9C%A8%E5%AE%B6%E5%AE%89%E5%AF%A7%E3%80%8D%E8%BC%83%E7%96%AB%E5%89%8D%E5%A4%9A1%E5%80%8D%E3%80%80%E5%81%A5%E5%BA%B7%E4%BA%BA%E5%A3%AB%E5%B0%8D%E7%96%AB%E8%8B%97%E5%AD%98%E7%96%91%E6%8F%90%E6%97%A9%E7%B0%BD%E3%80%8C%E9%A0%90%E8%A8%AD%E9%86%AB%E7%99%82%E6%8C%87%E7%A4%BA%E3%80%8D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anuary 6, 2021

【平民心理學】長者怕寂寞

【平民心理學】長者怕寂寞 疫情又在惡化,作為長者中心社工的筆者,又再準備面對中心隨時被要求暫停非緊急服務的局面了,長者又要準備捱悶了。活動對長者來說真的非常重要,在疫情初期時,不少年輕人批評長者在疫情下堅持去晨運,又去飲早茶,增加傳播病毒風險。事實上,以現時的情況,許多長者已經減低了出外活動,因為他們都知道長者感染了這種病毒後的死亡風險較高。 其實不少人會批評,為甚麼長者們堅持去晨運或飲早茶?在家煮早餐不行嗎?也不是不行的,但他們會感到十分痛苦。在最近疫情開始緩和的時候,中心的各種活動重開,不少長者立即回來参加活動。才兩個多月不見,長者的容貌就顯得相當憔悴,筆者在對話中評估他們的情緒狀況,就發現不少長者浮現焦慮症的症狀。 就如早前的文章中分享,長者在退休後,失去了往日的家庭責任,或從工作中獲得的身份和地位,加上長者還得需面對身體健康和機能開始退化,難免會出現擔心的問題。當擔心的問題變得越來越頻密和嚴重的話,就會增加出現焦慮的情況,當焦慮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就會變為焦慮症了。 當負面情緒還未到達情緒病的時候,當然就不用治療,但不代表不需要處理。處理情緒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一種是親人和朋友的支援。就好像青年人一樣,在受到壓力的時候,都會希望找朋友和你分憂。長者和青年人一樣,他們都需要社交上的支援。 在中心裏,有幾位被筆者把名字放進了情緒問題觀察名單的長者,最近都未被我邀約傾談的原因,正是他們擁有非常有幫助的情緒支援社交圈子。他們來参加活動,與老友相聚,外出飲早茶或下午茶,心情便立即回復正常或明顯地放下了心裏的擔憂。這是十分健康和有效的減壓方法,可是,如今疫情再度惡化,希望他們能夠頂得住。◇ 原文: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1031/7FYGZOLSDNHUJAEOLOHEPB3AIU/?fbclid=IwAR2bbJMHYiDHib_5NiB-9SJpB9uo8kmr7FqQFVJJv3VAJuv9EIUtRZvx8RI&utm_source=whatsapp&utm_medium=messenger&utm_campaign=hkad_article_share&utm_content=share_link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November 20, 2020

「a家」樂齡科技服務 長者平租輪椅電動牀

「a家」樂齡科技服務 長者平租輪椅電動牀 (星島日報報道)樂齡科技產品讓長者生活得更安全,照顧者也可方便地照顧長者。社聯第四度舉辦樂齡科技博覽,匯集近一百六十名參展商,並展出五百多款創新的樂齡科技產品,如洗澡機、分藥機及防遊走裝置等,涵蓋不同範疇。社聯本月會推出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有專人按長者身體情況,推薦長者使用合適設備,以合宜價錢一站式租用輪椅和電動牀等設備,費用更包括上門安裝和清潔。社聯又正與港大和中大合作,推出照護食標準指引。 香港社會踏入老年化,長者都希望在居家安老,不想入住老人院,但住家環境未必有設備配合到。社聯本月推出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合宜價錢一站式租用設備,費用更包括上門安裝和清潔。場內就有服務館,展出模擬評估室及輪椅清洗機,讓參加者了解服務。 社聯業務總監陳文宜表示,取得賽馬會及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撥款資助,推出為期四年的試行計畫,並於沙田及火炭設立教育及設備清洗中心。「有人或者覺得月租數百元不如購買一部輪椅,不過長者身體變化很快,難道三個月後要再購入嗎?」她表示,不希望長者因為家中缺乏設施而要入住老人院,也希望做到居家安老。 職員會評估居家安老長者的身體和家中環境,推薦合適租用的產品。計畫項目主任馬嘉欣表示,評估租用家庭的收入和相關貨品的售價,每個租用項目都有不同價錢,費用會包括上門評估和安裝等。他們列舉其中一個收費,月入六至七萬的三至四人家庭,每月可用一百五十元月費租用有特別功能的輪椅。她介紹從日本引入可褶式洗澡椅,適合香港細小的家中環境,椅子有中空位置,方便長者自行清潔下體。 中心只會出租用品,所有物品出租前後都會大清洗,由於技術人員未能到港安裝五部清洗機器,暫時可租用的包括輪椅和助行器具。計畫暫時先針對居住沙田區的長者,預計有二千五百個家庭受惠。 有參展商就展示手眼協調訓練系統,以容易安裝的LED燈顯示屏,放置在不同高度角度位置,顯示不同顏色和字母,透過凌空虛拍,訓練長者或殘疾人士的肌肉、認知和靈敏度,系統會記錄玩家的反應時間。即使長者手腳未必能靈活活動,也可使用輔助儀器。 香港有不少吞嚥障礙患者,不過香港並不像日本等地,有軟餐標準或指引,社聯就正與港大和中大合作研究,預計明年第三季,為患者、照顧者及業界推出照護食標準指引,將包括標準級別對照表,方便對應其他地方的軟餐標準。      原文:          https://www.singtao.ca/4616984/2020-11-20/post-%e3%80%8ca%e5%ae%b6%e3%80%8d%e6%a8%82%e9%bd%a1%e7%a7%91%e6%8a%80%e6%9c%8d%e5%8b%99-%e9%95%b7%e8%80%85%e5%b9%b3%e7%a7%9f%e8%bc%aa%e6%a4%85%e9%9b%bb%e5%8b%95%e7%89%80/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November 14, 2020

醫健:醫健寶庫:預設醫療指示 最後旅程及早打算

醫健:醫健寶庫:預設醫療指示 最後旅程及早打算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對於很多人來說,為孩子的誕生早早作好準備是平常不過,但是為人生的最後一趟旅程預早籌謀,卻不常見。這有可能是出於文化禁忌,死亡是諱忌的話題,亦可能是因為欠缺相關知識和理解,不懂得應該做些甚麼安排,也不明白當中的重要性。 預早為人生的「最後旅程」作出安排,意義在於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和維持他們的尊嚴。今天醫學昌明,即使是晚期病人,在醫療儀器的協助下,生命仍可得以維持,但代價則可能是飽受痛苦和不堪承受的生活品質。 事實上每個人均可以對於自己特定的維生治療表態,然而,有時卻因為病情過重,神志不清之時,無法與醫護人員溝通、交代想法。所以,當病人的意識還是清醒的時候,便應考慮給予家人指示。如果病人能夠預早表達自己對於維生治療選項的看法,既可減輕家人的心理負擔,亦可讓醫護人員知道,在甚麼情況下提供最能尊重病人價值觀和目標的治療。 「預設醫療指示」是一種書面陳述,讓清醒的病人,以書面方式表示在病危時拒絕接受某一類的維生治療。食物及衞生局剛完成有關「預設醫療指示」的公眾諮詢,立法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個清晰、一致的法律框架,確保病人在臨終前保有自主權。 在訂立「預設醫療指示」之前,晚期病人理應先和家人及醫護人員在治療選項上達成共識。這個過程可經由「預設照顧計劃」進行。「預設照顧計劃」是指晚期病人可預先與家人及醫護人員討論,當他們喪失作出決定的能力時,醫護人員可以安排哪些最適當的治療。「預設照顧計劃」的溝通對象,亦涵蓋精神上無行為能力的成年病人的家人及未成年病人的父母。 欲了解更多資訊,可參加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與香港公共圖書館於11月21日(下周六)合辦的 《醫研薈萃:晚期照顧》網上健康講座。詳情請瀏覽https://medic.hku.hk/en/Knowledge-Exchange/Public-Lecture-Series、或掃描QR-Code進入講座直播網頁、或致電2255 3749查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阮君毓醫生 原文: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114/00176_065.html?fbclid=IwAR2VnAJosD858wEFvLUcI4YVesW8XeI-xGgX0-_K-TllSfXpuuJyNMScF-k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November 3, 2020

安老院長者現抗疫疲勞 情緒崩潰 家人只可隔着玻璃探望

安老院長者現抗疫疲勞 情緒崩潰 家人只可隔着玻璃探望 武漢肺炎年初爆發至今,政府兩度收緊院舍探訪安排,要求院舍謝絕探訪、限制院友外出,持續逾半年。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形容,措施屬迫不得已的「惡法」,但有安老院舍負責人指,有長者被禁足半年出現抗疫疲勞,情緒崩潰致絕食失眠,體重兩個月內跌10磅。有家屬表示,中風父難抵孤寂要求回家居住,家人卻陷入照顧兩難,唯一可做是隔着玻璃探望,「攞多啲嘢畀佢食,打多幾個電話」,期望社署放寬有限度探訪,在評估院舍運作和疫情風險時取得平衡。 安老院舍7月起失守,成為爆疫重災區。據立法會文件,截至今年10月19日,共175名院友及院舍員工確診,當中29名院友因疫離世。社署先後於2至5月,以及7月至今發出院舍謝絕探訪和限制院友外出的指引。近期本地單日確診數字終於回落至個位數,有院舍家屬希望可盡快恢復探訪。 年屆76歲的李伯4年前中風,因行動不便需入住安老院舍,在禁足令下,只能隔着玻璃與女兒相見。本報記者攝 要見真人只可隔空對話15分鐘 年屆76歲的李伯4年前中風,因行動不便需入住安老院舍,出入都需輪椅代步。女兒李女士說,以往習慣每日定時定候探訪,「幫佢手機叉電,擺好水樽,等佢瞓覺有得飲」,每逢周六、日都會外出逛街飲茶,每月回家一次。但疫情期間父親「被困」,二人只可靠視像通話,要見真人一面,要提早向院舍預約,才可在院舍玻璃門外,隔空對話15分鐘。採訪當天下午,李女士提着外賣點心在院舍門外,等待身穿保護衣的院舍照顧員推着輪椅帶李伯下樓。在職員協助下,李伯花數分鐘後終於撥通電話。李女士捉緊時間,隔着玻璃大聲噓寒問暖,「晏晝食咗咩呀?」、「又唔記得?諗吓啦」、「係咪好凍呀?見你着長袖衫」。但面對連串發問,李伯都不大願意答話,未幾便揮揮手着女兒離開。李女士期望如疫情緩和,社署可盡快放寬措施至有限度探訪。本報記者攝 父親情緒轉差 疫情之下,口罩遮蓋了面部表情,喜惡都只能透過聲音表達。但李女士說,父親性格一向寡言,中風後集中力變弱,尤其不喜歡視像通話,「對住個鏡頭齋講嘢,覺得好無聊」。比起說話,老人家可能更需要陪伴。她說,被禁足多月,父親情緒亦轉差,經常不耐煩,不止一次要求回家,「可能太耐冇出過街,成日吟吟沉沉,話想返屋企住」。但礙於照顧問題,無奈未能答允,只能買外賣食物安撫他,「買多啲點心做下午茶,吓佢」,並多打電話關心。「隔玻璃見好過冇得見,暫時都只可以忍耐。」李女士期望如疫情緩和,社署可盡快放寬措施至有限度探訪,透過限制人流、指定探訪人士控制染疫風險,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除了護理照顧,亦要求職員單對單與長者進行認知訓練,加強互動。本報記者攝 長者心理健康被影響 保良局轄下安老院舍「樂安居」,負責照顧65歲或以上身體機能中度至嚴重受損長者。其營運經理盧嘉儀指,院舍實施謝絕探訪措施後,連義工探訪和院內集體活動都一律暫停,對長者心理健康造成影響,不少人陸續出現行為問題。例如,患有認知障礙的長者漫無目的遊走、不願意返回床位,亦有行動不便人士玩弄輪椅安全掣解悶,恐釀成意外。除了護理照顧,亦要求職員單對單與長者進行認知訓練,加強互動。本報記者攝盧指,院舍已加派人手巡視各個樓層,除了護理照顧,亦要求職員單對單與長者進行認知訓練,加強互動。萬一有院友出現情緒波動,便須即時安排視像對話,「畀佢見返家人個樣,聽返把聲」。但她直言,長者不太能掌握視像對話的概念,「反而隔住玻璃,真係見到屋企人喺面前,反應會好少少」。 若繼續維持院舍禁足令 勢必觸發更多問題社署指引容許院舍安排酌情探望,以應對緊急情況。盧指,該院曾有數名長者因不習慣與家人長時間分離,不時鬥氣鬧情緒,「唔肯食嘢、又瞓唔到覺」,體重在兩個月內急跌10磅。她說,遇上極端個案,會酌情安排院友和家人在獨立房間內見面和吃飯,亦會提供香薰治療助眠。院者謝絕探訪逾半年,義工探訪和院內集體活動都一律暫停,長者欲解悶只可進行個人遊戲,例如單人練習乒乓球。本報記者攝但她認為,如院舍長遠繼續維持禁足令,勢必觸發更多問題。除了令院友和家屬身心折磨,院舍職員工作量持續增加,亦會造成壓力爆煲,「當家屬冇得探訪,佢睇唔到,對院舍一定有猜疑,任何身體不適都會係照顧問題」。她期望社署在評估院舍運作和疫情風險時可取得平衡,在適當的時候放寬有限度探訪。 社署回覆《蘋果》查詢時指,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適時檢視院舍探訪的安排。 原文: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1031/7FYGZOLSDNHUJAEOLOHEPB3AIU/?fbclid=IwAR2bbJMHYiDHib_5NiB-9SJpB9uo8kmr7FqQFVJJv3VAJuv9EIUtRZvx8RI&utm_source=whatsapp&utm_medium=messenger&utm_campaign=hkad_article_share&utm_content=share_link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October 30, 2020

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惡化 九龍東眼科新症最長等3年

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惡化 九龍東眼科新症最長等3年 醫院管理局在疫情下曾一度停止非緊急服務,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漫長。醫管局公布最新的專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眼科及內科輪候情況最嚴峻,當中九龍東聯網的眼科最長輪候時間達174個星期,即逾3年。輪候時間增幅最高的專科則分別為九龍西聯網的眼科,以及港島西聯網的外科。 醫管局每隔3個月公布最新的專科輪候時間,截至上月30日的輪候數字,當中九龍西聯網的眼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增幅最高,由6月30日的91個星期增至107個星期,即病人須等多15個星期才可獲治療。港島西聯網的外科最長輪候時間則增加9個星期,由6月的84個星期增至93個星期。 整體數字中,輪候時間最長的專科仍然是九龍東聯網的眼科,其最長輪候時間達174個星期,較6月時增加兩個星期。其次為九龍東的內科及九龍中的耳鼻喉科,兩者最長均須輪候145個星期。 骨科全關節置換術輪候時間亦增加,當中九龍西聯網及港島東聯網均須等多6個月;港島東聯網白內障手術等待時間則由6月的11個月增至12個月。 原文: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1030/bkn-20201030182045968-1030_00822_001.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October 18, 2020

院舍禁探訪阻家屬餵食 長者消瘦 七旬翁接認障老伴回家照顧 「一腳踢」辛苦無助

院舍禁探訪阻家屬餵食 長者消瘦 七旬翁接認障老伴回家照顧 「一腳踢」辛苦無助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下,老人院普遍禁止探訪以防病毒入侵,但這道「防火牆」亦隔絕平日到院舍親自餵食的家屬,有住院長者因此「無啖好食」,亦有長者長期無法與家人見面,致心情低落,影響食慾。眼見至親漸消瘦,有女兒接年邁母親回家,豈料母親回家後生壓瘡;另有七旬夫不忍七旬的認知障礙妻子疑因院舍餵食不當致肺炎,於是接她回家親自照顧,結果丈夫要獨自打掃,替妻子換片、抹身、餵糊餐,每天忙至凌晨三四時才能入睡。 職員透露只餵7分鐘 醫生稱不理想 院舍禁探訪的副作用漸浮現,公立醫院老人科專科醫生鄭戩毅表示,有外展護士發現疫情下,長者不願進食或食量減少而入院的個案較以往多,有老人院職員曾私下向護士透露,每名長者只獲餵食7分鐘,情况較差的長者最多20分鐘,他形容時間「不理想」。 鄭又說,資助院舍禁探訪做法不一,有院舍容許家傭每日探望長者。一名患認知障礙的89歲婆婆原被建議插胃喉,但家傭每日餵食午餐及晚餐,婆婆疫情期間都「食得好」。相反,一名88歲婆婆疫情期間進食量減少三分之一,其女擔心情况一直轉差,遂接母親回家,每日花9小時餵食,但家中沒有氣墊牀,婆婆只能睡沙發,結果回家約一周已出現壓瘡,要重返院舍。 記錄老人院長者體重 醫生:爆疫後漸降聯合醫院老人科醫生、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表示,過去一直到觀塘老人院診症,不少私營院舍質素參差,膳食不太精美,甚至「難食」。疫情前家屬會送食物到院舍並親自餵食,確保長者吸收足夠營養;另有「行得走得」的長者會外出飲茶等。 馬仲儀每次到老人院都會記錄長者體重,她說自疫情初期,長者體重漸降,至六七月情况明顯,但由於沒全盤分析數據,未知具體跌幅。她曾就長者體重下降向院舍職員查詢原因,但有職員拒答,或「堅稱」食得足夠。 疑院舍餵食不當致婆婆肺炎 除了消瘦,有長者更疑餵食問題致肺炎。年輕時從事電子工程業的陳先生現年77歲,已退休,其75歲妻子以往曾任教師,近年患上認知障礙及不良於行,自五六年前入住津助安老院,月費約3000元。陳說以往每天都會到老人院照顧妻子飲食,她原本體重約52公斤,其後下跌,但都維持40公斤以上;疫情前他一度帶妻子回內地交親戚照顧,多年來一直無大礙。 然而,陳於6月底送妻子返回香港院舍居住並隔離,妻子於10多天後患上肺炎及發燒,入住明愛醫院時體重跌破40公斤,其間要插鼻胃喉補充營養,約10日後出院返回老人院;詎料翌日再因肺炎入院。他引述醫生指妻子因食物「落錯格」導致肺炎,他形容妻子「個肺花晒」,要注射抗生素,又質疑院舍職員餵食不當、餵得快,令食物入錯氣管。 疫情下家屬無法探訪,陳擔心妻子飲食情况持續轉差,故接走妻子回家照顧。他每日打掃,替妻子換片和抹身、洗衣服及買菜等「一腳踢」,中午及晚上給妻子餵糊餐各兩小時,忙到每天凌晨三四時才能入睡。 妻子回家約兩個月,陳說她精神狀態較住院時好得多,但慨嘆自己很辛苦,期望疫情結束後帶妻回內地交親戚照顧。被問到如何長久獨自照顧妻子,他說只能「見步行步」,現坊間上門照顧每小時需400多元,他負擔不了,盼可獲支援。 社署:未發現大批院舍長者體重下降 社署發言人回覆稱,安老院牌照事務處督察會突擊巡查,抽查體重等紀錄以了解護理服務,以及檢視院舍膳食安排,包括餐單、食物分量、種類變化及製作等,以查核院舍有否遵照規定。署方又稱,疫情期間未有發現大批長者體重下降,亦沒收到相關報告。 原文: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01018/s00002/1602958209215/%e9%99%a2%e8%88%8d%e7%a6%81%e6%8e%a2%e8%a8%aa%e9%98%bb%e5%ae%b6%e5%b1%ac%e9%a4%b5%e9%a3%9f-%e9%95%b7%e8%80%85%e6%b6%88%e7%98%a6-%e4%b8%83%e6%97%ac%e7%bf%81%e6%8e%a5%e8%aa%8d%e9%9a%9c%e8%80%81%e4%bc%b4%e5%9b%9e%e5%ae%b6%e7%85%a7%e9%a1%a7-%e3%80%8c%e4%b8%80%e8%85%b3%e8%b8%a2%e3%80%8d%e8%be%9b%e8%8b%a6%e7%84%a1%e5%8a%a9?fbclid=IwAR2ZZS4miKnCR6oYqdYNyyl_tOocPauDBLT34AXDdkJ3HesRs4SacUwaJYY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October 12, 2020

招募2000長者跟App做運動改善關節 鏡頭記錄情況予治療師作評估

招募2000長者跟App做運動改善關節 鏡頭記錄情況予治療師作評估 今日(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全港有超過30%的60歲或以上長者有退化性關節炎。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為期3年的賽馬會「無痛E世代」長者膝痛管理計劃,長者可以透過使用手機應用程式「打機」,以平板電腦的鏡頭記錄拉筋、平衡及關節紓緩時的動作,讓電腦系統及物理治療師分析,從而進行鍛煉,若準時做及做得愈標準,更可解鎖更多關卡及遊戲選項。 有關計劃在2019/20年度起為期3年,目標招募約2000名長者參加,讓他們隨時隨地訓練肌肉及關節,改善膝痛的情況。 長者會先由物理治療師作評估,例如做坐椅前伸、兩分鐘踏步測試等,根據他們的狀況,由輕微至嚴重分為3個程度。隨後向他們獲發一部平板電腦,在家中或公園等地方,根據手機App的語音指示及人物動作,進行為時約30分鐘的運動。 運動期間手機App會透過鏡頭記錄運動情況,比對系統內的運動姿勢、骨骼圖及已設定的身體關鍵點以評分,而物理治療師日後亦可下載數據,評估長者狀況。 計劃首階段招募了516名長者,平均年齡73歲,現時已開展了約3個月。透過座椅前伸測試,發現整體參加者的達標率由以往的70%增加至80%;2分鐘踏步測試發現,整體參加者肌肉耐力達標率亦增加,由30%增加至55%而計時起走測試;整體參加者的跌倒風險,則由以往的12.4%減至9.4%。 參加者尹太年約60歲,她屬「輕微」組別,她本身很喜歡打羽毛球,而參加計劃後,發現比以往活動時更靈活。 原文: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1012/bkn-20201012130751337-1012_00822_001.html?fbclid=IwAR1QoHdoXE8TtyIvreabxwWMPnJvLAhUtv2QMmzV9UdK4s6_PXWMYlVIA78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September 21, 2020

中大生研便椅及沖涼沐浴椅 長者「活得有尊嚴」 可自行如廁洗澡

中大生研便椅及沖涼沐浴椅 長者「活得有尊嚴」 可自行如廁洗澡 中大醫科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的學生團隊,在中大的支援下初創社企,致力為長者開發便利生活的產品。團隊最新設計的長者用便椅,具備特別防跌設計,便椅坐板角度微微向後傾斜,令身體重心靠後,配合可升高腳踏,令椅子更穩並不易搖擺,讓長者無需人扶助下自行如廁。 團隊亦計劃將便椅升級為自動沐浴椅,在椅背加設16個灑水頭,將系統接駁浴室水龍頭後,能自動沖刷長者的背部,讓長者能獨自沐浴,更期望能為設計申請專利,並於兩年內推出市場。家中長者經歷成啟蒙 設計便椅讓長者「活得有尊嚴」 啟發團隊的概念來自成員家庭經驗。其中一位成員中大醫科生李菀容透露,在大學一年級時婆婆確診患上腦退化症,更加因為曾跌斷股骨致行動不便,如廁及洗澡都需要旁人協助,但婆婆一直對此持抗拒態度,不希望由他人協助。 李同學指,因為婆婆的經歷讓她明白到長者除了需要關心,亦需要活得有尊嚴,故萌生創立社企的想法,期望透過醫學知識結合科技,設計出助行動不便的長者獨自解決如廁及洗澡問題的便椅及沖灑系統。 李菀容透露,婆婆的經歷讓她明白到長者除了需要關心,亦需要活得有尊嚴,故萌生創立社企的想法。 (歐嘉樂攝) 在機緣巧合下,團隊4名成員因做長者義工服務工作而認識,自2017年萌生設計概念至2018年正式實行,至今一同創立社企「醫療工匠科技」。 便椅特殊防跌設計 身體重心靠後減跌倒風險 團隊最新設計的長者用便椅,具備特別防跌設計,便椅坐板角度微微向後傾斜,令身體重心靠後,配合可升高腳踏,令椅子更穩並不易搖擺。 註冊護士、成員之一的陳映彤以照顧病人的經驗指出,日常在醫院親眼目睹不少長者如廁跌倒的情況,認為長者跌倒後,對日後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故團隊在設計便椅上除了著重舒適度,亦都十分重視安全性設計,比起傳統便椅,長者站起來時不易跌倒。 陳映彤分享照顧病人的經驗,提到團隊十分重視便椅的安全性設計。(歐嘉樂攝) 顏雋提到,相比起以往的便椅,尺寸更適合香港狹窄的居所,期望可於一年內以約三千元的售價推出市場。 (歐嘉樂攝) 團隊曾邀護老院長者使用分享經驗 成員顏雋指,便椅可直接套落馬桶使用,或安裝廁盤讓長者如廁。另外,為了設計更加貼合長者需要,團隊曾邀請護老院長者使用,不少長者亦認為便椅使用起來方便舒適;團隊亦在收集意見後作出改良,包括在尺寸上縮窄以切合家居及護老院廁所的尺寸。他又提到,相比起以往的便椅,尺寸更適合香港狹窄的居所,期望可於一年內以約三千元的售價推出市場。 自動沐浴椅讓長者可獨自洗澡冀能申請專利兩年內推出市場 另外,團隊亦計劃將便椅升級為自動沐浴椅,在椅背加設16個灑水頭,將系統接駁浴室水龍頭後,能自動沖刷長者的背部,讓他們獨自完成沐浴。負責設計的張濤傑認為,設計上要配合家用水龍頭的水壓,亦要確保沐浴系統能360度沖灑長者身體,在研發上有一定難度。團隊期望,能為設計申請專利,並於兩年內推出市場。   負責設計的沖灑系統的張濤傑認為,設計上要配合家用水龍頭的水壓,在研發上有一定難度。 (歐嘉樂攝) 由中大校友傳承基金主辦的第六屆中大創業日將於 9 月 25 及 26 日舉行,主題為 「敢創・新機遇」。除了展出近 70 個創業攤位,更會現場直播中大創業大賽決賽, 以及舉辦一系列線上創業分享及交流活動。   原文: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526025/%E4%B8%AD%E5%A4%A7%E7%94%9F%E7%A0%94%E4%BE%BF%E6%A4%85%E5%8F%8A%E6%B2%96%E6%B6%BC%E6%B2%90%E6%B5%B4%E6%A4%85-%E9%95%B7%E8%80%85-%E6%B4%BB%E5%BE%97%E6%9C%89%E5%B0%8A%E5%9A%B4-%E5%8F%AF%E8%87%AA%E8%A1%8C%E5%A6%82%E5%BB%81%E6%B4%97%E6%BE%A1?utm_source=01appshare&utm_medium=referral&fbclid=IwAR3-h0dmOVfale_WgQ8vqFCMbvFm1VL2dYQxjw-06zHAHZ439_uFsEen_yA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September 7, 2020

在家離世路崎嶇 支援足夠有得揀

在家離世路崎嶇 支援足夠有得揀 【明報專訊】到了人生下半場,大都曾面對親友死亡,我們亦會離開這世界。當生命去到盡頭,現在多了一些昔日不存在的「選擇」。 現今晚晴照顧可以根據自己意願下決定,除了考慮是否接受臨終搶救、只接受紓緩治療,還可選擇在家離世等。因此,愈早開展討論愈好。 一路好走,並不容易。但是,路,還是有的。晚晴照顧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課題。期望大家都能活得精彩,走得自在。 收到Teresa的電郵,簡短幾個字:「Edward, I may need help.」使我十分不安。Teresa與我認識多年,她是一名臨牀心理學家,一向熱心晚期照顧及在家安寧服務工作。我們是在義務工作上認識,印象中,她獨立有主見,好像沒有什麼事解決不來。在不同的工作會議中,她總能將一己之見清晰表達,擇善固執。不過,最近一年,已沒有再碰到她了。正想向她問候之際,卻收到她的「求助」,心中忐忑。 果然,傳來都是壞消息。Teresa告知,大半年前常感肚痛難耐,而且大便有血,於是到醫院檢查,確診大腸癌,癌細胞已擴散。最近一個月,醫生對她說,病情已進入末期。換句話說,她要作最壞打算,病情已無可逆轉。 在家安寧 只適用於末期病人「Edward,我自己知自己事。我都準備好啦!不過我最大心願就是不要死在醫院,我想死在家裏,『在家安寧』,你能幫我嗎?」 Teresa多年來積極推動臨終照顧,是「在家安寧」的信奉者,因此,她極希望能夠在家度過最後日子。為了作好準備,她已簽署《預設醫療指示》,並且找了家庭醫生,要求待她臨終時,上門替她簽署死亡證。她問:「除此之外,我還有什麼要準備,才可達成心願呢?」 「Teresa,我明白你的意願。我亦相信『在家安寧』對一些人來說是一個好選擇,但並不是人人適合,一定要審視是否符合條件,才可作決定。」 「首先,在家安寧只適用於末期病患者。末期病並不單是癌症,很多老年人常見疾病如心臟衰竭、慢阻肺病、腎臟衰竭、老年期腦神經疾病、嚴重退化症、晚期認知障礙症等,都是不能逆轉。因此,都屬末期病患。」 Teresa冷靜地告訴我:「我屬此列。」她說近期身體十分虛弱,連簡單的家務也做不來了。進食開始有困難,食後常常嘔吐。治療方面,醫院已將她轉往紓緩治療科。聽後,我甚為擔心。因為知道她獨居,沒有聘請家傭,於是追問她照顧支援如何安排。 與家人達共識 盡早商討要知道,「在家安寧」不是一個簡單要求,它包含着患者與家人的共同意願。不同家庭成員會對末期治療及支援有不同看法。因此,患者及家人應盡早商討如何應對各種末期情况(terminal conditions)。有些醫護人員甚至在患者預期死亡前兩年,已開始講解有關生命決定的知識。患者與家人能夠充分討論,才可作出足夠心理準備及尋找適當支援。在家安寧必定是患者與家人的共識下才能圓滿達成。 Teresa的家人已移居加拿大,香港就只有她一人。她已向家人交代病情,各人對她「在家安寧」的選擇表示理解及支持。雖然家人暫時沒能回港照顧她,但她會找朋友協助。她更說期望能在家待到生命最後一天,然後找醫生替她簽發死亡證。她續問:「我需要做《持久授權書》嗎?是否任何一個醫生都可以證明在家死亡呢?」 在家離世的選擇沒有特定法律程序,故毋須特別為此簽署《持久授權書》。雖然預早簽妥《預設醫療指示》及不作心肺復蘇術指令(DNACPR)會讓她較為安心,但這亦不是法律要求。至於死亡證,香港法律容許任何一名註冊醫生,為在家因自然死亡的患者簽發《死因醫學證明》(Form 18)。家人拿着醫生簽妥的Form 18,到死亡登記處領取正式的《死亡登記證明書》(Form 12)。之後,家人便可安排合法殯儀公司上門,將遺體移送到殯儀館存放。法例要求遺體必須在死後48小時內移送。然而,家人亦可在此期間於家中舉行宗教儀式。 需3名家屬24小時輪流照顧我直接告訴Teresa:「在家安寧的關鍵不在於法律,最重要是有充足支援,因為病情嚴重及至末期時,患者需要24小時全面照顧,包括進食、大小二便、沐浴丶上下牀、轉移位置等。就算患者在家,我們也一定要確保照顧是持續及適當。在家安寧目的是讓患者能安詳、舒適及有尊嚴地離開。如果沒有適當治療及照顧,又怎算是安寧呢?」 「要多少人手才足夠?請私家護士上門可以嗎?」Teresa問。 「若要得到充足支援,最好有3名家屬照顧者。以我曾接觸的個案,3人輪流照顧大都應付得來。當然,如果能聘用定期上門的專業護理服務就更理想。對一些病情較複雜的患者來說,或者有需要多請一更護理照顧。除此之外,醫療照顧亦不能少,使用不同紓緩藥物減低徵狀對末期患者尤為重要。完善的醫療支援能大大減低照顧者的憂慮。」 「你只提及家人,是否沒有直系家人做照顧者,就不能選擇在家離世呢?」Teresa追問。 找親友代理 指導監督聘用者「我不能說不可以,但是,難度很高。當一個人到了生命最後階段,她可能會神志不清,不能為自己的照顧選擇作決定。就算聘用兩更護理人員全天候照顧,仍需有一名親人或朋友代你指導及監督聘用者。因此,你最好能夠找到一名醫療照顧代理人啊!」我答。 「明白。我會找老友Winnie做代理人,相信她不會推辭。我要做什麼來保障她和我呢?」 「現行法律下,我們可以用監護令來委任監護人,作為保障代理人的決定。但是,委任過程最快要3至6個月,急不來。雖然正在諮詢階段的《持久授權書》包括了醫療照顧授權這方面,但現行的《持久授權書》沒有這範疇。因此,較難落實保障。」 Teresa聽罷,語氣懇切地說:「Edward,我接受死亡,但是我真的不想死在醫院裏。Can you help?」 我很難過。但尊重Teresa的意願,亦十分佩服她的冷靜和堅強。但若在家安寧帶來更多痛苦及顧慮時,我們唯有放棄。揀它,只是因為它是一個更佳選擇(a better choice)。 Teresa家住港島,聖雅各福群會屬下的支援較適合她。我提議她接觸賽馬會安寧頌計劃的社區支援團隊。但是,日常24小時的照顧仍有待解決。在家走最後一程並不容易。最後,Teresa入住了提供紓緩治療院舍,而並非醫院。 …

了解詳情
August 31, 2020

疫下伴家人在家寧養 在最熟悉的老家有尊嚴地離去

疫下伴家人在家寧養 在最熟悉的老家有尊嚴地離去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9個月,醫院和安老院限制探訪,對晚期病人而言,可能臨終也見不到摰親一面。有家屬安排患末期癌症的父親居家寧養,直至離世,家人都一直守護在旁。有社福機構近月接獲在家離世的查詢增多;有學者也預期社區晚期照顧漸成新常態,促政府將服務納入恆常政策,讓臨終病人多一個選擇。 當生命在倒數,你會選擇在甚麼地方度過餘生?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一項調查顯示,若預料在1年內死亡,有58.4%受訪長者選擇在家中接受晚期照顧服務,安老院、護養院或善終機構則有23.7%,選擇醫院只17%;若壽命僅以「日」計算,約33.8%長者選擇留在家中。 林小姐的父親患上末期大腸癌,因年老不宜做手術,加上抗拒住院,試過拔喉,表現失常,「一瞓喺醫院就好緊張」,後來經醫院轉介,安排父親居家寧養,接受紓緩治療,即使在疫情期間,家人也可照料,不受醫院探訪限制。她坦言,以為父親壽命仍有一年半載,沒料到今年3月病情急轉直下,跟家人商討後,決定讓父親在家離世。 「知道爸爸就嚟去,真係唔知點做。」在社工和護士協助下,林小姐聘請家庭醫生上門評估父親病情,並借用維生監察儀器等。她記得父親離世那個下午,陽光透進睡房,伴隨音樂和香薰,護士用棉棒給父親吃了一口最愛的益力多,當移居新加坡的姊姊趕及回家,有輕度腦退化的母親輕輕說了一句:「4個兒女都在這裏了」,父親便安祥辭世,享年90歲。 撫平了情緒,家人和護士為林伯潔淨身體,並開啟冰墊機保持遺體低溫。醫生到場簽發「死因醫學證明書」及「醫學證明書」後,殯儀公司便派靈車接走遺體到殯儀館,一家人在住所樓下揮手告別。 林小姐說,那一幕就像送機,「好似佢去咗第二度更好嘅地方,有新旅程」;最重要是讓父親在最熟悉的老家有尊嚴地離去,「無論係一個儀式、過程,都係好尊重佢」。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6年1月推出「安寧頌計劃」,加強晚期病人社區照顧服務,截至今年6月,共有4,624名病人及家屬參與,林伯是其一。該項目總監、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周燕雯引述調查指出,病人參與計劃後3個月,抑鬱及焦慮症狀分別下降49.4%及41.4%,在臨終前6個月,住院日數平均減少9.34日,使用急症室次數也減少0.37次。 聖雅各福群會是計劃協辦機構之一,服務對象是年滿60歲,居於港島、在公立醫院紓緩科或腫瘤科的臨終患者,預期壽命12個月或以下。該會居家寧養服務計劃經理余樂天說,透過跨專業團隊包括社工、護士及照顧者等,為患者及家屬提供不同支援,如接送覆診、借用醫療器材、指導照顧技巧及後事規劃等。他指,疫情期間多了數宗有關在家離世的查詢,但病人或家屬因不同原因而未有落實。 周燕雯也留意到,疫情期間不少家屬在家工作,孫兒也毋須上學,較多時間照顧晚期病人,「多咗長者願意喺家裏面度過佢最後嘅時間」。她指,現時香港晚期寧養照顧仍是醫療主導,家居寧養的比率都低於台灣及新加坡等地,但隨政府完成晚期照顧公眾諮詢,預期社區晚期照顧會漸成新常態,促政府將服務納入恆常政策,讓病人臨終時多一個選擇。 原文: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831/M4ZN5LQGNRHBJEJOHJG7UGTXIE/?fbclid=IwAR2s1SZGCGtwzxAAifAkCPxCL6tvL7c58HeVBEGHWwjBKBoQjOLERREPSyQ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ugust 24, 2020

「你們再不讓我回家,我要拿刀子自殘」——生命走到最後,自己選擇怎麼死是「善終」嗎?

