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康復】中風康復階段照顧者需了解八大關鍵要點

中風康復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通常分為四個階段:急性期、亞急性期、恢復期和慢性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醫療、照護和情緒支持需求。透過系統性分階段管理,患者和照顧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康復的挑戰,提升生活品質。
急性期
醫療 | 照護 | 情緒 |
穩定生命體徵 (血壓/血糖/顱內壓控制) | 每2小時翻身防壓瘡 | 患者:醫療團隊即時病情解釋,消除恐懼 照顧者:建立危機處理SOP,降低無助感 |
預防二次中風 (抗凝血藥物) | 呼吸道管理(防吸入性肺炎) | |
早期神經評 (CT/MRI影像追蹤) | 被動關節活動(防攣縮) |
亞急性期
醫療 | 照護 | 情緒 |
啟動神經重塑治療 (經顱磁刺激) | 智能復健排程(結合中西醫時辰理論) | 患者:設立「微進步獎勵機制」 照顧者:導入喘息服務,預防照顧倦怠 |
吞嚥功能訓練 (VFSS評估) | 進食安全監控(糊狀食物分級) | |
痙攣管理 (肉毒桿菌注射) | 防跌環境改造 |
恢復期
醫療 | 照護 | 情緒 |
精準運動療法 (肌電生物反饋) | 生活技能再訓練(穿衣/沐浴模擬) | 患者:社交重連支持團體 照顧者:正向溝通訓練,避免過度保護 |
認知功能重建 (VR情境訓練) | 社區融合計劃(漸進式社交參與) | |
慢性疼痛管理 (針灸+藥物) | 居家安全監測系統 |
慢性期
醫療 | 照護 | 情緒 |
長期併發症防控 | 智能健康監測(穿戴式血壓/步態分析) | 患者:生命意義重建(興趣培養/志工角色) 照顧者:長期心理支持網絡 |
復發風險管理 (AI預警模型) | 營養週期管理(個性化食療方案) | |
功能維持方案 (太極/水療) | 環境適老化改造 |
中風復康6個階段
中風後的動作恢復通常呈現一定的規律,美國物理治師布倫斯特龍(Signe Brunnstrom)中風恢復階段理論將動作恢復分為六個階段,從肌肉鬆弛到正常功能恢復,提供了對復康進展的清晰理解。
1. 肌肉鬆弛期
患者無法控制肌肉,肢體軟弱無力。
2. 痙攣開始期
肌肉出現不自主收縮,難以放鬆。
3. 控制恢復期
患者開始能控制部分肌肉群,能稍微移動。
4. 自主活動期
大腦發出正確信號,肌肉開始自主活動。
5. 協調恢復期
動作變得更加協調,患者幾乎恢復正常控制。
6. 正常功能恢復期
患側身體能輕鬆完成複雜且協調的動作。
透過這些階段,治療師可以設定合適的復健活動和目標,幫助患者逐步進步。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徵和挑戰,了解這些變化有助於患者和家屬調整期待,並有效地進行訓練。
中風復康的8大要點
當患者進入恢復期時,正是中西醫協同發力的黄金時機。中風復康的關鍵在於制定系統化的計劃,需多專業團隊合作,包括物理、職業及語言治療師。
為了滿足廣大患者對中風復康的迫切需求,「老友宅醫」團隊充分運用所學理論,並結合豐富的上門個案經驗,成功獲得特區政府科技券計劃支持,自主研發了一款免費的照顧者專用APP——AngelCare宅天使。
AngelCare作為一款專為照顧者設計的提醒工具,就像貼身教練,把治療師的專業計劃變成「喝水吃藥、抬手抬腳」的簡單提醒,還能根據中醫的「早養胃、午養心」原則,在最佳時段提醒做對的訓練,讓復健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融入生活。
預約中醫上門診療程式
- 初步評估患者情況:提供患者病歷及現況。
- 預約上門中醫。
- 中醫上門後對患者評估,上門診症後,設定治療方案。 接著,跟據情況選擇針灸、按摩、導引、拔罐、刮痧、砭石等適當治療方法等。配合藥膳或者中藥進行調理。
總 結
患中風者的復康之路可是長期的,需要照顧者耐心與毅力,照顧者的支持對患者的恢復至關重要。關鍵要點要牢記:按時協助康復訓練,關注飲食營養均衡,給予心理支持鼓勵。同時,照顧者也需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營造溫馨環境,助力患者早日恢復,重享家庭溫暖。才能更好地陪伴患者走過復康之路。