「你們再不讓我回家,我要拿刀子自殘」——生命走到最後,自己選擇怎麼死是「善終」嗎?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在宅醫療 從 cure 到 care》,由 天下文化 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xfuel。)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40 歲的你,整天在北部打拚,是否曾經為了陪伴親人回診從台北趕回中南部,請假一整天?70 歲的你,獨自一人的夜晚,發燒不知所措,不想打擾兒孫,只能撥打 119 叫救護車。 在台灣,即使多數人希望在自己長年生活的社區內終老,但礙於 社區內的照顧能量不足 ,不僅沒有醫療專業主動介入支持照顧系統(通常只被動等待老人就醫),更別說是失能的預防了。最後的狀況便是,長輩的功能加速退化,然後失能進入老人照顧機構,往返於急診醫院與機構,直到生命最後。 但是, 不是人人有能力最後都可進入機構接受照護,而政府也沒有足夠的財政支援。 甚至很多人以為,安寧病房就是到生命最後的棲所,其實安寧病房對於「出院困難」的問題,也深感棘手。這到底是誰的問題? 是病人和家人沒商量好? 是家屬顧慮太多? 是醫護人員解釋不周? 是健保制度殘缺?還是社會失去讓人與人陪伴生命末期的機會? 或者因為家屬、親友總是太忙、太累,於是照顧者好焦慮;末期病人不能回家待在醫院好憂鬱? 我想,沒有人會希望這樣相互折騰。但反過頭來問: 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善終套餐」呢? 在醫院住到死還是回家? 「你們不是安寧病房嗎? 怎麼越住越不安寧。」一陣咆嘯過後, 陳先生(家屬)語重心長的說:「如果不能住到走(死), 我覺得安寧病房就失去安寧的意義了。」 「你們再騙我,不讓我回家,我要拿刀子自殘。」76 歲張爺爺用顫抖的手激動的寫在紙上。爺爺已經絕食抗議三天了。爺爺的子女都要上班, 他們紅著眼眶說:「擔心生性好動的爺爺,回家會亂跑出去買菜,又 害怕他回家會加速死亡 。」 事實上,爺爺堅定地表示回家的意願,曾經在請假後回醫院途中 試圖跳車逃回家 ,但他的子女仍然不斷與醫師溝通,堅決不讓他出院, 要醫護團隊配合安撫。最後,張爺爺把自己的心關起來, 繼續絕食 。 「醫師你說什麼我都聽不懂? 沒有人喜歡住院,但你看阿母這樣怎麼能出院,如果回去又吐的話,我們還是會把她送去別家醫院。」 惡性腸阻塞讓王媽媽寢食難安, 身體日漸消瘦, 她因為併發肺炎住院。肺炎早好了,但是回不了家,現在每次醒來便煩躁不安,六親不認,就是吵著要回家。 這一頭, 李伯伯發現自己的雙腳因為腫瘤壓迫到神經, 已經癱瘓,同一天,博士兒子出國求學,上飛機前連一通電話問候也沒有。出不了院、看不到兒子的李伯伯,老淚縱橫地躺在病床。 那一頭醫師說:「等你好一點我們給你出院,安排安寧居家到家裡看你。」病人卻說:「不要,我要住安寧病房,我要死在醫院。」 吳先生 擔心麻煩子女 ,回絕了一切可能。 結果安寧病房「出院困難」的病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安寧。回家的路怎麼那麼難? 日本推三種善終方式,因應高齡社會 日本在宅安寧協會會長、小笠原內科的小笠原文雄醫師,最推薦的善終套餐有:「希望死」、「滿足死」和「接納死」三類。 希望死是依照本人意願的死亡。滿足死是即使不能百分之百依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死亡,至少還有 80 分令本人感到滿意。通常,陪伴的家人看到自己親人可以滿足死,也會感到很幸福。最後一類接納死,比較不容易理解。臨床上往往會出現一種狀況是,本人的意願和家屬的想法並不一致,這時怎麼辦呢? 如果能讓雙方一步一步地靠近,最後達成共識,對本人來說,對家屬來說,都可以接受, 稱之為接納死。是協調下的結果。 小笠原醫師的團隊, 以照顧獨居的人在宅臨終而聞名。百分之 95 經手過的個案,能夠在自己希望的地方善終。他們認為能從百分之 85 提升到百分之 95 的在宅善終率,關鍵在於導入  THP 制度(Total Health …

了解詳情
August 13, 2020

【打造以「家」為中心的醫療】一名醫師親臨日本「在宅醫療」現場:生命最終,醫療只該是「支援」

【打造以「家」為中心的醫療】一名醫師親臨日本「在宅醫療」現場:生命最終,醫療只該是「支援」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40 歲的你,整天在北部打拚,是否曾經為了陪伴親人回診從台北趕回中南部,請假一整天?70 歲的你,獨自一人的夜晚,發燒不知所措,不想打擾兒孫,只能撥打 119 叫救護車。 「阿伯,醫師說你不能再吃東西了!」C 又在偷吃了。 腸胃科醫師說沒有辦法繼續替 C 治療食道癌了, 要請「安寧」的醫師來看看。C 想回家,因為他想奪回吃的自由,在僅剩的生命時間內。C 決定帶著氣切管和肚子上的一條灌食管(也就是經皮穿刺胃造口)回家。 第一次跟 C 見面,C 問:「我可以從嘴巴吃嗎?」 等不到醫師同意,回家後的 C 已經就餐桌定位。水餃、餛飩、滷肉、鹹豬肉,還有零食、甜點,無肉不歡。C 的太太手藝很好, 夫妻經營過一家小吃店, 生意不錯。每次往診,我們都故意錯開午餐時間,否則就無法抽身,非上座吃一頓不可。一杯茶、一些茶點,往往是居家訪視的固定補給。 我一個月至少一次會幫 C 換一支新的氣切管。出院不久,C 肚子上的胃造廔管早已不用,百分之百用嘴巴進食。就這樣度過了半年,直到 C 陷入昏睡為止。 食道癌的病人真不能吃東西嗎? 有時候,我們會忘記 C 是食道癌的病人。照顧 C 的半年裡,我對醫學上的診斷產生了問號! 和一般的認知落差還真不小。今天吃了什麼? 下次要吃什麼? 才是我照顧 …

了解詳情
August 7, 2020

【KODW】小設計大影響:兩份表格解決醫療與病人最大痛處

【KODW】小設計大影響:兩份表格解決醫療與病人最大痛處 別以為「死亡」只是東方人的忌諱,其實西方人對這詞語也常常避而不談。然而,對於醫療服務行業而言,死亡是無可避免且必須面對的一環。而人們拒絕正視死亡的態度,往往令病人、其家屬,以至醫院之間構成了巨大的隔膜。英國Helix Centre的Digital Care Planning董事總經理Chris McCormack於KODW(設計「智」識周)2019活動上,分享醫療系統其中一個「盲點」及難處,正是善終服務及病人意願。他指出:「在英國,每年約有50萬人死亡,其中一半個案發生在醫院。但是,只有8%的人希望發生在那裡。」當然,這裡指的是病人去世之前以及其家屬的意願。Helix Centre是一家由政府醫院、前線醫護人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和倫敦帝國學院組成的創新研究中心,致力研究個性化護理,包括早期診斷以及緊急情況。其理念是透過設計改變醫療服務,而善終服務的工作更是當中重要的一環。「即使有近一半死亡個案發生在醫院,但並沒有很多人會樂意去討論『死亡』。將心比己,每個送院的個案,病人及其家屬都希望病情好轉而非以『死亡』作結,醫療人員固然不惜一切拯救病人,但總有時天不從人願。我們是否應該思考醫院在處理病人的善終服務時,有否忽略他們的意願?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Chris McCormack指出,在英國,每年約有50萬人死亡,其中一半的個案發生在醫院。但是,只有8%的人希望發生在那裡。所以特意設計「ReSPECT」及「ACP」項目。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相信曾經有長輩在醫院離世的人,都會對「Do Not Attemp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DNACPR」(不作心肺復甦術)這個抉擇難以釋懷,簡單而言就是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免於面對可能比自然離世更痛苦的急救過程。在某程度上,這是一個合乎理性與人道的做法,但人所擁有的複雜感情往往會為決定者帶來心理上的不適。Chris指出,根據他與臨床醫生和工作人員一同並肩作戰的經驗,病人和家屬都曾說,DNACPR表格經常導致人們對於在緊急情況下將要使用的治療方法,感到疑惑和困擾。有見及此,Helix Centre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也進行並記錄了有關維持生命治療的艱難對話,整合出一種新的處理方式:Recommended Summary Plan for Emergency Care and Treatment/ReSPECT(緊急護理和治療建議摘要計劃)。這是站在病人角度設計的一份醫療計劃,讓病人清楚了解各種治療帶來的效果,從而有權選擇有尊嚴地離世。「透過重新設計一份表格,我們重新設計了一份關係」Chris說。 「醫療創新方案往往成本高昂,當中的想法可能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應用在臨床層面。」Helix Centre特別擅長透過設計去解決醫療過程的日常問題,提供應用度高而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在完成ReSPECT項目後,Helix Centre著手研究善終護理服務。大部分的病人及其家屬都希望病人在熟悉的家中離世,而不是冷冰冰的醫院。今天,每個發達國家都正面臨人口老化的挑戰,因此,如何保障長者的健康以及為他們安排善終服務是非常重要的。Helix Centre的「Advance care planning/ACP」(預先護理計劃)便應運而生。 研究指出,ACP有助八成的參與人士如願以償,不但讓醫院與病人的意願保持一致,更減少了65歲以上長者的住院天數,節省額外的醫療開支,使病人及家庭都感到安心。不過Chris指出:「現時只有5%的住院病人使用預先護理計劃。然而,它應像一份遺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所以,Helix Centre進一步擴展ACP的滲透力,將之帶進家庭層面。因此,此服務現已覆蓋英格蘭和威爾士,年紀最小的用戶甚至只有23歲。此外,ACP也獲得了SBRI Healthcare的資金資助,將ACP變得更方便使用。 橫跨了一個又一個世紀,縱使科技不斷提升人類的健康水平,人們卻並沒有單純因此而感到更幸福。因為比起冰冷的科技,背後的使用者終究是有血、有肉的人。人性和溫暖其實才是人類福祉的重點,而這也正是Helix Centre致力發展的出發點。Chris引用了詩人Maya Angelou的一句:「你的所言所行都為世人所忘,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你讓他們帶來的感受。」(“People will forget what you said, people will …

了解詳情
August 4, 2020

「媽媽對不起,我不知道急救會讓妳七孔流血…」醫師急診室觀察:有這種家人,是病人生不如死的開始

「媽媽對不起,我不知道急救會讓妳七孔流血…」醫師急診室觀察:有這種家人,是病人生不如死的開始 人生最悲慘,不是破產或被老闆開除,而是生不如死。更慘的是,重病纏身躺在床上任人決定你好不好死,眼睜睜看著親人決定了自以為對你最好的選擇。更頭疼的是,這些親人在此之前都未受過生死教育的訓練,就驚慌失措地得在短時間內做出重大決定。 以為插管萬能的家屬 有一名癌症婦人,有女兒、先生陪同門診,厚厚的病歷資料顯示她已治療很久。她瘦弱的身體只有35公斤;一般人都希望自己能瘦一點,但癌症患者的體重卻不能往下掉,因為研究發現,體重每下降5%,存活率便會下降30至50%。 我見她虛弱的兩手前撐、兩肩高聳、駝背往前彎,額頭微微冷汗。 這種呼吸型態是因為呼吸困難而產生的「端坐呼吸」,是心臟衰竭的末期表現,表示病人心臟已有明顯肺積水,因為身體的保護作用,端坐呼吸會比較舒服,重力能使部分血量轉移至下半身,使回流到心臟的血量減少,從而減輕肺充血的壓力。 這名病人的癌細胞轉移到肺、肝和骨頭了,又併有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就是從左心室通向主動脈的瓣膜口有狹窄現象,導致心臟的血擠壓不出去,進而造成了心臟衰竭。 單純主動脈瓣狹窄已是一種致命的疾病,有一半的病人在臨床症狀出現後2年內死亡,她已1年半了。 而且醫療紀錄告訴我,她這半年因為心臟衰竭、肺積水、呼吸衰竭,被呼吸內管插管2次,2次拔管成功。 我問病人,我可以為她做什麼嗎?病人喘到無法回答,嘴唇已經發紺,她的身體完全處在缺氧狀態,我囑咐護理師馬上在門診內緊急準備氧氣瓶,後送急診。只見她的大女兒凝重地對我說:「黃醫師,請你給她插管,我跟她說過很多次了,她不插管會活不下去的。」 這時只見婆婆用盡力氣,氣喘如牛地說:「我……不要……太……痛苦了……」她顫抖、浮現青筋的右手,空撈我的衣袖。未料她女兒用力把婆婆發紺的手指撥開,幾乎用吼的:「給我住手,妳別給我亂來!」整個診間瞬間凍結,我只得緩和氣氛,趕緊替婆婆接上氧氣。婆婆的眼神充滿惶恐,像是做錯事的小孩,不知所措。 醫師被迫以《醫師法》對抗死亡 顯然眼前又是一個「病人說了不算,家屬說了才算。」的家庭。 現實很殘酷,只要病人沒簽署或家屬未代替病人簽署DNR意願書,醫師一定要急救,否則就是違法。當強勢家屬替病人做決定,要求醫師急救到底時,也只能搶救到底,即便七孔流血、血糞四溢在床上也不能放棄。 又因《醫師法》第12條規定:「醫師診治病人時,應向病人或其家屬告知其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重點就是「應向」病人或其家屬告知其病情,這是指醫師不能只告訴病人本人,還要告知家屬,那個「或」字,使家屬和病人有同等權利。 實務上,把醫師告上法庭的都是家屬,醫師只有依法處理,才能自保安全。所以在權力結構下,醫師還是會聽家屬的比較多,病末患者的心聲經常被忽視,進入病危的他們無力抗拒家屬的決定,變成超級弱勢。過往若有強勢家屬主導,通常都預示著病人生不如死的開始。 不願放手的家人,換來雙輸 給了氧氣後,婆婆馬上被送往急診,急診醫師照例詢問病患本人要不要插管治療,婆婆當然拒絕了,因為她上個月才被插管急救過,表示非常痛苦,不想再被插管,而且胸部因胸壓導致肋骨骨折和電擊,至今還在疼痛。更痛苦的是,插管後她只能躺在床上無法言語、四肢被迫約束動彈不得、無法下床。其實婆婆的意願十分明確,她情緒相當激動。 急診醫師和在外頭等待的女兒,再度說明母親的意願,只見女兒臉色一沉:「讓我進去和我媽討論。」 只見女兒走向母親,瞪了媽媽幾秒,然後開罵:「妳是怎樣?自己命都不要,搞什麼?」 「妳懂什麼,沒有急救,妳還會活著嗎?」 「我是妳女兒,我說了算,誰敢不急救妳,妳告訴我、告訴我啊!」劈哩啪啦說完,還轉頭對醫護人員拋下一句:「你們誰不急救我媽,我就告誰!」 女兒失控的情緒,引起急救室騷動,婆婆氣到只能用她無力的手指顫抖指向女兒。 護理師馬上分成兩組人馬,一組安撫女兒的情緒,一組安慰婆婆,並把情緒激動的女兒拉出去,請志工協助安撫。 婆婆很快進入急診醫療常規,再次打藥鎮定和插呼吸管、胃管、尿管。隨著血壓下降,接下來又置入動脈導管、中央靜脈導管等。 我再度看到婆婆時,她「被完成」了所有的插管程序。對癌末病患做那麼多處置,急診醫師擔心我有意見,反覆強調有和病患本人談過,病患本身不願,但女兒暴怒堅持救到底。 我其實很能諒解急診醫師,因為若沒做,女兒肯定會告他。 婆婆早已陷入深度昏迷,再怎麼拍打她也毫無反應,也排不出尿了;血壓在3種升壓劑、強心劑使用下,依舊上不來,大腿兩側出現嚴重休克才會有的網狀紋路,鼻胃管正流血、全身逐漸出現紫斑。 善終,才是對抗死亡最大的勝利 就在這種天人交戰的時刻,急診醫師問道:「主任,要進入撤離維生系統程序嗎?」 我搖搖頭,只有急召她所有家人開家庭會議。我誠懇告知現況,未料女兒情緒似乎未穩定下來:「我才把媽媽送來急救,就說她沒救了,你們這些醫生,有沒有急救不當?這是什麼醫院!」 儘管我心想:不急救,妳要告醫護人員;急救不成,又說大家急救不當;不論怎麼樣,都是在傷害醫護專業的心。 此刻我也只能等家屬度過情緒風暴,並試著讓女兒看看媽媽辛苦的樣子。 當她看到媽媽發紫的身體時,才心生愧疚、跪在床邊:「媽……對不起,我不知急救後會讓妳七孔流血……」 我把女兒拉起,眼前婆婆已快量不到血壓了,趁女兒有懺悔之心便問:「媽媽想回家休息,因為病得太重、太累了,妳愛她,就陪著媽媽回家好嗎?」 終於,所有家人能接受事實,醫療團隊協助婆婆完成返家的所有程序。 臨床上有太多家屬拒絕死亡的案例,尤其是被強迫的急救,痛苦的是病患本人。若思及56年前婆婆誕下女兒的喜悅,對照56年後,自己臨終前女兒對著自己失控飆罵、被迫急救,於當事人又是情何以堪?於醫護人員,又多麼無奈,用「維生」來「危生」。 原文: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5/4753787?fbclid=IwAR3l3rytIdhQ2Zin7UjvtYvvvJpuXTTDQ2bHHu9P9c4mZm-GXG2iUSNQ37Q …

了解詳情
August 1, 2020

1400病人獲「在家離世」服務

1400病人獲「在家離世」服務 家屬林小姐指,父親每次進入醫院,也會感到不安及焦慮,而且因為疫情期間,醫院欠缺足夠照顧員長期照顧父親,所以與聖雅各福群會的團隊及家人商討後,決定父親以「家中離世」的形式完成生命最後階段。 對於「在家離世」與醫院離世的最大區別,她說在家中可以長間陪伴親人,不如醫院那般有限制病人探望的時間,「可以直至陪伴至父親離開」;而且在家中可以播放父親喜愛的音樂、燃點有香味的香薰及有和煦的陽光照射在父親的身上,讓父親離世前可以在一個又溫暖又舒適的環境度過剩餘的時間。 為避父親離世後為被警方當作「屍體發現案」,而被送往公眾殮房及等待解剖,在父親即將離世前,聖雅各福群會安排醫生到場簽發「死因醫學證明」及「醫學證明書」,林小姐認為這是一個欠尊嚴的對待。她形容送別父親就像「送機」一樣,親人一起站在父親的旁邊,一同道別,與他走完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原文:  https://www.singtao.ca/4456747/2020-08-31/post- 1400%e7%97%85%e4%ba%ba%e7%8d%b2%e3%80%8c%e5%9c%a8%e5%ae%b6%e9%9b%a2%e4%b8%96%e3%80%8d%e6%9c%8d%e5%8b%99/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ly 22, 2020

養生宅失敗了?專家:不想買也買不起

養生宅失敗了?專家:不想買也買不起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逾330萬人,但養生宅為何無法興盛?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表示,台灣高齡社會來臨,養生宅需求確實上升,但實際上台灣人想「在家終老」的觀念根深蒂固,加上缺乏規畫經驗,施行上有相當難度。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台灣在2018年就已邁入65歲以上老人超過14%的「高齡社會」,以當時的2378萬人口推算,就已超過330萬人,且預計在2026年將超過20%,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 郭紀子指出,「養生宅」(老人住宅),市場上目前共有「賣、租」兩大類,銷售的養生宅目前已有許多案例,主打針對高端族群,聽起來雖然美好,不過這些個案似乎還在試驗階段或者是銷售噱頭,是否會成為長者的入居新選擇,還需要再多加觀察。 「包月租屋類型的養生宅」則面臨「傳統觀念」、「錢」、「經驗不足」等問題。郭紀子解釋,台灣人認為「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多數長者傾向居家安養、在宅老化,能在熟悉的家裡終老,是許多人理想的老後生活,對於「養生宅」一詞仍相當抗拒。 此外,「養生宅」雖然提供24小時的包月租屋,但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錢。伴隨租賃模式的是長期而又昂貴的保證金,以及每個月的管理費、生活費、服務費等等,容易讓許多銀髮長者望而卻步。 郭紀子說,即使政府與民間已嗅到「養生宅」趨勢,但營運模式與傳統的快速銷售策略大不同,擔憂資金回收遙遙無期;此外,經營、長者照護、管理,多種專業開發商多數缺乏經驗,最終多數人都望之卻步。 原文: https://tw.news.yahoo.com/%E9%A4%8A%E7%94%9F%E5%AE%85%E5%A4%B1%E6%95%97%E4%BA%86-%E5%B0%88%E5%AE%B6- %E4%B8%8D%E6%83%B3%E8%B2%B7%E4%B9%9F%E8%B2%B7%E4%B8%8D%E8%B5%B7-113519205.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ly 20, 2020

退休醫生回憶沙士 心痛老人孤獨面對死亡 退休後最錯無做呢樣嘢

退休醫生回憶沙士 心痛老人孤獨面對死亡 退休後最錯無做呢樣嘢 香港爆發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今次連老人院都爆發疫情。葛量洪醫院紓緩醫學部榮譽顧問醫生沈茂光回憶,當年沙士期間,許多末期病人患上肺炎,以為是沙士被隔離,最後在沒有人探望、沒有人安慰下離去。「有幾十個這樣的病人孤獨地去世了,到今天我也覺得難以接受。」 長者未能見家人最後一面 今年64歲沈茂光醫生表示,2003年發生沙士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快速測試,只是用傳統抽血驗冠狀病毒抗體,兩周後再抽血如果抗體升4倍,就表示中了沙士。」但那時候末期病人許多時都有肺炎現象,一有肺炎就會被隔離,那時候無論家人、醫生、護士都不會隨便進入隔離病房安慰病人。 「當時我在南朗醫院工作,每日都有一、兩個末期病人送去隔離病房。家人只能和病人講電話,而許多時候病人患上肺炎等不及檢測結果,一周後就過身了,最後很多證明不是沙士。」沈醫生指對末期病人來說,死亡前的時間是最珍貴的,有甚麼願望想達成,家人的多加陪伴也很重要,但因為沙士、因為肺炎要隔離,全部都不能做,結果缺乏家人、靈性上的支持,許多末期病人都孤獨地離開,沈醫生覺得很難接受,與紓緩醫學的概念完全相反。 退休致力推廣預設醫療指示 他退休後,致力幫香港老年學會,推廣長者簽署預設醫療指示(如不入醫院在安老院過身、不做心肺復甦、不插喉、不插胃喉餵食等)一樣,有些長者可能有猶豫不會簽的,或者家人愛錫父母反對,沈醫生也會尊重,而且不簽也是一個教育過程,讓長者知道可以選擇。「我自己也想不到這預設醫療指示,對長者來說那麼重要。很多長者簽完如釋重負,多謝醫生護士社工。雖然知道未必可以實行得到(因為未立法,救護員仍然會做心肺復甦),但已盡了自己責任。」 無買醫療保險是錯誤決定 退休首要是有樓可住,這方面沈醫生早已供完樓,之前還買了單位給父母居住,但最後竟然蝕了幾十萬元離場。「因為爸爸媽媽過身後,心情欠佳,所以就蝕讓,連我個仔都話,無見過人買樓會蝕,所以我們經常教病人家屬,喪親後不要立即做重要的決定,通常都會錯的。」 至於股票,沈醫生自言買甚麼蝕甚麼。「就好像買滙豐,由百幾蚊跌到現在只有幾十蚊。」但他有買銀行年金,供3年或5年,拿到99歲,他相信這些積蓄足夠養老。「其實錢不是愈多愈好,夠用就好,不然會成為錢的奴隸。我有和兩個銀行經理討論,但他們反對。」 若說到為退休籌謀,沈醫生最失策是無買醫療保險。「我在公立醫院工作,為何要幫襯私家醫院呢?這是我以前的想法,但始終waiting time太長,我有白內障也無理由打尖,所以都是要找私家醫生做手術。」 雖然已退休,但他仍然覺得香港的醫療水平,雖不像美國尖端,但無論公立或私家醫院,水平及設備已屬高班,對大部分人來說已足夠。「不是個個都需要尖端的醫療,而且如果公立醫院服務不好,那窮人怎辦呢?所以我們努力做到有足夠的水平。」 原文:  https://wealth.hket.com/article/2700355/%E9%80%80%E4%BC%91%E9%86%AB%E7%94%9F%E5%9B%9E%E6%86%B6%E6%B2%99%E5%A3%AB%20% 20%20%E5%BF%83%E7%97%9B%E8%80%81%E4%BA%BA%E5%AD%A4%E7%8D%A8%E9%9D%A2%E5%B0%8D%E6%AD%BB%E4%BA%A1%20%20%20 %20%E9%80%80%E4%BC%91%E5%BE%8C%E6%9C%80%E9%8C%AF%E7%84%A1%E5%81%9A%E5%91%A2%E6%A8%A3%E5%98%A2?fbclid=IwAR13F_ KoUvCo_EJxPvqcGt_SP6YkMxvRU-eZapxIXzNlYnrzx73Pw-DvBco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ly 9, 2020

伊利沙伯醫院7旬翁探病妻被阻 發難打傷2名女護士

伊利沙伯醫院7旬翁探病妻被阻 發難打傷2名女護士 油麻地伊利沙伯醫院發生襲擊案。今午(8日)12時44分,一名姓袁(70歲)男子,疑趁病人開門進出病房時,他偷偷闖入病房擬探望住院的妻子,走至走廊被女護士發現,即時被阻止,雙方發生爭執。期間,有人情緒激動發難施襲,2名分別姓梁(25歲)及姓張(26歲)女護士受傷,報稱面及手部痛楚,需要到急症室睇醫生。醫院保安員報警,警員到場經初步調查後,以涉嫌普通襲擊拘捕袁,並將他帶署調查。 受疫情影響,醫管局自今年1月25日啟動「緊急應變級別」,為配合有關感染控制措施,公立醫院一直全面暫停探訪安排,而部分非急症醫院,於6月17日實施特別探訪安排,容許病人家屬預約登記探訪。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表示,醫院一個內科病房中午發生一宗懷疑襲擊醫護人員事件,2名護士受傷,院方已即時報警求助,醫院一直關注事件,重申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醫院已向受傷的職員提供所需協助,並全力協助警方調查。 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醫院管理局現已實施緊急應變級別措施,並需暫停病房探訪安排,假如病人有臨床原因會作個別恩恤考慮,希望公眾體諒。醫院會繼續與病人及其他家屬保持溝通,並為所有病人提供適切治療。 原文: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708/bkn-20200708130940555-0708_00822_001.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ne 12, 2020

以家為本 認知障礙評估及支援計劃

以家為本 認知障礙評估及支援計劃 贊助:香港公益金 本計劃旨在提升社區人士關注 / 認識認知障礙症及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及早識別認知障礙症及轉介;支援認知障礙症長者及其照顧者,延緩患者認知退化及減輕照顧者壓力。   計劃服務形式認知障礙評估服務、照顧策劃服務、照顧者訓練、照顧者互助小組、快速檢測、社區教育、關懷專線   認知障礙評估服務: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認知障礙症照顧策劃師或相關訓練人員,通過國際認可工具為有認知障礙症徵狀人士進行詳細評估,促進及早介入。   服務內容●專業評估(一次)●評估報告●與長者/照顧者講解評估結果●資源介紹或轉介(如需要)   服務對象●65歲或以上;●未被醫生診斷為患上認知障礙症的人士;及●出現認知障礙症早期徵狀的人士。 * 領取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人士優先,詳情請向本會查詢 * 照顧者需陪同出席   認知障礙照顧策劃服務:由認知障礙症照顧策劃師或相關訓練人員全面評估照顧者需要,協助照顧者訂立目標及有系統地面對照顧上挑戰。   服務內容●認識認知障礙症、適應轉變、察覺危機、環境安排、病徵處理、認知訓練、長遠照護、情緒支援、壓力處理及社區資源介紹   服務對象●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領取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人士優先,詳情請向本會查詢   認知障礙照顧者訓練: 共6節,由認知障礙症照顧策劃師或相關訓練人員帶領,提昇照顧者能力及減輕壓力。   服務對象●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   認知障礙照顧者互助小組: 約2個月一次   服務內容●情緒支援●照顧技巧分享   服務對象●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   認知障礙快速檢測:由受訓義工外展接觸長者,檢測長者有否認知障礙症徵狀,鼓勵有需要長者接受認知障礙症評估。   服務對象●65歲或以上人士   認知障礙關懷專線 2793 …

了解詳情
June 4, 2020

當我被約束二小時之後,我覺得我「不是人」……談談約束會帶來的身心壓力

當我被約束二小時之後,我覺得我「不是人」……談談約束會帶來的身心壓力 「不是人」、「生不如死」是我在手腳被約束起來二個小時後,腦中出現的字句。 5月份參加了自立支援研習營,其中最重要的重頭戲是「約束體驗」。中午吃完飯後,老師發給每個學員一個眼罩、一雙免洗襪子。在我們還沒有意會過來的時候,老師說:「大家選一個位置坐好,扶手椅、地墊、床……都可以。然後把眼罩戴上,襪子套在手上。」 我動作有點慢,正當所有同學都幾乎已經選好位置,或坐或躺的時候,我還在張望不知道要選哪裡。餘光一瞄,發現教室中央的病床沒人選。「躺床不是最舒服嗎?賺到了。」我想。於是就很自在地躺到床上,戴上眼罩,手上套上襪子。 沒想到老師走過來,嘆了口氣:「朱醫師你選床喔,唉,等等你就知道了。」 戴上眼罩什麼都看不見,我聽到透明膠帶不停被撕開的聲音,那聲音離我愈來愈近,有點緊張。終於,老師來到我的床邊,用透明膠帶把我的雙腳交纏綁在一起。雙手戴上醫院常見的乒乓球手套,分別綁在左右的床欄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整間教室靜悄悄,我動彈不得,就這樣很彆扭的躺在那裏。 恐怖的約束體驗 前10分鐘感覺挺輕鬆的,我還在想著晚餐要吃什麼。但是慢慢發現,愈來愈不舒服。首先是熱、好熱。因為不能動,所以背部與床接觸的地方無法散熱,這股熱氣傳到全身,愈來愈燥熱,身體就很想扭動,卻無法移動半分。沒多久,全身都汗濕了。過了半小時,開始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因為幾乎都維持同一個固定姿勢不動,不麻才怪呢。再來,因為整個身體平貼在床上無法彎曲,胃、腰、屁股都很痛,那時我才明白,為什麼老師對我嘆了一口氣。因為不能動,身體各處的感官都變得敏銳。「口好渴」的感覺大約在40分鐘後出現,但是也沒辦法去拿水,很痛苦。平時明明一二個小時不喝水也不會覺得怎樣,為什麼現在變得這麼難受呢?除了身體上的不舒服,心理的煎熬更難以克服。「不知道還有多久才會結束」的恐怖感覺會一直襲來,只能祈禱趕快結束。不知過了多久,開始聽到一點聲音,心中出現興奮的感覺:「哈,要結束了吧。」但我錯了,老師開始用收音機,很大聲的播放「佛經」、「神父佈道」、「老歌」。我平常很喜歡聽音樂,也不排斥聽不同的音樂類型。但是以當時眼睛看不到,聽覺很敏銳的狀態下來說,那些不習慣又大聲的音樂簡直是魔音穿腦「快關掉!」我想說卻也說不出口,因為我知道,那就是照顧現場真實的樣貌。我想起前幾年去探訪家中的一個因為中風而長期住在護理之家的長輩,電梯門一打開,聽見護理站的姊姊們用收音機把音樂開得好大聲,正在聽流行音樂頻道。走到長輩床邊,照顧長輩的外籍看護也正在用手機聽印尼音樂……我忽然很可以體會那個長輩的感受,應該也是覺得,魔音穿腦。 我們永遠不會問他們,「你想聽什麼?」、「會太吵嗎?」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無法回答,於是就只能接受我們給他們的。 不知又過了多久,感覺到自己的意志愈來愈消沉,自己快不見了甚至有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這時候,工作人員會時不時地撞一下你的床,會突然把我嚇醒,很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不知道下一次他什麼時候又會撞到我的床。我開始覺得歉疚,因為自己有時去查房的時候,也會因為走很快,不小心撞到某個病人的床。「阿真抱歉」、「應該還好吧」、「撞到一下下而已」可能是那時自己給自己的藉口。 老師們開始「不小心」把筷子、鍋子掉到地上,發出很大的聲音,也令人很不舒服。「搞什麼東西,你不要這樣不小心拉!」「我又不是故意的,它就掉了阿!」老師們很大聲地說話、吵架,那樣不安的氣氛加深了我的痛苦。更絕的是,老師們開始把水滴在耳朵旁邊、脖子上,小水滴慢慢流下來……好癢,可是又沒辦法抓。我全身扭動,這簡直是酷刑。 「應該已經二個多小時了……快結束了吧」正當我的意志已經慢慢要被擊潰的時候,老師們卻還沒結束,走過來很溫柔的說:「不要著涼了,感冒的話我們會被你兒子念耶,來,被子要蓋好喔。」我已經很熱了,老師又把厚厚的被子蓋在身上,然後,把冷氣關掉…… 「生不如死」是那時唯一的想法。 終於,課程結束了。老師把我的手腳鬆開,露出一點「不好意思」的笑容。儘管身體輕鬆了,我的心情卻開心不起來。我想到我年輕時照顧過的病人,他們有沒有被約束過?我有很認真地看待給他們的約束嗎?我有用盡一切努力讓他們不要被約束嗎? 我想起已經去世的父親,他在生病的過程中有被約束過嗎…… 一直到下課,我還在想這些事情。 被約束的阿嬤 「約束」這件事情非常常見,無論是在急性醫療或長期照顧中。過了幾個禮拜,我去看一個安寧會診。77歲阿嬤,以前有中風,乳癌末期。這幾個月身體愈來愈差,愈來愈吃不下,常常嗆咳,所以這次又有吸入性肺炎。家人決定要幫媽媽放鼻胃管,先補充營養。 外籍看護和女兒在床邊陪伴。我去看的時候,阿嬤剛被放了鼻胃管,應該是因為意識不是很清楚,她會不自主地去拔管子。於是雙手被上了兵乓球手套,分別綁在二邊的床欄上。 我問阿嬤:「還好嗎?」阿嬤就開始哭。一直哭。女兒有點手足無措。 「很難受喔?」我對阿嬤說。 阿嬤邊哭,斷斷續續地說:「把管子拿掉,好不好?」說著,就試圖用手去摸管子,但是她做不到,兵乓球手套忠實地發揮著它的作用。 我看著那雙綠色的手套,跟幾周前我戴的手套長得一模一樣,只有顏色不同,我想起我當時的感受。於是跟阿嬤說:「阿嬤,那我們把手套拿掉,好不好?」阿嬤突然猛點頭。我轉頭對外籍看護說:「妳在旁邊的時候,可以幫忙看著阿嬤,讓她不要拔管子,就不用戴手套了。如果妳真的有事要離開,再把手套暫時戴起來。阿嬤睡覺的時候,也不用戴。」看護點點頭。 我站在床邊,將手套一個一個鬆開,阿嬤的哭聲暫停下來。 那天下班的時候,天氣放晴了,我回想起醫學院的訓練。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學過化學性約束,也就是如何使用藥物讓病人鎮靜睡著,可以配合我們的治療。我們也學過物理性約束,學習何時應該要上手套,把病人四肢綁起來的各種方法,各種道具。但是卻沒有一門課,教我們如何把病人的約束解開,把手套脫掉。老實說,在床邊脫掉病人的手套,看起來實在不像是一個醫師會做的事。 但是那天下班離開醫院的時候,我覺得我離心中的那個醫師,又近了一點點。 (作者為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原文:  http://www.weiminchu.com/2020/06/blog-post.html?fbclid=IwAR3he9jN4AV6jGlsL-PKhENxYa9sVfOeDPxNeq9EUaUQIgo_YBz_ro4lBDg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y 26, 2020

醫療費花逾15億 家居設護理團隊

醫療費花逾15億 家居設護理團隊 【本報訊】賭王何鴻燊在二○○九年七月在四太梁安琪家中跌倒入院後,因各種身體健康問題,常出入醫院治療及休養,至今十一年來醫療費用耗資逾十五億港元,單是今年一月入住養和醫院深切治療部至今,醫藥費已花費三億港元!有指天文數字的醫療費,是由何鴻燊自付。 高薪聘ICU護士長 為賭王的健康着想,以及有更全面的照顧,除了賭王入住的都是頂級病房外,即使返家休息,都有具豐富專業經驗、由至少七人包括護士及物理治療師等組成的護理隊伍,廿四小時貼身照顧。何家高薪聘請的護理人員,需要有五年以上的看護資歷,當中更有是深切治療部的護士長,除了有專業資歷外,家庭背景也是考慮聘用的條件之一,如已婚或有子女最適合。至於賭王休養的居所,也要配備相關醫療設備,以配合平日護理工作,添置設備花費至少二千萬港元。 原文: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526/mobile/odn-20200526-0526_00176_003.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y 12, 2020

醫材產業新兵報到 英華達翻轉居家醫療使用體驗

醫材產業新兵報到 英華達翻轉居家醫療使用體驗 不僅是防疫期間大家儘量減少出入醫院的次數,因而讓醫院人流減少30~40%,在非疫情期間,也有不少居家醫療與健康照護的需求。然而,為了滿足醫療產業最強調的安全與有效兩大核心,英華達副總經理曾慶安與團隊希望藉由從2016年底開始切入的全方位居家量測系統「全家寶」,從血糖、尿酸、總膽固醇、心電圖、血壓等五大項指標來服務在宅醫療。 沒有螢幕的血壓量測 更能提升使用者體驗 曾慶安謙虛地表示,目前英華達在健康醫療產業仍是新兵,許多事物都還在學習嘗試階段,不過在儀器上卻有大膽的設計。全家寶打破傳統設計,因為儀器上「沒有螢幕」。 過去大家都用過傳統的血壓計,上面有大大的按紐與醒目的數據,然而,很多時候量完,也就結束了,數據並沒有整合與分析,也因此,希望藉由輕巧且各組之間能夠磁吸的方式,將硬體與軟體都真的「整合」在一起。少掉螢幕,則是用App來取代,使用者量完後,系統自動上傳數據至與AWS合作的雲端空間,也能填補傳統手抄紀錄漏抄與抄錯的缺點。 醫療產業也是「資」、「量」必較 在宅醫療物聯網設備的B2B與B2C銷售上,曾慶安坦言,「其實全家寶2019年底甫上市,到現在僅約莫3~4個月的時間」,其實銷量都符合起初預期。智慧醫療產業,當然勢必要在「資」「量」上計較,而這計較的「量」,則是從全家寶健健寶電子血壓計、全家寶清清寶血糖/總膽固醇/尿酸監測系統、全家寶強強寶心電圖機上收集而來的「大量」醫療「資料」大數據。 包括前臺終端使用者的App介面以外,後臺的數據系統「全家寶健康管理平台」則提供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個管師使用,能夠提供「一對多的健康管理服務」,追蹤上百位與千位的病人。目前有2種應用方法:一種兩個畫面、一種加上平板。在大型醫院的應用上,有些能夠對接全家寶的數據內容與醫院資訊系統,讓讓醫師看一個畫面即可;若是在一些小型醫院和診所,則協助醫師外接一個平板,增加檢視的靈活度,也讓醫師能夠瞭解病人在醫院以外的平日身體健康狀況。 醫師的需求不僅是精準量測 更幫助長期關懷與評估治療成效 在與醫院合作的經驗上,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提供更加客製化的設計,像是在家中量完血壓後,App端要記錄是否服藥;或說也要提供紀錄連續服用A款藥,3個月內的降血壓效果與變化趨勢分析。如此一來都能夠協助醫師有更綜合的判斷且調整藥物與劑量,最終真正能解決臨床的需求。 英業達於2000年成立子公司英華達,而英華達從2016年底~2019年,耗時3年研發的全家寶系統,也在2019年7~12月陸續拿到台灣衛生福利部醫療器材二類醫材的許可證。 目前全家寶在B2B與B2B2C兩方面都有若干合作,在B2B端與苗栗為恭醫院、竹山秀傳醫院合作;B2B2C則與傳統藥局、醫材通路合作,也在網路有行銷活動,協助增加線下實體通路客流量。曾慶安希望藉由軟硬整合、前後臺病用的系統概念,在科技輔助醫療的時代,幫助醫師掌握更多數據,增加醫療的更多可能。 原文: shorturl.at/fsvxU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y 9, 2020

病危遇上隔離 最後一程多波折 

病危遇上隔離 最後一程多波折  【明報專訊】呼出最後一口氣,黃老太在女兒黃雪勵(Suki)、孫女Coco等親人簇擁下離世,享年93歲。病房外的城門河景色秀麗依然,綠草、藍天、鳥語、花香,似是為媽媽來一場愉快的告別禮。 「疫情令這場抗癌仗,難打了很多。」Suki強忍淚水道,話裏攙雜了對媽媽的愛護、不捨、歉疚。 醫院停探病 孤獨媽媽失鬥志 2月初,疫情蔓延全港的同時,Suki帶嘔吐不止的媽媽求醫。醫生診斷為膽囊癌,已屆末期。媽媽性格一向積極,劈頭就問醫生,有手術做嗎? 「可惜她年紀太大,受不了標靶藥或化療藥,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作紓緩治療。」Suki怕媽媽無心抗病,只敢對媽媽說是「病變」,半句不提「癌」字。Suki有心理準備,8年前媽媽抗癌成功的經歷未必重演,卻沒預計這次經歷如此令人心痛。 疫情當前,公立醫院不許探病,黃老太入院前後17天,只靠電話與親人聯絡。單憑聲音,Suki也感到媽媽鬥志每日「跌watt」:「舊時探病,我們會在上下午探病時段共4小時陪媽媽,亦會等醫生來,問清楚病情。這次探不了病,起初她聲線還算開朗,會匯報『我有嘔吖,插了鼻喉,食了東西』等,後來把聲愈來愈dup,最後甚至不願談電話。」 Suki形容,媽媽叫天不應,叫地不聞──想向女兒談病情,礙於表達能力,說得不清不楚;家人主動致電護士,詢問母親近况,也轉達她有多痛多辛苦,護士總是答得籠統;請求醫生致電家屬,也要向護士重複兩三次才受理。有兩次,媽媽在電話告訴Suki,「我想死,好辛苦,我叫醫生打支針同我壽終正寢啦」。Suki傷心不已,卻愛莫能助。 轉移寧養中心 慶祝最後母親節 隨着媽媽身心健康每况愈下,Suki開始接洽提供寧養服務的院舍,好讓媽媽轉移至家屬可陪伴的地方,有尊嚴地走畢人生最後一程。「問過靈實醫院,院方說病人要隔離14天才可入住,我說媽媽等不了。後來找到賽馬會善寧之家,只要求媽媽做肺炎快速測試,(若呈陰性)便可直接入住。」善寧之家位處沙田亞公角山腰,景色開揚,更容許家屬全天候陪伴,24小時有醫護在場,Suki慶幸媽媽能夠及時入住,「(這種服務)平時都需要,更何况疫情呢?」 在院舍的獨立房內,除了病牀,還設有梳化牀讓一名家人可陪伴過夜,Suki和姊姊每天輪流照顧媽媽,閒時便用輪椅推媽媽到花園散心看海,或透過視訊,讓她與遠在美國的半歲曾孫、或廣州舊街坊話別。媽媽逐漸回復樂天本色,但奈何病情終會走下坡。4月29日下午,媽媽病情急轉直下,「人人握着她的手,叫她放鬆,她闔起眼,脈搏弱了,大家知道是時候」。 回頭看這57年母女關係,Suki慶幸去年三婆孫坐過郵輪到訪沖繩;正攻讀護理學的女兒Coco縱未畢業,亦穿過護士服與婆婆合照;Suki更是常伴母親左右,一周總有3天一同飲茶。母親的開朗性格,傳給了Suki,也傳給了Coco。 「咁啱我生女時,佢就剛退休,幫我湊女湊足7年,我哋日日都打電話畀佢。女兒會問婆婆點吖,有無打牌,有無同你老友記飲茶,家電話永遠都無人聽。」Suki一面說一面哭。 伴着母親的時光,女兒永遠嫌不夠。「遺憾沒讓你享什麼福,遺憾疫情爆發後不能和你飲茶;遺憾這病發現得太遲……」慶幸媽媽離世前一周,一家人提早帶同蛋糕與媽媽慶祝母親節,當天狀態勞累的黃老太,聽見兒孫祝她「母親節快樂」,也點頭示意,「往年她會對我說,你也是呢。今年只剩我和女兒慶祝,但我們仍然會對天說聲,母親節快樂」! 原文: shorturl.at/dmwPS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y 4, 2020

面對死亡,我們該學會什麼?ICU重症醫師陳志金:想做的事別等到以後

面對死亡,我們該學會什麼?ICU重症醫師陳志金:想做的事別等到以後 編按:家人過世了,心裡總是有懊悔和自責?早知道勸他別太累,早知道那天別出門,早知道多盡孝……太多的「早知道」,常拖著人的一生。被粉絲暱稱為「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學中心ICU(加護病房)主治醫師陳志金,投入重症醫療、看過無數生命消逝的經驗給的勸告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 「讓醫師生氣,就是在跟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過不去。就像車子開在高速公路上,乘客會想跟司機吵架嗎?」 「喜歡關說、走後門的VIP,不只干擾醫療人員、浪費醫療資源,而且對自己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護理師愛喝珍奶,不是上班太閒還可以訂飲料,而是忙到沒時間好好吃正餐。」 這些幽默、犀利卻又不失溫暖的文字,都出自在奇美醫院加護病房(ICU)擔任主治醫師的陳志金之手。投入重症醫學領域18年,他不只在醫療現場搶救病危患者,更像一個傳教士,致力於促進醫病溝通、宣導正確醫療觀念,也為醫護人員的權益發聲。「醫病、醫人更醫心」,是許多同業對他的評價。 走過SARS,決心投入重症醫療 2003年SARS爆發時,陳志金是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的總醫師。因為SARS重症的肺部感染、呼吸道症狀等大多屬於胸腔科範疇,當台大醫院因為收治SARS病人一度關閉急診、非緊急手術暫停時,院內只剩胸腔科和感染科留守維持運作。 一個人要活著,呼吸和心跳是最重要的。在搶救生命、和死神拔河的重症醫療領域中,不少ICU醫師都是出身胸腔內科背景,陳志金在SARS期間,親眼目睹病患甚至是醫護人員隨時面臨生死交關的無常,也讓他萌生了投入重症醫學的想法。 「重症醫療就像是鬼門關前的守門員,是醫療手段的最後一道防線。」除了休假日之外,必須24小時on call(即使在假日,也可能因為緊急狀況而被call回醫院)的重症醫師,多年來陳志金的口袋裡隨時放著一張摺得小小的A4紙,上面記載著ICU病房裡所有病人目前的病況、注意事項,以備不時之需。 醫病共享決策,減少後悔的可能 投入重症醫療至今已有18年,陳志金說,在加護病房,無論再如何努力,平均10個病人裡會有2個人救不回來,「但這個20%的機率,對於失去親人的家屬來說,就是全部。」 面對失去至親的痛,如何盡可能減輕家屬的遺憾和悲傷?陳志金多年來提倡「醫病共享決策」的觀念,從病人送入加護病房開始,病患、醫護人員和家屬,就是在同一條船上一起努力的夥伴。 「過去醫生會問你『要不要做』某治療,你的選擇只有Yes or No;現在我們列出可能的幾種治療選項、明確告知不同方案可能會有的優缺點,並且先了解患者的『MVP』:What Matters(在乎什麼)、Value(價值觀)、Preference(喜好),這都有助醫師和家屬作出決定。」陳志金說。 此外,在ICU加護病房,最常遇見的抉擇之一,就是是否要做氣切、插管維持生命徵象,或是要拔管放手。「這時候如果患者本人已經臥床昏迷無法表達,家屬之間就可能產生衝突。」 陳志金觀察到,在家屬當中常會有一位個性特別強勢,習慣代表其他人主導意見,或是擔任和醫師溝通的「發言人」。陳志金的作法是:透過匿名線上問卷調查,了解每個家屬內心真正的想法,「如果講話比較沒分量的,醫師就會適時地幫他『代言』一下,盡可能在每個人(包括患者)的意願當中取得平衡點。」 當生命無法挽回時,就不要再去想原因了 當盡一切努力,仍然無法挽回病人生命的艱難時刻,陳志金的一句名言是:「救病人,也要救家屬。」 陳志金的母親在他17歲時就因病離世,讓他對家屬失去至親的傷痛,更能感同身受。小時他家境困苦,體弱多病的母親等了2年,還是晚了一步,在手術前一天病逝。 當時陳志金因為參加重要考試,想著隔天再去看媽媽,卻就這樣錯過了最後一面,始終是他心裡最大的遺憾。「當年我想找出母親離開的原因才立志從醫,直到我真正投入醫療領域,才知道很多時候,有些病人不是想救就能救得了。」陳志金感慨地說。 他說,很多原本身體健康,卻一夕間突然倒下的病人,家人第一時間心情上無法接受,總想要歸結一個原因:是不是因為昨天吃了什麼?/是不是因為早上跟他吵了一架?/早知道我今天就應該去看他…… 面對陷入自責和悔恨的家屬,陳志金看在眼裡,說明病情時便特別補上一句:「很多心血管或腦損傷的疾病,事前都沒有預兆,也很難預防,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就不要再想是什麼原因。」 有一次他把這個觀念在臉書上分享,一個粉絲就私訊他說:「醫師謝謝你,因為這番話,讓我藏在心裡幾十年的糾結終於解開了,不再覺得是我害死了爸爸。」 「追究責任對於病情沒有幫助,只會讓一個人更難受,甚至可能一輩子走不出來。」陳志金更鼓勵家屬們在親人臨終時,盡量完成他的心願,並完成「四道」: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 「很多大半輩子形同陌路、甚至像仇人的家人,最後是在病榻前和解的。」陳志金說。 團隊之間,也需互信與尊重 不只是醫病關係,朝夕相處的醫護同仁,同樣需要團隊合作的信任和默契。 陳志金在2005年來到南部重症醫療最具規模的奇美醫院,習慣了台大醫院的豐富資源和人力,他也曾經歷一段適應磨合期。 「最初我出於求好心切的壓力,對於醫院裡很多事情都看不慣,然後會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當時陳志金經常會在員工留言板上批評院內事務,他開玩笑形容,自己以前就是「機車行老闆」,甚至有護理師因為覺得他太「難搞」,刻意排開出勤時段,避免接觸。 後來陳志金參與「醫療資源團隊合作」(TRM)的種子教師培訓,才讓他學習到如何團隊合作的溝通技巧。「就像是在飛機上,氧氣罩一定要自己先戴好,才可以去幫忙別人。工作氣氛如果不好,那也會影響到團隊的工作狀況。」 愛要及時!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別等到以後 即使是身經百戰的重症專科醫師,多年來看遍無數來到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有人幸運康復、也有人就此告別人世。面對生命的脆弱和渺小,陳志金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 「對於沒能救回來的病人,當然也是會難過啊。以前我會用吃來抒發壓力,但這就對身體不太好(笑),現在我除了盡量空出時間運動,另一個方式就是在臉書上寫文章。」 除了抒發自己的心情,也因為想分享更多正向的醫病溝通和醫療觀念。近年陳志金在臉書寫下自己和ICU醫療現場的的點點滴滴,如今已經是擁有16萬粉絲的「網紅」醫師。 「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個轉念。寫下這些故事,若是有同樣遭遇的人看到了,或許就是可以幫助他們走出來的契機。」親人離世固然椎心,但在人生終點,如果可以盡量滿足當事人的最後願望,甚至讓家人因此重新凝聚感情,往後回憶起來也許就不會只有傷心,也可以有歡笑。 「還是那句老話:愛要及時。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別再等到以後,現在就可以完成。」在生死懸於一線的重症醫療現場,「愛」仍然是最有效的處方。 …

了解詳情
May 1, 2020

平安鐘不只應急 疫情期間代取藥又派口罩

平安鐘不只應急 疫情期間代取藥又派口罩 對於獨居長者來說,習慣了自己一人生活,一旦在家中出現緊急狀況也不知道可找誰求援。透過話筒,雖看不見真人,但是透過聲音感受到「人氣」,遇上突發事件也不致太過徬徨。 相信不少人多少也曾聽聞過「平安鐘」的服務,當長者有需要時,只要手按一下平安鐘,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能立即聯絡到相關的服務專員,而且,並不限於「救命」時才能使用。時移世易,「平安鐘」再不是一通電話般簡單,更加入了許多新的照顧支援服務,包括專人陪診、上門照顧,也有社工及輔導人員提供情緒輔導等。 提供平安鐘服務的長者安居協會於1996年成立,是一間非牟利團體。長者安居協會表示,過去接到的求助個案主要屬緊急支援,或涉及其他日常生活相關查詢,大約一成須立即召喚救護車送院,其餘九成個案則涉及長者日常需要,包括交通、天氣狀況,甚至是家居清潔方法等。假如是有關情緒或健康狀況的查詢,協會註冊護士及社工團隊便會提供相應的跟進工作。 「你好!這裏是一線通平安鐘服務……」「一線通平安鐘」服務熱線中心的服務關顧員不會覺得自己只是個接線生,隔着話筒與長者建立起深厚關係。長者與關顧員之間,不是單向的關係,也不是只有一方不斷給予的關係,關顧員解答長者的查詢,長者也會主動致電關顧員聊天慰問。 聽得多來自自住長者的電話,自然了解並理解他們在社區生活的困難。長者安居協會發言人表示,要做到「居家安老」,社區支援網絡相當重要,因為有些長者不擅表達,即使面對困難,也會擔心妨礙子女工作、害怕成為別人負膽而不向外求助,寧願自己一個人處理。是故,支援網絡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更為重要,協會建議,作為親人或者鄰舍,應多主動關注與關心身邊長者,與他們傾談,以了解他們各方面的需要,令他們感受到被重視,特別是在這段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 「一線通平安鐘」早前公布,由去年7月1日至今年2月18日,該服務熱線中心共接獲逾千宗的新求助個案,較前年同期增加16%。在這些新個案當中,有近一半的個案需要進一步的情緒支援,更有87宗個案有自殺風險,較前年同期大幅增加85%。長者或因防疫,須留守家中,暫停或取消聚會活動,因而產生孤獨感,或留意到關於疫情的資訊時感到恐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1月底起,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已暫停開放,不少上門的家居照顧服務也隨之暫停或只提供有限度的服務。原來讓長者消遣打發時間的地方關閉,長者也因為害怕外出會染病,便留守家中,長期沒與人交往接觸,久而久之便會形成孤獨感。再加上疫情資訊氾濫,種種因素累積起來,便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 因為疫情,市面的口罩及清潔用品一度出現短缺,當時便有電視台訪問過一位老伯,他聲淚俱下地表示沒有口罩使用。 代取藥贈口罩清潔用品 曾有一名患有高血壓的獨居婆婆致電求助,說自己曾清晨出門輪候購買口罩不果,情況最差時,家中只餘下一個已多次重複使用的口罩,更將那些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口罩清洗後重用。適逢家中藥物分量只餘數天,本來已到取藥日子,但因為害怕外出感染病毒,長者不敢到診所取藥。長者接收資訊途徑比其他人少,所以,面對疫症,往往顯得手足無措。因為自我感覺身體狀況比其他人差,在防疫物資不足的情況下,恐懼感便油然而生。 在接到求助後,服務團隊立即送贈口罩、消毒洗手液等防疫物資予該名婆婆,並聯絡診所由協會代取藥物,解決了婆婆的緊急需求。這位婆婆的事情不是個別事件,協會表示最近有關防疫物資、覆診或取藥改期的查詢、情緒支援,以及涉家庭糾紛的求助個案有上升的趨勢。因應疫情,協會更特別推行「攜手抗疫.傳送平安」行動,主動致電了解長者最近身體狀況,覆診及藥物存量等,特別是傷殘、獨居及長期病患的一群。 原文:  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467281/%E5%B1%85%E5%AE%B6%E5%AE%89%E8%80%81-%E5%9B%9B-%E5%B9%B3%E5%AE%89%E9%90%98%E4%B8%8D%E5%8F%AA%E6%87%89%E6%80%A5-%E7%96%AB%E6%83%85%E6%9C%9F%E9%96%93%E4%BB%A3%E5%8F%96%E8%97%A5%E5%8F%88%E6%B4%BE%E5%8F%A3%E7%BD%A9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y 1, 2020

窮人為糊口晝夜工作 社工:有錢便可安老

窮人為糊口晝夜工作 社工:有錢便可安老 「你有錢可以去上興趣班,甚至可以請私人看護上門照顧。但窮人呢?可能在為自己的生活每日奔波─這是在香港生存的悲劇。」在地區長者中心工作的社工阿如(化名)這樣說道。 不是每個人都有可觀的養老金,我們最終回歸到一個問題: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為老年準備周詳的財政計劃?包括計算自己的強積金足不足夠數十年的零收入生活,或者是預計自己患上的長期疾病要不要很龐大的開支。但計劃是計劃,有多少人真可以掌握得到?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長者》(下稱《報告》),有近13萬長者選擇在退休後仍然工作,較2011年及2006年的65,888人及59,746人大增一倍。 從照顧到被照顧 沒有選擇  「無錢又不健康是GG(完蛋)的,他們連排(輪候)什麼服務都不知道;但如果是有錢,身體不太健康的是沒有(前者)這麼灰、這麼絕望,因為有錢便等於他們有資源向外求助。」—阿如  「窮的老人家是不會有心情去中心參加活動,會情願出去做兼職賺多個錢,不會(在長者中心)學self-care(自我照料)、學煲湯水。這些對他們來說,是很奢侈的。但對富貴長者來說,65歲便準時退休,有仔女有層樓,有空便參加興趣班、四圍旅行。」阿如接着說:「無錢又不健康是GG(完蛋)的,他們連排(輪候)什麼服務都不知道;但如果是有錢,身體不太健康的是沒有(前者)這麼灰、這麼絕望,因為有錢便等於他們有資源向外求助。」 寥寥數語,聽得到阿如的感受之深,因為她所工作的長者中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中產家庭,日常的經歷讓她更理解富有與貧窮老人之間的鴻溝─兩者對「安老」定義的理解也截然不同。基層長者每天求的只是三餐溫飽,依靠自己照顧自己;但有經濟能力的,每天想的是今天去做什麼,要由誰來照顧自己。 對老人家來說,最難接受的或許不是身體機能的衰退,而是失去選擇的權利。他們會覺得入住安老院舍像被囚禁般,不能自由出入,但在家安老也有這樣的煩惱。阿如工作的長者中心也是社區照顧服務相當重要的一環,長者可在中心打發時間及接受不同能力的訓練。阿如主要負責輔導工作,不論是對長者還是對照顧者。所以,她常常聽到來自雙方的牢騷。 有經濟能力的家庭都會聘請外傭照顧長者,不過,阿如看到的是長者的抗拒與不安。她解釋,不少長者首要害怕的是言語不通,對他們來說是,「多了一個不是自己子女的人在家,又要一起住,又會幫自己沖涼。」接受這樣的新事物需要時間,而外傭又有可能因為合約問題而兩年轉一次,長者要不斷適應。 照顧者認為「這個年紀需要照顧是正常」,但在長者角度並不是如此,「以前,一人照顧全家,現在跌一跌、記性差了點,便要人照顧,像24小時被監視般。他們習慣壓抑心中的不滿,不對子女說。」對不少長者來說,還需要突破一個心理關口:過去是照顧者,今天成為被照顧者,是別人肩上的負擔。這種轉變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也瓦解了他們過去對自我的認同。 以日間護理中心為例,子女覺得父母可以有時間到日間中心參加活動及認識朋友;但不少長者覺得這如同上學的生活,既不感到有趣,更覺得時時有人監視自己的一舉一動。阿如笑說,上述事情都相當「詭秘」,在於一方以為是對另一方有益處,而另一方卻不太領情。它們更突顯出,被照顧的人其實沒有權利去選擇自己被照顧的方式。 安老照顧服務人手不足是老問題,社署曾聯同社會服務聯會在2017年第三季進行調查,發現個人照顧工作員、家務助理員及院舍服務員職級的空缺率分別為18.0%、18.8%及15.8%。政府於2018/19年度增撥經常性開支約3.52億元,為提供相關服務的機構提供額外資源,以增加個人照顧工作員、家務助理員及院舍服務員的薪酬,以便吸引更多人入行。然而,相關人員的平均薪酬雖增加8%至11%不等,但於2019年1月時仍錄得19%的空缺率,較2017年未調整薪酬時上升。 加名額不加人手 前線受累 阿如聽過有獲安排家居照顧服務的長者,只能編配得到三個月一次的清潔服務。如果長者真的有活動障礙,便不能爬高爬低打掃,三個月這個時間已經足夠令家居覆滿厚厚的灰塵。她說,政府解決輪候人數的方法根本不能對症下藥,即使增加再多的名額,現實是人手不足,加名額只是令「條數靚一點」,但前線便做到累死」。「除非你家境很好,可以請保健員上門做運動,老人家覺得fun(有趣)。不然的話,現在的家居照顧服務只有送飯、陪診及復康等基本項目。你叫前線一併照顧長者的情緒?但這個行業長期不夠人,沒有人想入行,因為它屬厭惡性工作。(那麼加名額有用嗎?)提供服務的機構請不到人,也做不到,最後是苦了原來的同事,最後做得好不好,是看那個同事是否願意投放自己的時間。」 「政府擴闊醫療卡、長者卡─老人家是很開心很感激的,但對我來說很矛盾,因為這些是政府早應做(但遲遲不做)。(政府)真的很好嗎?」阿如接着說,「醫療券多了是好事的,但他們不會想到的是,這本應是政府要提供的(醫療服務),為什麼到最後是要給錢你自己去處理呢?又像(安老院)買位*般,為何不可以是,將私人院舍變回做資助院舍呢?」  社會福利署自1998年起推行「改善買位計劃」,向私營安老院購買宿位,在改善員工比例和人均面積標準、提高私營安老院的服務水平的同時,亦提供更多資助宿位,以縮短長者輪候入住資助護理安老院的時間。在現實中,基層與富有長者的安老生活絕不一樣。 政府常說,希望長者「老有所屬、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聽起來動聽,但現實是不少長者仍然為生活奔波,在長長的輪候服務隊伍中繼續等待。「安老」是希望長者「安享晚年」,但在香港,這是不可即的夢嗎? 原文: shorturl.at/qrF58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pril 30, 2020

怕住老人院被虐 八旬夫婦:只想在家終老

怕住老人院被虐 八旬夫婦:只想在家終老 「如果生老病死是一堂生命課,華人社會往往只修了『生』的學分。」著名作家龍應台這樣說過,她在發現母親失智時,決定放下手上工作,好好陪伴那時已93歲的母親過活。 台灣社會以「三等老人」形容一群在家「等看電視、等吃飯和等孩子回家」的長者,在「等候」的同時,他們也不知不覺間成為被社會忽視、地位低下的一群—雖然政府聲稱已投撥了不少資源在安老福利上。當然,這不只是發生在台灣,還有許許多多正在經歷人口老化的城市,包括香港。 雖然如此,「家」還是不少長者希望安老的地方,因為,家終歸是家,是自己辛苦工作多年換來的磚頭,一桌一椅都是自己數十年每天相對的物件。即使在家無所事事,也比起在老人院過得自在。「我想在家終老,可以嗎?」 龔伯伯與龔婆婆今年89歲了,兩人與六十多歲的兒子一起住在二百多呎的房子。 海葵與小丑魚二人共生,他們身體上的缺陷剛好互相填補,誰在人生路先走一步,另一人都難以繼續生活下去。他摺被單,她看電視——不,準確來說,她是聽電視;伯伯說她眼睛不好,只能夠隱約看到影像。她看不見,他提醒眼前有障礙物;他記性不好,她提醒他是時候服藥;她跌倒,他扶住。 故此,他們總是在一起的,坐是要一起坐,站也是要一起站。 說起身體狀況,伯伯搶在婆婆面前開口:「醫生話,我記性唔錯……」婆婆插話反駁:「唔係,醫生話……」伯伯看了老伴一眼,自顧自地道:「我記性好唔好,我自己知!唔使人哋同我講好唔好……」婆婆頓了頓便道:「他有在醫院做過測試,測出來的結果是有認知障礙,之前做有26分,現在得返14分。」 從襁褓牙牙學語到第一次走走跑跑、喊叫「爸爸媽媽」;從學26個英文字母到了解化學元素表;從校園裏捧書考取功名到在職場追求名利雙收。然後,成為父母養育小孩,看着小孩不但長得像當年的自己,就連小時候自己貪吃的性格都複製了。 時光飛逝,小孩成為父母,自己從職場上退下來。人人都羨煞退休的自己,甚至為自己辦退休派對,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無論是身心,都在慢慢衰退。 起初,是忘掉了要下樓做什麼,之後是煲水時要關的火爐,再之後是回家的路。初時還可以追巴士,慢慢地,連走路也要慢慢走,才不會氣喘吁吁,感覺難受,再來是視力也逐漸變模糊。以前,龔婆婆為家人煮上一天三餐不同菜式,現在因為手腳不聽使喚,連開個調味料瓶也沒力氣。 於是,活了一大半的人生,兜兜轉轉又變回要人照顧的小孩子般。 沒有選擇的老年生活 「去老人院可以嗎?」「我不想入,但如果到了一天,仔女也老了,老到無法照顧我們了,也都要住。」—龔婆婆 然而,在照顧問題上,長者永遠沒有自己的選擇。對於入不入老人院、請不請外傭、由誰來照顧,他們都是被動地接受,決定權在他們的照顧者手上。那麼,龔伯伯與龔婆婆呢? 去老人院可以嗎?龔伯伯連連搖頭揮手,表示他的抗拒;婆婆的反應則較為悠然,笑了笑說:「其實,我都不想入,但如果到了一天,仔女也老了,老到無法照顧我們了,也都要入住(安老院)。」 安老院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因為他們的子女已六十多歲,還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本來兒子也和他們同住,但由於孫女在內地生了小孩,兒子便回內地照顧他們。是故,照顧的責任交由女兒,但女兒也是每周最多來一兩天,替他們採購日常用品及煮飯。 對他們而言,安老院不是「安老」的歸宿,是一處無法看到天空、無法自由走動的「囚牢」。就算身處的蝸居也不過數百呎,想轉個身也困難,但終究是屬於自己的地方。就算家裏沒什麼娛樂,只得一部電視,但他們仍有選擇,想做什麼便做什麼,想出去走走也可,即便他們因為身體問題已經很少出門。 老人想居家安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雙老家庭更甚。一老照顧一老,現實是他們的身體機能正逐漸衰退,再健康的長者,也會有身體出現毛病的時候。依賴一老全權負責照料另一老的生活並不實際,因此,政府先後推出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希望提供適合「居家安老」的環境。 相互依存的雙老家庭 但很現實的是,龔婆婆膝蓋不好,也因為年老視力減退,眼睛幾近看不到東西,即便在家裏,也會因為地上的雜物而跌倒。 龔婆婆說,「隻手無力,之前食藥跌咗粒藥都唔知,扣鈕都扣不到。阿仔在時,就是他煮,現在阿仔在內地,就是阿女一星期過來一兩次,煮少少。一係就去外面吃,買點饅頭、蛋糕回來,可以吃幾天。」 龔公公、龔婆婆真的不需要照料嗎?不是,只是他們習慣性地說「不需要、不需要」。老人總是害怕麻煩到別人,想有人幫你們煮飯買菜嗎?「不用,有我在。」想找人陪你們去醫院覆診嗎?「不用人陪,不要麻煩人家。」 一直跟進他們個案的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社工張美怡說,長者的身體是一天不知一天事,前一天可以好端端「行得走得」,翌日便可能因為「跌一跌」而要長期臥床。因此,雙老家庭的危機較其他家庭危機大。因為兩老是依賴對方生存,一方倒下,另一方也會隨之倒下。張美怡說,龔老夫婦的個案是由他們所住的地區區議員轉介,他們不曾申請過政府的任何資助服務,「特別是基層長者,他們也不懂得自己去找尋這些服務」。我們以為政府的安老服務已足夠,但現實是,儘管服務多新多廣,到不了長者處也是徒然。 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長者》(下稱《報告》)顯示,獨居長者有152,536人,只與配偶同住的有293,308人,只與子女同住的有226,801人,與配偶和子女同住的有337,623人(見下表)。香港有接近四成的長者是獨居或與老伴同住,數目比起十年前上升了近六成,其餘才是住在兩代或三代同堂家庭。換句話說,在三年多前每三個長者便有一個是需要自己照顧自己或是依賴同樣年老的伴侶。相信在人口老化愈趨嚴重的今天,數字只有升無減。 評估機制淪數字遊戲 去年,社署表示將會改革過去的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接受評估的長者不能同時輪候院舍及社區照顧服務。這一改革,在整個社福界引起爭議聲。不少人直指,改革只是政府為了掩飾需求遠過於供應的安老服務輪候隊伍。 長期研究人口老化問題的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也曾撰文指出,長者無論是入住院舍或在社區生活,都是需要照顧的一群,只是照顧程度的多與少:  「很多時是長者在社區生活,需要的協助較輕微;隨着年齡增長,只有入住院舍才可得到全面照顧。恐怕的是,在二擇其一的措施實行後,輪候院舍卻仍在社區生活的長者,若然不再得到社區服務的協助,再次出現獨居長者病死家中無人知的事件,政府於心可忍!」 社會福利署2000年起推行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由認可人員評估長者的護理需要,並按評估結果安排合適的長期護理服務。在原有機制中,長者可被評估同時適合接受住宿或社區照顧服務,即是所謂的「雙重選擇」個案。社署今次的改革,其中一項正是「雙重選擇」,據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的解釋,「雙重選擇」未能反映長者對服務的實際需求,故新機制將會取消「雙重選擇」,並加入認知障礙的評估機制。 長者服務需求仍殷切 一眾業界人士對後者幾近沒有異議,畢竟原有機制的確是忽略了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在生活上及對照顧者的挑戰。 但是,對於前者則是爭議聲不斷─若長者被評為只適合社區照顧服務,便不能同時輪候院舍,假如身體狀況轉差,便需要重新接受評估。張美怡解釋,「更新機制後,長者只可排一條隊,當老人家身體突然轉差,就要從頭輪候院舍。」這樣,有長者更可能會因此而不輪候社區照顧服務而選擇提早入住安老院,到頭來也回歸原點:便是不斷加重院舍負擔,所謂的「居家安老」只是個遙遠的夢話。 「為什麼安老要鬥弱鬥殘?」—社工張美怡  既然做法真如有關當局所言,是與原有機制沒有太大分別,那麼,為何要作出改變?從老人家及其照顧者眼中,「雙重選擇」也是為求心安─「現在長者是看不到為何要改,也不知道改了之後是不是便可以快點輪候得到。」張美怡氣憤地道:「誰可判定誰是『最有需要』?為何安老要鬥弱鬥殘?」改革或許是想掩飾龐大的輪候數字,但抹不走長者對服務的殷切需求。寧願花錢推行令數字好看一點的改革,也不願真正增加服務名額,才是一眾安老業者氣憤的根源。社署回應,去年提出的機制改革尚未落實,社署和負責檢討統評機制的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正審視各持份者對更新機制的意見和建議,稍後將公布詳情。 (龔老夫婦為化名) 居家安老源起︰ 居家安老概念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見雛型—1977年發表的《老人服務綠皮書》提出「家居照顧」概念,鼓勵民間福利機構發展家居照顧服務,協助長者在社區居住。十多年後,政府成立小組檢討安老服務政策,據時任小組委員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所言,長者與成年子女同住的比率下降,不能單靠家人擔當照顧者,因此鼓勵長者在熟悉的環境生活和安老。與單純的「家居照顧」不同,後者是透過發展社區照顧服務,分擔家庭照顧的壓力,讓長者在社區自主生活。 「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成為政府安老政策的基本方針,據安老事務委員會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經估算後訂出2026年資助長期護理服務的規劃比率參考數值為每1,000名長者有21.3個資助院舍照顧服務宿位和14.8個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名額,社區照顧服務和院舍照顧服務的比率則為2:3,可見資源偏重院舍照顧,而非鼓勵長者在社區生活。特別是對於一群獨居及雙老共住的長者來說,因為無法得到社區照顧服務,只有放棄社區生活而入住院舍,這亦是安老院舍逼爆的主因。 原文: …

了解詳情
April 30, 2020

安老院非惟一宿命 照顧者:親手送走父母不容易

安老院非惟一宿命 照顧者:親手送走父母不容易 幾個小時是清醒的,因為身體無力,坐也坐不好,其餘時間都是臥床。想起逝去了的父親,她覺得是父親為了讓她少點負擔所做的最後溫柔,「爸爸理解我照顧他們的辛苦,所以願意離開,讓我把心血放在媽媽身上。」─照顧者都是這樣安慰自己吧。 當父母說話愈來愈輕、步伐愈來愈慢、背影愈來愈短。作為子女,李鳳琼只想好好把握剩下來相處的時日,於是承擔起照顧雙親的責任。有時,她也會覺得氣餒。 在雙親身體出現問題的初期,有親人為了避開照顧責任而拒絕了解父母的身體狀況,她忍不住嘀咕:「他們說,父親一向是attention seeking(渴望引人注意),想我們多點關心他。但當時父親是照過X光,證實他有認知障礙症。」 她說:「也試過其中一個(家庭成員)放長假,便諗一家人去邊玩,沒想過父母由誰來照顧。(是一種怎樣的情緒?)傷心,因為發現家人完全沒在意過父母。照顧者很需要他們的家人支持,不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 不如笑一笑緩和氣氛 她也曾經試過想避開這個責任,把父母送進老人院。這一決定也許是出於現實考慮。她憶起一件往事:她的媽媽有一次走進睡房關上門,其他人怎麼敲門,她也沒開門,只叫大家等等。過了好一會,媽媽便若無其事地走出來。怎知一開門便發現地下有一坨糞便。 「當刻,大家都是大笑起來。」「為什麼呢?」記者反問。「一件事可引來截然不同的反應。你罵她有用?事實是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向她發洩怒氣,她未必明白,但她會感受到(你動氣)。不如笑一笑,緩和氣氛。」 李鳳琼不是天生情商特別高,她也經歷過壓力爆煲的時候:父親因為患上認知障礙症,不單記憶力衰退,連語言能力也一併受到影響,詞不達意之餘也容易亂發脾氣。「他想要杯水,但說了要牙籤。你給他,他不滿意,他的需求你滿足不到,他便發你脾氣。家庭成員間出現很多爭執,這是初期常遇到的問題。」 「他想要杯水,但說了要牙籤。你給他,他不滿意,他的需求你滿足不到,他便發你脾氣。」—李鳳琼 真正迫使她下決定的是日積月累的照理事務─父親因為中風而容易失禁,床單洗了又洗,外傭每天重複這個動作,那時候李鳳琼相信把父母一併送進老人院是最可行的做法,她也不記得是什麼直接驅使她有這個信念。 就這樣,她找了間評價不錯,又有雙人房的老人院,便馬上替父母登記入住。不過,僅僅是十個星期便推翻了她這個決定。 有一次,有院友告訴李鳳琼,說她的媽媽昨天晚上脫去了自己的褲子,在院內周圍踱步。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做了個錯誤的決定─她不該外判照顧父母的責任,於是又再次把父母接回家中照顧。 「回想起來,那時晚上我放工趕去老人院,一起與他們去吃晚飯,日日如是,披星戴月,這是地獄式生活。」「我寧願屋企多三個人,也好過每天奔波。」─就是因為這一句,這一次她決定與他們同住,由她親自照料父母。 照顧者要的不只是金錢 近年,香港時有發生照顧者不堪壓力而共同自殺或終結被照顧者生命的悲劇,因此如何紓緩他們的壓力,成為社福界熱烈討論的長久命題。因為社會正面對的人口老化問題,預視得到照顧者的數量只會有增無減,不少組織就此提出過不同建議,包括照顧者津貼恆常化,從財政支援他們向外尋求不同的社區服務。 種種看似很「功利」的現金支援,是照顧者的經濟支撐,但對於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李鳳琼來說,她能聘請外傭照顧父母,也能把父母送到質素較好的私營安老院舍。那只是一點點的「甜頭」,李鳳琼覺得所謂的照顧者壓力,不因點點甜頭而減卻,壓力實是來自於對自我的批評。 有次一覺醒來,赫然發現母親躺的枕頭滿布嘔吐物,她轉過身來,發現母親的頭髮、臉頰都沾上。她急急忙忙帶母親求醫,才發現母親是膽管發炎,患者上腹會異常疼痛。母親嘴巴發不出完整的句子來,想表達痛苦,卻梗在喉嚨。每次回想這片段,李鳳琼總覺得異常難過,縱然那件事已發生了數年。是不是自己做得不足夠呢?是不是不夠敏感母親的身體狀況呢?「我們不知道原來她到了這個階段(膽管發炎),她也告訴不了我們她有病,而是默默忍受了很多痛苦。」 政府常說「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但作為照顧者的李鳳琼說居家安老不是一句口號,背後需要很多支援。她感覺到的是這句口號背後是政府把本應扶助老人養老的責任推在她們身上:如果長者沒得到好好照顧,是家人的責任。 因為口號只有口號,卻沒有相應的措施。社區照顧服務輪候隊伍長不見尾,老人要居家安老,只能靠自己。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2,225人在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內登記輪候各類型社區照顧服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輪候人數由2013至14年的2,185人,攀升至2018至19年(截至2018年12月底)的7,800人,但服務名額卻沒有相應的增長。結果,平均輪候時間由7個月增至18個月,不過五年,輪候時間延長了近一年。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17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到,政府將「加強社區和家居照顧服務,目標是將服務的輪候時間減至零」,之後也再沒有提及過這個承諾。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增加社區照顧服務名額及增加1,000張為身體機能中度或嚴重缺損的長者而設的社區照顧服務券,被民間團體形容為「炒冷飯」─因為只是重複《施政報告》的內容,並沒新舉措。  政策難追及人口老化 「如果你不希望十年後要用很龐大的數字去支援這群人,現在便要着手做事,為輕度缺損或是開始步入老年的人多做一點。」但這次增撥的資源僅杯水車薪,沒法紓緩輪候人數的同時,也沒有照顧到輕度缺損的長者。作為一個照顧者,李鳳琼對社區照顧服務有許多的想法。她早知道,政府說的增加名額其實對於改善照顧服務的質素作用有限。她的母親精神還好時,有去認知障礙日間中心的習慣,每天從早上八時至下午五時,共九個小時,一天盛惠540元。中心有點對點的接送服務,自然能減輕照顧者四處奔波的壓力。 「但你想真一點,要在上午八時及下午五時這兩個時間點準時接送的人,一定不是打工仔,哪有可能五點便回到家呢?它的確是有服務,也讓你參加,但就配合不了需要。」政府增加的社區照顧服務券,「本來只有100個有免費券吃麵包,現在政府說派多20個人,每人一張麵包券,問題是現實只得100個麵包,便造成120個人一起去搶這100個包。政府給幾多出來是沒用的,除非它增加供應─願意撥資源出來,整多點麵包增加供應。不然,說什麼有券有券,根本是不OK。」 李鳳琼回想往日母親入院的畫面:「去到醫院的老人病房,不時會聽到有呻吟聲,說要去廁所,而且叫足一個小時。但因為醫護人手不足,護士通常都不讓去廁所,只會回應他們『就咁屙(撒在身上穿的尿片上)』。我們經常出入醫院的人會覺得這是很……無言以對。」「這個政府把自己說得那麼富裕那麼文明,但仍然有這樣的事情出現。還算文明嗎?」 原文: shorturl.at/ijuMR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pril 30, 2020

【新冠肺炎・解封】為何各國病毒檢測一直短缺?

【新冠肺炎・解封】為何各國病毒檢測一直短缺? 正當歐美各國陸續「解封」的時候,病毒檢測的不足又再次成為各方熱烈爭論的話題。正如疫情初爆的情況一般,如果政府未能有效得知全國的整體疫情真像、未能迅速查出新冠肺炎患者並作出追蹤和隔離,解封所帶來的很可能會是另一波的疫情高峰和新一輪的封鎖。 無論是在美國、英國、法國,還是作為歐美抗疫典範之一的德國,檢測依然「未達標」。 多少測試才算足夠? 根據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美國要能檢測500萬至2,000萬人才可安全地解封,讓人們回復正常生活。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羅默(Paul Romer)亦指出美國最好能每兩周為所有民眾檢測一次,即每日需要超過2,000萬個測試,其花費將高達1,000億美元。 相較之下,目前美國每日檢測數字只得大約22萬,而特朗普政府4月27日公布的目標,也只是將此數在5月內提高至每日26萬次。在美國檢測能力目前最多可達至每日200萬個測試的情況下,這些學界提出的檢測目標,也許只能是空中樓閣。  【新冠肺炎・解封】有抗體得自由? 抗體測試的虛與實 其他國家的情況也不遑多讓。英國目前每日能大約檢測3萬次,其檢測能力為5.4萬個;官方的目標是在4月底前能每日檢測10萬次。法國目前每周能檢測20萬次(半均每日接近3萬次),其目標是要將檢測提升至每周70萬次。德國自4月初訂下每周檢測超過100萬次的目標後,如今每周已能檢測45萬次,比當時上升近10萬,而其檢測能力也已上升至每周80萬左右。 如果以「每人每兩周檢測一次」為標準的話,這些國家(包括全球其他國家)不只是現時未能達標,連他們的官方檢測目標也達不到這個標準。不過,如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陰性結果與陽性結果比例為10比1」的低標準來說,上述國家也就只有德國能僅僅達標。 何解疫情大爆兩個月後,病毒檢測仍然短缺? 病毒檢測主要是檢測從鼻腔深處或喉嚨採得的黏液樣本,看看當中有沒有新冠病毒的核糖核酸(RNA)片段。如果結果呈陽性,這將表示檢測當時受測者身上正帶有新冠病毒。這種檢測整個過程都充滿了各種可讓檢測出現不足的短缺問題。 採樣工具與運輸之難 首先,在樣本能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之前,採集樣本已是一大難題。 其一,採集黏液樣本常用的鼻腔拭子(nasal swab)其實並非較長的一支棉花棒而已,而是專門的醫療用品。其長達15厘米的棒身要有足夠的靈活度用以深入鼻腔之中,而其棒頭亦必須以特定的合成纖維製造,不能是棉花等可能含有會殺死病毒的化學物質的材料。 全球兩大鼻腔拭子製造商,一家是位於美國緬因州(Maine)的清教徒醫療用品(Puritan Medical Products),另一家是設於意大利倫巴第地區(Lombardy)的高本診斷(Copan Diagnostics)。前者在疫情之前每周生產大約1,200種不同的拭子與採樣工具,總量產為每日500萬。截至4月第3周,兩家公司在連番努力增產之下,每周也只能生產總數約600萬支的鼻腔拭子,可見供應何等不足。 目前各國都有不少企業以3D打印技術幫助生產鼻腔拭子,可是不少除了遇上生產技術性的問題外,其成本也許會比上述的專業公司高出10倍之多。 其二,採集樣本也需要大量穿戴着全身個人保護裝備(PPE)的人員。在疫情人人自危、個人保護裝備本來就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採樣的能力也就大大受限。 其三,採集後的樣本須存放於病毒運輸培養液(viral transport media)之中,保持樣本可供測試。病毒運輸培養液本身就已面對供應短缺,而在不少國家的衛生規定中,這類樣本屬於高傳染度的生化危險品,有各種運輸容器與過程的規則要遵守,也使得大規模將樣本運往各地不同的實驗室難關重重。 病毒測試的過程 當樣本送到實驗室後,實驗人員先要將樣本放到帶有化學物質的試管中,讓化學物質先將病毒的外層(即新冠病毒的冠狀層)破開,抽取出其RNA。 隨後,實驗人員將以移液器(pipette)將RNA放到裝有試劑的試碟上,這些試劑將追蹤RNA中有否新冠病毒的基因組。試碟將被送入機器,由當中的化學物質將RNA中的基因組複製大約10億次——此過程稱為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再經由螢光燈測試新冠病毒是否存在。(如果樣本中沒有新冠病毒基因組的話,上述的複製和螢光下發亮的情況都不會發生。) 最後實驗人員還要檢視對照組——即實驗前已知是陽性還是陰性的樣本——去確定實驗過程成功,並將結束輸入電腦,呈送有關部門。 林林總總的檢測儀器 在上述的整個檢測過程中,最根本的當然是檢測設備。首先,不同醫療設備公司生產的檢測設備並不能互通互用,而它們所需的大約20種化學物質都有不同的混合比例。根據分子生物研究與診斷的專業新聞網站360Dx截至4月28日的統計,全球已有近90個不同的新冠肺炎病毒測試。在不同實驗室所用檢測設備也有所不同的情況下,其混亂情況可想而知。 當然,一國政府可以試圖統一使用一種測試。可是,在美國的例子中,這正是美國初期檢測嚴重不足的主因。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實行「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容許各實驗室以自己的設備與方式去測試新冠病毒。此舉雖讓檢測數量以幾何級提升,卻讓檢測用的化學物質供應愈加繁複,並造成不足。 實驗室人手不足 同時,實驗室與專業實驗人員的供應也存在問題。其一,一所實驗室在正式為病人樣本作檢測之前,必須確保其實驗結果穩定可靠。這大概需要用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去不斷進行實驗作證明。 其二,在最基礎的新冠病毒測試當中,實驗人員的每一輪測試也要用上大約兩個小時的親手作業。當病毒測試需求大增時,各國根本沒有足夠的受訓人員去應付。 為此,不少醫療設備廠商也會出產可自動化檢測程序的檢測設備。可是,這些設備也會產生不同的額外難題。 …

了解詳情
March 23, 2020

【新冠肺炎】認知障礙長者因停課失自理能力 機構推網上課程紓困

【新冠肺炎】認知障礙長者因停課失自理能力 機構推網上課程紓困 疫情陰霾未退,不少社福機構續關閉中心,暫停小組活動,避免人群聚集。對於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未能參與日常技能訓練,將導致病情轉差。年近九旬的「豉油婆」屬輕度患者,因應疫情來襲,不但未能參加活動,更將近一個月未有落街。負責照顧的女兒陳女士說,母親的記憶力及體能均有轉差。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智活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一直有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訓練。中心自3月初起,為中心內的患者提供網上技能訓練。中心服務總監唐彩瑩指,有患者因暫停訓練,再次失去自理能力,變相令照顧者壓力漸增。她希望政府能夠因應疫情擴大服務券使用,並為日間中心提供指引。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智活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主要為患有輕度至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提供訓練,透過小組或一對一的活動,訓練長者的認知能力。因應疫情爆發,中心自農曆新年後關閉,暫停所有小組活動。 年近九旬患者記憶退步 87歲的「豉油婆」患有輕度的認知障礙症,於農曆新年前開始參加中心的小組訓練,並認識到不少朋友,心情以至記憶力均有好轉。不過,自肺炎爆發後,豉油婆已將近一個月未有外初,其女兒陳女士坦言她的體能、記憶力均退步,「會唔想郁,越來越懶。」她坦言作為照顧者有一定壓力。 輕度患者理解能力轉差 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症的順和,過往除會到中心上堂外,亦不時會外出飲茶。不過同樣受疫情影響未能外出,其女兒陳女士(化名)指順和的身體情況雖未有顯著轉差,但不時問何時復課,「理解能力有小小差,要重複講。」此外,其女兒公司早前實施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她坦言工作亦受到母親情況影響。  有患者缺乏訓練 失去自理能力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唐彩瑩說,近日接到不少照顧者的求助,指家中患者因缺乏訓練,導致認知情況變差,「本來識得自己去廁所,依家要用尿片;以前會認得好多屋企人,依家唔認得啦,有時連屋企個個都叫錯。」更甚的是連照顧者亦飽受壓力,「會瞓唔到,因為(患者)會成日嘈。」 為改善情況,中心自本月初起推出網上訓練課程,透過ZOOM程式、透過視像以小組方式上課,課程包括針對記憶力的訓練、時事元素,及因應疫情製作手工等,亦有為配合網上課程設計的「百寶袋」,配備實體教材。唐彩瑩說,網上訓練未能透過觸覺等感官訓練刺激患者,僅屬「權宜之計」,既能令患者情緒好轉,亦能減輕照顧者的壓力,「等個老人家唔使24小時放係護老者身上,護老者有時間可以輕鬆小小。」 僅三成人參與網上課程 盼政府擴照顧券使用 現時中心約有40至50人參與課程,當中僅得12人參加網上學習。唐彩瑩說,部分長者家中未必有科技產品,加上缺乏相關的知識,未能夠參與。她又提到,現有的社區服務照顧券未能應用在網上學習,變相增加長者的經濟負擔。她希望政府能夠因應疫情,將照顧券的使用範圍擴展至網上學習,令更多長者能受惠。至於未來,她盼短期內能重開中心提供有限度服務,如分散範圍上課,希望政府能考慮護老者需要,為日間中心提供更詳細的指引,為有需要的個案提供協助。此外,她又稱中心現時僅剩一至兩個月用量的口罩,希望政府能為重開的中心提供防疫物資。 原文: shorturl.at/mFH46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rch 19, 2020

跟世界好好道別,Home Hospice陪走人生最後1哩路

跟世界好好道別,Home Hospice陪走人生最後1哩路 害怕未知、畏懼死亡,讓生死議題成了討論禁忌,但人從出生便往死亡走去,是自然定律,也是生活的過程。台灣安寧照護推展至今有20年了,安寧服務品質更是位居國際前段班,但面對多老、多死的未來社會,安寧照護除了醫院、居家,是否有不一樣的選擇?日本創新的社區性家庭臨終關懷Home Hospice,為臨終關懷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溫度。 《熟年誌2019年11月號(NO.92)》 圖/熟年誌提供   一位90多歲的男性因為多次中風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一直都被約束著,沒有尊嚴。出院時,院方說這位先生的生命只剩下1個星期,他91歲的太太希望他可以走得有尊嚴,於是將他送到社區的Home Hospice照護。結果入住Home Hospice 3天後,他開始有能力自己看報紙,2個月之後開始練習走路。 另一位患有重度憂鬱、無法進食的女性,出院時院方告知只剩1個月可活,家屬希望她可以活得像個人,於是安排入住Home Hospice。結果3年過去了,這位女性仍然過得很好。 或許有人認為這些案例都是奇蹟,但對提供這種社區性家庭臨終關懷的Home Hospice照護人員來說,他們認為當先進醫療已經判定疾病無法治癒時,回歸到生活照顧是最好的方式。台灣即將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這意味著我們的社會將進入多老、多死的社會。當照護人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回歸社區、善用社區資源,應該是最好的照護方法。 日本早已進入超高齡社會,明顯感到照護壓力,雖然政府放寬規定引進外籍照服人力,期望稍稍彌補人力的空缺,但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口,遲早會壓垮老人年金與照護保險資源,於是日本積極建構社區整體照護系統,發展以社區為主體的長照體系。 長照2.0雖然積極鼓勵社區型照護機構的設立,讓社區長輩可以在地安老,不過現階段社區型機構還是無法提供長輩臨終照護。即使目前已有居家安寧照護,可以協助希望在家臨終者獲得妥善的臨終照護;但這前提是有人可以在家照護,對於那些無法回家、不想入住機構的長輩來說,回家仍是一條漫長的路。 比家更像家 Home Hospice做了什麼?  為了提供在急性醫療後無法返家、沒有家人可協助照顧,或是獨居、狀況不佳的長輩臨終照護,日本在2004年出現了提供無法返家的病人可以共同居住、生活的社區性家庭臨終關懷「Home Hospice」。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形態的照護模式呢?日前在立法院尤美女、吳玉琴、邱泰源、陳靜敏、陳曼麗等多位立委及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了一場座談會,邀請日本多年前創辦「共生之家」的創辦人市原美穗與認同此一理念後加入推廣的松本京子,分享Home Hospice這種介於社區與家庭間的新型態臨終關懷模式,提供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的台灣社會參考。 市原美穗目前擔任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全國Home Hospice協會理事長,在宮崎市經營「卡桑之家(かあさんの家)」。松本京子目前則擔任協會副理事長,同時經營位在神戶市的「和諧之家(なごみの家)」。現加入Home Hospice協會的法人會員約有43家,遍布全日本。 市原美穗表示,雖然日本有長照保險、在宅醫療等照護,但這些照護無法提供24小時的照護,服務有限。因為有許多長輩的狀況可能無法返家或是沒有機構可以收容,於是這種可以提供24小時照護的「家」應運而生。這種結合了體制內的照護資源,以及體制外更人性的生活照護,照顧長者至臨終的創新照護模式,稱之為Home Hospice。 市原美穗進一步指出,以她居住的宮崎市來說,有許多提供在宅醫療的醫師、日照中心及居家護理所等,提供完善的照護服務,但即使有了居家醫療服務,還是有人無法順利返家接受照護,於是她想到可以找一棟房子,讓無法回家照護的人住到這個「家」,然後把醫療服務引進到這裡,提供24小時照護的第一家Home Hospice——卡桑之家就這樣誕生了。 市原美穗認為「Home」不應是空殼,「Hospice」更不是傳統認知中只是個等死的地方,因此,成立一家Home Hospice,居住場所的選定很重要。這棟房子不是機構,只是社區裡的一般住宅,對社區居民來說,就像是「啊!那是某某人的家」。因此,他們承租的不只是房屋,還包括社區居民對原屋主的信任,而且他們也不單只是租屋,同時包括屋內的家具,甚至屋主使用的各種器皿等,也一併租下。所以這棟有庭院、採光、通風良好的Home Hospice,看起來就只是個普通的家。  醫療+24小時靈性照護 住民「共生」過自己的生活 在Home Hospice裡沒有呼叫鈴,因為一起生活在這裡的住民大家彼此關心,只要有一點點變化,每個人都會及時伸出援手,幫忙解決。由於照服員每天陪伴、支援住民的生活,因此對每位住民的狀況也非常清楚,可以提供醫療人員明確的報告。 因為認同Home Hospice理念而加入的松本京子,原本在公立醫院擔任護理師,在1995年阪神地震後,她第一次走入社區,驚訝地發現許多醫院的工作或成果沒有落實到社區,因此,她選擇離開醫院轉入居家護理,也取得緩和照顧護理師資格。但是安寧病房的照護經驗,讓她感到那樣的環境不像「家」,也讓她察覺面臨死亡時不是光靠醫療,還要有靈性的照護。 松本京子認為照顧不是管理病人,因此,她投入Home Hospice經營,主張當醫療無法治癒時,就應該回歸生活,而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住民思考,找出他們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給予支援。所以,在和諧之家住民用口進食,補充足夠水分,住民也不包尿布,照服人員會協助更換衣物。所以在這裡可看到,住民餵另一個住民吃飯,就像家人彼此照顧一樣。 什麼是共生?居民彼此生活、幫忙就是共生。松本京子表示,比起一個人生活,大家一起生活比較快樂;看到共生之家,彼此不認識的人,一起生活之後產生的關係,真是超乎大家的想像。而照服人員扮演的只是這群住民人生的夥伴,陪他們一起走,所以,生活中不需要幫他們做太多事,不干擾他們,讓他們安詳地走完人生。 …

了解詳情
March 10, 2020

【第三種醫療】癌末在宅善終,讓他選擇如何告別

【第三種醫療】癌末在宅善終,讓他選擇如何告別 周富美/台北都蘭診所全職實習心理師   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民眾減少就醫、探病,但安寧病房仍一位難求,台大家醫科主治醫師蔡兆勳周一犧牲午休,與台北都蘭診所的在宅醫療團隊,共同探訪一位癌末患者後說道:「C先生真的很不舒服,看了很不忍心,他不想吃藥,也不肯住院,只好依其希望,先開針劑讓他睡覺休息,這是『此時最好的辦法』,我們要尊重。」當場替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同理心。 台北都蘭診所是全台第一家沒有門診的診所,主要接受民眾委託或醫院轉介,到家探視有醫療需求的案家,與病人和家屬共同討論醫療決策,同時也替癌末患者進行居家安寧服務,誠如院長張凱評醫師所言:「我們不會告訴病人不插管,也不會建議一定要積極治療,經過醫護團隊評估解說後,無論病人和家屬最後決定如何,都是最適合的選擇。」 「在醫療資源發達的台北,誰會需要醫師到宅看診呢?」曾主跑醫療新聞多年的我,中年轉而攻讀心理研究所投入實習場域後,才深刻體驗到,即使身處首善之都,對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長輩們而言,要出門一趟就醫,須突破居家門檻、公寓階梯、人行道高低差等重重關卡,實在難如登天。在宅醫療的到家服務,有醫師和護理師的專業照護,也大幅舒緩癌末患者與家屬的就診需求。 台北都蘭診所裡掛著一幅書法:「家是最好的病房」,是有別於住院、門診醫療的第三種醫療——在宅醫療的願景。然而C先生不吃藥的堅持、家人的支持、醫護團隊的高度尊重,護理長和我輪流陪伴C先生外孫,進行「遊戲治療」,推翻了我過去對安寧療護「不積極搶救,以免徒增病人痛苦、浪費醫療資源」的舊觀念。 在即將成為諮商心理師之前,我終於懂了,住院治療也好、不吃藥也罷,善終有很多種方式,不是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或是《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後就算定案,在居家服務、在宅醫療、長期照護等跨專業團隊的共同照護之下,相信C先生和每一個珍貴的生命,都有機會找到最適切的告別方式,邁向下一階段的「重生」之旅。 原文: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310/FK6RSW2FMZGT4NBUZYUZAPA7II/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rch 9, 2020

HA Go App播片助遙距物理治療

HA Go App播片助遙距物理治療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非緊急病人近日或想避免到醫院覆診。屯門醫院物理治療部以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向病人處方復康練習短片,讓他們在家繼續訓練,即使未能到院覆診都不會中斷治療。 醫管局去年12月推出「HA Go」,公立醫院病人登記後,可於應用程式查詢配藥紀錄、繳費等,而屯門醫院物理治療部就透過程式,向病情不太嚴重的病人處方復康練習短片。物理治療師可於醫院登入系統,為病人選擇適合他們在家進行的練習,並可設定每個動作訓練組數、每周練習時間等。物理治療師亦可從系統得知,病人有否觀看練習短片。 病人獲處方復康練習短片後,可登入程式觀看,在家跟隨訓練,若病人在指定時間未完成練習,程式會通知提醒。物理治療師向病人處方訓練後,亦會致電病人,了解其訓練情况及康復進度,有需要時或會安排病人提早到院覆診,或派物理治療師上門跟進。 53歲的沈女士去年9月因左股骨骨折入院,手術後一直接受物理治療。她在2月底起透過「HA Go」以遙距方式做復康訓練。她說,醫院以前向她派小冊子,內附圖片教她在家訓練。 她認為現時透過程式看短片,有真人示範復康動作,比小冊子的講解清晰。沈女士又說,物理治療師處方的動作簡單,自己在家都做到,有助紓緩其痛症。 不致中斷治療 難取代面對面應診 屯門醫院一級物理治療師雲崇說,病人若到醫院接受復康訓練,他能更精準評估病人病情,亦可即時就其情况調整動作以助康復,處方練習短片暫未能取代;但他說透過遙距訓練,即使病人不到醫院都不會中斷治療,物理治療師亦可監察病人康復進度。 (抗疫新階段) 原文:  https://jump.mingpao.com/resources/detail/s00012/1583724454346/daily-tips-ha-go-app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rch 8, 2020

一場疫情…美國這項醫療科技爆紅 台灣其實早就有

一場疫情…美國這項醫療科技爆紅 台灣其實早就有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增加,華盛頓州更爆發群聚感染危機。為保護病人跟民眾健康,醫療機構與相關產業如今都建議民眾有疑慮先致電諮詢,並提供遠距醫療服務來盡量減少醫護人員跟肺炎患者接觸。 憂病患大量湧醫院 美國用電話、視訊初診 華爾街日報報導,醫生組織、醫院和醫療保險業者正漸漸引導輕症或無症狀者,使用電話、視訊或安全簡訊來進行初診。他們還開始使用科技來遠程診療新冠肺炎疑似案例或是確診病例。 隨著病毒快速傳播,醫院和醫生擔心大量患者進入醫院候診,避免病毒進一步散播。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的醫療業務主管韋利表示,若患者可能被感染,「我們不希望他們進入診間或急診室內坐著候診,這可能會感染其他病人」。該醫學中心建議民眾打電話、視訊諮詢來讓醫生決定他們是否需要到醫院接受檢查。 床位給重症病人 美醫院買下旅館備用  醫院也設法為大規模疫情爆發時,保留床位給重症病人。傳染病專家說,新冠肺炎急重症病人可能會給醫院帶來壓力。華盛頓州金恩郡日前宣布買下一家汽車旅館來隔離病患。 大紐約醫院協會急難準備業務負責人曼德爾里奇說:「我們希望竭盡所能,只讓重病患者去醫院。」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呼籲醫生跟醫院先對疑似感染患者進行遠端評估,並建議若有可能的話,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可在家進行治療,並利用虛擬報到的方式來密切監測病人 遠距醫療服務提供商表示,自家公司股價近日有所上漲。Doctor on Demand醫療長童恩說:「社區傳播的證據大大改變了當前局勢。人們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視訊看診量激增 相關產業股票大漲 遠距醫療公司American Well醫療長安托爾醫師2日表示,該公司股票成交量比預期高出11%且料將進一步成長。成交量激增一部分是因為人們憂心疫情,但其他疾病患者避免出門也是讓成交量激增的原因。American Well主要提供視訊看診服務。 安托爾還說,American Well已將兩名符合CDC檢測指南的病人轉診至醫院,在病人抵達醫院時告知院方,並要求病人在醫護人員見到他們時一直待在車內。該公司並跟當地公共衛生官員進行聯繫與追蹤,確保病人獲得治療。 在大西雅圖地區有8家醫院的天佑醫療中心,也打算使用醫療服務聊天機器人來引導病人。該中心負責遠距醫療業務的執行長扎托斯基說,這項制度已諮詢過CDC和自家醫生,了解病人分診給護士的標準。「毫不誇張,我們在劃定界線上花了48個小時來回往返。」 聊天機器人是一個經由對話和文字跟人們交談的電腦程式,天佑醫療中心兩年前在官網上內建了這一程式。 運用聊天機器人 病患看診先分流  扎托斯基表示,任何跟潛在感染者或近期赴疫區旅遊者接觸的人,將被引導到天佑的護理人員。聊天機器人也會引導有類似流感症狀與呼吸困難的人 加州綜合醫療暨保險公司凱撒醫療也正利用遠距醫療來照護居家隔離者。醫療長柯內亞說,病人透過視訊、電話與文字訊息跟醫生保持聯繫。「遠端跟人保持聯繫與隨時追蹤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凱薩醫療也向更多醫生提供筆電,讓他們在深夜或不幸遭感染被隔離時,可在家中看診。 另外,猶他州的山際醫療(IHC)也正在採用遠距醫療方式來治療新冠肺炎患者。IHC傳染病遠距醫療計畫醫學總監文托說,「你可以透過相機鏡頭進行非常好的評估,並稱這項技術可讓他根據需要放大想要看的目標。 遠距看診收費放寬 美擬納入新冠肺炎  遠距醫療近年發展迅速。根據凱撒醫療旗下的凱薩家庭基金會去年的調查,有82%大型企業將這樣的服務納入其自身最大的醫療計畫中,遠高於2015年的27%,但這項服務並不是一直受到歡迎。根據凱薩家庭基金會2016年的數據,消費者接受度很低。 目前,遠距醫療服務業者正遊說國會在新冠肺炎相關立法中納入一項條款,允許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放寬緊急情況下遠端看診收費限制。 利用遠距醫療看診,台灣早已實施。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4日宣布,居家遠距看診反應良好,各縣市醫院、診所也樂意響應,除了居家隔離或檢疫者外,居家遠距看診對象擴大至需自主健康管理者。  台灣居家遠距看診 自主健康管理者也適用 石崇良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全台已有233醫院、2800多家診所可提供服務,且數量仍在增加中。 石崇良表示,自主健康管理者遠距就醫方式與居家隔離或檢疫者相同,先致電給地方衛生局或是1922後,轉介指定醫院,透過手機或是電腦看診,醫師開立處方後,可由家人赴醫院刷健保卡以及拿藥。 …

了解詳情
February 29, 2020

【老年化浪潮】德國奇特的「出口阿嬤現象」 如何解決老年問題?

【老年化浪潮】德國奇特的「出口阿嬤現象」 如何解決老年問題? 不只台灣清楚感受到了面對社會老年化的壓力,德國的長照制度改革,也是為了面對老年化問題而不斷修正其法律社會架構。我們這些同站在老年化浪潮上的國家,應該更密切互相觀察,傾力解決老年問題的艱鉅挑戰。   德國是一個高齡化社會。不管德國人多麼不願意,都得看到這個老年化的趨勢,都必須開始想像這個社會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高於六十五歲。而除了致力減緩這個趨勢以外,也開始思考應該如何面對高齡社會的各種新舊挑戰。 德國的長照津貼制度 另一個老年化社會常見的問題是照護。目前德國的情況是需要照護者愈來愈多,2015年年底時,共有290萬需長照者(Pflegebedürftige,定義為需要至少六個月以上長期照護者),其中80%以上超過65歲,有極高的申請照護的比例是養老院。專家推測,到2020年需要照護者將有350萬人。 德國從1990年代以來運作的制度是,在職者如參加健保,則必須同時提撥繳納長照保險(Pflegeversicherung),等到需要照護時,則可以向政府申請照護津貼,但是津貼一定不足,缺額部份則必須仰賴自己或家人支持補足。 能夠申請多少津貼,需要醫療與社會機構根據照護狀況的評估。之前的系統是三階段制(3 Pflegestufen),主要評估標準是需長照者的身體照護、進食、行動能力受到影響,要對之提供照護以使這些日常事務正常化,必須花費多少時間。舉例來說,如果一位第一階段需要照護者,每天照護員來照理其生活所需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則每個月需支付給照護員1215歐元,其中可以向照護保險申請支付450歐元,自行負擔765歐元,自行負擔765歐元差額。 如果被照護者是更無自主照護能力的第二階段,每天需要照護的時間更久,一個月必須付給照護員2340歐元,但是可以向照護保險申請支付更高額的1100歐元,自己也須負擔更高的1330歐元缺口。到了最嚴重的第三階段則無法居家照顧,必須進入療養院,每個月要付給照護員3400歐元,照護保險給付1550歐元,自己負擔1850歐元缺口。這一套系統是建立在時間單位的標準,隨著須被照護時間加長分級,政府支付總額會變動,而自付額也會變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填補不足額,因此有些人會在法定長照保險外,再加保私人保險。 把阿嬤出口到東歐? 另外,我們可以從近幾年媒體常報導的奇特的「出口阿嬤」現象(Oma-Export),一窺德國老年問題及長照問題。 如前述,長照成本極高,個人的長照保險只能支付部份,缺口部份是有些家庭的重擔,再加上德國的專業照護人力其實也不足,因此這些年來部份家庭將家中長者送到東歐的療養院,以降低長照開銷,媒體便造出這個怪異的名詞「出口阿嬤」。 為什麼是東歐?因為這個區域還在歐盟內,德國長照保險仍可支付。且東歐相對便宜的人力成本,有足夠的諳德語人手,離德國也不算太遠,遂成為收入較低家庭的替代方案。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德國有不少東歐來的移民客工,在德國工作多年,也繳納多年的長照險,因此有資格申請長照津貼,在年老體病後選擇回到家鄉。 如不是因為返家,而是因為開銷原因而被家人送到東歐,其實是個殘酷的景象。《週日世界週報》便這麼評論著:「說得難聽一點,愈來愈多德國人因為開銷原因,將他們的父母遣送到國外去,然後便遺忘了他們。」但是也有評論者認為,德國療養院每個月約四千歐元,而波蘭大約只要1300歐元,提供的設備可能還比德國好。如果被照護者可以過得更好,為什麼不?難道下一代要為了上一代放棄一切嗎? 一同面對老年浪潮 老年化問題不是一個德國獨有問題。正在研擬長照制度的台灣,也清楚感受到了面對社會老年化的壓力;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2015年出版的《下流老人》一書也清楚點出了日本老年化社會中政府缺乏應對之策而可能導致社會崩毀。然而,德國的老年化問題有其特殊脈絡,德國清楚意識到國家不能不面對這個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找到解決方案。 目前德國挾其強大國力,投入科技研發,試圖在智能家庭科技上打造更適合銀髮族居住的環境,另外其生醫產業也傾力研發治療失智症的藥物。德國的長照制度改革,也是為了面對老年化問題而不斷修正其法律社會架構。不過老實說,社會變化的腳步永遠比因應政策的改革還要快,德國那些貧苦老人們仍將繼續省吃儉用,而德國作為一個強調社會團結的強國,勢必不能坐視未來逾三分之一的國民必須困坐於因年長而來的各種問題,甚至失去生活尊嚴,必須傾力解決老年問題的艱鉅挑戰。我們這些同站在老年化浪潮上的國家,應該密切觀察。   《爭論中的德國》(天下雜誌出版)以上內容節錄自《爭論中的德國》作者:蔡慶樺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原文: shorturl.at/rIMR0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February 27, 2020

反覆住院出院變急診常客?在宅照護為病人解套

反覆住院出院變急診常客? 在宅照護為病人解套 68歲陳女士,因腦中風合併糖尿病、高血脂、及尿道感染,多次進出醫院,常才剛出院,又發燒、喘再入急診並住院。面對如此折騰,家屬也不知所措;每次住院都造成全家步調大亂,照護者也經常累倒,要聘請看護負擔太大,要轉到機構病人又不願意,讓全家大小疲於奔命,相當兩難。像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為此,奇美醫學中心創新打破傳統的照護模,推行「急診病人出院居家照護」。 先驅創新醫療照護模式 急診病人出院居家照護 「有沒有搞錯?就是生病才來掛急診,應該住院治療啊!怎麼會想讓病人回家呢?如果出了問題怎麼辦?居家照護不是應該住院後、出院前才安排的嗎?」。面對這些質疑,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說明,簡單的說,就是把急性治療病人經過適當處置或待床期間病況好轉後,搬到病人家。概念源自於在宅醫療(hospital at home)之銜接照護,但對於急性病人返家接受「在宅居家照護」,必須要有全盤的規劃,專業的評估,以及跨團隊的合作,以免誤判放行或延誤治療。此部分不同於傳統在宅醫療以穩定病人為主。 林高章補充,「急診出院居家照護」藉由評估、溝通、聯繫、訪視、治療達到目的,必要時轉回急診再做處置;對於不想住院的急性病人、或反覆感染者、或照護因素相關者,提供病人另外的選擇。 將治療場所轉回家裡 強化區域服務資源 奇美醫學中心委派經驗豐富的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洪尚平,及全人醫療科李瑞琦個案管理師,負責收案及追蹤訪視照護,以急診急症病人不需住院者為優先,希望創新模式能達到減少壅擠,減少穩定病人住院,提高在宅治療,減少反覆感染,減少家屬奔波,提高病人舒適度;在醫療後援無虞下,去做對病人有利的醫療及照護嘗試。 以早期急診安寧為例 提供病人更多醫療新選擇 如同早期奇美急診推行「急診安寧」。對於末期病人預期24至36小時將臨終者,不必入住安寧病房,而是由安寧緩和醫療中心的醫師向家屬解釋,於急診開闢專區供病人和家屬四道之用(道別、道歉、道謝、道愛),社工及心靈師適時介入哀傷撫導。地點不是問題,能讓病人放心離去,讓家屬充滿安慰及思念,提供貼心的醫療及照護。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說,「春江水暖鴨先知」,醫療是否需要轉型,臨床單位最知道,面臨必要的抉擇,應有擔當先驅創新的勇氣。 原文: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168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February 17, 2020

高達:支援長者試驗計劃 反應為何不如預期?

高達:支援長者試驗計劃 反應為何不如預期? 人口老化,是全人類社會都要面對的問題。自1950年以來,年過60歲的人數增加了三倍,現時全球共有7億人是60歲以上。預期到2050年,高齡人口會達21億。在於香港,65歲及以上長者數目會由現時的100萬,激增至2041年的260萬,其中超過一半是75歲以上。 而人年紀大了,很自然身體機能會有不同程度的缺損。如果長者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尚可請人或者有子女照顧自己;但低收入、欠缺經濟能力的長者,日常生活將會變得十分困難。為了應付這個問題,行政長官於2017年1月的《施政報告》中,宣布邀請「關愛基金」考慮推行試驗計劃,為身體機能有輕度缺損的長者,提供所需的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盡量延緩他們健康衰退情況,讓他們可繼續居家安老。 扶貧委員會於2017年5月通過由關愛基金撥款3億8千萬元,資助為期三年的試驗計劃。預計在三年內可提供約4,000個服務名額。政府已於2017年12月推行此計劃。在試驗計劃下,24間營辦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的非政府機構,轄下的55支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會評估輪候服務的長者,以識別身體機能有輕度缺損的出來,為他們提供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個人照顧、一般家居或家務服務、簡單護理、護送服務、購物及送遞服務等。長者亦可按其個別需要,彈性地選擇服務。 不經不覺,試驗計劃已經進行了兩年。截至2019年11月底,共有約3,400名長者獲邀參與試驗計劃。接受了簡易評估後,其中約3,100人被評估為身體機能有輕度缺損,並獲關愛基金審核為符合資格而轉介至服務單位跟進。累計共有約2,800人已接受服務,並獲關愛基金發放津貼,金額約共6,200萬元。約2,800位受惠長者當中,過半數長者(57.7%)只接受家居服務,而只接受膳食服務和同時接受家居及膳食服務的長者分別佔20.7%及21.6%。 社署已委託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為試驗計劃進行成效檢討。檢討研究的初步資料顯示,服務使用者、前線社工及認可服務機構,一般對試驗計劃反應正面。在檢討過程中,顧問團隊透過焦點小組及訪談,收集認可服務機構、服務使用者及其照顧者對試驗計劃的意見。可見試驗計劃在「質」的方面過關。但我們要問的是「量」。很簡單,按照政府本來的預算,應該有4,000名長者受惠。但現在兩年過去,申請的只有3,400人,合資格的3,100人,而真正接受了服務的,只有2,800人。本來預算的3億8千萬,只批出了6,200萬。 以香港有100萬長者,按常理輕度缺損的人,大有可能超過3,000人,否則政府當初也不會定下4,000人的目標。究竟是宣傳不足、服務隊伍的人手不夠,還是有其他原因,令試驗計劃的反應不如預期?我們期待「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最終的報告,可以找出答案。而既然預算如此寬鬆,相信政府在今年年底,試驗計劃結束之後,應該將之恆常化,以應付未來的需要。 原文: 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20-02/17/39379.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anuary 13, 2020

落葉歸根:醫社攜手,達至老有所終

落葉歸根:醫社攜手,達至老有所終 活得長,必定是活得好?香港人現時「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高達84歲,力壓日本和瑞士等國,成為全球最長壽之都。然而延年益壽不一定保證能過優質的晚年生活。相反,數據指出香港慢性疾病患者的百分比按年齡上升,亦即代表不少人於遲暮之年百病纏身,最後時光花在進出醫院,備受病魔折磨。近年新興概念如「生死教育」等於香港大行其道,都是因為他們說到了港人的心坎兒裏:每人必須走過的人生最後一程,是否必定是風塵僕僕?香港社會可以如何真正實踐頤養天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紓緩治療(Palliative care)是指為晚期病人和家屬紓緩身體不適,並於心理、社交人際和靈性上提供支援;晚期照顧(End-of-life care)則聚焦於臨終前預計約一年開始,為病人和家人提供紓緩治療及社福等綜合服務。兩大概念的前提,均是為了病人和家屬至病情最後一刻依然不失生活質素,但這卻與本港體制側重治療的思維有所出入。加上港人共知的香港公共醫療體系「爆煲」問題,資源一直以來均十分緊絀,醫社服務亦零散,窒礙了有關發展。過去那些照顧者和長期病患者因壓力過大、支援不足而釀成輕生慘劇的新聞頭條,實在不可再一。其實晚期照顧發展這些難題,以小見大,都是香港醫療體制長久以來的詬病。 政府於2019年第四季就預設醫療指示和在居處離世諮詢公眾,以填補多年來執行上的一些法律障礙。然而,團結香港基金認為,立法措施是必要,卻也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必須檢討現有負擔沉重的醫療體系,深思有何可行的服務模式,以保證新的政策能夠「落地」。有見及此,基金會最近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就香港市民對晚期照顧服務認知和經驗進行最新民意調查。 必須有充足支援  實現「社區度晚年」心願 結果顯示,港人對於晚期照顧的概念和服務普遍認識貧乏,過半港人沒信心處理晚期照顧事宜,僅兩成受訪者知曉其居住的社區有提供晚期照顧服務。對於晚期照顧服務內容涵蓋甚廣的服務領域,港人亦所知不全,最為認識的是死亡後殯儀協助。可是,離世前的最後階段呢?正如前文所言,晚期照顧中有一籃子服務以支援病人和照顧者身、心、社、靈的需求。這些結果直指提升公眾推廣和教育的迫切性,使市民走至人生晚期亦不會感到孤立無援,這是人本社會必要達成的使命。 民調進一步指出,接近九成受訪者期望於人生晚期盡量留在熟悉的社區。而說到獲取治療外的全人支援,40.8%市民信賴社區醫護人員,甚至比醫院醫護人員(39.6%)排名為高。一清二楚的數字,提醒我們社區支援於晚期照顧上擔當重要角色。可惜受訪者期望獲得晚期照顧支援的渠道,與他們今天於現實中的資訊來源不符。此落差於社區中格外顯著,無論是社工、宗教人員,甚至親友間的交流,也未能滿足港人的需求。結果顯示,我們的基層醫療體系中,仍存有極大潛能。我們需加以裝備社區,建立互助的社會氛圍。 由醫院發展至社區,服務模型的設計必須對症下藥。雖然那些未曾使用服務的受訪者表示,價錢和便利度為考慮服務時最重要的因素,然而服務使用者反指,當有真正需要時,服務全面性才至為關鍵,也是現存服務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於是我們問港人於人生晚期,或面對親友逝世時,最重要的社區支援是什麼──頭3名分別是舒適環境、臨終安排上的專業指引和於社區獲得定期健康護理,均獲得相若的選取率,再次證明市民晚期照顧服務需求呈多面性。 總括而言,這些結果不約而同指向相關體制漏洞:社區有關服務與市民之間存在資訊盲點、服務現况和市民需求有明確落差,市民依賴的公立醫院護理和社區支援亦有相當的服務斷層。政策上,我們必須彌合差距。 桑榆暮景,也可是動人風光 民調顯示,本港醫療體系中存有機遇,能把市民對公立醫院的依賴轉向以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這樣既能擴大晚期照顧服務,亦可避免增加公立醫院的沉重負擔,整體上提升香港護理服務的質素和效率,以滿足市民切身需求。這亦符合港府和基金會近年提出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以及加強醫社合作的方向。現時香港醫管局和非牟利組織雖有提供晚期照顧服務,亦有循證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加持,遺憾的是服務零散,市民對服務認知不足。有關當局需要思考如何能把服務加強整合和恒常化。 是次港府於晚期照顧議題上提出之立法措施,是必行的路段,也只是千里長征的第一步。於晚期規劃上,香港應制定一個全面性政策和嚴謹的服務模式。過程有賴有關當局繼續以堅定不移的決心,牽頭團結醫社業界,凝聚資源,讓廣大市民於生命不同歷程,包括人生晚期,能負擔持續性的護理,有尊嚴和意義地過人生的每一時刻。 作者田詩蓓是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李君兒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原文: shorturl.at/dimBW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September 24, 2019

關注長者身心健康 認識家居營養管理

關注長者身心健康 認識家居營養管理 當我們年齡漸長,無論身體抑或精神都免不了出現問題,有病固然要求醫,但身心管理,包括情緒帶來的困擾,更會直接影響身體,甚至營養的吸收,導致疾病出現。近年有醫學界人士提出「家居營養管理」的概念,認為由於長者身心機能衰退,需要注意他們的營養補充情況。在家中進行營養管理不單更方便合適,對長者更是百利而無一害,若能將此概念普及,將會大大提高長者的生活質素,叫他們活得更健康快樂。 食慾不振導致營養不良 一直於香港致力推廣「家居營養管理」概念的老人科專科醫生戴樂群,透過多年的臨床觀察,當年過六十五歲,便已算踏入老年階段,雖然身體未必會立即出現狀況,但切忌掉以輕心。戴醫生表示:「對很多長者而言,老年性厭食(Anorexia of Aging)是不易察覺的問題,這可能由於情緒困擾或抑鬱所致,但多數人乃胃部肌肉出現衰退而失去彈性,不似年輕時可以隨進食適度膨漲,令食量大大下降,甚至出現食慾不振的徵狀,導致營養不良,減低自身抵抗力,自然容易患病。」除了必然的機能衰退,戴醫生補充免疫系統過度活躍、自身出現炎症等疾病帶來的食慾不振,也會令長者不夠營養。「免疫系統失衡及長者時常會出現的炎症,例如關節炎、尿道炎及壞死性筋膜炎等,同樣是長者需要做好營養管理的原因,家人可以為他們準備愛吃的食物,盡量增加他們的食量,不過由於長者食慾減退的關係,我們便需要營養補充劑去協助他們吸收足夠營養。」 長者需要特別補充蛋白質 人到老年,一般都需要特別加強補充蛋白質,讓肌肉及骨骼得以支撐身體需要。除了時常提及的骨質疏鬆,我們常見長者出現跌倒情況,是因為他們缺少運動,令大肌肉流失而出現失肌症,導致尤其四肢不夠力而發生意外。由於大部分人都依賴肉類吸收蛋白質,但長者往往由於不太吃肉,惡性循環致蛋白質不足,要幫助長者吸收欠缺的蛋白質等營養,補充劑當然需要美味可口,平日添加到飲食之中,讓長者正常吸收,便能做到良好的營養管理。只是若長者是由於治療頑疾,或因動過手術而令進食出現困難者,則需要透過周邊靜脈營養法(Peripheral Parenteral Nutrition),直接將營養補充劑注射到體內,過往這些治療多於醫院進行,但戴醫生說其實只要有專業的上門護理人員協助,長者可以無需入院或入住護老院等地方,於家中同樣可以進行「家居營養管理」。「讓長者留在家中接受注射好處甚多,首先可以令他們的心情放鬆,不會因為在陌生環境產生情緒緊張等問題,繼而影響身體;加上於家中進行『家居營養管理』,可以大大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絕對是一舉多得。」 安居家中讓長者活得舒適 讓長者於家中進行「家居營養管理」的好處,戴醫生特別分享一個例子,一位九十多歲病人,已經出現吞嚥困難,但又不想插喉,於是便利用周邊靜脈營養法補充營養。比起入住私家醫院,戴醫生建議家人嘗試「家居營養管理」,只需定期由看護及醫生為病人注射,不單便宜很多,家人也不用經常往返醫院,而且病人也顯得更精神奕奕。另外,由於病人需要長期臥床,很容易出現老人壓瘡,需要不時挪移身體預防生壓瘡,以往是由家庭傭工到醫院協助,間接影響她的日常工作,但自從病人回到家中療養,家人陪伴時間增多了,彼此也更加融洽。」 雖然機能衰退無可避免,但戴醫生認為人到老年,只需多注意身體狀況,尤其在六十五至七十歲時,保持適量運動,別令大肌肉流失,同時着重營養吸收,不能偏食,因為沒有均衡營養,便會失去與疾病對抗的戰力;踏入七十歲,身體將出現不少隱疾,這時便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在老人發病初期即時對症下藥,讓長者有一個舒適健康的晚年。戴醫生最後強調,「家居營養管理」不單大大減輕醫療系統及病患家人的壓力,令長者於熟悉環境生活,更是尊重他們的態度,因此他希望「家居營養管理」這概念可以宣揚開去,造福更多長者。 原文: 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90888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ugust 28, 2019

牙醫上門救爛牙 數十萬失能殘疾等待數十人

牙醫上門救爛牙 數十萬失能殘疾等待數十人 特殊牙科出任務2(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8日電)28歲的小成13年前因打球意外變植物人,終日臥床,牙齦紅腫長滿結石又口氣差,很需要醫師前來看牙。和小成類似處境者全台約數十萬人,能夠到宅醫療的牙醫卻不到百位。 長期臥床的身心障礙及失能者,若牙齒健康出問題,可能腫、痛、影響進食,甚至增加感染、全身性疾病風險。但若要出門看牙又要勞師動眾,甚至出動救護車,家屬照護、經濟負擔沈重、苦不堪言。 衛福部為了提升障礙者牙科醫療品質,除設有特殊需求者牙科門診,也和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推動特殊醫療服務計畫,初期先以身心障礙福利機構,進而擴及到宅服務。 不過,根據健保署統計顯示,全台牙醫師約有1.4萬人,107年執行在宅牙醫服務者僅61人,有736人接受照護;108年1至6月,則有56名醫師提供服務,共649人受惠。 在宅牙科照護 供需不成比例 熟悉健保牙醫門診總額特殊計畫的開業醫師簡志成受訪時說,難以估算特殊需求牙科或在宅服務的個案人數,因為根據統計,107年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有117萬之多,符合特需資格者約有56萬餘人,其中也包含可用在宅服務者,加上高齡社會老人會愈來愈多,需求者只會增加,在宅牙醫數量不足勢必面臨挑戰。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坦言,政府鼓勵醫療院所開設特需牙科門診,希望給特別需求者更好的服務品質。但困境在於「後繼無人」,才有助提升服務量能。 今年36歲的開業牙醫李天騰近年投入偏鄉、在宅醫療,因有學長簡志成在前引領,李天騰慢慢了解到,台灣有許多地方缺牙醫資源,雖然人人都有繳健保費,但偏鄉孩子可能因交通不便,下山看牙光是來回車程就要好幾個小時,連基礎的衛教和潔牙資訊可能都欠缺。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把服務送過去」,李天騰說,一開始到先到偏鄉山區認養小學,到學校做衛教,幫孩子看牙;近年開始做在宅,照顧居家失能者。 讓李天騰印象深刻的是,有失能者年紀很輕就臥床,原來是小時候打棒球時滑壘不慎受傷成植物人,臥床10多年來牙齒乏人照料。剛開始看診時,滿口牙齦紅腫、結石累累,且味道濃厚,非常需要牙醫幫忙。 如果居家失能者、衰弱長者牙口欠缺照顧,嚴重的牙齦發炎問題可能引起全身性疾病。根據研究顯示,心肌炎、心臟疾病、糖尿病等,可能都跟牙周發炎細菌有關。 身障兒的辛苦 特需牙科心疼了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兒童牙科主治醫師黃筱婷今年30歲,她專長於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不管是腦麻、肢體障礙、自閉症、智能障礙的孩子,她都有辦法搞定。 黃筱婷說,投入特需領域是因為看診時接觸到很多孩子,受限於生理機能或家庭環境,牙口照護很差,孩子生活很辛苦,可能牙齒腫痛的受不了了,才帶來就醫,且就醫經驗可能都很慘烈,形成惡性循環。 不捨得孩子受苦是黃筱婷的初心,孩子的狀況變好就是最好的回饋。她曾收治一名5歲的自閉症孩子,因不敢看牙,牙齒狀況很糟,連飲食都成問題。開始接受治療後,「終於吃了他人生的第一口雞腿」,也讓她知道,投入特需牙科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 李天騰接觸愈多弱勢的個案,他說,更體會生命的可貴跟無常,物欲也看淡了。身為一個家庭牙醫師,他可以掌握患者各方面的狀況,尤其在高齡社會,會有愈來愈多個案需要協助,助人的熱忱是持續服務的動力。 熱血牙醫出任務 走入社區機構 北醫附醫牙科部主任黃瓊芳表示,不管是做特需門診或在宅牙醫,「都是做善事,靠的是愛心」,醫師並不是為了賺錢而做,但政策應給醫師鼓勵,思考增加麻醉給付,而不是讓醫院賠錢做。 另一方面,黃瓊芳說,關注特別需求者的牙科需求不再限於診間,也應走入社區、到早療機構等,給孩子、家長和照顧者正確的觀念,防範於未然,早期介入才能避免孩子的牙口狀況惡化,也有助減少後續的醫療資源浪費。(編輯:吳協昌/陳清芳) 原文: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8280117.aspx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ugust 25, 2019

都會區在宅醫療新模式 不只看病也支援長照

都會區在宅醫療新模式 不只看病也支援長照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5日電)執行在宅醫療的台北都蘭診所今天開幕,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說,在宅醫療不只是醫師到家看病,更重要是提供民眾在家自立生活支援,且跟長照密切結合,能在地安老。 余尚儒2017年在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開設全台第一家以「在宅醫療」為中心的基層診所「都蘭診所」,讓診所成社區居民夥伴,透過醫師每個月1次的家訪,讓在家長者有安心可依的醫療和生活支援,也讓照護和生活有妥善連結。 台北都蘭診所則試著開創都會區的在宅醫療模式,所長張凱評上午在記者會表示,近年陸續接觸台北的在宅個案,與台東偏鄉相較,台北市雖是首善之都,醫療資源相對充沛,但還是有許多受病痛、失能所苦的人被環境侷限,困在都市水泥叢林中無法就診。 張凱評表示,曾接觸一名年長失智個案,他除了醫療,也需要長照支持及營養師協助;還有一名50餘歲的失能者,他面對的經濟、照護壓力更甚於醫療需求。在宅醫療不只是提供醫療服務,也要提供個案生活相關支援。 日本發展社區互助、共生已具規模,張凱評說,台灣也可以思考如何借鏡日本經驗,台北都蘭診所為個案提供24小時在宅支援,包含在家住院、在宅門診、在宅緩和醫療,且診所就有資深照顧管理專員(照專),可協助連結醫院、診所、長照單位和社區資源,形成緊密合作的支援網路。 另一方面,張凱評表示,照顧不該孤立無援,希望互助、共老的精神可以在台北生根。觀察也發現,許多失能者仰賴移工照護,在宅醫療也希望看照更多在都市裡辛苦生活的人,如照顧者、移工等。 在宅醫療服務主要的提供對象為行動不便、就醫困難者,余尚儒說,癌症末期、中風、腦傷、因意外傷害後行動不便、臥床者都是服務對象,尤其都會區常有住在高層公寓、行動不便、衰弱的年長者,也都可接受在宅服務。 余尚儒說,未來將建議在宅醫療資源地圖,供民眾按圖索驥,目前民眾若有相關需求,除可直接跟診所聯絡,也可透過長照政策的照專轉介。(編輯:黃世雅) 原文: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8250079.aspx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ly 16, 2019

【人口老化】46年前提倡社區照顧長者 為何至今未見成效?

【人口老化】46年前提倡社區照顧長者 為何至今未見成效? 良好的社區照顧服務可以有效減少或延緩長者入住院舍、醫院的機率。早在1973年,香港政府就發表了一份工作小組報告書,提出了「家居照顧」的安老政策概念。到了1977年,《老人服務綠皮書》確立了以「社區照顧」作為香港安老服務發展的目標。 然而施行至今成效不彰,其因何在?目前有何問題?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在人口老齡化浪潮來襲的今天,我們必須直面社區安老的種種不足,知難而進。 「社區照顧」的概念由英國引進,指由社區為老人、身心障礙者、精神病患者、學習障礙者等有需要的人提供照顧,讓他們儘可能在家或社區裏在「家庭式」的環境下過着獨立的生活。社區照顧的提供者包括正式與非正式機構,正式機構即政府和非政府組織(NGO),非正式機構則是由家庭自行負起照顧的責任。香港目前需要被照顧的人群以為長者為主,也是本文探討的對象。 社區安老相對於院舍服務,更有利於長者的健康、更滿足符合長者的意願、也更符合成本效益。不少研究指出,社區和居家安老避免了長者因居住在陌生環境而產生的焦慮和不安。國際經驗也顯示,有效的社區照顧服務,有助維持長者身體機能,減慢認知功能的退化。在適當的社區照顧和支持下,長者還可以得到高度的獨立自主性,並且保持或重獲基本生活技能。就個人意願而言,長者也更傾向於社區安老。同時,相比安老院舍,社區照顧更符合成本效益,從表一、表二可見,社區照顧無論是在資金成本還是土地使用上,消耗都更小,而良好的社區照顧更可以延遲、減少使用安老院舍的機率。 言而無行 發展滯後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家居照顧」、「社區照顧」的安老概念,香港政府名義上一直重視社區安老的發展,如今便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作為安老方針 ,然而其實際行動上卻與「居家安老」的原則背道而馳。 從2014年的《審計署署長第六十三號報告書》中的住宿照顧和社區照顧的開支對比圖可見,社區照顧開支常年低於院舍開支,撇除院舍服務成本較高的考慮,社區照顧的逐年開支增幅也遠小於院舍照顧,如此看來,談何大力發展「居家安老」? 不僅開支上社區照顧遠遠落後於院舍照顧,港大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顧問研究》對比政府過往在住宿和社區照顧投入的名額,發現由2003/04年度至2010/11年度期間,資助住宿照顧服務的名額比資助社區照顧服務持續地高三倍以上。縱然兩者的比例有縮小的趨勢,但社區照顧的名額仍遠遠落後。 曾有研究機構建議,按2015/16年度照顧服務的單位預算成本計算,政府只需撥不超過5億元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增加送飯、家居清潔及陪診等服務數量,就能解決現時社區照顧服務輪候冊上近一萬宗屬「普通個案」的長者申請。然而,儘管政府在2013/14年度及2014/15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分別有逾200億元和逾600億元盈餘,卻未採納相關建議。 2018年,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徐英偉提到,根據安老事務委員會籌劃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推算,到2026年,資助長期護理服務的規劃比率參考數值為每1,000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有21.4個資助院舍照顧服務宿位和14.8個資助社區照顧服務名額。從這個預測來看,屆時安老服務依舊偏重於院舍照顧。 原文: shorturl.at/axBDE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ne 12, 2019

日報告籲儲144萬供養老

日報告籲儲144萬供養老 【本報綜合報道】日本金融廳本月三日發表「高齡社會的資產形成及管理」報告,呼籲民眾為退休生活儲蓄至少二千萬日圓(約一百四十四萬港元),社會輿論質疑國家年金制度已經崩潰。安倍晉三政府近日急急撲火,澄清報告內容不正確及誤導,並將會撤回它。 該份由金融審議會整理、金融廳發布的報告,內容有關延長「資產壽命」以應對國民愈來愈長壽,當中列明「只靠年金、沒有收入的高齡夫婦每月赤字約五萬日圓(約三千六百港元)」,呼籲假如要再活多二十年至三十年,必須儲蓄一千三百萬日圓至二千萬日圓。 首相安倍晉三周一在參議院一個委員會上承認,有關內容不當,引起誤解及不安。在野黨批評政府所說的「一百年安心」是謊言。財相兼金融擔當相麻生太郎在內閣會議後表示,不會接受有關內容是正式的報告,原因是與政府政策的立場相違。 原文: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90612/00180_014.html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pril 10, 2019

外展醫生每周到診 87歲安老院友不用「兩頭走」

外展醫生每周到診 87歲安老院友不用「兩頭走」 私人安老和殘疾院舍的住客需要看醫生或物理治療等醫療服務,往往不甚方便,也要家屬出錢、出時間。87歲的唐婆婆居住於土瓜灣一安老院,她不時要撐著拐杖、由姑娘陪同步行25分鐘看診。自從去年10月社署推出外展到診服務,每星期有醫生到安老院診症,唐婆婆再也不用「兩頭行」。 唐婆婆在安老院居住了10多年,她患有骨刺,有時腳會痛,右眼亦有受傷,要撐著拐杖輔助走路。她說,有時咳嗽不適,到土瓜灣街市看醫生,雖然路程不算太遠,但也要姑娘陪同,用拐杖慢慢行25分鐘。她又說,每次看醫生都要等很久,最長起碼要等半日,如果上午由院舍出發,便要下午2時才回到院舍。自從有每星期有醫生上門診症後,唐覺得方便不少,不用「兩頭行」。  社署在去年10月推行「院舍外展醫生到診服務」,委託非政府機構安排註冊醫生定期到訪私營和自負盈虧院舍,提供偶發性疾病如感冒的治療、身體檢查、檢視約束用具和為院舍員工提供訓練。 唐婆婆居住在土瓜灣康樂園護老中心,其總經理陳萍如表示,以往中心內有長者不適,他們可以在政府診所輪候街症、外出找私家醫生或請私家醫生上門診症,但診費要由長者或家屬自付;若需要職員陪診,中心收費為4小時300元,而請私家醫生上門最平也要500元。 她指,長者外出診症最少花2小時,如果看急症的話甚至花上8小時,當他們要求陪診服務,便會抽走中心一名人手,遇上流感高峰期,最多試過抽走了5人,她要找外間的陪診員幫忙。她表示,未有社署外展服務前,中心平均每月有71人次需要外出看診,現時已下跌到42人次,即減少了約4成,認為社署的計劃除減少長者的診症時間、家人的照顧和經濟壓力外,也有助抒緩院舍人手緊張。 原文: shorturl.at/ekU49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pril 3, 2019

止血帶 病歷卡跟身 「薄血」長者安全外遊

止血帶 病歷卡跟身 「薄血」長者安全外遊 【本報訊】長期服用薄血藥的病人,日常比較容易有瘀傷。若外遊期間,不小心受傷,易有流血不止風險,而在陌生國度要尋求緊急醫療支援不易。老人科醫生表示,病人外遊時,應避免撞擊性活動,如滑雪或玩機動遊戲,宜帶備病歷警示卡,以防不時之需。一旦意外出血,要盡快冰敷及使用止血帶,慎防流血加劇。 記者:梁麗兒 老人科專科醫生葉衛民表示,服用薄血藥包括抗凝血藥物如華法林,或抗血小板藥物如亞士匹靈的病人,都較易會有瘀痕及出血風險。以抗凝血藥為例,服藥病人的出血時間會較長,可能超過一至兩分鐘才能止血,但一般人出血約十秒左右便會止血,故遇到意外流血要小心。 提防內臟破裂 葉稱,外遊的病人應避免高風險的撞擊性活動,例如滑雪、滑水等水上活動,或玩機動遊戲,尤其到醫療較落後地區旅行更要小心。此外,外遊時應注意飲食,若食物加入中草藥,或會影響藥物的作用,例如加強或減弱藥效,有機會增加出血或血栓等風險。 萬一意外出血,葉建議先冰敷,令血管收縮減少出血,然後將止血帶放在出血的上游位置,若手腕受傷,可將止血帶綁在手肘附近。若情況許可,在陰涼處休息並保持冷靜,之後盡快求醫。他又提醒病人可隨身帶備病歷警示卡,寫上病歷及正服用的薄血藥,讓醫護人員診治時參考。他舉例服用華法林的病人在意外中流血不止,醫護人員得悉其病歷後,可盡快用解藥即包括靜脈注射用的血液凝固因子,幫助止血。葉指,病人若遇上交通意外,即使沒有明顯的外傷,也要留意身體變化,舉例常見的脾臟破裂及出血,可致肚痛、肚皮發紫等症狀,一旦發生症狀應盡快求醫。 服用薄血藥的病人要留意日常生活細節,葉稱,尤其接受入侵性檢查及手術前,包括剝牙、照腸等內窺鏡檢查,都要先接受醫生的風險評估,包括衡量程序可帶來的流血風險,或停藥引致心腦血管出事的風險,經負責手術的醫生及處方薄血藥的醫生評估後,再決定停藥安排。 原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190403/GQG62KGBUMFLIW55K4PRXKRZFE/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rch 17, 2019

長者最多在屋企跌倒 一個地方特別高危 一文看清如何改裝防意外

長者最多在屋企跌倒 一個地方特別高危 一文看清如何改裝防意外 長者一旦跌倒,部分人骨折。有護士指出,逾半長者都在家中跌倒,廁所是最高危之一。 伊利沙伯醫院職業治療師表示,適度改裝家居環境及設備便可提升家居安全;而長者亦應選擇合適的衣物及鞋履,防止再次跌倒。 伊院的物理治療師亦提醒,長者應盡可能做運動,即使簡單如微蹲、單腳站立的運動也可強化肌肉,減低跌倒的機會。 逾半長者在家中跌倒 伊院矯形及創傷科脆性骨折統籌護士譚思敏指出,有53%曾跌倒長者,都在家中出事,當中一成人在廁所「跣親」;有25%長者就在街上失足跌倒,包括在公園晨運時、商場逛街時、街市買菜時;另有15%人在護老院摔倒;少量就在巴士在跌倒。 適度改裝可提升家居安全 由於家居屬長者跌倒最高危的地點,適度改裝家居環境及設備便可提升家居安全。伊院一級職業治療師朱瑋珩表示,長者可因應需要及家居環境而安裝合適的扶手,尤其是在坐廁及沐浴處旁邊。長者應在淋浴處放置沐浴椅,坐在穩固的沐浴椅上洗澡,以免滑倒。另外,長者可在地台水平不一之處,貼上色彩對比鮮明的膠帶以提醒自己,並應定期清理家中通道的雜物,及保持室內光線充足。 朱瑋珩稱,他們會評估骨折病人情況,必要時會進行家訪,針對性地就病人家居環境提出改善建議,及指導照顧者應如何照顧病人。職業治療師亦會提醒病人改善部分行為習慣,「有些長者或許太心急,忽略了周遭環境及阻礙物,安全意識較薄弱,容易跌倒。」 另外,病人在手術後需接受一連串的日常生活自理訓練,職業治療師會指導病人在上落床、穿和脫衣褲、去洗手間及洗澡等情景時的技巧,並提醒他們切勿屈曲髖關節多於90度、不可「翹腳」等,以免令人工髖關節移位。在上樓梯時,病人應先以健肢踏上而患肢隨後;落梯級時,就應先以患肢踏落而健肢隨後。 而長者亦應選擇合適的衣物及鞋履,防止再次跌倒。例如褲子和衣服不宜過長;不應只穿拖鞋行走;波鞋以魔術貼設計較佳,不應選擇綁繩款式;不應以雨傘代替拐杖。 長者應常做運動 簡單如微蹲、單腳站立亦有幫助 部分長者會害怕跌倒而減少活動及出外,不過事實恰好相反,伊院高級物理治療師陳蕙蘭明言,長者應盡可能每星期抽3、4天做運動,每次半小時,以鍛鍊肌肉。她提醒,骨骼出現退化的長者屬於高危的骨折病人,更不能忽視運動的重要性,進行簡單的運動,如微蹲、單腳站立等,每次維持10多秒,就可訓練四頭肌;又可用膠袋盛載米,當作沙包之用,繫於腳上做抬腿等動作。她強調訓練四頭肌十分重要,「如果四頭肌無力,很容易會跪低,就會骨折。」 陳蕙蘭並指,長者亦可急步行路、緩步跑,以鍛鍊心肺。如長者以疼痛為由而拒絕做運動,家人可以熱敷、冰療等方法為長者舒緩不適,並應更多鼓勵長者。 而對於已出現骨折的病人,手術前後進行物理治療亦十分重要,增加關節活動能力、鍛鍊肌力、平衡力等,可預防手術後的併發症,幫助減輕痛楚。 原文: shorturl.at/JQ236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March 7, 2019

【在院舍好走】設寧養室 家屬陪善終 94歲婆婆享受最後的洗澡

【在院舍好走】設寧養室 家屬陪善終 94歲婆婆享受最後的洗澡 香港安老院舍法定最低人均面積為6.5平方米,但有團體曾發現部分院舍實際環境惡劣,房間窄得只能容下一張單人床及一個細小床頭櫃。長者日漸體弱,要在院舍善終很難。 有本港院舍額外為彌留長者,準備善終房間。長者可接受紓緩治療,告別插喉、「吊鹽水」。家人親友更可在房內單獨陪伴長者,讓他有尊嚴地度過最後時光。院舍負責人希望能為長者在醫院善終以外,提供多一個選擇。 攝影:梁銘康   溫馨私人空間 彌留不再冷冰冰 香港基督女青年會雲華護理安老苑位於深水埗一座公共屋邨的底層,佈局與其他院舍大同小異,院友的宿房都是以卡板分隔。在那長長的走廊盡頭,卻有一間房間,名為「寧養室」。 與其他宿房不同,「寧養室」絲毫沒有冷冰冰的感覺。推開房門,亮起暖黃燈光,樹葉圖案的窗簾,粉藍字的牆身配上花草蝴蝶圖案,加上風景掛畫,角落裡的小盆栽,佈置溫馨。房間雖不算寬敞,但電動病床旁留有空位,更相連附有換氣暖風機的浴室。 院舍督導主任黎玉潔說,「寧養室」專為患有末期病患的院友而設,他們可選擇在彌留階段時,於這房間離世。「喺生命好晚期、末期時候,好想佢哋(院友)有個好舒適嘅環境,喺房入面有家人陪伴。」   家人陪伴 尊嚴、舒適地去世 臨終前,家屬與長者之間都渴望有私人空間,可以盡訴心中情,好好道別。偏偏在集體生活的院舍,及設探病時間的醫院中難以做到。但在「寧養室」,一至兩位摯親可隨時入內陪伴,房內細心配置了一張躺椅,讓家屬休息。「人嘅感官中最遲走係聽覺,如果有個地方,可以好好讓家人係最後講一啲說話就好,有啲嘢你未必想其他人聽到。」 「寧養室」設有醫療設備,當有彌留院友使用服務時,會有兩名註冊護士24小時輪流貼身照顧,提供紓緩服務,如按摩、洗澡等。醫生亦會盡可能每天到場,評估長者的需要,處方治療方法。   94歲院友寧養室離世 今年初,一名院友選擇在「寧養室」離世。該名院友年屆94歲,本身患有心臟病、認知障礙症和癌症。臨終前,家人一直陪伴在旁,醫生每日到場評估。院友希望能在離世前洗澡,院方最終助其完成心願。黎玉潔憶述,當時院友雖然十分虛弱,但仍很享受洗澡。「小朋友出世,我哋都會幫佢沖涼,人去最尾一刻,對我來講,沖涼都係好重要嘅事。佢沖咗涼,好舒服,了無牽掛,執得好整齊,我覺得好感動、感恩。」 經歷摯親離世,難免傷感。但黎玉潔指,院友的子女事後十分平靜,認為媽媽能有尊嚴地走畢人生最後一程。「離開有家人嘅陪伴,在世嘅人都覺得冇遺憾。」   盡量減少不必要入院 長者、家屬全程參與臨終安排 不抱憾,除了臨終時可全程陪伴,亦因為家屬和院友可以全程參與晚期的醫療安排。 雲華護理安老苑在2016年參與賽馬會安寧頌 「安寧在院舍」計劃。計劃會為院舍前線同工提供臨終照顧服務培訓,更設有支援護理團隊及醫生,讓三方共同在醫療、護理上照顧晚期院友。「例如患有老人痴呆、有心臟病、有末期癌症、晚期腎衰竭等, 呢類無法逆轉嘅疾病、好晚期,一年半載會經常入院嘅病友。」 院舍護理服務主任黃曉珊解釋。 計劃包含「預設照顧計劃」及「預設醫療指示」,主張減少院友入院次數,以及尊重晚期病患院友的意願,避免不必要的醫療介入。團隊醫護會經常監察院友的身體狀況,當出現發燒、感冒等情況,會諮詢醫生意見、先行處理,避免直接入院。做法既減輕公營醫療負擔,又避免家屬經常奔走入院探病。 參加計劃的院友亦可以選擇臨終時的安排。一是選擇接近彌留數小時內,直接送往醫院去世。或選擇在生命的最後的日子,入住「寧養室」,在家人陪伴下,直至完全失去呼吸、脈搏、反應等,才送往急症室,由公立醫院醫生發出死因醫學證明書。 副院長李寧表示,如有合適計劃的院友,會在其入住院舍的第一天,已跟對方及其家屬解釋計劃,治療及臨終的安排必須得到雙方同意,才會執行。院方更會與院友、家屬保持緊密溝通,強調一切安排以院友及家屬意願為先,「如果中途老人家或者屋企人想退出計劃,亦可以即時退出。」 臨終前的緊密參與,令家屬完全掌握長者的狀況,不致錯過最後一刻,「如果冇當中嘅參與,突然來到(死亡),會好難接受,即使已經好大年紀。」   讓長者決定臨終安排 醫院以外的去世選擇 要入住安老院舍,經常被指要「等到老、等到死」。根據社署最新數字,截止今年1月底,津助院舍及合約院舍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個月。即使長者成功輪候入院舍,已十分年老及體弱。雲華護理安老苑目前共有151位院友,平均年齡高達88歲。去年4月至今年2月期間,便有24位院友離世。死亡對院友而言,其實十分接近。「我敢講,(院友)真係檻咗大半隻腳入棺材,我哋好想係佢冇咁弱,可以講多啲意願嘅時候,就開始討論、去諗、去計劃(後事安排)。」黎玉潔慨嘆。   倡擴大預設醫療指示 院舍增善終空間 社會近年有「在家安老,在家善終」的聲音,但黎玉潔指現實仍有不少限制。她舉例指,「預設醫療指示」範圍只涵蓋醫管局轄下的公立醫院,不涵蓋消防處救護員,即使院友在「寧養室」彌留,但在送院過程中,救護員仍須為瀕死狀態的院友施行心肺復甦,與指示原意有衝突。她希望,條例可以更清晰,政府各部門會有統一的處理,令院舍配合執行善終安排。 她又認為,現時安老院舍「有位都加床位」,無空間讓院友善終。她希望,將來新建的院舍,須限制增加讓院友善終的房間。長遠而言,她寄望社會能及早推行生死教育,改變風氣,「希望多一個選擇畀長者,唔止一條路,有咩事即刻去醫院,可以多個選擇。」 原文: shorturl.at/BQRS8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February 28, 2019

照護酒吧:超高齡化社會的社交場所

照護酒吧:超高齡化社會的社交場所 日式酒吧這種型態的飲酒場所,誕生於首次東京奧運期間。自此經過半個世紀,日本已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照護酒吧」型態的店鋪終於在世人面前登場! 一般我們對於日式酒吧(スナック)這個名稱,腦中浮現的是這副景象:拉開店鋪大門就會看到吧檯,以及吧檯一旁的媽媽桑(或是男店長),並且附設卡拉OK;熟客們在店裡有存放的瓶裝醇酒,一邊兑水啜飲,一邊高聲歌唱的光景,應該讓人非常熟悉吧。 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期間,為了對抗政府當局強化規範深夜的娛樂場所,日式酒店以提供「輕食」(snack)的型態登場。1980年代以降,逐漸成為目前附設卡拉OK的型態,自此經過40年,一直扮演著各地區小型社交場所的角色,為夜間巷道點上燦爛的霓虹燈光。 近年來,白天也可以聽到從日式酒吧流洩而出的卡拉OK歌唱聲。店主有效活用白天的時間,根據不同狀況,提供無酒精類的飲料,接待唱歌的高齡族群。在我熟識的店家裡,也曾聽說有店家以半志工的形式供應茶點,給從高齡者照護機構搭巴士一同前來的團客,提供他們盡情歡唱的服務。 需要照護者及癌症末期病患也有類似需求 根據推算(2017年日本政府統計數據),2065年日本總人口的3分之1,將超過65歲,而4分之1將成為7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我國人口的超高齡化,已是無法避免。在這樣的狀況下,最近登場的便是「照護酒吧」,發祥於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龍宮城」,位於追濱站徒步約2分鐘路程的商店街裡,店的外觀相當奇特,在老舊商店街中特別引人注目。若非進入店裡詢問他們的營業理念,可能會因為第一印象,而產生各種偏見。 其實,我在進行以日式酒吧為題的演講時,只要提到這家店,必定會出現以下2種反應。第1種就是大笑,覺得「年紀那麼大還要出門喝酒?」這種不禁失笑的反應;另1種反應則是質疑「居然用照護保險的錢出門喝酒?」皺著眉頭抱持否定的態度。我必須事先聲明,這些客人都是自費前往。接下來,我要說明這些反應都是源於器量狹小和認識不足。 該店的經營者,是一位約40多歲的青年企業家佐佐木貴也,他在橫須賀當地經營照護相關的行業。原本以針灸師的身份展開他的職業生涯,累積了許多照護事業的經驗與知識,並且將這些know-how運用在這間照護酒吧裡。 顧客原則上都超過65歲,許多人都是由照護人員陪同前來,酒吧也提供專業的照護用車接送。店裡完全設計成無障礙設施,為保護失智症患者不會隨意外出走失,更在入口設置了密碼鎖。洗手間裡附有折疊床,讓接受照護的人可以在裡面更換尿片。但是店面裝潢完全沒有一絲絲照護機構的氣息,反而呈現華麗風格的裝飾,富含讓人可以盡情享樂的創意巧思。 店裡的服務人員都是護理師、看護師和物理治療師,他們從佐佐木所經營的照護相關機構外出,到酒吧裡提供專業服務。顧客前往店舖前,店家會與其家人或照護機構(老人安養中心等)的職員事先商談,詳盡地詢問可以飲用的酒類和飲酒量等細節,以便進行規劃。有時會依照個人狀況,若有必要,會在酒中勾芡,以免不慎誤入氣管。 來店的顧客之中,不乏需要照護程度5級(譯註:日本依據需要照護程度共分成7級:「需要支援1級~2級」+「需要照護1〜5級」,其中的「需要照護5級」為最高級別,在進食、排泄、入浴等日常生活中,需要全面性的照顧與護理)的高齡者或癌症末期第4期的病患,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再也沒有機會在酒吧和家人或朋友喝酒,因此在店家的萬全準備之下,可以放心度過一段歡樂時光。「龍宮城」就是這樣的一間酒店。 照護事業的發展型態 佐佐木談到自身發展這種店舖形態的動機如下。 「我曾想像,若是自己父母到了無法出門喝酒的地步,就算到了那個地步,還是想要讓他們開心吧。難道要對他們說:『因為你們是需要別人照顧的遲暮老人,別再任性了,就乖乖待在家裡吧!』這麼做真的好嗎?客人並非每天或每週都來,而是好幾個月才來店裡一次。當我看見他們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喜悅,就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佐佐木為了排除那些想要坑殺高齡者的惡質商人,而將「照護酒吧」的名稱註冊為商標。此外,由於採取日式酒吧的營業型態,所以事先預想到將會牽涉「風適法」(譯註:類似臺灣管理八大行業的相關法規),因此前往當地警察局等機關,進行了詳細的會談。但這是前所未聞的嶄新嘗試,直到順利開業前,道路總是坎坷不平,一路走來的艱辛故事,興味盎然,幾乎可以寫成一本書了。 他說,目前在當地的工商企業聚會裡,「照護酒吧經營者」的認知度顯著上升,此外,「龍宮城」獲得全國性的口碑肯定,對於原本經營的照護機構,也有很大的正面回饋。不僅止於言語上的善意表達,擁有極佳商業思考的經營者所進行的這個嘗試,已經超越了社會其他成千上百個創業和創新,成為一種刺激原有思考的商業型態,應該並非只有我才如此認為吧。 標題圖片:位於神奈川縣橫須賀市・追濱站前大馬路的「照護酒吧・龍宮城」(圖片:© 2019 照護酒吧・龍宮城) 原文: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g00627/?pnum=3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anuary 28, 2019

專家促安老殘疾院舍服務公開競投

專家促安老殘疾院舍服務公開競投 【本報訊】去年財政預算案公佈向私營安老院舍、合約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等提供言語治療等服務,涉款逾6,000萬元,但有關計劃只讓非政府機構(NGO)參與,私人機構不可參與競投。有言語治療師指,處理老人吞嚥等問題需較資深治療師處理,惟NGO資源有限,難聘資歷較高的言語治療師,或會影響計劃成效。 為落實措施,社會福利署推出為期四年的「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安老院舍)及「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專業外展服務」(殘疾院舍)試驗計劃。安老院舍計劃將全港劃分為八區,由合資格的非政府機構向院舍住客提供職業、物理及言語治療師等外展服務,並列明機構有至少三年提供安老服務的經驗。其中六區已完成遴選程序,下月15日起投入服務。殘疾外展計劃則將全港劃分四區,要求機構具備康復服務經驗。計劃現為遴選階段,料下月公佈結果。 鄺俊宇斥未充份諮詢意見 言語治療師潘文瑋指,以訓練長者吞嚥為例,除一般訓練外,亦需教導前線職員如何正確餵食,故資深言語治療師較有經驗處理。言語治療師葉梁麗娥則表示,NGO因資源所限,難吸引資深員工入職,以一名20年經驗的言語治療師為例,NGO最多只給予四萬多元月薪,惟私人機構已達七萬元,兩者相差近一倍。她又指言語治療師各有專長,現時交由NGO統一處理,令接受服務者未能選擇合適治療師,促計劃放寬至私人機構也可參與競投。 教育局於中小學實行「校本言語治療服務」,言語治療師李錦成提到該計劃也接受私人機構申請,由各學校自行聘請兼職言語治療師或外購有關服務,以增強靈活性。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批評,社署去年11、12月才公佈計劃由非政府機構負責,短時間內完成遴選程序,未有充份諮詢業界意見。 社署指,各院舍內的住客人數和服務需要均不同,營辦機構可按實際需要及院舍意願作適切安排。署方指,安老院舍的計劃撥款有別於整筆撥款模式,營辦機構須備有獨立賬目供社署審核,而殘疾院舍計劃則需符合《津貼及服務協議》的要求,以確保撥款運用得宜。 ■記者李思潁 原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190128/O54WJDRZY2RJE5R6RLXG6ZX2RA/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anuary 24, 2019

【在世界邊端安老‧一】母認障 父自殺 清邁瑞士人建不綁老人村

【在世界邊端安老‧一】母認障 父自殺 清邁瑞士人建不綁老人村 清邁有一間由瑞士人開辦的安老院 Baan Kamlangchay,對香港居於護老院的長者而言,它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話。與其說是安老院,其實它是一條村。14位認知障礙症的病患者,大部份都是瑞士人,每兩位院友共住一間逾千呎的獨立屋,有寬敞獨立房間。他們逃離被約束的命運,每天在村內從早散步至黃昏,各人有三位看護24小時貼身照顧。院長 Martin Woodtli 把自己的家變成超市,把花園變成院友的露天茶座,為他們建游泳池,硬件上還是其次,他說:「我希望他們有自己的生活。」 每早八時半左右,院友各從家中走五至十分鐘的路程,到Martin家的花園吃早餐。他們一路走來,看護如愛人緊握着老人,太陽從後暖著他們的背。美麗圖畫的背後原來用父母的悲劇來填色,Martin呷一口咖啡,說:「我過世的母親是嚴重的認知障礙症病患者。」然後,他訴說父母一段《忘了,忘不了》的過去。 攝影:吳鍾坤   這是電影《忘了,忘不了》的一段情節:  諾亞把故事說完:「當我跟你在一起,我像變成另一個人。我愛你,Allie。」然後他合上書。Allie問道:「噢,我很喜歡這個故事。誰寫的?」她躊躇了一會,她似乎記起來了:「我記起來了,是我們。我發生了什麼事?」Allie患上認知障礙症,住在療養院,她不認得所有家人,丈夫諾亞成為她每天新認識的朋友,他每天來探望她,為她讀他倆的故事。每次Allie記起諾亞,就只有五分鐘。他們擁抱一會,Allie就把他推開,說:「你是誰?」   照顧者的悲劇 很美麗的五分鐘。 然而,Martin母親記起丈夫的時候,就在丈夫的喪禮上。Martin發現母親患上認知障礙症時,她已是中度患者。思緒時而清晰,時而混亂,「她經常發脾氣,會哭,罵自己好蠢。」到了後來,她認不出自己的丈夫,把他當成同事而已。有時父親與她親近,母親就推開他,罵他,還說:「我丈夫經常到森林裏跑步。你不是我的丈夫。」那是Martin父親年輕時會做的事情。Martin:「我父親和母親沒有太多朋友,他們互相廝守一輩子,活在二人的世界,當母親認不出他,我父親好難過,無法接受。」對照顧者而言,情緒比身體更難受。「我爸爸因種種原因,患上抑鬱症。」 Martin的父親過身,與母親同住九個月,他決定雙雙移民清邁,「瑞士總讓我覺得很冰冷和空洞。而且護理院費用比清邁貴得多。」   說服母親:死去的是你深愛的丈夫 「那天,在我在舊公司上班的最後一天,本打算到泰國旅行。」就在那天,父親在家中上吊自盡,那是2002年。是母親先發現了,她剪斷了繩,把他放下來,然後跑到兄弟的家中求救:「我的同事出事了。」Martin:「我不解她竟突然如此理智。」Martin不斷說服母親,死去的就是她深愛的丈夫。母親不斷搖頭說不,她不相信。直至在喪禮上,她看到棺木裏那平靜、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她趕得及記起來,嚎哭了一場。記者問Martin:「你為何要母親記起來?」Martin回答說:「那刻我覺得釋放了。我覺得獨自承受父親離世,很孤單,我可以和母親一起承受,一起擁抱。」   不爭論,接受他們的世界 於是,他搬進母親的家,接父親的棒學習成為認知障礙症的照顧者。「很不容易。」Martin慨嘆。他形容,就好像兩個世界的人被拉在一起生活,就如母親看到的世界是藍色,他看到的世界卻是紅色。「起初我會與她爭論,但後來發覺沒有用。」他說:「這也是他們的現實,你要接受他們相信的世界」,縱然是常人無法理解。有時候,母親的笑料反成為照顧她的動力。「她經常把我錯認成丈夫。」Martin說。Martin 43歲時,娶了泰國太太,「我母親呷醋了,在婚禮上她很生氣。」又曾試過與母親到公園散步,母親看到了鄰居,呼喊Martin:「Hans ! Hans !(Hans是Martin父親丈夫的名字。)」每一次,Martin都尷尬地解釋一番。 九個月後,Martin決定與母親一同到泰國清邁定居。「我曾在泰國工作,知道泰國人很尊重老人家,對長者感受很敏感,而且在瑞士護理院的費用比這裏貴幾倍,便決定到清邁生活。」他跟母親說要去一個很温暖的地方生活,「因為那時是十二月,瑞士又濕又凍,她不相信。」畢竟要說服她離開居住了四十年的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一個人花了很長的時間做資料搜集、申請移民簽證同時,也要訓練母親簽名,「因為她要在移民簽證上簽署。」練習多遍,母親記得如何簽署,「臨門一腳」到移民局時,她不簽。那刻,Martin抓狂了。 他笑言:「因此,有時我氣惱時,我會去看一齣喜劇。」 「幸好,上機那天,她的心情很好。」於是,他在清邁離市區不遠處找到一條僻靜的村落。「原本我打算到一所非牟利機構工作,後來想到我可以把對母親的照顧模式,關愛帶給其他人,才生了開設護老院的想法。」起初有兩位院友加入,他就在村內租住一間獨立屋,聘請幾位看護,漸漸發展至現時的模式。現時總共有14位院友,「不能再照顧更多人了,否則他們得不到很好的照顧,我希望這裏像一個家。」   把清邁變成瑞士 村內又一位藝術家,58歲就患上嚴重的認知障礙症,素來以石頭創作。他現在什麼都忘記了,誰知他每天在村內散步,仍然收集路上的石頭。他太太更把他過往用石頭雕塑全都寄到清邁,「讓他覺得這裏是家。」 但沒有家人,其實很難像一個家,他們會認不出家人,卻能認出家的感覺。村內大部份院友喪失語言能力,但他們仍然會笑,會流淚,會憤怒。有時候,老人家吃飯時會無故流淚;我們到訪一位長者的家,看護跟我說:「你小心點,他可能隨時會打你。」看護說,那長者初到安老村,大概想起家了,有半年時間都流淚,過了一年心情才慢慢好轉。 Martin說他們都是活在過去的人,把過去帶到現在。他母親曾經帶看護走到一間屋前,指著說:「那就是我從前的母校。」有時候,院友也會把附近的景物當成了瑞士的風景。因此,Martin在村口設計了幾個路牌,上面寫着的都是瑞士的地方。 有時候,老人堅持說要去瑞士哪個地方旅行,執行好李,看護隨他意,過了一天,她靜悄悄地把衣服放回去。又有些時候,老人說村外有座瑞士的山嶺,他要去遠足,看護也跟着他走。假若正確方向是往東,長者堅持往西的話,「我讓看護隨長者去吧。」若他們出村外不安全,或走得太遠,看護會打電話給Martin,他就駕車去找他們,然後裝作剛巧經過,可以載他一程順風車:「噢,你發生什麼事?上車吧,我載你去。」   讓他們生活自主 清邁有很多人仿傚Martin開設院舍,有些是以豪華resort作招徠,但Martin強調理念不一,關鍵是與院友的相處模式,都是他從母親身上領受回來,「與認知障礙症病人相處最重要的法則,就是不要爭論,因為他們是必勝。」 Martin更在村口開了一間小型超市。「這間超市的標誌和瑞士一間大型連鎖超市很相似,雖然這裏的長者是認知障礙症的患者,有時候也會想起瑞士那間超市。」Martin說。「原本村內有一間士多,但結業了。超市前身是我的客廳,但總覺較黑暗,陽光不夠,便開了超市,讓院友和村民也可以購物。這是院友從前的生活,也是他們現在的生活日常。」,「我覺得讓他們融入於民村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Martin說。每天院友都會到超市行逛一會,有時買一杯雪糕,有時卻買一大堆東西回去。Martin也讓看護隨他們吧,反正這超市為他們而設,收銀員把他們買的東西先記帳,回家後看護檢查後,就把不適用的東西拿回去超市。Martin:「希望他們感到生活仍有自主權。」 …

了解詳情
January 22, 2019

【熱血老年團】千萬身家創「生前遺言」攝製隊 錄下長者最後的話

【熱血老年團】千萬身家創「生前遺言」攝製隊 錄下長者最後的話 有一支老年攝製隊,成員10名,平均年齡68歲,他們的拍攝內容很特別:免費爲比他們更年長的老人,記錄遺言。4年來,80多個老人,在鏡頭前錄下生命裏最後的心裏話:關於自己的身後事,關於對子女們的叮囑……很多老人,還未開口,就先落淚了。 編輯:張銳嘉(一条) 這些遺言視頻,根據老人的要求,有的在生前就公布,有的在去世後轉交給他們的子女。這些話對子女來說,字字戳心,也有人看了後悔萬分。 這支老年攝製隊的創始人,是家産千萬的老翁吳國雄,78歲了,「人生最後的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今年9月,老年攝製隊獲得了南華早報主辦的香港精神獎。   生命裡最後的叮囑 「兒子,我在養老院一切都挺好的,只希望你能有時間來看看我。現在我最孤獨的時候就是放假,身邊院友的兒女都會載他們出去喝茶、逛街、看戲;唯獨我沒人來探望。有時間就過來吧,很怕等你真的來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了。」這是一次拍攝中,一位婆婆對著「生前遺言」老年攝製隊的鏡頭說出的話,鏡頭後78歲的吳國雄,止不住眼淚往下落。 而更多時候,當攝像機打開,鏡頭前的老人常常還沒開口,就已經熱淚盈眶,說不出話了…… 因爲這短短十幾分鐘的錄製,是邁向生命最後前最想說的話。而你會發現,這些話都是最樸實無華的,也最觸動人。 「等到需要的時候, 我想我也會坐到鏡頭前。」—攝製隊成員 梁先生   「生前遺言」攝製隊,一個平均年齡68歲的熱血老年團。 在香港九龍、新界一帶,你可能常會看到一個老人團,提著大包小包的攝像機搭交通工具,吳國雄就是其中之一。吳國雄是香港明愛退休人士服務中心的一名義工,2015年創建了這支「生前遺言」攝製隊,最初只有3個人,現在已經有10名成員,平均年齡68歲。攝製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義務給養老院的老人錄製遺言,4年來,爲80多個老人完成錄製。 在吳國雄看來:「中國的老人,跟子女面對面談生死,還是挺難以啓齒的,無論是羞于表達一生的遺憾,還是擔憂子女無力接受。現實是很多子女根本不瞭解老人真實的心境和想法。錄製遺言視頻,可以讓老人們放膽說出心裏話。」拍攝後,攝製隊會用Premiere剪輯軟件將素材剪成一個2分鐘左右的短片,老人有權决定影片什麽時候給到孩子們,哪一部分可以生前播放,哪一部分希望離世後轉交給家人。 梁先生是今年剛加入攝製隊的成員,70了,老北京人,1985年移民香港,後來兒子、太太,也陸陸續續到香港。「我第一次跟攝製隊拍攝是在明愛養老院,一上午錄製了整整10個老人,對我衝擊很大。我覺得有些老人挺無助的。雖然生活條件上沒問題,但精神上很孤獨。」 梁先生說,其實每次組長吳國雄要分配給他剪片子,他都很猶豫,「因爲看到老人的影像,我就忍不住流泪。」「我還沒正式錄過遺言,但這一年,看老人們錄遺言的場面、聽他們說的話,感觸特別深。等到需要的時候,我想我也會坐到鏡頭前。」   為長者錄遺言的千萬富翁 自述:吳國雄  1958年我隻身一人,從大陸來到了香港,家人還都在廣東。當時我媽媽身體已經不太好了,我希望能在香港賺够了錢,寄回家裏給媽媽治病。但我來香港後的不到半年時間,媽媽就去世了,當時我也沒法回去,沒能見她最後一面,這是我這輩子的遺憾。深刻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痛苦。這也是我聽到很多老人對子女說遺言,止不住流淚的原因;也是我現在堅持幫老人們錄遺言的原因。   8元人民幣闖香港 從大陸來香港的時候,我身上只有8元人民幣。在香港打拼的幾十年,我做過巴士司機、消防員、服務員、可口可樂公司推銷員,各種各樣的行業。也因此賺了一筆錢。1970年左右,我花3000塊買到了我的第一個的士牌照,開始開的士賺錢。後來陸陸續續又買了3個,做成了一個小車隊。 08年的時候,我發覺自己年紀大了,在香港打拼這麽多年,也該退出安享晚年了。我就賣掉了這4個車牌,一個車牌賣了300萬港幣,四個牌照拿到了1000多萬,在當初是不小的數目。也回大陸走了一走,旅遊散散心。 我姐姐幾年前也過世了,人生沒什麽經濟上的顧慮了,就想過好現在的日子。覺得顛沛流離了大半輩子,應該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又拿出十多萬買了一些攝影器材,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活到老,學到老,老年人學習不容易 2015年第一次錄製遺言時,那位老人70多歲,身體很虛弱,坐著輪椅來拍攝的。有些老人看見鏡頭不由自主地緊張,說不出話來。還有老人家講得激動的時候,一直哭,只能等情緒恢復再繼續。 給老人錄遺言不是一件容易事,沉重且艱難。不僅是精神上的,對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技術上的操作就很困難。我2000年才開始學電腦,學攝影攝像,從零基礎到現在半專業的拍攝,一個是憑興趣,一個是靠努力。 老年人學攝影不是件容易事。反應慢、視力差、聽覺差、沒記性都是硬傷。去外面上課老師有時候教得都沒耐心了,我們就內部一起研究學習。一位退休之前搞攝影的隊員帶著我們,內部錄好教學視頻,回去反覆看,看不明白再溝通。用這個方法,我們老年隊員進步速度很快。 大家都是義工,沒有錢收的,甚至交通費都自己出。幸虧在香港超過65歲,交通費只要2元。現在每接到一個新任務,我們的老年隊員們都可以迅速分配工作,根據活動內容選擇帶幾台機器,帶多少燈、支架……如果有新人加入,還會分配一個熟練的隊員帶新人,一邊做一邊學。 「在社會的角落裏,我們一幫老頭子可是很認真地在做我們熱愛的工作。」   人生最後的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 可能有些人覺得遺言遺像這些事情不吉利,但現在很多老人都能想通。有一年我去了在香港舉辦的殯儀博覽會,很多人在推銷土葬、棺材等等,還看到很多老人在拍自己的遺像。 我問他們,不會覺得不吉利嗎?他們說:沒關係啊,既然每個人都要面對生死,與其到時候用家裏翻出來的殘舊照片,我們爲什麽不打扮得漂亮來拍照留下紀念呢。 錄製遺言是我一直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情。人到終年,不光能幫老人記錄生前想說的最後的話,同時自身作爲一個老年人,我希望可以爲社會做一些貢獻。雖然我們退休了、年紀大了,老年人也可以在逆境中自强。 給老人拍遺言之前,我就已經看開生死了:死亡是遲早的事。看過這麽多老人留下遺言後,我有了更多感觸——所有老人都希望講心底的話說給後輩聽,希望他們的離世沒有遺憾。 …

了解詳情
January 8, 2019

公院爆棚 病人滯留急症室21小時

公院爆棚 病人滯留急症室21小時 【本報訊】流感高峯期底下,公立醫院服務繼續超負荷。醫院管理局公佈,前日15間急症醫院的內科病房全部「爆棚」,整體佔用率高達115%;最嚴重的是將軍澳醫院,佔用率更由128%升至132%。 伊利沙伯醫院亦高達124%,據悉不少等候上病房的病人,前晚已經於急症室滯留,有人最少等候了21小時、至昨日下午都未獲安排上病房。 另外,亦有私家醫生表示,近日求診人數「爆到七彩」,一日可以接收近20宗流感新症,提醒未接種疫苗的市民,應盡快打針,以應對將會持續兩個多月的流感季節。 醫管局表示,前日急症室一共有5,910人次求診,當中948人需要於內科病房留醫。最多人求診的是伊利沙伯醫院,達499人次;該院昨日亦出現明顯的「星期一症候群」(Monday Syndrome)。 據悉,昨日下午有近百人坐滿該院急症室,急症室內亦擺放了多張病床。據悉當中有病人由前晚7時等候至昨下午4時,仍然未獲安排上病房,滯留最少21小時。聯合醫院情況亦非常惡劣,一度有多達102人候診,輪候時間超過六小時。 私家醫生每日接20宗流感新症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在流感肆虐底下,上周末的求診者中,近半為流感病人,平均每日有近20宗新症。即使近日天氣稍為回暖,但交叉感染會令病菌持續活躍,「通常都係一家大細一齊黎睇醫生」。 林永和提醒市民,兒童和50至60歲的「少老」為容易感染H1亞型流感的高危組別,應盡快打流感針。私營市場疫苗供應暫穩定,但月尾有機會缺貨,將與藥廠密切聯絡,視乎需要「補針」。 另外,港島東醫院聯網行政總監陸志聰昨日與傳媒聚會時表示,港島區將於2019/20年度推行24小時「通波仔」手術服務。日後港島區病人若果需緊急進行「通波仔」手術,可以按需要送往瑪麗醫院、東區醫院或律敦治醫院三間急症醫院接受手術。 對於之前有傳聞指,心臟科醫生會因此而萌生去意,他相信不會發生。陸志聰又說,東區醫院將會着力增強日間服務,包括擬改建洗衣場為日間手術服務中心,期望可於今年上半年完成研究及提交建議。 ■記者梁銘恩、于健民 原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190108/NJ732SOEMX3PGVHJW6XIO46VIA/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anuary 8, 2019

【醫療改革】慈善機構善用視像看診 助婦女墮胎為偏遠病人斷症

【醫療改革】慈善機構善用視像看診 助婦女墮胎為偏遠病人斷症 隨着科技及手機網絡越來越普遍,利用視像看診的「虛擬醫生」服務越來越多,有醫療慈善組織亦利用視像看診,協助保守地方的婦女進行安全墮胎,同時有志願組織召集醫生,為非洲偏遠地區的病人看病。 來自阿姆斯特丹的醫生岡珀斯(Rebecca Gomperts)十幾年前創立遠程醫療服務「Women on Web」,為病人提供網上醫療諮詢,向波蘭及薩爾瓦多等禁止墮胎國家的女性寄流產藥,目前已經向包括美國等100個國家寄送藥物。岡珀斯的組織多數透過電話或Skype為尋求墮胎女性提供安全的幫助,她與團隊甚至會航行出公海,為有需要女性進行墮胎手術。 至於在非洲國家贊比亞,醫生嚴重短缺,全國僅1,600名醫生服務1,400萬人,英國人鐘斯(Huw Jones)曾在當地當導遊,他眼見當地多數民眾無法獲得醫療服務,回國後與有志之士成立慈善組織「虛擬醫生」(Virtual Doctors)遠距離為病人斷症,機構更獲得贊比亞政府支持。 贊比亞的醫護人員或診所職員會利用手機App或平板電腦,記下病人的病徵及拍照,資訊會傳回英國,由醫生義工協助診斷,部份病人個案更會轉介至專家處理,包括皮膚癌、愛滋病以及愛滋病相關的問題。英國的醫生會將藥物及設備存在贊比亞的醫療中心,並提出治療方法。 鐘斯2016年受訪時表示,「虛擬醫生」除了看診外,也可以幫忙解讀報告。例如當地雖然不缺X光等醫療設備,卻缺乏放射師,而「虛擬醫生」就可以為病人說明情況。 英國廣播公司/國際公共電台 原文: https://hk.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190108/TUEHLJ5T4GIL5AA6ZXPWLHNTFA/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anuary 8, 2019

【醫療改革】有手機電腦就做到! 視像看診歐美應用廣泛

【醫療改革】有手機電腦就做到! 視像看診歐美應用廣泛 英國政府建議讓病人利用即時通訊程式,以視像會議的方法向醫生求診,以應付醫生短缺問題。其他國家近年也積極考慮這種應診方式,美國特朗普政府去年提出新例,有機會將「虛擬醫生」納入聯邦政府醫療保險(Medicare)承保範圍內;歐洲亦有科技新創企業提供手機app應診服務。 歐洲有不少科技新創企業提供在線問診諮詢,服務充滿彈性,例如2014年創立的愛爾蘭公司VideoDoc,病人只要用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腦,就可以登入網站或用app上網與醫生進行視像看診,毋須預約。VideoDoc由早上8時至晚上10時都有醫生看診,用戶可以選擇逐次諮詢付費20歐元(179港元),或是繳付年費35歐元(314港元),一家四口一年年費則為110歐元(987港元)。 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聯邦醫療輔助計劃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去年7月提出方案,在2019年的《醫生收費附表》中加入新建議,為「虛擬醫生」買單。病人就算沒有面對面見醫生,只要透過通訊科技應診,或是向醫生上傳照片作評估也受保;方案亦會擴大Medicare所覆蓋的遠程醫療服務,將長期預防性服務都納入其中。 CMS官員維爾馬(Seema Verma)強調,中心希望利用影音應用程式,或者是醫療諮詢平台等技術,令Medicare更為現代化,她提到病人可以利用Skype等通訊軟件,讓醫生評估病情及提出建議。CMS希望新例有助減省病人來往診所的時間及金錢,同時減少醫生的文書工作。 事實上,美國私人醫療保險業界比Medicare走得更前,大部份保險公司已經承保「虛擬醫生」,包括安泰人壽保險(Aetna)、醫療保險公司Anthem、UnitedHealth Group及藍十字等,都有與在線醫療公司如Teladoc、American Well及MDLive等合作。 例如Anthem、三星和American Well三方去年合作提供24小時非緊急醫療服務。Anthem的會員只要利用三星「Samsung Health」應用程式登入LiveHealth Online服務,便可以與American Well遠程醫療平台上的醫生進行交流。 《福布斯》/Irish Tech News 原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190108/KZBIQXX75Q2DQX2DTUNRYL5JUY/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anuary 8, 2019

【醫療改革】覆診唔使去醫院! 英推視像看診冀減1/3門診預約

【醫療改革】覆診唔使去醫院! 英推視像看診冀減1/3門診預約 歐洲多國面對醫療人手短缺的問題,英國推出新醫療改革,革新的診症方法,包括讓病人以即時通訊軟體Skype,以視像會議的方法向醫生求診,政府相信,做法可減少三分一門診預約,省下數以十億鎊醫療開支和人手。不過有病人組織擔心,做法會將長者或無法使用手機的病人排除在外,整體上未必一定對病人有利。 英國政府推出一個10年的國民保健服務改革,當中包括推動病人透過手機等常用的裝置,用Skype看醫生。首相文翠珊表示,希望普及視像看診,令病人對整個求醫的過程有更大的掌握。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行政總裁史蒂文斯(Simon Stevens)指出,醫生反映有很多門診病人實際上未必需要面對面看診,尤其是手術後的覆診、為長期病患者提供建議等,轉用Skype看診後醫院可減少3000萬的到訪人次,「可省下三分之一的門診數目,即3000萬趟的行程,而省下的醫護人手 史蒂文斯又指,如個別家庭醫生無法提供Skype應診服務,市民可考慮使用虛擬醫生服務「Babylon app」,此系統確保在2小時內提供普通科看診服務,以人工智能為病人診斷。 不過有病人組織的代表凱爾(John Kell)認為,政府推動醫療系統改革時,應從病人利益出發,並不應以節省開支為首要考慮,更質疑推動視像看診,只會對年輕、病情不嚴重的病有利,「重要的是不可將不懂科技、不習慣電子化的人排除出去。」 根據數據,全英國門診預約的數字在10年間倍增至一年9400萬,相關費用達到80億英鎊(約800億港元)一年,如果升幅持續,政府未來可能一年要花上11億英鎊(約110億港元)來維持服務。史蒂文斯坦言,政府有意結束沿用70年的醫療預約系統,批評舊的系統「過時而且不可持續發展」。 英國《泰晤士報》可以用於其他事情上,如研究及早在初期發現癌症,拯救更多生命」。此外,出院病人可以智能手錶、智能手機等裝置監察健康數據,確保數據異常時能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原文: https://hk.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190108/NJY3PEFMUD753CQ5Y4IWKVOHMM/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anuary 3, 2019

完善居家安老 房屋規劃不能缺席

完善居家安老 房屋規劃不能缺席 政府預期香港人口將持續高齡化,房委會屋邨人口尤其嚴重,長者住戶佔房委會公屋住戶總數由2010年的16%升至2016年的19%,當中逾十萬住戶均屬長者住戶,如何讓這批長者「老有所養」,對政府而言確是一大挑戰。對長者來說,除入住安老院舍外,居家安老也是選項之一,政府應為此提供適足配套,並徹底改變未來房屋發展的規劃思維。   新計劃顧及家居設計 成效不俗 要讓長者「安享晚年」,當然不能僅限於「有瓦遮頭」。隨着身體機能老化,更需要向其提供全面的日常生活支援服務。就此,一方面,政府應提供適足的資助安老院舍;另一方面,政府應改善、推廣居家安老計劃。 房委會早在1990年便已在屋邨試行「屋邨老人社區服務計劃」(服務計劃),向有需要的長者租戶伸出援手,但在2003年底以服務重疊為由將計劃取消。計劃突然中止,這反映管治者短視,未有認識到人口老化帶來的長遠影響。 及至2012年,房協於轄下20個出租屋邨大舉推行「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為長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及關懷網絡,以支援他們在住屋、醫療護理及身心社交等需要。「樂得耆所」與上述服務計劃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除了一般的復康及保健服務、推廣運動以及健智訓練,亦會特別邀請職業治療師進行家居環境評估,以提升家居安全。 港大受房協委託,就「樂得耆所」計劃進行研究,四年間研究了12條房協出租屋邨、約千名長者,指計劃不但減少長者入住安老院舍意欲、具抑鬱症狀的百分比,跌倒次數亦由約20%減至不足16%;使用急症室的百分比,亦由逾30%減至24%。政府在去年接納了《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中社區服務、院舍照顧維持平衡的目標,既然「樂得耆所」計劃成效顯著,那麼,政府應盡快將之推廣至其他公營房屋。   推動房屋整合規劃 建設安老社區 隨着將來有更多公共屋邨落成,政府在規劃房屋設計時若有更整全的「居家安老」計劃,發展「公屋2.0」,相信更能收事半功倍之效。舉例來說,新加坡早在1998年便從房屋規劃的思路推行「居家安老」,他們規劃的樂齡公寓以滿足一至兩位老人需要的小戶型為主,但公寓當中會設有提供養老服務的場所,如樂齡服務中心、診療中心、活動中心和心理治療室等;當局也會為老人專門改造設施,例如調低公寓單位開關、門鈴和門窗的高度,而在室內間隔方面也會讓廁所緊靠卧室,並設置長明燈等。 在香港,上述房協「樂得耆所」計劃亦已設置長者康樂中心,每星期有義工協助長者進行健腦訓練。有長者指,有空就會去康樂中心打米蘭牌訓練腦筋,中心也會為長者進行健康評估和每月健康檢查,讓長者可盡量留在家中照顧自己。 香港並非沒有「後來居上」的機會。舉例來說,政府在去年12月已推出10億元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將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或試用科技產品,以改善服務使用者的生活,減輕護理人員及照顧者的負擔和壓力。如果將有關樂齡科技的應用結合房屋規劃設計,便有機會有所突破。   第三條路線 社區彈性安老 除此之外,政府若能完善「居家安老」的房屋規劃社區設計,也有機會在「院舍安老」與「居家安老」之外開拓出第三條路線。舉例來說,在日本就存在一些由民宅改建,屬於社區嵌入式照護的「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宅介護」,他們主要提供少量床位讓社區有需要的長者彈性暫住,日常則分散在自己家中的照顧模式。 部分服務單位更力求打破機構與社區的「圍牆」,讓路過的居民可以到機構裡跟長者打招呼或是「共餐」,也開放讓小朋友入內與長者玩耍,將機構與社區自然地融為一體。隨着未來有更多公共屋邨建設推出,或者也是時候讓我們一同拉闊居家安老的規劃想像。 原文: shorturl.at/drRT3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December 28, 2018

台灣醫院推出 AI 門診服務 診症快 600 倍準確率 8 成

台灣醫院推出 AI 門診服務 診症快 600 倍準確率 8 成 有留意本地新聞的話,都會知道過去幾天的急症室爆滿問題嚴重,病人需要苦候多個小時才獲得治理。全球各地都在積極提升醫療質素,台灣有醫院則嘗試利用人工智能,以提升醫療效率,診斷速度可以快 600 倍,而準確率更加高達 80%。 台灣科技部早前宣佈投入 8,000 萬台幣(約 2,033 萬港元),聯合國立臺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和台北榮民總醫院,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構建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而台北榮民總醫院會在明年上半年開設人工智能門診服務。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利用大量疾病的影像資料去訓練人工智能演算法,現時演算法的準確度已經達 8 成以上。 資料庫能夠協助醫生判斷病因,同時提高診斷一致性和精準度。現階段醫院會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心、肺和腦等重大疾病。透過人工智能演算法,醫生可以及早發現肺癌和找到肺結節,縮短尋找病源的時間,有大學教授甚至指在過去要花 20 分鐘才能確診疾病,利用人工智能只需要 2 秒。資料庫現存 46,450 個醫療影像案例,包括心臟冠狀動脈、腦轉移瘤、原發性腦瘤、聽覺神經瘤、肺癌等疾病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磁力共振造影和 X 光等 15 項影像資料,當中有 17,950 個案例標註了疾病資訊,未來還會繼續擴充。 原文: shorturl.at/biCUV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December 23, 2018

下月發2000元長者醫療券 超出5000元上限餘額將取消

下月發2000元長者醫療券 超出5000元上限餘額將取消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長者明年1月1日會繼續獲發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金額,她提醒,超過5000元累積上限的醫療券餘額會被取消。 陳肇始表示,在「長者醫療券計畫」下,每名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香港居民,每年可獲發2000元醫療券金額,按自己的健康需要,選擇適合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而今年6月,政府額外發放一次性的1000元的醫療券金額,並將累積上限提高到5000元。 到明年1月1日,合資格的長者會繼續獲發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金額,但超過5000元累積上限的醫療券餘額會被取消。市民可致電2838 0511或上網(www.hcv.gov.hk)查詢醫療劵餘額。 醫療券適用於已登記參加計畫的私營服務提供者(即西醫、中醫、牙醫、脊醫、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放射技師、醫務化驗師及於註冊名冊第I部分註冊的視光師)提供的服務。 但醫療券不可以用來純粹購買用品,例如眼鏡、海味、藥物、藥材及醫療用品。 原文: shorturl.at/jlop0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December 10, 2018

【兼職乖孫救長者】公營陪診等年半、私營價格貴 社區自救靠鄰里

【兼職乖孫救長者】公營陪診等年半、私營價格貴 社區自救靠鄰里 長者公營陪診服務輪候時間長,年中消費者委員會又指出坊間私營或自負盈虧機構陪診服務收費名目多,一個基層長者要找陪診服務有幾難?一些社福機構和地區人士開始想辦法自救,在區內自己配對陪診街坊和有需要長者,建立社區網絡,成效如何?由街坊自發做社區裡的「兼職乖孫」自救又可行嗎?   年半先等到社區照顧 尋私營服務每次動輒花幾百元 截至今年十月底,共12,009人在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內,登記輪候各種資助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其中有7,540人正在設有陪診服務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或「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隊伍中等待,平均輪候時間為17個月。 公營服務等候時間長近一年半,私營或自負盈虧機構開展的陪診服務於是應運而生,基層長者卻難以負擔服務收費。今年六月,消費者委員會向31間私營或自負盈虧機構或公司發出問卷,最後僅收到16間機構或公司的回覆;結果顯示各機構護送或陪診單次服務每小時介乎62元至160元,較公營最貴收費即每小時19元、至少貴逾兩倍;亦有機構每小時收費160元,較公營服務貴逾7倍。 若以長者到公立醫院輪候覆診時間計算,一般需用上3至4 小時,以此計算(4小時),每次基本服務費由$248至$640。如有需要長期使用陪診服務,消委會建議要估算清楚開支和負擔能力,免失預算。 埋單計數,基層長者每一次找私營陪診員陪同覆診,就要付248元至640元不等基本服務費。上述金額,還沒計由用者負擔的護送服務期間來回車資(有一機構更指定要以的士為交通工具)、偏遠地區或離島附加費、某些機構要求非地鐡沿線的消費者支付的交通接駁費等。    坊間自救配對服務陪診 減長者不安 公營和私營服務路路不通,腳痛、眼疾卻是眼下苦況,長者還可以怎樣做?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關顧聯)在2015年至2016年間,在馬鞍山、荃灣及葵青區推行「樂助有里」服務配對計劃,招募30多個街坊陪40個長者及殘疾人士覆診、清潔和煮飯等,長者每次只需付5元,街坊可得30元,差價由計劃補貼。 關顧聯請使用者在接受服務前、後填寫「身心靈全人健康量表」,並在計劃完結之後發表研究報告。報告分析指計劃後使用者的痛苦度減低,平靜度增加。例如,在家及外出支援有助長者和殘疾人士改善衛生、減少跌倒等問題,紓緩他們的緊張和壓力;而陪診、散步及接送服務等則減少了輕、中度缺損者身體不安的感覺。 研究計劃指出更重要的一點是,身體尚可、與子女同住但子女無暇照顧的輕度缺損者在資源不足下最容易被忽視,但照顧他們卻是「綜合家居照顧服務」(IH)本來的原意——預防性支援。當這些輕度缺損者乏人照顧而受傷,久而久之增加嚴重缺損人數,等同加重醫療開支負擔。    善用鄰里網絡令社區照顧更人性化 「樂助有里」這類地區配對計劃想做到的,不只是將使用者當作服務對象,而是把他們還原為人——除了陪診、清潔,他們或許還有去公園散步、探望親人的需要。鄰舍關係更容易貼合這些需要,同住一區的街坊們有傾有講,回到社區仍有機會碰面;縱然鄰里並非專業護理員,關顧聯指,鄰里網絡可以輔助正規服務,完善社區照顧各個層面。 樂助友(義工)曾協助離院使用者陪同買菜及洗切餸菜,令使用者可以繼續自行煮食。另外,也曾協助長者跨區探望住院舍的親人、外出公園等。—-關注家居照顧服務大聯盟,「樂助有里」服務配對計劃 研究結果新聞稿 坊間還有人正推動社區或市民互助的概念,近年有年輕人設計陪診配對應用程式,也有地區工作者打算在自己區照辦煮碗,如何惠彬(Ben)下年一月打算自資於元朗區辦配對計劃,請區內婦女、街坊做兼職乖孫,陪長者覆診、買餸或家居清潔,價錢以社會福利署現時社區照顧服務收費作基準,即最貴每小時19元,陪診員則可獲60元或以上時薪,差價由計劃資助。「同區街坊服務長者,大家在買餸時又能碰頭;我也想由街坊一起構想整個計劃的運作。這種做法更能凝聚社區。」他說。 原文:  https://www.hk01.com/%E7%A4%BE%E5%8D%80%E5%B0%88%E9%A1%8C/269398/%E5%85%BC%E8%81%B7%E4%B9%96%E5%AD%AB%E695%91%E9%95%B7%E8%80%85-%E5%85%AC%E7%87%9F%E9%99%AA%E8%A8%BA%E7%AD%89%E5%B9%B4 %E5%8D%8A-%E7%A7%81%E7%87%9F%E5%83%B9%E6%A0%BC%E8%B2%B4-%E7%A4%BE%E5%8D%80%E8%87%AA% E6%95%91%E9%9D%A0%E9%84%B0%E9%87%8C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December 9, 2018

港故:婆婆喪偶後跳出第二人生 「我過得好快樂你安心吧」

港故:婆婆喪偶後跳出第二人生 「我過得好快樂你安心吧」 你認為,70歲後的退休生活應是怎樣?早上到茶樓喝早茶,接着到公園散步、跟三五知己聊聊天?不如讓白淑英以自己的故事,打破你對退休生活的既有印象!   退休後成為跳舞老師 「差唔多每日都上堂,一、二、三、五、六都上堂!」即將77歲的白淑英婆婆是一位跳舞老師。起初她是替腳受傷的大學同學代課,再受社區中心的賞識,令她於社區中心開展退休後的跳舞人生。   從小愛跳舞 活到老學到老 白老師從小便喜歡唱歌跳舞,大學時期更有一科必修的形體班,她的跳舞基礎便是從那時開始建立。畢業之後,她也有繼續學跳舞,所以牛仔舞、恰恰(Cha-Cha)、探戈這些舞蹈也難不到她。   師生關係如家人 「我同大家嘅關係好似一家人一樣!」白老師眉開眼笑地說。跳舞不但成為她退休後的事業,還拉近了她與年輕學生們的關係。有些學生一星期會跟她上兩至三堂課,這比白老師跟子女見面的次數還要多。遇上有學生轉換髮型或穿了新的衣裳,白老師都能一眼看出來。有時下課後,她們更會一起上茶樓喝茶,聊聊彼此的生活趣事。   痛失丈夫 從此不能唱歌 「快樂、有活力」的白老師,誰也猜不到曾經有一段傷痛的日子。修讀聲樂出身的她,跟丈夫在大學時期認識。丈夫是男高音,白老師是女高音,可說是郎才女貌,非常登對。畢業之後,他們靠教唱歌維生,在家中開設一對一的課堂,桃李滿門。可惜好景不常,丈夫突然發現患上癌症,而且走得匆忙,頓時令白老師難以接受,更一度把自己困在家中差不多十個月。 「我唱唔到歌,我一唱歌就諗起佢,我就會喊,所以我唔想唱。」白老師語帶哽咽地說。丈夫離去,對白老師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撃,令她從此不能唱歌。有學生曾經苦苦哀求白老師再次教授聲樂,白老師都忍痛拒絕。   「跳」出谷底 創出第二人生 幸好此時她的朋友帶她跳舞,令她從谷底走出來,十年來這種「邊學、邊跳、邊教」的生活,沖淡了她喪偶後的悲傷,充實了她退休後的生活。 白老師能做到「退而不休」,是因為她所參與的社區中心一直關注退休長者的生活,今年更首次舉辦「耆商創未來」計劃,希望讓多點退休人士可以展現才能,令他們有「再就業」的機會,在退休之後都可以繼續發光發亮。   今集《港。故》用7分鐘,來跟大家一起看看這位76歲婆婆的退休後的跳舞人生,或許能對大家心目中的「退休」生活有些啟發。 原文: shorturl.at/hrDQV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November 18, 2018

【老咗都要靚】母女檔為長者做靚口水肩:求其用BB口水肩係侮辱!

【老咗都要靚】母女檔為長者做靚口水肩:求其用BB口水肩係侮辱! 穿衣服在年輕一輩心目中,是潮流;在老一輩心中,是日常。坊間少為老人家而設的服飾店,加上老人家年紀大肌肉流失,身體開始「縮水」,街上衣服總是衣不稱身。想扮靚但苦無選擇,社企裳樂匯坊就決定針對老人家市場,設計功能性的服裝,亦和老人中心合作免費改衫,度身訂做。 年輕常穿旗袍 長者冀重新度身訂做 荷姐80多歲,最愛穿旗袍。「以前在寶覺女子中學讀書,校服是長旗袍來的,所以一直習慣穿旗袍」。她說,旗袍是日常裝束,愛其典雅高貴,不需大時大節才能穿。裳樂匯坊的時裝設計師及業務發展經理駱麗明(Winsome)和老人中心合作,知道荷姐愛旗袍,為她度身訂做了一套淺紫色配白色蕾絲的套裝旗袍。服裝處處見巧思,老人家怕冷,下襬長度剛好蓋過膝蓋,以免下半身着涼;套裝衫長度蓋住小肚楠作修飾作用。荷姐對套裝亦愛不惜手,說外面難以找到價格相宜訂做旗袍的店舖,「有人找我飲茶我一定會着去,不想浪費設計師的一番心意,做得這麼漂亮。」 男士對衣服亦有要求。贊哥今年88歲,本來是鞋匠,手巧多主意,不時會動手做帽子、袋子留給自己用。他愛穿剛好合身的衣服,最愛穿「飛機褸」,貪其短身方便活動。面對有要求的老人家,Winsome都一一「收貨」,由選布料、度身、設計都和老人家溝通,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 功能性運動服 多內袋方便放貴重物品 除度身訂做外,社企亦設計老人運動和家具服裝。兩年前Winsome成立這家社企,接觸多了老人家 ,發現他們愛參加本地短線遊,如去食海鮮、荔枝團等等。所以她特別設計方便摺疊的運動服,方便手腳不靈活老人家出行。運動系列衣服用上快乾、不易弄污的布料,令衣服弄污後亦不會尷尬。另外,運動長褲又名為「腰錢萬貫」,Winsome笑說:「意思是整個腰的位置都有一個內袋,可以放錢和重要物品,冬天又可以放暖包」。 他們設計的衣服在不少位置都有反光標示,原來是為了方便老人家易於尋找拉鏈位置;服裝亦有多個內袋,讓老人家貼身放貴重物品。拉鏈、衫袋設計較大;衫身亦刻意用夾圈較大的牛角袖,方便老人家不用舉高手都可以穿着。設計源於易地而處,「經歷過痛風或中風的人,穿衣服的時候真的會缺乏自信。舉高手或者穿衣服都要有人幫助,所以我們想將(衣服)變成簡單而可以應付到的事。」Winsome說,預料明年開始,將衣服推出市場售賣。 老人身形縮水 坊間難有合適衣服 老人家身形縮水,袖長由一般的23、24寸變成20寸,坊間衣服衣不稱身。不少老人家因為缺乏合適的衣服而欠缺自信,有老人家覺得自己衣服不夠體面,所以常常拒絕子女的邀請飲茶。Winsome稱,「曾經遇過一位婆婆,家人買了一件很貴的羽絨但她不穿,一問之下,原來衣服太大了,帽子把眼睛都全部遮擋了,穿不了」。 倒數人生 更要穿得好 一套好的衣服,除了長者着得時尚,也可以讓他們減少隱蔽。Winsome與長者中心開始免費改衣服務「縫補寶」,就是希望長者有合身衣服穿。「老人家最重要是找到一件合身的衣服,太大或者太厚重的衣服很容易讓他們跌倒。我們希望可以讓他們有更多選擇,穿得漂亮之餘,也穿得好,能鼓勵他們多去逛街和家人飲茶」。「年輕人不時買衣服給老人家,但買之前不如親身帶他們試試。試了以後才知道,他們真正需要甚麼、喜歡甚麼」,「當他們穿一件合身的衣服時,他們的笑容(自信)是沒法子擋得住的」。 「其實老人家都可以時尚,他們是活生生的。」Winsome認為,尤其華人社會和舊時代的人,一套好的衣服很重要。她憶述,曾經替一個90多歲的伯伯度身訂做衣服,但衣服還未做好,他就過身了。「當時我們問他想訂做什麼造型的,他說想參照飛機師造型。當下很震撼,原來一個90歲的伯伯,也想『着得有型』。後來收到消息,知道他已離世,家人希望我們能把衣服送給他們,放到棺材裏面。因為這套衣服是離世前他最後訂做的,他原來一直記掛着」,「我做了設計師很多年了,但從來沒有這種感覺。這套衣服好像橫跨天堂、地獄和人間,超越時空一樣。既然人生是倒數,每一刻都很重要,所以很多人說老人家年紀大不用打扮,但我覺得就是因為年紀大,才要珍惜時間打扮、珍惜時間對自己好。」 記者:袁志敏攝影:潘志恆 原文: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1127/PDOO7LQC53IET375J7YJQXPDEY/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November 14, 2018

【日系護老誌】老人院x托兒所 認知障礙長者與小孩的共生生活

【日系護老誌】老人院x托兒所 認知障礙長者與小孩的共生生活 筆者在日本有不少「老」朋友。在日本生活期間,新年會到他們家裡一起吃團年飯、櫻花季節會一起去賞櫻、下雪的季節會一起鏟雪、也會一起到寺院神社祈福。日常從他們口中聽到的,除了大大小小的人生故事,最常聽到的便是:「跟你這樣的年輕人相處,我也感到年輕了!」 近年香港人口老化議題迫在眉睫,討論也愈來愈熱熾。面對增長急促的老齡人口及現有社區配套貧乏,近來不時都會有人提議在某個區域建設「老人村」。那裡有專為長者而設的醫療配備及娛樂設施等,讓大家能在那裡安享晚年。聽起來似是十分理想的晚年生活,其實未然。起碼筆者所認識的老朋友都一致認為:「每天只跟同世代、同年紀的人相處,生活便會變得乏味,只會愈活愈老……」。其實,這句話不僅限於年長的人,也同時適用於「有天也會老去」,並且愈來愈少機會跟上一代「共生」的年輕人們。 撰文:岑啟灝   何謂共生:讓不同群組彼此生活、交流 比香港更早面對人口老化的日本,近年透過不同形式積極推廣不同世代交流的「共生型機構」。什麼是「共生」,簡單來說就是社區上各個持分者互相了解、尊重,而這份尊重會化成不同的社區資源,彼此支撐著大家。 一間位於富山縣的福祉機構的例子便正說明並實踐了多世代交流的「共生」理念。即使在日本,一般情況安老院、托兒所及殘障人士設施都是分開設置的。但這家機構便把這三種設施「合併」了。那裡住了需要接受護理的長者,也有下了課來到的小孩,還有智能、精神障礙的小孩。平日機構內各種多世代交流亦實踐了其理念 – 「感謝、謙卑、同理心」。由於都生活在同一地方,彼此在日常各種場合都有不同的交流。就像長者會推著小孩專用的手推車外出散步,到了神社又會教小孩們參拜的方法,也會跟在設施內遊樂場玩耍的小孩聊天,就像看著自己的「孫兒們」遊玩一樣。此外,機構還為托兒所小孩開辦了「手語班」,導師正是機構服務使用者。現正擔任手語導師的是一位日間服務的西崎女士。她表示:「當學校老師一直是我的夢想,90歲的我終於夢想成真了!」透過實踐「共生」的理念,長者找到屬於他們的「尊嚴」。    沒有血緣的「乖孫」 另外,一間位於千葉縣佐倉市的福祉機構把認知障礙症及小孩這兩個關鍵詞連結起來,實踐「共生」理念。這間機構裡面居住了18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和60位小孩,78人就在同一個地方相遇、磨合、共生。那是一間結合了專門照護認知障礙者患者的設施及托兒所的幼老統合的「共生型施設」。在那裡,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住客跟托兒所的小孩們都是由同一個玄關進來,也沒有鎖上的門分隔著長者與小孩的活動空間。  小孩下課後,第一時間做的不是趕去補習班或者翻開作業,而是去跟那裡的長者打招呼、雀躍地分享今日遇到的事。而那兒的長者們非常準時地等待著「孫兒們」來撒嬌,彼此都樂在其中。那一刻,年紀抑或是認知障礙症,都沒有成為彼此交流的阻礙。對於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來說,跟小孩互動喚起了過往的「湊孫」回憶,為情緒帶來了正面效果。跟「孫兒」互動讓長者不易感到「孤獨」;對於小孩來說,每天跟長者住客的相處也讓他們了解並且學會尊重生命,亦在無形中建立同理心。   日本的例子告訴我們,「共生」是要透過行動去實現的。面對人口老化難關,日本人認為「共生型機構」既是大方向,亦是一個消除誤解及偏見的起點,日後將會成為社區福祉發展的藍本。事實上,社會上很多誤解及偏見都是因為缺乏接觸及認知而產生的。同樣,因為不了解及缺乏交流,社會上對老、認知障礙症、不同疾病殘缺等抱有太多的誤解甚至標籤。興建一個「老人村」,花的時間及資源或許比建立一個「共生社區」來得少,可是我們卻會失去一個互相認識生命的珍貴機會、失去一個讓大家發揮潛在可能性的機會。機會一旦失去,便沒法回頭,更可能出現更多矛盾及誤解。在人口急速老化的香港,這絕不會是我們這一代或未來一代能夠承擔的後果。我們也能建設一個共生社區,讓這個正在老去的小城市愈活愈年輕、並且添上更多味道嗎? 原文: shorturl.at/pyHY9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October 17, 2018

【換身份證】長者毋須等到2022年 可「黐 」子女親友搶先換領

【換身份證】長者毋須等到2022年 可「黐 」子女親友搶先換領 市民今年12月27日起,分批更換新一代智能身份證。入境處推出「貼心」兩招,助長者換證。明年65歲及以上長者(1954年或之前出生),按時間表要到2022年才有得換,不過入境處容許65歲以下市民,在指定時間換新證時,可帶同最多兩名長者一同換證,方便較年輕一軰為長者安排換證。 另一貼心安排是,居於住宿院舍的長者及殘疾人士可毋須親身前往換證中心換證。入境處將於2019年第2季推出到訪換證服務,並會把服務範圍逐步擴展至全港各住宿院舍,因此院友可選擇留在住宿院舍,等候上門換證服務。   入境處今日(18日)公布換領新智能身份證安排,行政長官、行政及立法兩會議員、主要官員、入境事務隊成員、警務人員及勞工督察,為首批換證人士。至於普通市民,1985至1986年出生市民可於明年1月21日起首先換領,最後一批是1954年或之前出生、明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他們要等到2022年才有得換。    每人可帶同最多兩長者一齊換證 為了方便公眾,尤其是長者和有需要的社群,入境處推出特別措施便利他們換證。首先,市民在指定時間換證時,如有親友屆時已經65歲或以上,可帶同他們同日同時前往換證中心辦理,因此毋須等到2022年才換。 入境處助理處長(個人證件)陳天賜指出,是次安排為「關愛措施」,每名市民可帶同最多兩位年長親友一同辦證,令長者毋須獨自換證。    7隊流動隊到千個院舍 上門為院友換證 根據《人事登記規例》第25(e)條,老年人、失明人或體弱人士,如獲登記主任信納他們親身前往登記申領身份證會損害他們本人或其他人士的健康,便毋須申領身份證或換領新證,他們可向人事登記處處長申請免費簽發的豁免登記證明書。不過今次全民換證行動,入境處決出推出上門換證服務,派員到住宿院舍,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換證,為居於院舍的住客提供另一途徑,不論是否行動自如,都可毋須親身前往換證中心換證,可靜候入境處人員上門協助。 入境處將於2019年第2季推出到訪換證服務,並會把服務範圍逐步擴展至全港各住宿院舍,料會有7隊流動隊、共約30多人負責。他們會帶同流動儀器到訪,料涉及一千個地點。至於哪個地區院舍會首步開展,仍待入境處研究,但整體計劃料可於2022年完成。 原文: shorturl.at/alDV4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October 16, 2018

英郵差醫生助長者對抗孤獨

英郵差醫生助長者對抗孤獨 在英國,孤獨不是個人的事;首相文翠珊今年初破天荒委任「孤獨事務大臣」冀為9百萬名常感孤獨的民眾擊退寂寞後,她昨宣佈會率先從長者層面入手,出動郵差及家庭醫生把被孤立的長者重新與社區連接。 主動溝通了解需要 藥物難醫孤獨,因此當局的第一波抗孤獨措施,是鼓勵家庭醫生處方「社交配方」予孤獨長者,即轉介他們參與如烹飪班、美術小組、散步小組等活動。 另外,當局也計劃邀請挨戶派信的郵差主動與長者溝通,了解其社交狀況及需要。郵差會把收集到的資料,交回社區組織及非牟利團體分析,以便他們進一步介入。文翠珊又宣佈會花180萬英鎊(1,850萬港元)推行不同的社區計劃,如增建社區咖啡室、藝術空間及畫廊等。她指「這策略僅為達成長遠社會改變的開始,但也是國家結束孤獨問題的極重要一步」。 隨着人均壽命延長、社會護理服務減少、家人居住地越見分散,長者越趨孤獨。有關注組織報告指,英國前年有136萬名50歲以上的人士感被孤立,料十年後增至200萬。有健康專家更指孤獨與心臟病、中風及腦退化症息息相關,繼而使孤獨問題與公共衞生也扣上關係。 英國《泰晤士報》 原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181016/L56UEW73EZHY54PZRMM23CVTGI/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October 1, 2018

【日系護老誌】讓認知障礙症長者做「上錯菜」侍應?|岑啟灝

【日系護老誌】讓認知障礙症長者做「上錯菜」侍應?|岑啟灝 直至今天,筆者仍不時聽到一些說法,得了認知障礙症,只能好好休息、被照顧,嚴重的話便要人住院舍,過著同樣是休息、被照顧的生活,而人生也會因此而漸漸失去色彩、甚至跟「終結」劃上了等號——其實除了這樣,真的別無他法了嗎? 在日本學習時,聽過一位前輩的一席話:即使得了認知障礙症,也不代表人生的終結啊。認知障礙症患者也是人,是人的話就有無限的可能性。  這不是什麼熱血的電影對白或者宣傳活動的口號,也不單是一個「信念」,而是日本透過多年來的「教育」及「實踐」所建立的共同價值觀。日本政府預計在2025年,每5位65歲或以上的長者,便有1位是認知障礙症患者,達700萬人。面對這個驚人的數字,近年日本政府推出「Orange Plan」政策,除了加強社區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改善護理及醫療服務、優化社區配套等等之外,在不同環境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多樣化的「工作機會」,亦是一個重點推出項目。   洗車打工也是「復康」 一個位於東京,提供日間照護服務的非牟利團體「町田市つながりの開」,為一班患有認知障礙症服務使用者提供了一系列「工作機會」,把復康及康樂的理念融入了「工作」,讓患者以自己雙手,為自己的人生劃上一個接一個的「逗號」,並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當中被日本媒體廣泛報導的,是一班身穿紅色制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在認真「洗車」的情景。 機構創辦人前田隆行先生表示,透過一星期幾天,每次一、兩小時洗車及其他工作,不單獲得一頓飯左右的回饋,更重要的是跟社會連接,並讓他們感到自己對社會有貢獻。即使是需要接受護理服務的長者,仍能運用擁有的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出真我」。特別是輕度認知障礙症患者,透過參與適度的活動,能為身心層面帶來正面的影響,對減慢病情進展有一定幫助。   期間限定:認知障礙症患者「上錯菜」餐廳 提到「認知障礙症」及「工作」兩個關鍵詞,便不得不提去年在東京六本木引起國際熱話的「會上錯菜的餐廳(注文をまちがえる料理店)」。去年筆者亦曾在臉書專頁中亦分享過這家餐廳的日本報導。在「會上錯菜的餐廳」,上菜的都是滿面笑容的長者侍應,而他們都是認知障礙症的患者。在這家餐廳,「上錯菜」不會被客人遷怒或責罵,客人反而會因沒有上錯菜而感到可惜。侍應也會因為這個話題而顯得雀躍,說得興起,甚至會忘記了替客人下單。今年5月,「會上錯菜的餐廳」更註冊成為公司,在網上搞眾籌,準備「遍地開花」。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瀰漫著歡樂的氣氛,也盛載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大家亦透過這個空間重新互相認識、了解。 當時有關報導一出,引起了國際媒體關注,不少更從西方國家遠赴日本實地採訪。雖然「會上錯菜的餐廳」只是一個只有數天的活動,並且距離第一天開店已事隔一年多,餐廳所帶動的影響力仍未退減。有關餐廳的書籍都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近日韓國亦仿效其理念及做法,受KBS電視台採訪,引起了當地對「認知障礙症」的關注。 「會上錯菜的餐廳」展示了日本人那種「對人性的尊重」,同時向世界印證了潛在於認知障礙症患者裡的「可能性」。    由被動走向自主 其實除了上述事例,日本各地政府單位、地區團體等等,都設立了不同平台讓「認知障礙症」患者從過往的「被動」走向「自主」。例如神奈川縣的藤澤市,今年6月有一家由非牟利團體開設,名為「龜吉廚房」的餐廳開業,店員基本上都是認知障礙症患者,除了當「侍應」接待客人,也擔任「廚師」烹調美食,每天的餐單亦由他們決定。團體透過讓認知障礙症的長者當餐廳店員,把「復康」與「工作」混合起來。而他們的食物賣相亦相當出色,在網上也獲得很好的評價。    這些日本的經驗,說明了把看似跟「認知障礙症」沒有關係的「工作」連繫起來,同時連結復康及康樂等目的,衝擊了社會一直以來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一些固有觀念及誤解。 應對認知障礙症,日本未必是走得最前的地方。但他們本著「對人性的尊重及體貼」,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舞台」,由一直以來都是「被服務」的一群,轉化為「服務」社區的一群,讓其發揮了「無限的可能性」。就像「會上錯菜的餐廳」的例子,其實「錯」很多時候未必的壞事,反而能讓我們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認識及了解認知障礙症固然重要,可是隱藏在疾病背後,屬於每位患者的尊嚴及可能性,更值得我們去尋找並守護。 原文: shorturl.at/lzFJ6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September 23, 2018

家庭醫生供不應求 學院倡1人1醫生政府增資源培訓

家庭醫生供不應求 學院倡1人1醫生政府增資源培訓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促《施政報告》增加人力撥資源培訓家庭醫生。 家庭醫學學院指,鑑於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試點計劃招標已於近日展開,學院認為家庭醫生在此計劃下應擔當重要的協調角色,並建議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增加人力撥資源培訓家庭醫生的措施及善用地區康健中心,讓本港朝「一人一家庭醫生」的方向再邁進一步,令基層醫療系統更臻完善。 學院指,現時香港的人口約有750萬人,如果要追上英國的1比1,500 或內地家庭醫生1比2,000比例目標,香港需要有3,750名的家庭醫生,才可維持優質的基層醫療系統。假設平均工作年限為40年,每年就需培訓接近100名家庭醫生。而一些醫生的職業壽命較平均工作年限為低,或者只以兼職形式工作,所以實際需要培訓的數目應該更高。 學院指,醫管局只將不到10%的本地醫科畢業生分配到家庭醫學培訓,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亦難以滿足本港的人口需求。根據數字近5年平均只有32名醫生有報讀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士的課程,遠比100名低。學院院長陳銘偉建議,政府需調整醫科畢業生分配到家庭醫學培訓的比例,並在培訓家庭醫生中增加資源。並建議政府強制所有家庭醫生應接受持續醫學教育計劃,以保持其醫學知識水平。 學院又認爲,公眾對「基層醫療」或「基層醫療保健」的含意,存在相當大的誤解,公眾誤以為「基層」兩個字是指「草根階層」,或者社會階級中的「基層人士」。學院義務秘書黃志威解釋,基層醫療或基層醫療保健,是指公眾在整個醫療保健系統中的第一個層次,就是大眾接受醫護照料過程中的第一個接觸點。 與二級保健不同,基層醫療應該盡可能全面覆蓋每一個市民。研究指出,到家庭醫生/普通科醫生處就診的每250人當中,只有大約9人需要被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亦有證據表明,良好的家庭醫生,可提供全面及以人為本、可持續、具預防性和協調的醫療服務,是對整個醫療保健系統最有效,且最具成本效益的保障。 原文: shorturl.at/yIOU2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September 19, 2018

【晚期照顧】婆婆患柏金遜症、曾開腦:想與丈夫在家生活,可以嗎

【晚期照顧】婆婆患柏金遜症、曾開腦:想與丈夫在家生活,可以嗎 Fanny與Jenny兩姐妹,都稱呼76歲的媽媽做「阿女」。「阿女」患有柏金遜症,三年前在家不慎跌倒,傷及腦部,入院接受開顱手術後,住院近一年才能回家,自此頭顱的凹陷,成為那次走過死門關的烙印。 「(今年)已經係出咗院第三個中秋啦。」妹妹Jenny提醒對那次大病已經印象模糊的「阿女」。路過一次死門關,現在一家的最大心願是繼續在家中生活,「無論幾耐都好」,姐姐Fanny說。 長期病患者在社區、在家中,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遇到什麼困難?居家安老是否可行的選擇? 攝影:吳鍾坤 婆婆「阿女」與伯伯「安仔」,在颱風來臨前那天,安坐家中迎接記者前來訪問。梳化是安仔的指定座位,阿女那張則是椅子,沒那麼矮可方便她用助行架站起來。阿女的左邊頭顱有一處凹陷,是三年前接受腦科手術後留下的,那次她輾轉留院接近一年。伯伯那時亦已是晚期肺癌患者,並患上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一直依靠太太照顧的他,一時陷入迷茫之中。   一度如植物人 「我食緊……腦科藥、標靶藥同胃藥,即係鞏固身體健康嗰啲,我個肺弱啲。」伯伯對於自己的病情,沒有很清晰的記憶;但兩老希望繼續一起生活的意願,卻是十分強烈,姐姐Fanny印象深刻:「那時他因為有動力要照顧媽媽,讓她回家,爸爸很努力令自己身體好些,每一天都去醫院探媽媽。」 婆婆當年接受手術後,身體曾一度如植物人那般的狀態,口水也不會吞。她與植物人唯一的分別,是她仍然有意識。「我那時以為自己臨老啞咗!」阿女說。手術後,婆婆住過復康醫院也住過療養院,走「孖beat」主力照顧的是兩姊妹,姐姐更曾花了三個月,每天給母親自製檸檬冰來刺激口水,希望幫她重拾吞口水的能力。 「真係好辛苦先由醫院湊返你出嚟!」Fanny笑說。   出院之後才是考驗 「醫院救我媽媽係No.1,我都舉起手指讚,好迅速。但救完之後,香港醫療的復康,仍未夠資源去做。」每次出院,醫院都有轉介社會服務機構的資料給他們,「最初不以為然,因為好冇心情,根本不可能有精力聯絡(社福機構)。」直至後來,她們發現母親的情緒愈來愈低落,偶爾接觸到香港復康會的「社區安寧照顧服務」資料,「那時醫院每天都要我們出院,但資源不足沒有支援,我們不知如何處理,便聯絡上他們。」 此服務是為經醫生診斷為晚期、非癌症的長期病患者而設,社工、護士等專業團隊會為患者及家屬提供社區生活支援,除了上門評估患者的家居生活環境,提出改裝建議、教授家居簡單運動等,並設有心理支援。 看著父母身體的衰老與患病,姐妹倆有不同的心態。妹妹Jenny坦言,從來不會將父母放在「晚期」的心態去做,「如果不停想著晚期,聽都唔舒服,做嘅人亦會好辛苦。」姐姐Fanny則相對隨遇而安:「人總會有走的一天,自己都會有這一天。只想他們活得開心,無論幾耐都好。」   家庭回憶 變成五個手捏的飯碗 姊妹倆作為照顧者對「晚期」的兩種心態,都是堅毅的,她們說是父母的教導。說到從前,兩老突然雀躍起來,細數當年如何日日打五份工,養活五兄弟姐妹。「未天光,在街市走鬼;晏啲買餸回家,然後中午去聯誼會捧餐,回家後會車西褲,四點去寫字樓洗茶杯、抺枱……」阿女說,最記得一家住過天棚、山上木屋區,打風瓦片會吹起的那種簡陋房屋。 搵食艱難,父母最珍視的,是一家同枱食飯的時光。「食飯時大家坐齊,便在飯枱教他們,好彩個個沒學壞。」要教什麼呢?阿女說,例如不可以㨂高腳在椅子上、夾餸不可飛象過河,還有不可「浸枱」——大半身趴在枱上吃飯,「張枱咁細張,七個人坐在埋一齊,梗係兩個人一邊。」阿女說時依然很有威脅。 這些家庭回憶,最後變成了藝術品——某次,服務帶來了藝術家,跟他們傾談、聽他們說故事。其中,陶藝家黃美嫻聽過他們在飯枱上教導子女的故事後,深受觸動,便帶來輕黏土,教他們手捏五個飯碗,紀念那段同枱吃飯的時光。   留下藝術品:希望記得阿爸阿媽 「搓嗰時,好得意。我過年搓麵粉、整角仔都做慣。」阿女手捏了三個碗,主婦烹飪訓練有素,她做的碗子手感較圓潤,「碗邊好似搓油角的花邊位」,撫摸著碗邊的Jenny說。線條較參差的兩隻,便是伯伯所做。而陶藝家特意在碗內,留有他們的指紋,經過窯燒後,指紋永烙於碗內,成為印記。 「想他們一人一隻,留個記念。」安仔說。想五兄弟姐妹,看見碗子記得什麼?「記得阿爸阿媽咯。」阿女說。「你覺得我會唔記得你咩?」Jenny說。「我仲要同你哋周圍去玩㗎。」Fanny說。   不同藝術形式 均可成為情緒出口 手造陶碗,是其中一種表達藝術治療的手法,目的是希望藉著不同的藝術媒介,讓患者表達病重路上及晚期生活的感受。「安晴.生命彩虹」社區安寧照顧計劃項目經理郭燕儀說,不同的藝術模式可幫助患者表達不同的感受:「透過手捏陶泥那種擠壓感,可讓他們有一點釋懷。」重點是與病人的生活有所連結,例如「阿女」婆婆替一家人煮食多年,飯碗對她而言,便別具意義。 此項目自2016年開展至今三年,服務過170個晚期病人、超過300個家屬,而這些晚期的長期病患者及家屬的藝術創作,將會展出與公眾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 初診疾病,親朋戚友都簇擁身邊照顧問候;但當患上的是長期病,而且病了十年八載甚至更長的日子之後,「鎂光燈」未必再在他們身上。只是,長期病患者也有走到生命終點的一天,對於這些非癌症患者的晚期照顧,是現時本地的醫療與社會服務的缺口。究竟這班病患者有什麼需要?詳看下篇報導。 原文: shorturl.at/bcp26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September 17, 2018

【臨終不可怕】直擊死亡7分鐘 爭議紀錄片打破生死禁忌

【臨終不可怕】直擊死亡7分鐘 爭議紀錄片打破生死禁忌 「寧養中心是一個生離死別的空間。所有的戲劇,所有的情緒,所有的喜悅。每個人都有著恐懼,但我想這些是我們社會裏最進步的空間。」伊斯特伍德(Steven Eastwood)是英國紀錄片《Island》的導演,他在2015至2016年拍攝懷特島一間寧養中心內4位臨終病人的故事,希望如實記錄死亡的真實面貌,破除社會對死亡的忌諱。 這套上周五在英國上映的紀錄片,訪問了蒙巴頓伯爵寧養中心(Earl Mountbatten Hospice)的晚期病者,其中最受注目、也最受爭議的一幕,是真實呈現病人哈迪(Alan Hardy)死亡的7分鐘片段。 哈迪是來自倫敦北部的退休巴士車廠經理。他非常樂於在鏡頭前分享自己的晚期生活狀況。伊斯特伍德表示,影片中呈現哈迪的死亡其實相當淡然,連他自己也難以精確判斷到底哪一刻是哈迪氣絕的時間。在哈迪的生命消逝後,鏡頭就轉換至護士替他抹身和梳頭的場景,護士們的溫柔和尊重,深刻而且動人。  伊斯特伍德認為,現有關於死亡的影視作品大多較為戲劇性,但他卻想如實的反映死亡的真面目。他在寧養中心取材拍攝,期望大眾能進一步認識這類服務,且能破除社會對臨終時期的污名,使死亡沒那麼可怖。而伊斯特伍德在開拍《Island》之前,剛經歷兩次喪親打擊,所以對於死亡及相關的情感,特別有感受。 在伊斯特伍德的眼中,寧養中心是一個各種情感紛陳的地方,伊斯特伍德難忘那裏的護士如花盡心機,照顧病者各方面的需要,包括心理和社會支援,他舉例說如果病者疏遠的親人,或者同性伴侶忽然出現,當所有人共處一室時,護士仍要在百感交織的病房中,如常盡忠職守的工作。 伊斯特伍德說寧養中心的職員在拍攝期間都異常低調,很少開口說話,他估計大概因為職員們平時工作的關係,所以都「被訓練得沒有自我」。 《Island》中記錄的另一位病者是40歲的貨車司機岡內爾(Jamie Gunnell),他育有兩個小孩,在一次胃痛發作求醫後,被確診患上第四期癌症。影片中見到岡內爾平時與其他朋友如常社交,在寧養中心裏看足球比賽和喝啤酒、抽煙。一群朋友還會拿岡內爾的病來開玩笑,說他抽出來的腹水看起來就像雞湯一樣。 雖然表面上看來岡內爾好像對死亡舉重若輕,但實際上他也經歷著迷惘和恐懼,尤其當他獨自一人的時候。伊斯特伍德形容眼中看到的岡內爾說:「他走過了憤怒和抑鬱的階段,但之後會反彈,他的幽默總常在,那是他正常化(死亡)的方法。」 英國《衞報》 原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180917/MSEEMFRZ7RHGETFKKXLQ5H3CZM/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September 13, 2018

林若思《安老院舍,長者的困獸鬥》

林若思《安老院舍,長者的困獸鬥》 筆者最近因公事私事,需要走訪各類安老院舍,切切實實感受到老人院質素有多大差異、僅滿足法定最低要求的院舍環境可有多惡劣。在廉價的私營老人院,空間及人手不足是通病:老人家困在無窗、狹小的板間房,食飯、小便也在房內,兩三天才安排到幫他們沖一次涼,滿室彌漫著殘羹、排泄物、消毒藥水混合的異味,令人退避三舍;護理員人手不足,亦令老人缺乏適切照顧,疏於運動,長期臥床者未能頻密翻身及按摩,或被人索性綁著防止他們亂動跌傷,心靈上的照顧更是天荒夜譚。結果,老人們多呆坐在床上或椅上,大多眼神空洞,身體機能日漸惡化。   院舍要更大 談到院舍空間狹小得不人道,就回到土地不足的老問題。香港面對人口急速老化,相信家家都越發感受到照顧老人的壓力,想送進院舍,就要面對上述的環境。安老院不能令老人「安心」養老,只成為他們人生終站的困獸鬥。 目前安老院舍的法定最低人均樓面面積為 6.5 平方米,即僅僅大於半個私家車位,而且已二十年不變。早前政府及民間討論,應上調安老院舍面積要求,其中有社工團體更提倡「8+8」方案,即 8 平方米寢室加 8 平方米非寢室空間。然而,在社會缺乏新增土地的前提下,增加人均院舍面積近三倍,無異於將宿位數目折扣三分一。   安老院舍人均樓面面積要求:最低要求:6.5 平方米私營安老院改善買位計劃.甲一級:9.5 平方米私營安老院改善買位計劃.甲二級:8.0 平方米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計劃:8.0 平方米   院舍要更多 我們想安老宿位更大,還必須要更多。資助安老宿位的人龍多達 37000 多人,政府委托安老事務委員會進行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又訂出於 2026 年每 1000 名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應有 21.4 個資助院舍照顧服務宿位的規劃比率。若政府繼續流於辯論、空轉、幻想,而不以實際行動增加土地供應,則不可能消化院舍人龍、實現規劃目標、提升院舍面積。 資助安老院舍宿位的輪候人數及於輪候期間逝世的人數,在過去十年逐年攀升   善用科技解護理人手不足 至於護理人手不足,要循兩個方向處理。 其一是改善培訓及資助,改善行業的前景和形象,吸引更多本地勞工入行,或以彈性工時吸引婦女兼職工作;此外筆者亦支持政府就安老服務業是否放寬輸入外勞進行研究。 其二是引入更多安老科技,減少使用人力,減輕護理員的負擔。這方面日本走得很前,機械人、扶抱機、沖涼機、讓護理員配戴的減壓腰帶,已廣泛應用。不過這些機械一般都要佔用較多空間,現時香港的院舍劏房「豆潤咁細」,恐怕難以兼容這些科技產品。 原文: http://www.linepost.hk/index.php/blogger/3925-yn180913b03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September 5, 2018

Wifi生物感測器結合AI 偵測獨居長者狀態防跌倒無人知

Wifi生物感測器結合AI 偵測獨居長者狀態防跌倒無人知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發展漸趨成熟,並融入生活。AI已可做到文字、圖像及語音識別,近日發展到「行為識別」,料可應用於居家安老。來自中國的百芝龍智慧科技,正研發Wifi生物探測器,因人類一舉一動都會影響Wifi波長,AI學習各種圖譜後,便可知獨居長者有否跌倒。 微軟今日(5日)舉辦全港首屆AI Summit,介紹該公司的合作夥伴。就AI發展,微軟指該公司會專注於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產品認可及語音識別能力3方面,與各行業一同開發解決方案。 百芝龍智慧科技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葉偉指,曾因獨居的婆婆跌倒6小時無人發現,想到可從每人家中均有的Wifi基站入手,結合AI,變成Wifi生物探測器。該Wifi生物探測器的大小猶如燈掣開關大小。葉偉解釋,人類任何一個細微的行動,都會對Wifi波造成影響,故AI透過觀察Wifi波長的變動,便可了解室內的情況。 原文: shorturl.at/ptwH0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ugust 16, 2018

親歷父親患癌遇困境 80後創社企提供本地製作智能家居助安老

親歷父親患癌遇困境 80後創社企提供本地製作智能家居助安老 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20年後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會劇增一倍,將迎來「高齡海嘯」的挑戰。為長者提供家居維修及翻新服務的社企「長屋設計」,創辦人之一雷煒程(Lawerence)指,因為爸爸當年患有癌症,起居飲食需要特別照顧,充份體會到若長者想在家中完成人生最後階段,家居環境或成限制,故社企提供專為長者「度身設計」的裝修,令長者可居家安老。 日本樂齡科技發展成熟,但本港仍處於起步階段。Lawerence指,公司在開拓科技業務後,希望提供一站式智能家居服務,最新研發智能手錶,運用智能手錶GPS全球定位的後勤服務,以防長者走失。   研發智能手錶長者步入「危險區」手錶會發出聲響 他指,一旦長者走入程式預設的「危險區」,手錶就會發出聲響,提醒長者身處不安全的地方。同時,後勤人員會致電長者家人,主動通知長者走失的位置,以尋回長者。目前手錶已引入澳門,有約2,000個使用者,而本港正在試驗階段,料10月、11月可公開發售,手錶約賣1,000元,服務費為每月約200元。 工業家張益麟認為,本港樂齡科技市場仍在發展,大部份的產品由外國入口,故價錢昂貴,並非人人可負擔。張益麟指,業界一直希望開拓長者市場,惟一直欠缺數據分析,製造符合長者需求的產品。張指,加入「長屋集團」後,成功收集用家數據,並聯絡廠商,設計一套適合長者的家居產品,以梳化為例,椅背設計較為挺身,成90至105度,方便長者用力起身,售價現扣取七六折優惠後為7,000元。   為長者設計出可升降床面 張益麟續指,另一款床專為長期臥床的長者而設計,床面高低可升降,亦可摺疊,騰出室內活動空間。張指,這款床在香港設計,在內地投產,價錢比進口貨平逾一半,現售4,000元。他認為,社企與工業界合作,正好達至社會創新,解決社會問題,亦能達至營運效益。 原文: http://shorturl.at/eyOP3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August 15, 2018

影/居家醫療3年「摘鼻胃管」 中風嬤奶瓶喝水還吵要吃雞排

影/居家醫療3年「摘鼻胃管」 中風嬤奶瓶喝水還吵要吃雞排 記者嚴云岑/彰化報導 「奶奶,該喝水囉!」74歲的鄭奶奶家住彰化縣二水鄉,4年多前中風右側偏癱,需長期臥床,每個月都需由家人開車1小時到彰化就醫,經二水衛生所介入居家醫療後,不僅減輕家人負擔,還在1年多前順利拔掉鼻胃管,用奶瓶喝水。兒子陳先生表示,自從醫師與護理師到家中看診後,媽媽變得越來越愛笑,還會要求要吃炸雞排。 過去民眾遇到大小病,都習慣到醫院看診,健保署2016年2月開辦居家醫療,鼓勵醫師走出診間,到行動不便的病患家中看診並給藥,第一年服務7675人,2017年服務3萬2741人,成長4倍之多。截至今年7月31日止,已有4萬3654人接受服務,超越去年服務量能,其中又以中區業務組成長26倍最多。   健保署中區業務組今(15)日舉辦「家是最好的病房-把醫療送到家」分享成果。健保署中區業務組方志琳組長表示,2016年中彰投地區之人口數預估失能人口約12萬3000人,推估有居家醫療需求約1萬4000人,實施初期因民眾不了解,或找不到可提供服務的醫師,加上醫師參與度不高,只有376人接受服務,照護率2.7%。 方志琳表示,為了擴大服務範圍,中區業務組結合台中、彰化、南投衛政、社政及民政機關,並請醫院加出院準備服務、邀請醫師公會啟動走出診間誓師大會,在廣為宣導下,目前中彰投三縣市68鄉鎮,已有548家醫療院所提供這項服務,每一個鄉鎮都找得到提供到宅醫療的醫師。至今年7月共有1萬1351個案獲得居家醫療的照護,照護率超過80%。   參與在宅醫療的員林基督教醫院僅成立3年,於2017年7月31日正式加入居家醫療整合照顧計畫,1年累積收案170位,目前再案者有107位,第一階段無需管灌的個案22位、需管灌者85位,服務範個案以員林市最多。另外該院也提供藥師送藥到府服務,每個月服務772位病患。 員林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江文崇為在宅醫療服務團隊一員,目前員基共有3名專任醫師搭配居家護理所護理師,每週提供1次居家服務。江文宏表示,申請在宅醫療患者都已高齡族群居多,但也有年輕患者透過出院準備服務,由個管師嫁接起居家醫療及長照資源橋樑。   50歲的蕭女士就是一例,住在田中鎮的她,因缺血中風導致腦病變與癲癇,生活無法自理,平日僅由打零工的先生照顧,家中經濟拮据,還因長期臥床,尾骨與小腿有壓瘡問題。後經轉介醫師與護理師定期到家中看診,協助傷口照料,家人終於不用在醫院、住家來回奔波,不僅病情得到妥善控制,長照的居服員到府協助,也讓家庭壓力得到舒緩。 實施在宅醫療的不只醫院,地方衛生所也是推行主力。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彰化縣二水鄉,早在7年前就自主開辦「居家護理所」,趁中午到個案家巡一圈,視患者情況給予必要的照顧。2016年加入健保署「在宅醫療」,讓醫師與護理師一同訪視,光是2017年就提供578次居家醫療、636次居家護理,減少長者就醫不便、子女請假、載送問題。   74歲的鄭奶奶就是二水衛生所的個案之一,2014年3月中風後若有醫療問題,家屬需勞師動眾將她載至竹山秀傳醫院就醫,對於工作時間不定的兒子而言,是一大負擔。二水鄉公所接獲家屬諮詢,先於2014年提供居家服務,由醫師、護理師每3週進行一次居家訪視,幫忙換鼻胃管、尿管,更給予彈力帶訓練肌力,經過長照資源整合,鄭奶奶終於在去年3月拔掉鼻胃管由口進食。 記者下午跟著二水衛生所居家醫療團隊到鄭奶奶家探視,她住在三合院側廳,為了方便居服與醫護人員出入,大門並未加裝門鎖,只用一扇紗門代替。看到護理師到來,鄭奶奶表情瞬間亮了起來,在陳鴻基主任聽完診,確認無異常症狀後,護理人員便拿了一個奶瓶,讓鄭奶奶喝水,陳鴻基主任在一旁解釋,「這是怕她嗆到」。   陳鴻基表示,鄭奶奶雖然拔掉鼻胃管,但因中風偏癱,吞嚥功能仍有限,而這類高齡臥床族群最怕因嗆到引發肺炎,因此教導家屬出門工作前必須準備2個奶瓶,讓奶奶及時補充水分。兒子陳先生在旁補充,媽媽雖然可自己吞嚥,但還是要靠著家人用湯匙一口一口餵食,雖然什麼食物都吃,卻心心念念炸雞排,但為了媽媽健康,至今尚未讓她如願。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以往行動不便病人外出就醫非常困難,病人也可能因就醫不便而延誤病情。健保署推出醫師到家看診的服務,不僅有需要的病人不必出門就能看病,醫師也可利用該署開發的資訊分享平台,完全掌握病患的病情。民眾若有居家醫療照護需求,可在健保署網站查詢,若需生活照顧各項資源,可連繫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協助轉介服務。 原文: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236079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ly 29, 2018

高齡社會長者就醫不便 亟需在宅醫療模式

高齡社會長者就醫不便 亟需在宅醫療模式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長者就醫需求增加,醫療照顧模式須積極改變。為探討高齡醫療模式,國衛院與台灣在宅醫療學會今舉辦「在宅醫療國際研討會」,藉由全球高齡長者最多的日本經驗,讓台灣借鏡面對高齡社會時,醫療照顧需從醫院轉型為在宅醫療,解決長者因行動不便等因素,導致無法接受醫療照顧的窘境。 今參與研討會的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台灣健保制度已實行20多年,讓民眾就醫十分便利,但在高齡社會,高齡長者常受到身體機能衰退影響,無法自行就醫,且少子女化問題也使長者家中恐無多餘人力協助就醫,導致長者就醫出現障礙,這是健保無法改變的,而隨醫療需求轉變,須積極發展在宅醫療照顧模式。 薛瑞元說,在宅醫療為醫護人員親自到高齡患者家中提供醫療照顧,其醫療人員外出服務成本高,但卻可降低整體社會成本,衛福部目前也正推動長照整體照顧,提供高齡長者良好醫療服務。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指出,在宅醫療是非常熱門的議題,面對高齡社會於醫療及社福長照系統,均應面對及因應人口結構及醫療照顧需求的改變。(沈能元/台北報導) 原文: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180729/TDYITD4ZOD4QTP5NWOCBABPWHA/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ly 17, 2018

將軍澳首推「時間銀行」長者做義工換服務:有人幫不用入老人院

將軍澳首推「時間銀行」長者做義工換服務:有人幫不用入老人院 根據政府統計處《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的數據,2016年勞動人口之中,每5人只撫養2名長者,但至2066年,情況將惡化至每5人需撫養4名長者。現時長者對安老院舍質素早已失去信心,政府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又要輪候14個月,安享晚年難度是奢望?晚年不靠政府、不靠安老院舍照顧,由長者之間互相照顧又可不可以呢? 攝影:吳鍾坤 要互相幫助甚至成為一個「安全網」,需要有系統的安排。「時間銀行」這類義工服務的概念近年多度被提倡,有社福機構打破想像,將「時間銀行」的概念落實於將軍澳景林邨、寶林邨、茵怡花園這個小社區中。 為期三年的計劃,由長者幫助長者賺時分、換服務,換到的可以是一通電話慰問、搬一次行李,或是危緊時陪伴入院。小小的幫助形成強大的連結,有參加者表示,長者互相照顧令她安心生活在社區,晚年不打算入住安老院舍;而機構則期望計劃能擴展至其他社區,長遠重新思考安老政策和資源分配。  同邨廿年不相識? 穎嫦在退休之前做了27年文員,5年前公司結業後,她繼續做其他全職及兼職工作,直至今年65歲才正式退下火線。長年早出晚歸,她和其他城市人一樣,生活只有家庭和工作,沒有「社區」這一部分。居住將軍澳寶林邨27年,她會認識同樓層的鄰居,但都只限於上班前說句早晨,下班後打聲招呼而已,各自家門都是緊閉的。對社區的唯一連結,就只有周末行鴨仔山。 「我住咗廿幾年呢個邨,喺隔離樓居然話唔認識,我覺得自己真係好脫離。」後來她參與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的義工服務,有一次探訪同邨的長者,對方問她住何處、為何未曾見過她,她感到非常愕然,「本來大家都係街坊,應該好有親切感,但我俾人(印象)就係唔識,我個心打咗個突。」 穎嫦對社區的想像,是街坊街里見面時會互相微笑、點頭,但現在的社會做不到,「大家互助嘅精神少咗,如果多咗呢啲,整個社會風氣係會好好多。」   一分鐘義工 換一個服務積分 一個人或許難以改變社會,但可以由改變自己開始。穎嫦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與其等人找你,不如主動走出去,聯絡其他人。她參加更多探訪活動,投入義工服務,更與其他長者在兩年前推動策劃「織福--長者互助發展計劃」(下稱織福計劃)。 織福計劃簡單而言是香港版「時間銀行」,183位已登記的長者會員透過做義工換取時分,一分鐘即可換一分,時分可以隨時換取所需要的照顧服務、培訓、康樂活動及實物,而服務提供者亦是長者,整個計劃只有少部分義工參與,名副其實「長者幫長者」。 有別一般的正規照顧服務,計劃中參與和換取的服務完全按個人需要而定,例如陪診、電話慰問、搬行李、維修水喉、上門探訪、買餸、設計自傳封面等等,只要長者提出有特別需要,安老服務大樓的職員便會配對有合適技能的長者幫助。  又或者好像穎嫦的個案,緊急時先找相熟鄰里幫忙,事後再計分。穎嫦在去年需要做白內障手術,女兒當天請假陪她去,但醫生指第二天亦要覆診,女兒再難突然請假,臨急拉了一位朋友陪母親覆診。朋友在事後加入計劃成為會員,這一次的幫助亦計算時分,二人填妥表格,簽名核實時分,再交由職員人手更新紀錄。 讓長者更有信心社區安老 黃色封面的「織福簿」紀錄了一年多以來,穎嫦十多次與會員互助的詳情,大多數時候都是她幫助人,「收入」總是多過「支出」,最多支出的一次已是白內障手術那次,朋友幫忙陪她覆診兩小時,扣了120分。 作為計劃的籌委,穎嫦表示透過計劃認識更多的街坊,鄰舍關係有改善,「就算嗌唔出你名, 笑吓話『hello,有冇積分呀? 』,形成風氣好親切,你話幾開心。」更重要的是,她現在很放心在社區生活,「今後我遇到咩困難,只要同織福委員提出,可以得到好快嘅解決。」她說申請政府或其他團體的照顧服務需時,如果有事要緊急幫助,更是一下子不知道可以找誰求助,現時她知道一定有人幫到自己。她更決定會留在社區安老,不會亦不需要選擇入住院舍。 長者互助 港大學者:香港需轉型「參與者社會」 2016年9月,包括穎嫦在內的一班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的長者義工,思考如何應對人口老化的問題,織福計劃的念頭開始萌生。但要如何實行,他們由社工協助下,找上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林一星教授當上義務顧問,「好少會帶埋七、八個長者上來港大,你諗吓將軍澳上到來港大,佢哋唔係搭的士上來,個個行程好遠,我睇到呢個真係由長者啟動一個活動。」  計劃強調由長者「當家作主」,打動林一星為計劃展開為期三年的追踪研究。他相信當人口老化,服務追不上需求時,香港必須由接受者社會(recipient society)轉型為參與者社會(participant society),即是長者在退休後,不能什麼都不做等人提供服務,而是需要主動走出社會,建立理想的生活狀態,「如果要呢個社區有福氣,唔可以個個坐係到,等個天跌福氣落來……要自己織出來,要一針一針織出來。」 這個由公屋與居屋屋苑形成的小社區,可連結為長者安全網。林一星認為,香港有部分較為體弱的長者,因擔心沒有人照顧或幫助而過早選擇入住安老院舍。但假如他們知道,在有需要幫忙時只要「send個message出來」,不論是整水喉、陪診或幫忙購物,都有人會幫助,這一份放心令他們願意在社區安老。「呢份放心好緊要,令到佢夠膽留耐啲,就算佢身體愈來愈差都可以留耐啲。」  義工模式可推廣至其他社區 林一星認為,假如計劃逐漸擴展至其他小社區,就猶如一場社會運動,推動安老政策的改變。他解釋,長者經訓練後可以互相幫助,解決一些較簡單的生活需要,不需要再輪候市場上付費的服務。長者的身心質素提升,不需要接受安老院舍服務,同時社工可以專心負責處理一些重症或需情緒支援的長者,妥善運用公共資源。 而負責計劃的社工柯明蕙就表示,計劃只是拋磚引玉,如果有其他地區認為藉得採用這個照顧模式,可以繼續完善。但最重要是社會上不同持分者,包括政府,起動討論如何應對人口老化的現象,令長者晚年有更多保障。「今日香港都係佢哋打拼返來,我哋容讓佢哋可以享受比較美好嘅晚年生活,不同持分者都要做,不同人都要討論。」 原文: shorturl.at/dilpP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ne 24, 2018

外展醫生每周到診 87歲安老院友不用「兩頭走」

外展醫生每周到診 87歲安老院友不用「兩頭走」 有沒有想過,年老,會讓人連最簡單的吞嚥也覺得困難?進食和飲水這樣簡單的事,也變成難事。而言語治療師能通過訓練,幫助患者改善吞嚥困難。香港大學言語治療學科為長者加強相關訓練,有年近九旬長者由需要用鼻胃喉進食,成功變為可上茶樓,恢復社交活動。 香港大學較早前一項研究顯示,大約六成長者院舍的院友有不同程度的吞嚥困難。以香港大約75,000個長者宿位推算,推算約有45,000名長者院友有吞嚥困難,需要定期由言語治療師跟進吞嚥問題,言語治療師會為患者提供評估及訓練。但現時安老、弱智或多種殘障院舍並沒有資金提供言語治療服務。 言語治療助改善吞嚥困難 居住在嗇色園其中一間護理安老院的謝婆婆, 今年88歲, 她在2015年開始使用鼻胃喉, 但她的兒子極希望拔走鼻胃喉。嗇色園大約8年前開始自費聘用言語治療師,為院友做評估及訓練。謝婆婆去年4月開始接受服務,經過數月時間,已可改為每年試食糊餐。 雖然她開始時抗拒用口進食,但經過院舍員工及家人細心餵食和鼓勵後,她逐漸恢復食慾。最近終於可以拔除鼻胃喉,轉吃碎餐。謝婆婆並會跟家人出外飲茶, 恢復一些社交活動, 人也比早前開朗得多。 嗇色園主席馬澤華表示, 最重要是看到院友身心狀況得到改善,園方亦希望透過措施, 支援前線員工,因為單是照顧院友進食,便會有不少壓力,例如餵食的速度和態度,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營養吸收,言語治療師除了照顧患者之外,亦會為員工以至部份家人提供照顧方面的訓練,讓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質素也可改善。 港大推手機程式 助患者練習吞嚥咬字 香港盲人輔導會院舍服務總監梅小萍表示,面對吞嚥困難的院友,員工及家人如何餵食,並確保院友願意進食以至有足夠營養, 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盲人輔導會過去幾年與港大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部合作,進行多項吞嚥研究,包括研發適合本地長者的吞嚥評估工具及多項跨專業的吞嚥治療方法(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及社工),期望未來政府增撥資源,讓院友能及早安排言語治療評估和訓練。 香港大學也推出手機程式「食多D. 講多D 」, 提供吞嚥、咬字及溝通的練習及影片幫助有吞嚥困難的患者及其照顧者的需要。港大言語及聽覺科學部最近也進行了一系列課程改革,包括讓學生到長者院舍及肢體傷殘院舍實習,增加學生對院舍服務的認識。 原文: shorturl.at/xBCK5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June 21, 2018

【不綁老人.四】香港首間「減綁」安老院院長:人手非最大困難

【不綁老人.四】香港首間「減綁」安老院院長:人手非最大困難 不用再「綁人」的保健員影梅,還有不再需要「被綁」的發枝伯伯,都是來自薄扶林一間政府資助院舍「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這間背山面海的單幢四層高樓房,環境清幽,只是此前的許多年,它都算不上是院友的「五星級的家」,皆因院內逾半老人長期被綁,不少更是患上腦退化症(又稱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家。 直至2016年,有一點「火種」落到院舍年輕院長梁曙㬢的心頭,改變了這些被綁老人的命運。「有一年,我參加了耆智園的課程,有關如何照顧腦退化的長者。課程講到,綁還是不綁老人好?」 攝影:高仲明 (不綁老人系列專題七之四)  整個團隊不斷想,如何為長者行前少少,擺脫舊有觀念。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院長 梁曙㬢 推行不綁老人計劃的年輕安老院院長梁曙㬢,本身是社工出身,他記得當年參加一個有關認知障礙症長者的課程時,課堂上有講者說,老人在院舍是三等公民:等食、等瞓、等死。「這一句對我們來說,好hurt。做院舍,我們不是想老人家在這裡『安老』嗎?」 「好坦白講,我們以前的服務,好似與『安老』這個字有點違背。」梁曙㬢有深刻的反思:「我們的團隊不斷想,如何為長者多想一些、行前少少,擺脫舊有觀念。」於是,他重新檢視「約束」老人這回事,也在院舍破格推動「不綁老人」。   投訴文化讓院舍卻步 「綁,其實浪費人力物力,老人家亦不會開心。」所謂綁,老人會被穿上安全衣、帶手拍(即手套);員工綁人時,老人掙扎一陣子,他們又要蹲在床下打幾個結,擾攘一輪,起碼需要5-10分鐘。以往一間房5個長者3個要綁,一間院舍,為了綁人而耗費的人力物力,有數得計。 梁曙㬢心忖:「有沒有其他方案可以雙贏?同事不用做那麼多,老人又開心?」他帶著這種想法與院舍的主管研究,大家都認同推行減少約束。只是,要擺脫舊有觀念與習慣,知易行難。院舍的營運者,何嘗不是被「約束」?「現在NGO(社福機構)問責文化、投訴文化好盛行,做錯少少都會面對投訴,弄得好多主管都好怕。如此,還夠不夠膽試新?還是做回以前的事?」  部署半年 然而,他們還是選擇了為院舍老人,冒一個險。要推動減綁政策,做的不僅是鬆開那個繩結那樣簡單,而是將院舍照顧老人的老舊問題「連根拔起」地改革。他們意識到,過程要由上而下(top-down)、也要由下而上(bottom-up)才會成功,不是管理層一聲下令「不綁」便能成事。所以在推行前,他們花了半年時間部署。 其實,老人晚上「擒床」,與深宵時睡醒有關。一般院舍作息時間要遷就員工交更,出現了老人院常見、違反生理時鐘的作息時間表:下午4、5點「晚飯」、晚上8時就寢。為了配合減綁政策,院舍重整員工每更工作時間,或縮減或延遲,讓老人回到6、7點晚飯、9時許入睡的作息規律。老人入夜後安睡,最終是減少了深宵睡醒後「擒床」問題,紓緩了通宵時份的照顧需要。 然後是跌倒。歸根究柢,身體無力是跌倒主因之一,這與缺乏運動甚至營養有關。院舍於是加強物理治療、活動等配套,讓老人家盡量維持肌力。院內曾有老人由不良於行,練習至可重新用拐杖走路。院舍的餐單亦由只顧營養輕視口味,改良至有「老人院版」的燉蛋和西多士等,餐單設計的邏輯是老人愛吃才有營養、才有力氣。梁曙㬢說,院舍現時每月200多萬的營運成本中,約8-9%都用於膳食。  讓照顧回歸人性 「不是要求同事一開始便全部不綁,如此會好大風險。我們逐個個案去試,每個月減少一些。」和他一起討論的,包括護士、社工、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以至前線保健員等。團隊最終在2017年初,選定了首批試行個案,都是經評估後認為較大機會「減綁」成功的長者。 「可能因為被綁,老人要掙扎才會擒;但又因為『擒床』這行為,令他們被年復年被綁。」他記得有個叫阿冰的婆婆,因插喉而被綁手多年,「不綁之後,她沒有拔過喉,一次都沒有。」梁曙㬢回頭再看:「也許早在三、四年前,她已經不需要被綁了。只是沒有人review(重新評估)她的情況,白白被綁多年。」 據他們統計,院舍由高峰期逾半老人被約束,減少到現在只10%左右;上月共26人需要使用約束品,其中七成以上只在需要時(如晚上)才使用。而推行減少約束計劃後,院友跌倒個案反而有顯著下降的趨勢,2016年為80人、2017年為35人,2018年(截至5月)為13人。  梁曙㬢坦言,推行不綁措施一年半以來,約60多個減綁個案中有20宗失敗,約佔三分之一,原因都與無法解決當初被約束的原因有關,如依然拔喉或抓損皮膚等。但其後,這些老人即使復綁,程度也會減輕或時間縮短,例如由本來綁在床上減至坐高背椅等。「失敗不要緊,起碼我們加深了解,下次再試時便可考慮其他方法。」他說。   人手非最大因素 自從年前大膽試行不綁新政,他們的經驗成為本地安老院舍業界的先例,時有同業來交流取經,差不多每一次都有人提問:哪有人手?人手比例要幾高才做得到?行內都知道這間院舍一直以較優厚的薪酬聘用人手,難免將不綁與人手比例,想像成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梁曙㬢說,院舍沒有為不綁而額外聘用人手,一直維持原有的人手比例去執行。但因考慮不綁老人的文化需要團隊認同,故近年停止聘用「外購人手」(即行內的自由工作者)擔當前線照顧工作。梁曙㬢理解業內人士對人手調配的顧慮:「只是因為他們沒有試過。他們會覺得,不綁便要額外人手『睇實』這些個案。這只是第一步要做的事,長遠並不會這樣。反而在鬆綁後,院友狀況有改善,可照顧自己,往後便不再需要找人緊盯著他們。」 「在我們的經驗裡,不綁,人手並非影響成效的最大因素。最重要是同事是否懂得處理這些個案?有沒有人幫他們過渡(不綁的工作模式)?這是技巧、知識和價值的層面。」 長遠而言,不綁才更有效調配人手:「香港的思維是院友一定在老人院終老,是create dependence(製造依賴),沒有想過去維持或提升老人的能力。」若改變傳統觀念,職員的時間與心思用於改善服務配套與質素,如搞活動、關顧老人,而非綁人防跌,照顧的工作便比「綁人」更有意義和價值。  要求不被約束並非奢侈品 由新丁走到今天,梁曙㬢看著老人服務的變遷。「我在這行十多年,每年代都有不同要求。以往會講讓老人有食宿;十年前講有沒有活動;五至七年前講護理質素;兩、三年前講虐老。近一、兩年開始講人權、自由、長者自決權。」他認為,在關注老人權益的年代,不在臨老、臨死時被綁,已被視為所有人應份擁有的權利。「要求在院舍食魚趐是奢侈品,社會價值觀未必認同;但這(不綁)不是奢侈品。社會人士都會認同,只是擔心是否做得到。」 其實早在2006年,本地已有團體研究約束問題,但十多年來,業界沒甚反響,老人仍得靠每天「金蟬脫殼」來對抗被綁。環顧亞洲區,日本厚生勞動省早於1999年已頒布省令,一切與老人照護(介護)、看護有關的活動,無論是設施還是居家,除保護生命的緊急狀況以外,所有情況禁止拘束老人。相比起來,香港步伐很慢。 但如今,梁曙㬢卻見到轉變的契機:「我想業界已預備迎接這種轉變。」現在,這間院舍在長者入住時,不會立即要求家屬簽定約束同意書;前線職員交更時,亦不會第一時間想為哪個老人用安全衣。取而代之的,是真真正正有關照顧的討論:不如早上試試不讓某個老人睡很多?可否給某老人設計活動?這樣做他的情緒會平伏一點嗎? 要做到這種地步,才是「照顧」質素的真正質變。 原文:  https://www.hk01.com/%E7%A4%BE%E5%8D%80%E5%B0%88%E9%A1%8C/201855/%E4%B8%8D%E7%B6%81%E8%80%81%E4%BA%BA-%E5%9B%9B-%E9%A6%99%E6%B8%AF%E9%A6%96%E9%96%93-%E6%B8%9B%E7%B6%81-%E5%AE%89%E8%80%81%E9%99%A2%E9%99%A2%E9%95%B7-%E4%BA%BA%E6%89%8B%E9%9D%9E%E6%9C%80%E5%A4%A7%E5%9B%B0%E9%9B%A3 「宅醫學堂」學習更多知識→ 更多「老友新聞」→

了解詳情
October 6, 2017

死在家是福氣 單位不變凶宅

死在家是福氣 單位不變凶宅 在醫療未發達,制度未完善的年代,大多數臨終者都會在親友的圍繞下,安躺在自己的床上,看着家中熟悉的環境,嚥下最後一口氣。今日香港,死在家普遍被認為不吉利,死亡已變得制度化、非人化,大部份人彌留之際都是躺在醫院冰冷的床上,在陌生的醫護人員陪伴下,走最後一程。我們能否選擇在家善終呢? 撰文:許創彥、李潤茵 本刊記者   香港人,壽終不正寢。 死在家中睡床,在香港少之又少。醫療界估計,香港每年在家臨終比率大約3%,對比台灣的 40%、新加坡的27%,數字差強人意〔見表〕。 龍床不及狗竇,香港明明不乏想在家臨終者,如「賽馬會安寧頌」去年做的調查,便提到25%受訪者皆有此意。究竟香港癥結在哪? 「我覺得社會對在家臨終太多迷思,家人不理解,醫療界不理解。」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醫生說。他自2015年從醫管局退休後,一直積極上門為在家臨終者看病,「想證明此舉可行,吸引多些醫生參與。」  以前七八成人死在家 大家常以為華人社會保守,但梁萬福說,華人文化從不避諱死在家中:「以前香港七、八成人都死在家,你看粵語殘片,很多相關情節。有些人甚至會預早十幾年買好棺材放在家,有空時替它上油漆。只不過後來醫院普及,大家逐漸覺得要去醫院死而已。」 如今香港人總恐懼家裏死了人不吉利,單位變凶宅,拖垮樓價。梁萬福指,凶宅有兩種定義,死於非命、自殺或被殺,而在家安詳離世不光不是壞事,更是福氣。 《尚書》說「五福臨門」,其中一福為「善終」,五福齊集的人生才圓滿。「躺在自己舒服的床上,家人在旁陪伴離開,是很溫馨的場面,何來恐怖?」 他好些病人,住在一層十多個單位的屋苑,「他們去世後,鄰居沒避忌,還走去恭喜他(病人)的家人,說去得很好啊。」 費用約6萬 坊間流傳,親人在家離世,警方會上門調查。梁萬福指這是另一誤解,只要預先找好醫生,往後流程不算繁複。他總括步驟如下: • 醫生為病人斷症,確定為末期病患,醫學上無力回天,病人可留在家安寧 • 法例訂明,醫生要14 天內上門看病人(註:梁萬福通常兩、三天上門一次) • 此刻,家屬應預先找好殯儀館殮房位置,病人有意願,亦可代為執行 • 病人往生了,醫生證實病人死於自然後,就能出《死因醫學證明》(Form 18),不需報警,遺體也不需法醫檢驗(註:並非每個醫 生都申請了Form 18) • 拿着《死因醫學證明》,家屬可去死亡登記處領取《死亡登記證 明書》(Form 12)和《死亡登記核證副本》「BDR16」,統稱「死亡證」(註:金鐘的生死登記總處年 中無休,家屬能於24小時內拿到死亡證,確保在家屍體不會發臭,屍體一般超過48 小時才發臭) • 憑Form 12,家屬有權移除屍體,送到殮房,之後的處理方法與醫院離世的病人一樣 梁萬福有病人家屬粗略算過,醫療護理到殯儀,大概需要六萬元。「一般中產都負擔得起,很多人在醫院死都說不定花8萬、10萬做殯儀。」他說。 …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